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8984U - 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8984U
CN209258984U CN201821787121.5U CN201821787121U CN209258984U CN 209258984 U CN209258984 U CN 209258984U CN 201821787121 U CN201821787121 U CN 201821787121U CN 209258984 U CN209258984 U CN 209258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re bead
conveying device
driving
pallet
feed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71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慧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71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8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8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8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包括:承托装置(1),其用于承载胎圈及胎圈托盘(6);输送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承托装置(1)移动;及抓取装置(4),其用于抓取所述胎圈和胎圈托盘(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可实现自动上胎圈,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轿车轮胎生产成型过程中,需要对胎圈进行搬运并将胎圈放置在胎圈预置位置,然后进行上胎圈动作,现有技术上轮胎成型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上胎圈,但是人工的方式不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且也不能实现轮胎成型的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实现胎圈上料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包括:
多个胎圈托盘,用于承载多个胎圈;
承托装置,用于承载存放有胎圈的胎圈托盘或用于承载空的胎圈托盘,所述多个胎圈托盘竖直层叠布置于所述承托装置;
输送装置,包括驱动所述承托装置移动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承放胎圈和胎圈托盘的承托装置输送至待上料位,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承放胎圈托盘的承托装置输送至远离待上料工位;及
抓取装置,用于抓取位于待上料位上的所述胎圈和胎圈托盘,并可将所述胎圈抓取至轮胎成型设备,还可将所述胎圈托盘抓取至被所述第二输送装置驱动移动的承托装置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凹槽的导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驱动组件、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以用于对所述承托装置进行定位的多个定位组件。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相同。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传动机构、可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的驱动块组件,所述驱动块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承托装置与所述驱动块组件相抵接,并可在所述驱动块组件的推动下移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装置包括承托板、及设置在所述承托板下表面的滚轮,所述承托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凸出部,所述两个凸出部延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块组件与所述凸出部相抵接,所述驱动块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凹型板、一端枢接在所述凹型板上的卡块、及设置在所述卡块另一端下方的弹簧,所述卡块在所述弹簧作用下呈一端倾斜向上布置,所述卡块与所述凸出部相配合。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轨一侧的两个带轮、套设在两个带轮上的同步带、与所述同步带和所述凹型板相连的连接块,所述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且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驱动块组件移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块向上倾斜的一端设有卡口部,所述卡口部与所述凸出部相抵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中的卡块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中的卡块倾斜方向相反。