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8026U -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8026U
CN209118026U CN201920003969.2U CN201920003969U CN209118026U CN 209118026 U CN209118026 U CN 209118026U CN 201920003969 U CN201920003969 U CN 201920003969U CN 209118026 U CN209118026 U CN 209118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box body
cavity space
sealed box
lamp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039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麒麟
娄腾飞
李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039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18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8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80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背光源包括:灯条、密封盒体和导光液。该密封盒体具有腔体空间,在该密封盒体的侧面设置有与该腔体空间连通的固定槽;该灯条的出光面朝向腔体空间,且嵌入在固定槽中;该导光液填充在密封盒体中的腔体空间内。在该背光源中,采用导光液替换导光板,该背光源中用于承载导光液的腔体空间的厚度可以等于灯条的宽度,有效的降低了背光源的厚度。

Description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背面的背光源。该背光源可以包括直下式的背光源或侧入式的背光源。对于侧入式的背光源,其可以包括:导光板和灯条,灯条通常与导光板的一个端面抵接,该灯条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该导光板的端面,由导光板匀化后,从导光板的朝向液晶显示面板的一面出射。
但是,对于导光板而言,导光板的厚度与该导光板的平整度负相关,也即是,导光板的厚度越薄,该导光板的平整度越差,该导光板越容易出现边缘起翘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显示效果。
因此,目前为了保证显示效果较好,需要保证导光板的厚度较厚,而较厚的导光板无法实现液晶显示器的轻薄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背光源的厚度较厚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包括:
灯条;
密封盒体,所述密封盒体具有腔体空间和透光区域,在所述密封盒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腔体空间连通的固定槽;
填充在所述腔体空间内的导光液;
其中,所述灯条的出光面朝向所述腔体空间,且嵌入所述固定槽中。
可选的,所述腔体空间具有与所述侧面垂直的两个内表面,所述两个内表面中的目标内表面上具有网点结构,所述目标内表面为所述两个内表面中的一个内表面。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在所述密封盒体的所述目标内表面上设置的反射层,所述网点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在所述网点结构上设置的防水层。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在所述密封盒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至少两个通孔,以及与每个所述通孔配合的密封器件。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在所述灯条与所述密封盒体之间设置的密封导热胶。
可选的,所述密封盒体包括:背板和盖板,所述盖板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背板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为所述目标内表面;
其中,所述盖板扣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盖板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所述腔体空间。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在所述背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的密封胶。
可选的,所述盖板包括:光学膜片,以及围绕在所述光学膜片周围的缓冲泡棉。
可选的,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和保护片,其中,所述扩散片相对于所述保护片靠近所述腔体空间。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在所述盖板中背离所述腔体空间的一面上设置的双面胶。
可选的,所述导光液的材料包括透明液态硅橡胶和正辛醇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灯条包括: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固定槽包括: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固定卡槽。
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无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源为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背光源包括:灯条、密封盒体和导光液。该密封盒体具有腔体空间,在该密封盒体的侧面设置有与该腔体空间连通的固定槽;该灯条的出光面朝向腔体空间,且嵌入在固定槽中;该导光液填充在密封盒体中的腔体空间内。灯条发出的光线能够在导光液的折射作用下,从密封盒体的透光区域出射。在该背光源中,采用导光液替换导光板,该背光源中用于承载导光液的腔体空间的厚度可以等于灯条的宽度,有效的降低了背光源的厚度,从而使得后续制成的显示装置的厚度较低,以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进一步的,在该背光源工作过程中,位于高温区的导光液会向低温区流动,而位于低温区的导光液会向高温区流动,有效的提高了该背光源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背光源的爆炸图;
