CN209274470U -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4470U
CN209274470U CN201821885154.3U CN201821885154U CN209274470U CN 209274470 U CN209274470 U CN 209274470U CN 201821885154 U CN201821885154 U CN 201821885154U CN 209274470 U CN209274470 U CN 209274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se device
visual response
high beam
light
dipped head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51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明
黄庆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n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i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i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i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851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4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4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4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左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左右侧近光灯、左右侧远光灯、左右灯视觉感应器、灯光开关控制器、灯光转向控制器、灯光控制中心和行车电脑,所述灯光开关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左右侧近光灯、左右侧远光灯相连,所述灯光转向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侧近光灯、左右侧远光灯相连,所述车灯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灯光开关控制器和灯光转向控制器,所述左右灯视觉感应器分别与所述车灯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所述行车电脑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灯控制中心相连。本实用新型能确保对向行人、车辆和自身的安全,安全系数高,可保持最优的行车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光智能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汽车已成为最重要的出行手段,每年汽车发生的交通事故致死致残致伤的数量已不下于于一场局部战争,在这些交通事故中,很多是由于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造成的,比如滥用远光灯,每年都有很高比例因为远光灯乱用导致发送严重交通事故,远光灯照射往往会使对象车辆或行人短暂性致盲,看不清路边环境导致出现交通事故。滥用远光灯目前主要是通过法律知识宣贯及驾校考试培训,其中一少部分人开远光形成了习惯,较难改变;另外部分城市及乡村路线昏暗,开了远光回到光线良好或会车时忘记切换远光灯,导致事故发生。
传统的汽车车灯是通过机械的电磁阀来进行远近光的手动切换,需驾驶员严格按照灯光条件使用进行操作,但经常存在忘记或忽视远近光的正确使用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且通过人的判断来进行切换也有着很大的主管性,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来指导远近光的正确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灯光开关控制器、灯光转向控制器、灯光控制中心和行车电脑,所述灯光开关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相连,所述灯光转向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相连,所述车灯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灯光开关控制器和灯光转向控制器,所述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分别与所述车灯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所述行车电脑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灯控制中心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分别安装在左右车灯内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车外的图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灯视觉感应器和右灯视觉感应器通过检测外界光线的变化,通知车灯控制中心控制大灯开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灯视觉感应器和右灯视觉感应器通过检测路况环境,通知车灯控制中心控制大灯远近光切换/灯光转向/车道跟随动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在车辆启动行驶时打开,所述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在黑夜环境下自动打开并根据路况环境切换远近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车灯内的视觉感应器感应外界光线的变化,实现车大灯的自动开关;
2、在黑夜环境下,视觉感应器可根据视觉技术识别前方环境,当出现会车、行人、障碍物时,会自动切换成近光灯且将灯光转动合适角度,避免车灯直射,确保对向行人、车辆和自身的安全;
3、在昏暗或空旷地方自动匹配地形环境,会自动切换成远光灯,确保行车安全;
4、当行驶在山路、靠崖路、连续弯路时,为避免车灯直射“空射”引起视觉误差酿成严重车祸,车灯中的视觉感应器识别到当前环境,会将灯光下压,确保灯光始终跟随路面,当车辆拐弯时车灯也随之转换一定的弯度,确保最有效的灯光效率和最佳的行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灯光开关控制器、灯光转向控制器、灯光控制中心和行车电脑,灯光开关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相连,灯光转向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相连,车灯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灯光开关控制器和灯光转向控制器,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分别与车灯控制中心信号连接,行车电脑通过CAN总线与车灯控制中心相连。
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在白天启动车辆行驶时,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打开,其不能控制转向;黑夜环境中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与大灯一起工作,大灯根据路况环境切换远近光。
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近光灯在灯光昏沉的情况下工作,在白天通过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白天黑夜,控制开关。
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远光灯在黑暗或光线不良的路况下工作,通过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根据环境感应进行切换。