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一侧的气缸、及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连接的挡块,所述导轨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挡块穿过的通孔,所述挡块在所述气缸驱动下伸入所述凹槽以阻挡所述凸出部,从而限位所述承托装置移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层叠布置的所述胎圈托盘中的最下方的一个胎圈托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承托板上,以供所述抓取装置将所述承托装置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抓取至第二输送装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输送装置将承托装置移动至待上料位置,然后经抓取装置将胎圈托盘与胎圈分离并将胎圈抓取至轮胎成型设备,然后,抓取装置将胎圈移除后的胎圈托盘抓取至第二输送装置,经第二输送装置将胎圈托盘输出,以实现自动上胎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承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承托装置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块组件与同步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承托装置;1-1、承托板;1-2、滚轮;1-3、凸出部;
2、第一输送装置;2-1、导轨;2-1a、凹槽;2-2、驱动组件;2-2a、驱动电机;2-2b、同步带;2-2c、带轮;2-2d、凹型板;2-2e、卡块;2-2f、滑块;2-2g、滑轨;2-2h、连接块;2-2i、卡口部;2-2j、弹簧;2-3、定位组件;2-3a、挡块;
3、第二输送装置;
4、抓取装置;4-1、胎圈抓取装置;4-1a、旋臂;4-1b、胎圈抓;4-2、胎圈托盘抓取装置;4-2a、托盘抓;4-2b、中心轴;4-2c、驱动气缸;
5、机械手;
6、胎圈托盘;6-1、抵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应用于轮胎成型设备,用于完成自动上胎圈操作。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包括用于承载胎圈的胎圈托盘6、用于承载胎圈托盘6的承托装置1、用于驱动承托装置1移动的输送装置、及用于抓取胎圈和胎圈托盘的抓取装置4。
输送装置包括用于将存放有胎圈和胎圈托盘6的承托装置1输送至待上料位的第一输送装置2、及用于将存放有胎圈托盘6的承托装置1输送至远离待上料位的第二输送装置3。具体地,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的结构相同且可承载多个承托装置1,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的承托装置1上竖直层叠布置有多个胎圈托盘6,每个胎圈托盘6上放置有胎圈。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上的承托装置1用于放置空的胎圈托盘6。当第一输送装置2上的承托装置1移动至待上料位置,抓取装置4抓取胎圈的胎圈托盘6,并将胎圈与胎圈托盘6分离,然后将抓取装置4抓取后的胎圈托盘6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3的承托装置1上,胎圈被抓取输送至轮胎成型设备上的胎圈夹持环上。待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上的承托装置1上的胎圈托盘6堆叠至预定高度后,第二输送装置3驱动该承托装置1远离待上料工位,然后抓取装置4将第一输送装置2上空的承托装置1抓取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上述空的承托装置1是指完成胎圈上料的承托装置1。多个胎圈托盘6竖直层叠布置,以存放多个胎圈。
抓取装置4为现有技术,参见图1和图9,其安装在机械手5上并可在机械手5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及摆动,包括用于抓取胎圈的胎圈抓取装置4-1和用于抓取胎圈托盘的胎圈托盘抓取装置4-2。
胎圈抓取装置4-1包括定位部件、设置在定位部件周向上的四个胎圈抓4-1b、及第一驱动装置。其中,定位部件包括在周向上均匀布置的四个悬臂4-1a,胎圈抓4-1b滑动设置在悬臂4-1a上并可沿悬臂4-1a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四个同步带传动机构。其中,电机与其中一个同步带的同步轮传动连接,相邻同步带的同步轮经齿轮传动连接。
胎圈托盘抓取装置4-2包括托盘抓4-2a、及与托盘抓4-2a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其中,托盘抓4-2a可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使其与胎圈托盘6接合或分离,如此,托盘抓4-2a可将胎圈托盘6抓取或松开。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中心轴4-2b给及驱动中心轴4-2b旋转的驱动气缸4-2c。托盘抓4-2a设置在中心轴4-2b的底部。在胎圈托盘6的中部设有通孔,在通孔内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抵挡部6-1,托盘抓4-2a可在机械手5驱动下穿过多个抵挡部6-1之间的间隔区域并位于间隔区域的下方,并在第二驱动装置作用下旋转位于抵挡部6-1的正下方,然后机械手5驱动托盘抓4-2a上移,并带动胎圈托盘6和胎圈上移。
参见图2-3,承托装置1包括承托板1-1、设置在承托板1-1下表面的多个滚轮1-2、设置在承托板1-1的下表面的两个凸出部1-3。其中,两个凸出部1-3可与输送装置配合抵接并在输送装置带动下移动。层叠布置的胎圈托盘6中的最下方的一个胎圈托盘6固定设置在承托板1-1上,以便抓取装置4中的胎圈托盘抓取装置4-2将胎圈托盘6连同承托装置1从第一输送装置2抓取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
参见图4-6,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具有凹槽2-1a的导轨2-1、设置在导轨2-1上的驱动组件2-2、及间隔设置在导轨2-1上用于对承托装置1进行限位的多个定位组件2-3。其中,第二输送装置3与第一输送装置2的结构相同、相互平行且输送方向相反。本例中,导轨2-1包括相互平行且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槽钢,两个槽钢之间形成凹槽2-1a。