图3是一种传统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腔体空间中的导光液流动的效果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示出的背光源的爆炸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盖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带有灯条的背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密封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腔体空间中注入导光液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示出的背光源的爆炸图。该背光源1000可以包括:
密封盒体10、灯条20和导光液30。
该密封盒体10具有腔体空间11和透光区域13,在该密封盒体10的侧面上设置有与该腔体空间11连通的固定槽12。该灯条20的出光面朝向腔体空间11,且嵌入在固定槽12中。该导光液30填充在密封盒体10中的腔体空间11内。可选的,该导光液30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有机材料,例如,该透明有机材料为沸点较高且不导电的有机溶液,例如该透明有机材料可以包括:透明液态硅橡胶和正辛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条20发出的光线能够在导光液30的折射作用下,从密封盒体10的透光区域13出射。
在传统的背光源中,如图3所示,图3是一种传统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由于传统的背光源中的导光板01的厚度与该导光板01的平整度负相关,而导光板01的平整度直接影响了后续制造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因此为了保证显示效果较好,需要保证导光板01的厚度较厚。通常情况下,该导光板01的厚度h0约为2毫米。
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导光液30替代传统的背光源中的导光板,该背光源1000中用于承载导光液30的腔体空间11的厚度可以等于灯条20的宽度h,而灯条20的宽度h通常约为0.5毫米,因此该背光源1000的厚度较低。
进一步的,在背光源1000工作的过程中,灯条20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在该腔体空间11中,靠近灯条20的区域的温度,大于背离灯条20的区域的温度,此时,该靠近灯条20的区域为高温区,该背离灯条20的区域为低温区。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腔体空间中的导光液流动的效果图,在灯条20的温度升高时,位于高温区00a的导光液30会向低温区00b流动,而位于低温区00b的导光液30会向高温区00a流动,从而实现了导光液30的对流现象,有效的提高了该背光源1000的散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黑色箭头代表高温区00a的导光液30的流动方向,图4中白色箭头代表低温区00b的导光液30的流动方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包括:灯条、密封盒体和导光液。该密封盒体具有腔体空间,在该密封盒体的侧面设置有与该腔体空间连通的固定槽;该灯条的出光面朝向腔体空间,且嵌入在固定槽中;该导光液填充在密封盒体中的腔体空间内。灯条发出的光线能够在导光液的折射作用下,从密封盒体的透光区域出射。在该背光源中,采用导光液替换导光板,该背光源中用于承载导光液的腔体空间的厚度可以等于灯条的宽度,有效的降低了背光源的厚度,从而使得后续制成的显示装置的厚度较低,以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进一步的,在该背光源工作过程中,位于高温区的导光液会向低温区流动,而位于低温区的导光液会向高温区流动,有效的提高了该背光源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1000的结构示意图。密封盒体10中的腔体空间具有与密封盒体10的侧面垂直的两个内表面(A1和A2),该两个内表面中的目标内表面上具有网点结构40,该目标内表面为两个内表面中的一个内表面,例如,在图5中,该目标内表面为内表面A1。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印刷的方式在目标内表面上均匀的印刷该网点结构40,使得该网点结构40可以均匀的设置在目标内表面上。该网点结构40能够让导光液30中传输的光线产生扩散现象,使得导光液30中传输的光线能够均匀从密封盒体10透光区域出射。
可选的,该背光源1000还包括:在密封盒体10中目标内表面上设置的反射层50,该网点结构40可以设置在该反射层50上。反射层50能够对导光液30所折射的光线起到反射作用,被该反射层50反射的光线在网点结构40的作用下均匀从密封盒体10透光区域出射。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避免导光液30破坏网点结构40,导致网点结构40对光线的扩散作用减弱,从而导致背光源1000出现某个位置处的亮度与其他位置处的亮度不同的问题,该背光源1000还可以包括:在网点结构40上设置的防水层60,通过该防水层60可以有效的避免导光液30破坏网点结构40,使得背光源1000中各个位置处的亮度均相同。
可选的,如图5所示,该密封盒体10包括:背板10a和盖板10b。该盖板10b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透明材料用于制成密封盒体10的透光区域。该背板10a具有凹槽,盖板10b可以扣置在该背板10a上,使得背板10a中的凹槽成为盖板10b与背板10a之间的腔体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背光源1000还包括:在背板10a与盖板10b之间的密封胶70,该密封胶70的形状为环状,该背板10a与盖板10b之间可以通过环状的密封胶70连接,通过该密封胶70能够有效的避免腔体空间内填充的导光液30从背板10a与盖板10b之间的缝隙中流出。
在传统的背光源中,背板与盖板之间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的,但是在卡扣结构卡合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小碎屑,导致背光源出现亮度不均的现象。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板10a与盖板10b之间通过密封胶70连接的,在背板10a与盖板10b连接过程中,有效的避免了小碎屑的产生,从而避免了背光源1000出现亮度不均的现象。
可选的,如图5和图6,图6是图5示出的背光源的爆炸图。该盖板10b可以包括:光学膜片10b1,以及围绕在光学膜片10b1周围的缓冲泡棉10b2。该缓冲泡棉10b2的形状为环状,该缓冲泡棉10b2用于保护光学膜片,避免后续在背光源1000上组装显示面板时,光学膜片10b1在受到显示面板的挤压而损坏。
示例的,该光学膜片10b1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扩散片b11、下棱镜片b12、上棱镜片b13和保护片b14。其中,该扩散片b11相对于保护片b14靠近腔体空间11。该扩散片b11可以对从密封盒体10中与目标内表面相对的一面出射的光线进行调整,使得通过扩散片b11的光线更加均匀,提高出射的光线的质量。该下棱镜片b12和上棱镜片b13均是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其可以改善出射的光线的角度,使得从扩散片b11出射的各个方向的光线,能够向轴向所在方向汇聚,在不增加总光通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轴向亮度。该保护片b14用于保护下棱镜片b12和上棱镜片b13和扩散片b11等。