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分别安装在左右车灯内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车外的图像,其作用是感应外界光线的变化,通知车灯控制中心控制灯光开关控制器打开或关闭车灯。另外当视觉感应器识别到对向来车/行人/障碍物时通知车灯控制中心控制灯光转向控制器切换远近灯光。在市区人多路况复杂的情况下,如视觉感应器识别到当侧有车辆或行人经过,则车灯控制中心会通知灯光转向控制器控制灯泡转动,将灯光下压或转向对侧,待完成会车或行人通过后再切换回来。视觉感应器相当于整个车灯总成的眼睛,通过眼睛来感应外界光线及识别对向车辆、行人、障碍物等,关键技术为机器识别算法匹配外界图像环境,实现车辆会车、行人、障碍物、城市、乡村路段及路况的不同来通知车灯控制中心对灯光进行控制。
灯光开关控制器:实现灯光的开关,根据视觉感应器感应的光线情况,开关车灯,实现自动大灯。
灯光转向控制器:其作用为控制远近光的切换及灯光角度的转换。具体功能为当视觉感应器感应到对向来车、行人、障碍物时传递给车灯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灯光转向控制器将远光切换为近光。如检测到对向来车、行人、障碍物在一侧不居中位置,则车灯控制中心控制灯光转向控制器进行偏转,避过对向来车、行人、障碍物,以免车灯直射,影响对向人车视线,造成交通事故。在山路或交通情况不良的乡村,路面不平且连续弯路,车灯远光在弯道容易造成“空射”,使司机看不清路面的情况造成严重事故,本发明的车灯在弯道行驶时能通过视觉感应器识别道路和路外环境,通知车灯控制中心控制灯光转向控制器转动车灯,使得车灯跟随路面,确保司机视线在路面上,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在狭窄的城市内部道路,车灯直射会引起反射,造成司机盲视,车灯控制中心会将视觉感应器的反馈对车灯直射角度进行调整,将对应车灯进行偏移,避免车灯直射在墙面上影响视线。另外在转向、变道、掉头时,灯光转向控制器会根据行车电脑提供的转向数据控制车灯进行转向,使得车灯始终跟随道路,保持最佳的行车体验。
行车电脑:其作用是将汽车转向、变道、掉头时的转向数据告诉车灯总成,以便行车时车灯控制中心控制车灯转向,使得车灯跟随道路,保持良好的照明,避免因车灯使用不当或视线不好引起交通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车灯内的视觉感应器感应外界光线的变化,实现车大灯的自动开关;当出现会车、行人、障碍物时,会自动切换成近光灯且将灯光转动合适角度,避免车灯直射,确保对向行人、车辆和自身的安全;在昏暗或空旷地方会自动匹配地形环境,切换成远光灯,确保行车安全;当行驶在起伏的路面时,车灯能自动感应并跟随路面;在弯道行驶时,车灯随着方向盘转弯角度偏转,保持车灯跟随道路,提高安全系数,保持最优的行车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灯光开关控制器、灯光转向控制器、灯光控制中心和行车电脑,所述灯光开关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相连,所述灯光转向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相连,所述车灯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灯光开关控制器和灯光转向控制器,所述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分别与所述车灯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所述行车电脑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灯控制中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灯视觉感应器、右灯视觉感应器分别安装在左右车灯内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车外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灯视觉感应器和右灯视觉感应器通过检测外界光线的变化,通知车灯控制中心控制大灯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灯视觉感应器和右灯视觉感应器通过检测路况环境,通知车灯控制中心控制大灯远近光切换/灯光转向/车道跟随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LED日间行车灯、右侧LED日间行车灯在车辆启动行驶时打开,所述左侧近光灯、右侧近光灯、左侧远光灯、右侧远光灯在黑夜环境下自动打开并根据路况环境切换远近光。
CN201821885154.3U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Active CN209274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154.3U CN209274470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154.3U CN209274470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4470U true CN209274470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1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5154.3U Active CN209274470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4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7697B (zh) 车灯控制系统
CN204641532U (zh) 一种智能式汽车前组合灯
CN206690995U (zh) 车辆远近光灯智能控制系统
CN103786633B (zh) 汽车转向辅助照明系统
CN110803099A (zh) 一种夜间智能远光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837637A (zh) 汽车危险警报灯控制系统
CN213586379U (zh) 一种汽车车灯信号接收及应急反馈装置
CN203142498U (zh) 汽车转向辅助照明控制装置及汽车
CN209274470U (zh)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自动切换及转向跟随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7416684U (zh) 一种后车远光灯警示装置
CN201165212Y (zh) 智能车灯自动变换装置
CN109969071A (zh) 车辆远光灯及车辆
CN203438928U (zh) 一种汽车远近灯自动控制系统
CN2873573Y (zh) 车辆用侧照灯
CN205387096U (zh) 车灯智能控制系统
CN108482240B (zh) 车辆远光灯自动切换装置
CN201378532Y (zh) 车辆行车礼仪灯控制开关
CN204367986U (zh) 汽车转向系统
CN210617991U (zh) 一种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智能车灯
CN201124793Y (zh) 汽车转向照明控制系统
JPS5871230A (ja) 車両用ヘツドライトコントロ−ル装置
CN113771742A (zh) 用于控制车辆远光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9017346U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测距的智能路灯开关及智能路灯
CN208180877U (zh) 车辆远光灯自动切换装置
CN207173441U (zh) 汽车远近光灯自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7

Address after: 2105, Weisheng Technology Building, No. 9966 Shennan Avenue, Maling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unb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F, Bao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68, East District, Zhangge village, Zhangge community, Fuche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IOU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