驱动组件2-2包括驱动电机2-2a、与驱动电机2-2a相连的传动机构、可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的驱动块组件。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轨2-1一侧的两个带轮2-2c、套设在两个带轮2-2c上的同步带2-2b、与所述同步带2-2b与驱动块组件相连的连接块2-2h。带轮2-2c与驱动电机2-2a连接,且在驱动电机2-2a的带动下转动,以带动同步带2-2b环形转动。驱动块组件与同步带2-2b固定连接,当同步带2-2b环形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块组件移动。
如图7-8所示,其中驱动块组件包括设置在凹槽2-1内的凹型板2-2d、一端枢接在凹型板2-2d上的卡块2-2e、及设置在卡块2-2e另一端下方的弹簧2-2j。两个凸出部1-3延伸入凹槽2-1a内。其中,卡块2-2e在弹簧2-2j作用下呈一端倾斜向上布置,在卡块2-2e向上倾斜的一端设有卡口2-2i,该卡口2-2i与凸出部1-3相抵接,从而当驱动块组件移动时,可推动承托板1-1移动。当推进承托装置1进入导轨2-1时,承托装置1中的凸出部1-3按压卡块2-2e翘起的一端,弹簧2-2j处于压缩状态,待凸出部1-3的边缘与卡口2-2i相配合时,完成将承托装置1输送进入导轨2-1上。第二输送装置3中的卡块2-2e的倾斜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3中的卡块2-2e倾斜方向相反,即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3中的卡块2-2e翘起方向相反,以使得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3的输送方向相反。
凹型板2-2d一侧经连接块2-2h与同步带2-2b连接,在凹型板2-2d的底部设有滑块2-2f,同时在凹槽2-1内设有与滑块2-2f配合的滑轨2-2g,从而便于凹型板2-2d在凹槽2-1内滑动。
定位组件2-3包括设置在导轨2-1一侧的气缸(未图示)、及与气缸连接的挡块2-3a。导轨2-1的侧壁设有供挡块2-3a穿过的通孔,挡块2-3a在气缸作用下伸入或伸出凹槽2-1。当承托装置1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挡块2-3a伸入凹槽2-1内以限制凸出部1-3的位置,从而可以限制承托装置1的移动。每个承托装置1配备有一组定位组件2-3,以阻挡在承托装置1上的两个凸出部1-3,在导轨2-1上沿输送方向可设置多组定位组件2-3,以对多个承托装置1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3中的承托装置1均具有四个。
采用上述的自动上料系统,经第一输送装置2将承载有胎圈托盘6和胎圈的承托装置1移动至待上料位置,抓取装置4将胎圈托盘6和胎圈分离并将胎圈抓取至轮胎成型设备,然后抓取装置4将空的胎圈托盘6抓取至第二输送装置3的承托装置1上,第二输送装置3将承载预定高度的胎圈托盘6输出,从而实现自动上胎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胎圈托盘(6),用于承载多个胎圈;
承托装置(1),用于承载存放有胎圈的胎圈托盘(6)或用于承载空的胎圈托盘(6),所述多个胎圈托盘(6)竖直层叠布置于所述承托装置(1);
输送装置,包括驱动所述承托装置(1)移动的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3),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用于将承放胎圈和胎圈托盘(6)的承托装置(1)输送至待上料位,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用于将承放胎圈托盘(6)的承托装置(1)输送至远离待上料工位;及
抓取装置(4),用于抓取位于待上料位上的所述胎圈和胎圈托盘(6),并可将所述胎圈抓取至轮胎成型设备,还可将所述胎圈托盘(6)抓取至被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驱动移动的承托装置(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具有凹槽(2-1a)的导轨(2-1)、设置在所述导轨(2-1)上的驱动组件(2-2)、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导轨(2-1)上以用于对所述承托装置(1)进行定位的多个定位组件(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驱动电机(2-2a)、与所述驱动电机(2-2a)相连的传动机构、可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的驱动块组件,所述驱动块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2-1a)内,所述承托装置(1)与所述驱动块组件相抵接,并可在所述驱动块组件的推动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装置(1)包括承托板(1-1)、及设置在所述承托板(1-1)下表面的滚轮(1-2),所述承托板(1-1)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凸出部(1-3),所述两个凸出部(1-3)延伸入所述凹槽(2-1a)内,所述驱动块组件与所述凸出部(1-3)相抵接,所述驱动块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2-1a)内的凹型板(2-2d)、一端枢接在所述凹型板(2-2d)上的卡块(2-2e)、及设置在所述卡块(2-2e)另一端下方的弹簧(2-2j),所述卡块(2-2e)在所述弹簧(2-2j)作用下呈一端倾斜向上布置,所述卡块(2-2e)与所述凸出部(1-3)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轨(2-1)一侧的两个带轮(2-2c)、套设在两个带轮(2-2c)上的同步带(2-2b)、与所述同步带(2-2b)和所述凹型板(2-2d)相连的连接块(2-2h),所述带轮(2-2c)与所述驱动电机(2-2a)连接,且在所述驱动电机(2-2a)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驱动块组件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2e)向上倾斜的一端设有卡口部(2-2i),所述卡口部(2-2i)与所述凸出部(1-3)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中卡块(2-2e)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