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6488U - 一种汽车窗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窗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6488U
CN209126488U CN201821907094.0U CN201821907094U CN209126488U CN 209126488 U CN209126488 U CN 209126488U CN 201821907094 U CN201821907094 U CN 201821907094U CN 209126488 U CN209126488 U CN 209126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plate
inner panel
main bod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70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维强
秦令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70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6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6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6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窗框结构,包括主体部、内板和连接底板;所述主体部包括有主体第一连接板和主体第二连接板;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板连接,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板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所述内板包括内板第一连接板和内板第二连接板;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主体部侧倾斜延伸;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之间。由于主体第二连接板嵌入在主体第一连接板与内板第二连接板之间,局部刚板厚增加,结构强度更大,提高了窗框刚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窗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窗框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上常用的车门滚压窗框是单板滚压空腔结构,在制造商处通过滚压工艺形成完整的滚压空腔结构。这种结构特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是这种单板滚压空腔提供的窗框刚度有限,在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只能增大空腔尺寸和单板厚度,而增大空腔尺寸受到整车尺寸的约束十分有限,整体提高单板厚度不仅引起焊接错茬过大,还大大加重了整车的重量,不利于轻量化节能减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汽车窗框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窗框结构,包括具有空腔的主体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的内板和用于将所述内板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底板;
所述主体部包括有朝向所述连接底板侧延伸主体第一连接板和主体第二连接板;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和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平行,且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紧挨在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的内侧;
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板连接,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板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
所述内板包括内板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连接的内板第二连接板;
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主体部侧倾斜延伸;
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底板包括底板主体,在所述底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在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底板主体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在所述底板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在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底板主体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槽;
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主体上,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嵌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的下端上还延伸有连接平板,所述连接平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主体上,所述连接平板的端部嵌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空腔底板、空腔外侧板、空腔顶板和空腔内侧板;
所述空腔形成在空腔底板、所述空腔外侧板、所述空腔顶板和所述空腔内侧板之间;
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的顶端与所述空腔底板连接,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的顶端与所述空腔内侧板的下端连接;
其中,所述空腔底板、所述空腔外侧板、所述空腔顶板、所述空腔内侧板、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和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空腔底板上设置有底板台阶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通孔和线束过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板凸台,所述连接板凸台的顶面为安装平面,在所述安装平面上设置有安装通孔;
在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上还设置有连接板弯折部,所述连接板弯折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凸台与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的顶端上向内弯折连接板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包括有朝向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侧倾斜延伸的内板斜边;
所述底板主体包括有朝向所述第一翻边侧倾斜延伸的底板主体斜边;
所述第二翻边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斜边上;
所述内板斜边嵌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底板还包括底板延伸板,所述底板延伸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主体的一侧;
在所述底板延伸板上设置有延伸板翻边,所述延伸板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连接底板的同一侧,且所述延伸板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之间间隔有预设间隙;