可选的,如图5所示,该背光源1000还可以包括:在盖板10b中背离腔体空间的一面上设置的双面胶80。通过该双面胶80能够实现后续在背光源1000上组装显示面板,使得背光源1000与显示面板能够通过该双面胶8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灯条2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英文:PrintedCircuit Board;简称:PCB)21,以及设置在该PCB上的多个发光单元22。可选的,该发光单元22可以包括无机发光二极管(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当发光单元22包括LED时,该LED可以为普通的LED,也可以为微LED。密封盒体10的侧面上设置的固定槽12可以包括:与多个发光单元22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固定卡槽121。该灯条20中的每个发光单元22均能够卡接在对应的固定卡槽121中,从而可以实现灯条20与密封盒体10之间的装配。
如图5所述,为了避免密封盒体10的腔体空间中填充的导光液30从灯条20与密封盒体10之间的间隙中流出,该背光源1000还可以包括:在灯条20与密封盒体10之间设置的密封导热胶90。通过该密封导热胶90能够避免导光液30从灯条20与密封盒体10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并且该密封导热胶90具有良好的散热作用,使得该背光源1000的寿命能够较高。
可选的,如图6所示。该背光源1000还可以包括:在密封盒体10的侧面上设置的至少两个通孔100,以及与每个通孔100配合的密封器件(图6中未示出)。在背板10a与盖板10b组合形成密封盒体10后,可以通过该至少两个通孔100中的一个通孔向密封盒体10中腔体空间11内注入导光液,腔体空间11内的气体会从其他的通孔中排出,在该其他的通孔有导光液溢出时,采用密封器件密封该至少两个通孔1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包括:灯条、密封盒体和导光液。该密封盒体具有腔体空间,在该密封盒体的侧面设置有与该腔体空间连通的固定槽;该灯条的出光面朝向腔体空间,且嵌入在固定槽中;该导光液填充在密封盒体中的腔体空间内。灯条发出的光线能够在导光液的折射作用下,从密封盒体的透光区域出射。在该背光源中,采用导光液替换导光板,该背光源中用于承载导光液的腔体空间的厚度可以等于灯条的宽度,有效的降低了背光源的厚度,从而使得后续制成的显示装置的厚度较低,以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进一步的,在该背光源工作过程中,位于高温区的导光液会向低温区流动,而位于低温区的导光液会向高温区流动,有效的提高了该背光源的散热效果。
请参考图7,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组装图5示出的背光源,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在环状的缓冲泡棉中依次组装光学膜片,以形成盖板。
示例的,请参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盖板的示意图。可以将光学膜片中的保护片b14、上棱镜片b13、下棱镜片b12和扩散片b11依次组装在缓冲泡棉10b2中,以形成盖板10b。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泡棉10b2中组装的各个膜片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水连接,扩散片b1与缓冲泡棉10b2之间也可以通过光学胶水连接。
步骤702、在背板的凹槽的底面上依次组装反射层和保护层,并在背板的固定槽中组装灯条。
示例的,如图9所示,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带有灯条的背板的示意图。可以将反射层50和防水层60依次组装在背板10a的底面上,然后采用密封导热胶90将灯条20粘贴在背板10a的固定槽12中,以形成带有灯条20的背板10a。
步骤703、将盖板和带有灯条的背板进行组装,以形成密封盒体。
示例的,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密封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可以采用环状的密封胶70将盖板10b和带有灯条20的背板10a进行组装,以形成密封盒体10。
步骤704、在密封盒体的腔体空间中注入导光液。
示例的,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腔体空间中注入导光液的示意图。可以通过密封盒体10侧面设置的一个通孔100a向该密封盒体10的腔体空间内注入导光液,此时,该腔体空间内的气体可以从密封盒体10侧面设置的另一个通孔100b排出。当通孔100b有导光液溢出时,采用密封器件将通孔100a和通孔100b密封。
通过上述步骤701至704可以形成图5示出的背光源1000,该背光源1000的具体原理可以参考前述背光源的结构描述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背光源1000和显示面板2000,该背光源1000可以为图1或图5示出的背光源。该显示面板2000位于背光源1000的出光侧,也即是,该显示面板2000靠近背光源1000中的透光区域。该显示面板20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
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和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条;
密封盒体,所述密封盒体具有腔体空间和透光区域,在所述密封盒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腔体空间连通的固定槽;
填充在所述腔体空间内的导光液;
其中,所述灯条的出光面朝向所述腔体空间,且嵌入所述固定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空间具有与所述侧面垂直的两个内表面,所述两个内表面中的目标内表面上具有网点结构,所述目标内表面为所述两个内表面中的一个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在所述密封盒体的所述目标内表面上设置的反射层,所述网点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在所述网点结构上设置的防水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在所述密封盒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至少两个通孔,以及与每个所述通孔配合的密封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在所述灯条与所述密封盒体之间设置的密封导热胶。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盒体包括:背板和盖板,所述盖板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背板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为所述目标内表面;
