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8887U - 公路防撞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公路防撞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8887U
CN209178887U CN201821539396.7U CN201821539396U CN209178887U CN 209178887 U CN209178887 U CN 209178887U CN 201821539396 U CN201821539396 U CN 201821539396U CN 209178887 U CN209178887 U CN 209178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late
bumper bracket
highway
column
buff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93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海军
徐瑾
栗桂莲
钱天宇
李渊
田金萌
闫江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15393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8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8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88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缓冲架、第二缓冲架和设于两者之间的弹性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缓冲架和第二缓冲架来放置车辆冲出路侧,并在两者之间设置多个弹性柱来增强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缓冲性能,在车辆撞击到第一缓冲架上时,第一缓冲架挤压弹性柱,弹性柱吸收车辆带来的冲击力,第二缓冲架在后支撑,防止将第一缓冲架和弹性柱被撞脱离,这种结构既能阻挡车辆冲出路侧,也能通过弹性柱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保护车辆以及人员的安全,因此该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可以有效的缓冲车辆撞击带来的冲击力。

Description

公路防撞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公路防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交通建设的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以其高速、高效、舒适等特点确定了它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以及汽车产业的发展,交通安全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路侧事故在公路事故中占了大约30%的比例,车辆驶离道路侵入路侧的原因很多驾驶员疲劳或大意、车速过高、酒后或药后开车、碰撞避让、冰雪雨等车况不好、可见性差等等。但是,不管车辆驶离道路的原因如何,降低可能发生的事故的严重程度成为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在路侧设置缓冲车辆冲击力的缓冲装置尤为重要,现有的路侧一般均设置围挡,但是大多没有缓冲效果,在车辆发生事故时不能较好的起到缓冲车辆冲击力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防撞缓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路侧围挡没有缓冲车辆冲击力作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包括:
第一缓冲架,设于公路的一侧;
第二缓冲架,设于所述第一缓冲架远离所述公路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缓冲架平行;
多个弹性柱,均设于所述第一缓冲架和所述第二缓冲架之间,且所述弹性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缓冲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缓冲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架包括:
多个第一立柱,均垂直竖立于所述公路一侧;
第一护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立柱靠近所述公路的外侧面上;
第二护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公路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一护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架包括:
多个第二立柱,均垂直竖立于所述公路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公路的一侧;
第三护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立柱靠近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面上;
第四护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立柱远离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三护板平行;
各所述弹性柱均设于所述第二护板和所述第三护板之间,所述弹性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护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护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外圆周上围设有用于减小车辆碰撞冲击力的缓冲气垫。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气垫的外侧面上设有防火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面上均设有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均设有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三护板和所述第四护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板和与所述左侧板铰接的右侧板,各所述弹性柱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护板与所述左侧板以及所述第三护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架上设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路防撞缓冲装置,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缓冲架和第二缓冲架来放置车辆冲出路侧,并在第一缓冲架和第二缓冲架之间设置多个弹性柱来增强第一缓冲架和第二缓冲架的缓冲性能,在车辆撞击到第一缓冲架上时,第一缓冲架挤压弹性柱,使弹性柱发生变形,并吸收车辆带来的冲击力,第二缓冲架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防止将第一缓冲架和弹性柱被撞脱离,这种结构既能阻挡车辆冲出路侧,也能通过弹性柱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保护车辆以及人员的安全,并且通过第二缓冲架增强该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稳定性,因此该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可以有效的缓冲车辆撞击带来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第一缓冲架;11-第一护板;12-第二护板;13-第一立柱;131-缓冲气垫;132-防火层;133-照明灯;134-垫板;14-缓冲弹簧;15-报警器;2-第二缓冲架;21-第三护板;22-第四护板;3-弹性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进行说明。