所述延伸板翻边与所述底板延伸板之间形成有第三卡槽;
所述连接平板至少部分嵌入在所述第三卡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板延伸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延伸板凸台,所述延伸板凸台的顶面为支撑平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窗框结构,主体第二连接板嵌入在主体第一连接板与内板第二连接板之间,局部刚板厚增加,结构强度更大,提高了窗框刚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窗框结构安装在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之间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窗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汽车窗框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5为内板的立体图;
图6为连接底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窗框结构100,包括具有空腔10的主体部1、连接在主体部1的内侧的内板2和用于将内板2与主体部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底板3。
主体部1包括有朝向连接底板3侧延伸主体第一连接板11和主体第二连接板12。主体第一连接板11和主体第二连接板12平行,且主体第二连接板12紧挨在主体第一连接板11的内侧。
主体第一连接板11的下端与连接底板3连接,主体第二连接板12的下端与连接底板3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
内板2包括内板第一连接板21和与内板第一连接板21连接的内板第二连接板22。
内板第一连接板21与连接底板3固定连接,内板第二连接板22朝向主体部1侧倾斜延伸。
内板第二连接板22与主体第二连接板12固定连接,主体第二连接板12固定连接在内板第二连接板22与主体第一连接板11之间。
汽车窗框结构100安装在车门上,具体安装在车门内板200与车门外板300之间。内板2与车门内板200焊接,主体部1与车门外板300焊接。
主体部1包括有空腔10,在主体部1的下部延伸有主体第一连接板11和主体第二连接板12,两者平行布置,并且主体第二连接板12位于主体第一连接板11的内侧。主体第一连接板11的下端与连接底板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内侧是指安装时靠近车门内板200的一侧,外侧是指安装时靠近车门外板300的一侧。
内板2由内板第一连接板21和内板第二连接板22一体成型构成。内板第一连接板21位于内板第二连接板22的内侧。内板第一连接板21与连接底板3固定连接,内板第二连接板22朝向主体部1侧倾斜向上延伸,其与主体第二连接板12平行布置,并与主体第二连接板12固定连接。由此,主体第二连接板12固定连接在主体第一连接板11和内板第二连接板22之间,使得局部刚板厚增加,结构强度更大,提高了窗框刚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的板件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连接。
较佳地,2-6所示,连接底板3包括底板主体31,在底板主体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311,在第一翻边311与底板主体31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313。在底板主体3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312,在第二翻边312与底板主体311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槽314。
内板第一连接板21固定连接在底板主体31上,内板第一连接板21的端部嵌入在第二卡槽314内。
主体第一连接板11的下端上还延伸有连接平板111,连接平板111固定连接在底板主体31上,连接平板111的端部嵌入在第一卡槽313内。
第二翻边312、第一翻边311分别设置在底板主体31的内外两侧边缘上。第二翻边312、第一翻边311分别与底板主体31一体成型。第二翻边312、第一翻边311在底板主体31上向上弯折之后,再向底板主体31的内部弯折成型。从而在第一翻边311与底板主体31之间形成第一卡槽313,在第二翻边312与底板主体31之间形成第二卡槽314。
组装时,将连接平板11的端部嵌入在第一卡槽313内,并将第一平板11焊接在底板主体31上;将内板第一连接板11的端部嵌入在第二卡槽314内,并将内板第一连接板11焊接在底板主体31上,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地,如图2-4所示,主体部1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空腔底板13、空腔外侧板14、空腔顶板15和空腔内侧板16。空腔10形成在空腔底板13、空腔外侧板14、空腔顶板15和空腔内侧板16之间。
主体第一连接板11的顶端与空腔底板13连接,主体第二连接板12的顶端与空腔内侧板16的下端连接。
其中,空腔底板13、空腔外侧板14、空腔顶板15、空腔内侧板16、主体第一连接板11和主体第二连接板12一体成型,方便加工成型,并提高了结构强度。
较佳地,如图2-3所示,在空腔底板13上设置有底板台阶部131,可以避免安装干涉,并提高空腔底板13的结构强度。
较佳地,如图4所示,在主体第二连接板12上设置有连接通孔121和线束过孔122。连接通孔121可以用于螺栓与内板第二连接板22连接。线束过孔122用于布线。
较佳地,如图2-3和图5所示,在内板第一连接板21上设置有连接板凸台211,连接板凸台211的顶面为安装平面213,在安装平面213上设置有安装通孔214。
在内板第一连接板21上还设置有连接板弯折部212,连接板弯折部212连接在连接板凸台211与内板第二连接板22之间。
连接板凸台211一方面可以提高内板第一连接板2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其可以为安装零件提供平整的安装平面213,安装通孔214可以用于连接件穿过,也可用于布线,还能够减重。
连接板弯折部212连接在连接板凸台211与内板第二连接板22之间,其提高了连接处连接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较佳地,如图3和图5所示,在内板第二连接板22的顶端上向内弯折连接板翻边221,其可以用于与车门内板200中的定位件扣合进行定位,也可以用于与车门内板200进行焊接,方便组成。
较佳地,如图5-6所示,内板第一连接板21包括有朝向内板第二连接板22侧倾斜延伸的内板斜边210。
底板主体31包括有朝向第一翻边311侧倾斜延伸的底板主体斜边310。
第二翻边312设置在底板主体斜边310上,内板斜边210嵌入在第二卡槽314内。
如此设置,可以从较宽位置将内板斜边210插入第二卡槽314内,然后朝向较窄的位置推动内板第一连接板21。倾斜的第二卡槽314与倾斜的内板斜边210配合,可以对内板第一连接板21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快速组装。
较佳地,如图6所示,连接底板3还包括底板延伸板32,底板延伸板32连接在底板主体31的一侧。
在底板延伸板32上设置有延伸板翻边321,延伸板翻边321与第一翻边311位于连接底板3的同一侧,且延伸板翻边321与第一翻边311之间间隔有预设间隙。
延伸板翻边321与底板延伸板32之间形成有第三卡槽322。连接平板111至少部分嵌入在第三卡槽322内。
通过预设间隙将延伸板翻边321与第一翻边311隔开,使两者不会影响。组装时,连接平板111的一部分嵌入在第一卡槽313内,另一部分卡合在第三卡槽322内,提高了连接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
较佳地,如图6所示,在底板延伸板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延伸板凸台323,延伸板凸台323的顶面为支撑平面。延伸板凸台323一方面可以提高底板延伸板32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支撑平面还可以与周围零件安装和焊接,方便组装。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腔的主体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的内板和用于将所述内板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底板;