其中,所述盖板扣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盖板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所述腔体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在所述背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的密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包括:光学膜片,以及围绕在所述光学膜片周围的缓冲泡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和保护片,其中,所述扩散片相对于所述保护片靠近所述腔体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在所述盖板中背离所述腔体空间的一面上设置的双面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液的材料包括透明液态硅橡胶和正辛醇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条包括: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固定槽包括: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固定卡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无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源为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背光源。
CN201920003969.2U 2019-01-02 2019-01-02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8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3969.2U CN209118026U (zh) 2019-01-02 2019-01-02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3969.2U CN209118026U (zh) 2019-01-02 2019-01-02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8026U true CN209118026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9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0396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8026U (zh) 2019-01-02 2019-01-02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18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3934C (zh)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KR10227938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673492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379404B2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光源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2297369A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JP527164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6164757B (zh)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US9423640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positioning portion opposite to a second positioning portion and televis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129514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896578A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90108786A1 (en) Backlight unit
CN105589239A (zh) 双面式液晶显示模组
CN101509636B (zh) 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
US9354384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heat dissipation member having a stand-up portion projecting toward a display panel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20120281148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8181681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9118026U (zh)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3953893A (zh) 调光单元、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JP2007220663A (ja)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WO2013143225A1 (zh) 侧光式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器
CN217543596U (zh) 一种解决Mini/Micro背光边缘蓝化的结构
KR102611355B1 (ko) 양자점 시트와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70168207A1 (en) Backlight modul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5014610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KR10243655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