一种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架1、第二缓冲架2以及弹性柱3;第一缓冲架1设于公路的一侧;第二缓冲架2设于第一缓冲架1远离公路的一侧,且与第一缓冲架1平行;弹性柱3的数量为多个,均设于第一缓冲架1和第二缓冲架2之间,且弹性柱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缓冲架1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缓冲架2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缓冲架1和第二缓冲架2来放置车辆冲出路侧,并在第一缓冲架1和第二缓冲架2之间设置多个弹性柱3来增强第一缓冲架1和第二缓冲架2的缓冲性能,在车辆撞击到第一缓冲架1上时,第一缓冲架1挤压弹性柱3,使弹性柱3发生变形,并吸收车辆带来的冲击力,第二缓冲架2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防止将第一缓冲架1和弹性柱3被撞脱离,这种结构既能阻挡车辆冲出路侧,也能通过弹性柱3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保护车辆以及人员的安全,并且通过第二缓冲架2增强该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稳定性,因此该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可以有效的缓冲车辆撞击带来的冲击力。弹性柱3可采用弹簧或者弹性材料,如聚氨酯制成的柱状体。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缓冲架1包括第一立柱13、第一护板11和第二护板12,第一立柱13的数量为多个,均垂直竖立于公路一侧;第一护板11固定设于第一立柱13靠近公路的外侧面上;第二护板12固定设于第一立柱13远离公路的外侧面上,且与第一护板11平行,在第一护板11和第二护板12之间设置第一立柱13来组成第一缓冲架1,这种结构较为稳定,在车辆冲击第一护板11时,第一立柱13以及第二护板12起到支撑第一护板11的效果,多个第一立柱13竖立于地面上,稳定效果好,更好的防止车辆冲出路侧。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缓冲架2包括第二立柱、第三护板21以及第四护板22:第二立柱的数量为多个,均垂直竖立于公路一侧,且位于第一立柱13远离公路的一侧;第三护板21固定设于第二立柱靠近第一立柱13的外侧面上;第四护板22固定设于第二立柱远离第一立柱13的外侧面上,且与第三护板21平行;各弹性柱3均设于第二护板12和第三护板21之间,弹性柱3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护板12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三护板21上,设置第二立柱来增强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稳定性,并且设置第三护板21和第四护板22于第二立柱的两侧,在车辆冲击力较大时,会将第一立柱13、第一护板11和第二护板12撞开,因此,第二立柱以及设于第二立柱上的第三护板21和第四护板22为本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最后防撞线。将弹性柱3设于第二护板12和第三护板21之间,并且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护板12和第三护板21上,在车辆撞击公路防撞缓冲装置时,第二护板12发生变形,并压迫弹性柱3朝向第三护板21压缩,进而实现缓冲车辆冲击力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请参阅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的外圆周上围设有用于减小车辆碰撞冲击力的缓冲气垫131,设置缓冲气垫131来缓冲车辆的冲击力,减小车辆以及车内人员所受到的伤害,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被车辆强大的冲击力撞离出地面。可在缓冲气垫131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在车辆撞击公路防撞缓冲装置时易发生火灾,缓冲气垫131被撞破后,二氧化碳溢出缓冲气垫131,并沉于地表,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请参阅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缓冲气垫131的外侧面上设有防火层132,在车辆发生撞击时,极易发生火灾,进而会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在缓冲气垫131上设置防火层132,可以有效的防止公路防撞缓冲装置被点燃,避免发生更大的灾难。
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的底端面上均设有垫板134,在安装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时,通常是将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埋入地下,在经受较大的冲击时,易被撞出,设置垫板134,垫板134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一立柱13或者第二立柱的底端面积,在将第一立柱13、第二立柱埋入地下时,垫板134受到更大的土壤压力,使车辆的冲击力很难将第一立柱13、第二立柱撞出地面,增大了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防冲击性能。
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的顶端均设有照明灯133,在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的顶端均设置照明灯133,一是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驾车人员可以清楚的看清楚路况,保证安全行驶;二是照明灯133也起到警示作用,提醒驾车人员在照明灯133内行驶,避免驾驶车辆发生歪斜而驶离道路。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护板11和第二护板12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4,第三护板21和第四护板22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4,在车辆撞击第一护板11时,第一护板11通过缓冲弹簧14作用于第二护板12上,缓冲弹簧14有效地吸收一部分冲击力;在弹性柱3发生变形冲击到第三护板21上时,第三护板21发生变形,并通过缓冲弹簧14作用于第四护板22上,再一次吸收一部分车辆的冲击力;通过两层缓冲弹簧14以及弹性柱3的缓冲作用,可使车辆以及车中人员得到更好的保护。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护板11和第二护板12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板和与左侧板铰接的右侧板,各弹性柱3均匀分布于第三护板21与左侧板以及第三护板21与右侧板之间,将第一护板11设置为左侧板和右侧板,并且左侧板和右侧板铰接,在车辆冲击到第一缓冲架1上时,左侧板和右侧板发生相对转动,来避免车辆与第一缓冲架1之间的刚性碰撞,增长车辆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接触时间,减小冲击力。