所述主体部包括有朝向所述连接底板侧延伸主体第一连接板和主体第二连接板;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和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平行,且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紧挨在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的内侧;
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板连接,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板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
所述内板包括内板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连接的内板第二连接板;
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主体部侧倾斜延伸;
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板包括底板主体,在所述底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在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底板主体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在所述底板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在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底板主体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槽;
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主体上,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嵌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的下端上还延伸有连接平板,所述连接平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主体上,所述连接平板的端部嵌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空腔底板、空腔外侧板、空腔顶板和空腔内侧板;
所述空腔形成在空腔底板、所述空腔外侧板、所述空腔顶板和所述空腔内侧板之间;
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的顶端与所述空腔底板连接,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的顶端与所述空腔内侧板的下端连接;
其中,所述空腔底板、所述空腔外侧板、所述空腔顶板、所述空腔内侧板、所述主体第一连接板和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底板上设置有底板台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通孔和线束过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板凸台,所述连接板凸台的顶面为安装平面,在所述安装平面上设置有安装通孔;
在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上还设置有连接板弯折部,所述连接板弯折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凸台与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的顶端上向内弯折连接板翻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第一连接板包括有朝向所述内板第二连接板侧倾斜延伸的内板斜边;所述底板主体包括有朝向所述第一翻边侧倾斜延伸的底板主体斜边;
所述第二翻边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斜边上;所述内板斜边嵌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板还包括底板延伸板,所述底板延伸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主体的一侧;
在所述底板延伸板上设置有延伸板翻边,所述延伸板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连接底板的同一侧,且所述延伸板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之间间隔有预设间隙;
所述延伸板翻边与所述底板延伸板之间形成有第三卡槽;所述连接平板至少部分嵌入在所述第三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延伸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延伸板凸台,所述延伸板凸台的顶面为支撑平面。
CN201821907094.0U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汽车窗框结构 Active CN209126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7094.0U CN209126488U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汽车窗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7094.0U CN209126488U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汽车窗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6488U true CN209126488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5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7094.0U Active CN209126488U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汽车窗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6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6685B2 (en) Motor vehicle chassis having a part for attaching bodywork elements and electrical cables to the central floor
CN209126488U (zh) 一种汽车窗框结构
CN20975727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208225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395726U (zh) 中门内蒙皮上加强件
US20140239674A1 (en) Connecting system of side member for vehicle
CN211008109U (zh) 发动机罩铰链安装结构
KR101982863B1 (ko) 차량의 프런트루프레일과 프런트필러인너의 연결구조 및 방법
CN208602571U (zh) D柱上部加强板和汽车
CN206384035U (zh) 车辆的内板组件、后围板组件及车辆
CN220262652U (zh) 一种汽车组合灯座板连接板
CN107585215A (zh) 一种翼子板系统及设有该翼子板系统的车辆
CN217835316U (zh) 加强板及车辆后背门
KR101210105B1 (ko) 카울 사이드부 결합 구조
CN209382095U (zh) 一种汽车加强柱总成及车体
CN205906060U (zh) 前轮罩总成
CN214240981U (zh) 用于连体皮卡厢式车的拼接式侧围
CN215904289U (zh) 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17124510U (zh) 一种车门结构及汽车
CN219904541U (zh) 驾驶室前支架焊接总成和车辆
US20240124070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20924292U (zh)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CN220465356U (zh) 车灯组件和车辆
CN218021958U (zh) 一种车筐固定结构及电动车
CN213768736U (zh) 竖向安装的翼子板结构总成、前侧围板结构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