中卡块(2-2e)的倾斜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3)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2-1)一侧的气缸、及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连接的挡块(2-3a),所述导轨(2-1)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挡块(2-3a)穿过的通孔,所述挡块(2-3a)在所述气缸驱动下伸入所述凹槽(2-1a)以阻挡所述凸出部(1-3),从而限位所述承托装置(1)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胎圈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层叠布置的所述胎圈托盘(6)中的最下方的一个胎圈托盘(6)固定设置在所述承托板(1-1)上,以供所述抓取装置(4)将所述承托装置(1)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抓取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
CN201821787121.5U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 Active CN209258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7121.5U CN209258984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7121.5U CN209258984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8984U true CN209258984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9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7121.5U Active CN209258984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89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3987A (zh) * 2019-12-25 2020-03-20 哈尔滨理工大学 粘性圈类零件的自动运输风干缓存装置
CN114506668A (zh) * 2022-02-18 2022-05-17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装置及具有其的存放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3987A (zh) * 2019-12-25 2020-03-20 哈尔滨理工大学 粘性圈类零件的自动运输风干缓存装置
CN110893987B (zh) * 2019-12-25 2020-12-29 哈尔滨理工大学 粘性圈类零件的自动运输风干缓存装置
CN114506668A (zh) * 2022-02-18 2022-05-17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装置及具有其的存放设备
CN114506668B (zh) * 2022-02-18 2024-03-22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装置及具有其的存放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8984U (zh) 一种胎圈自动上料系统
US5558200A (en) Container transfer system for coating line with rotary loader, plunger chuck and knock-off mechanisms
CN107235310B (zh) 一种冷凝管自动排料输送装置
CN107142536B (zh) 丝饼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11453212B (zh) 一种便于环件运输的可调节稳固运输架
CN105947652B (zh) 轮胎胎胚转移系统
CN109436749A (zh) 一种振动盘供料装置
CN107009654B (zh) 钢圈存储机构及钢圈抓取装置
CN109353585A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自动包装装置
CN116621018B (zh) 一种实心轮胎夹持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5036120U (zh) 一种连线磨边加工中心输送平台的升降结构
CN110071689A (zh) 光伏瓦片装边框装置
CN104787584A (zh) 自动叠包集装系统
CN211310068U (zh) 一种圆形载带料盘分离装置
CN110355914B (zh) 全自动套膜机
JPH0740462A (ja) タイヤ用ビードの成形装置
CN113213160A (zh) 线缆用线盘组装机
CN112474363A (zh) 一种依靠重力分段输送筛选装置
CN214290272U (zh) 一种活塞颈部成型机
US4707945A (en) Upper plate driving system for surface lapping machine
CN215851317U (zh) 一种室内装修使用的物料移送装置
CN211077391U (zh) 高性能特种密封件自动输送机
CN110980168A (zh) 一种生矾土制砖机输送系统的驱动装置
CN111302213A (zh) 一种辅助支撑卡旋取及轮胎带吊放一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8142798U (zh) 一种运输盘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11 hengchangjing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11 hengchangjing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FE-RUN MACHINERY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