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缓冲架1上设有报警器15,在第一缓冲架1上设置报警器15,在车辆撞击在第一缓冲架1上时,可以及时发出报警声,通知负责人员及时救助,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可在第一缓冲架1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受到较大的冲击时,将信号传递至报警器15的控制器上,然后控制器控制报警器15报警。也可以在第一缓冲架1上设置位移传感器,在有车辆靠近第一缓冲架1时,位移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报警器15的控制器上,使报警器15提前发出警报,警示驾车人员注意安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缓冲架,设于公路的一侧;
第二缓冲架,设于所述第一缓冲架远离所述公路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缓冲架平行;
多个弹性柱,均设于所述第一缓冲架和所述第二缓冲架之间,且所述弹性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缓冲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缓冲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架包括:
多个第一立柱,均垂直竖立于所述公路一侧;
第一护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立柱靠近所述公路的外侧面上;
第二护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公路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一护板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架包括:
多个第二立柱,均垂直竖立于所述公路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公路的一侧;
第三护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立柱靠近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面上;
第四护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立柱远离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三护板平行;
各所述弹性柱均设于所述第二护板和所述第三护板之间,所述弹性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护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护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外圆周上围设有用于减小车辆碰撞冲击力的缓冲气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垫的外侧面上设有防火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面上均设有垫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均设有照明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三护板和所述第四护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板和与所述左侧板铰接的右侧板,各所述弹性柱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护板与所述左侧板以及所述第三护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架上设有报警器。
CN201821539396.7U 2018-09-19 2018-09-19 公路防撞缓冲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8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9396.7U CN209178887U (zh) 2018-09-19 2018-09-19 公路防撞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9396.7U CN209178887U (zh) 2018-09-19 2018-09-19 公路防撞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8887U true CN209178887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59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939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8887U (zh) 2018-09-19 2018-09-19 公路防撞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88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9570A (zh) * 2020-12-31 2021-03-30 佳木斯大学 一种冰雪体育建筑比赛场地防撞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9570A (zh) * 2020-12-31 2021-03-30 佳木斯大学 一种冰雪体育建筑比赛场地防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9562B (zh) 一种可自动恢复的防撞报警型公路护栏
CN109457606A (zh)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结构的桥梁用防撞护栏
CN207210957U (zh) 一种桥梁护栏
CN209178887U (zh) 公路防撞缓冲装置
CN107604847A (zh) 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CN201092298Y (zh) 汽车碰撞的保护装置
CN208136786U (zh) 一种公路用防护栏
CN206052598U (zh) 一种具有柔性缓冲功能的限高架
CN109440690A (zh) 一种道路安全缓冲护栏装置
CN109338951A (zh) 一种吸能性能良好的高速公路护栏系统
CN100582374C (zh) 一种弹性防撞装置
CN207659883U (zh) 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CN107190673B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护装置
CN109137791A (zh) 一种降低车辆碰撞危害的路用防护栏装置
CN201202099Y (zh) 一种弹性防撞装置
CN107988938A (zh) 一种放置稳固的桥梁限高装置
CN107021058A (zh) 行人保护装置与行人保护保险杠
CN208884418U (zh) 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CN207582302U (zh) 桥梁防撞护栏
CN216238115U (zh) 一种公路桥梁安全防撞护栏装置
CN209397547U (zh) 一种公路防护栏
CN214523684U (zh) 货车尾部后方小型车辆保护装置
CN106427938B (zh) 一种可使汽车在最短距离内驻车并防止倾覆的装置
CN205804218U (zh) 防占用应急车道装置
CN214363111U (zh) 一种道路设备缓冲撞击力度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