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9636B - 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09636B CN101509636B CN2009101297476A CN200910129747A CN101509636B CN 101509636 B CN101509636 B CN 101509636B CN 2009101297476 A CN2009101297476 A CN 2009101297476A CN 200910129747 A CN200910129747 A CN 200910129747A CN 101509636 B CN101509636 B CN 1015096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guide
- guide plate
- carrier
- continuing surface
- backlight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所述导光板组合供背光模块使用。导光板组合包含多个导光板,每一导光板具有顶面、至少一侧面和至少一承接部。其中,承接部形成于每一多个导光板的至少一侧面。承接部具有承接面,相邻每一多个导光板的承接面相互结合。多个导光板的顶面为共平面。承接面至顶面的距离为导光板厚度的1/3至1/2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导光板组合,特别是一种供背光模块使用的导光板组合。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已成为各类显示装置的主流。例如家用的电视、个人电脑、膝上型电脑、监视器、移动电话及数码相机等,均为大量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产品。其中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是用于供应液晶有着足够亮度及分布均匀的光源,以使液晶显示装置能正常显示图像。背光模块所使用的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则直接影响背光模块的效能与组装成本。
以侧光式背光模块而言,是使用侧面入光搭配导光板的方式,具有厚度薄的优势,然而受限于光源数量,亮度无法大幅度提升,同时无法针对图像进行局部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因此使用如图1所示多块导光板80的已知背光模块90,可以兼具厚度优势与图像对比提升的功效。然而,在多块导光板的背光架构下,考虑每片导光板间的制作、组装、公差及温度,很容易在导光板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形成亮暗带的色不均匀现象,因此如何解决色不均匀现象为本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另一方面,以直下式背光模块而言,其所使用包含导光板在内的光学板大小,均设计大于面板显示区。藉以避免当板材太小无法符合面板面积需求时,出现明暗区差异大、辉度不均等光学不正常区域。然而,较大面积的光学板经常会有模具费用和工艺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在经济效益上也较不符合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导光板组合,供背光模块使用,可提高背光模块的色均匀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导光板组合,供背光模块使用,可提高背光模块的亮度。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导光板组合,供背光模块使用。导光板组合包含多个导光板,每一导光板具有顶面、至少一侧面和至少一承接部。其中,承接部形成于每一多个导光板的至少一侧面。承接部具有承接面,相邻每一多个导光板的承接面相互结合。多个导光板的顶面为共平面。承接面至顶面的距离为导光板厚度的1/3至1/20。其中,承接面平行于顶面。
相邻每一导光板更分别具有上承接部和下承接部。其中,上承接部的上平面与顶面共平面,下承接部的下平面与底面共平面。上承接部的承接面大于下承接部的承接面,下承接部与相邻导光板的侧面围成光源空间。上承接部的承接面进一步设置有反光片。上承接部的承接面进一步设置有吸光片。上承接部的承接面进一步设置有多个V形沟槽。
在不同实施例中,下承接部的下平面与底面平行且具有距离,下承接部的承接面大于下平面,下承接部与相邻导光板的侧面围成光源空间。其中,上平面及下平面的距离是为多个导光板厚度的1/3至1/20。承接面设置有反光片。承接面进一步设置有反光片、吸光片或多个V形沟槽。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组合,供背光模块使用,可提高背光模块的色均匀度和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多块导光板的已知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光线于接合后的导光板组合内的行进状况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具有吸光片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具有V形沟槽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号
80导光板 90知背光模块
100第一导光板 100a第一导光板顶面
100b第一导光板侧面 100c第一导光板底面
106第一导光板承接部 106x第一导光板承接面
1064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
1064c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 1064的下平面
200第二导光板 200a第二导光板顶面
200b第二导光板侧面 200c第二导光板底面
206第二导光板承接部 206x第二导光板承接面
2062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 2064第二导光板下承接部
2062a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 2062的上平面
2064c第二导光板下承接部 2064的下平面
410第一向光面 420第二向光面
610反光片 620吸光片
630V形沟槽 700光源
710光源空间 800导光板组合
900背光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导光板组合是供背光模块使用,如图2b所示的实施例,导光板组合800是与光源700组成背光模块900。光源700可以包含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或冷阴极萤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CCFL)等光源。导光板组合包含多个导光板,每一导光板具有顶面、至少一侧面和至少一承接部。
以图2a所示的实施例而言,导光板组合800包含第一导光板100以及第二导光板200。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导光板组合800可包含二个以上的导光板。第一导光板100具有第一导光板顶面100a、第一导光板侧面100b和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第二导光板200具有第二导光板顶面200a、第二导光板侧面200b和第二导光板承接部206。具体而言,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形成于第一导光板100的第一导光板侧面100b。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具有第一导光板承接面106x。第二导光板承接部206形成于第二导光板200的第二导光板侧面200b。第二导光板承接部206具有第二导光板承接面206x。其中,第一导光板承接面106x及第二导光板承接面206x相互结合。第一导光板顶面100a及第二导光板顶面200a为共平面。第二导光板承接面206x至第二导光板顶面200a的距离为第二导光板200厚度的1/3至1/20。各承接面较佳是平行于各顶面。
换言之,在如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100的一端上缘以内陷方式形成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第二导光板200相对于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设置于第一导光板100的一侧。第二导光板200相对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的一端上缘延伸形成第二导光板承接部206,第二导光板承接部206是由第二导光板200往第一导光板100方向延伸覆盖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具体而言,如图2b所示的实施例立体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100与第二导光板200是并排设置,且分别的顶面是为共平面。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是为第一导光板100侧边与第一导光板100的第一导光板顶面100a具有高度落差的凸缘,第二导光板承接部206则为自第二导光板200面对第一导光板100的侧边,而由第二导光板200的第二导光板顶面200a往第一导光板100延伸的凸缘。其中,第二导光板承接部206的厚度较佳是为第二导光板200厚度的1/3至1/20。
通过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以及相对的第二导光板承接部206的设置,第一导光板100及第二导光板200可相互搭接。另一方面,搭接的第一导光板100及第二导光板200可进一步使用UV胶接合、激光熔接、超声波熔接等方式接合,以共同形成具有较大面积的导光板。如图2c所示,光源700所发出的光线720可在由第一导光板100及第二导光板200接合而成的导光板组合800中传导,并通过第一导光板100及第二导光板200的界面801。其中,界面801是由如图2a所示的第一导光板承接面106x及第二导光板承接面206x相互结合而成。换言之,可将数个具有较小面积的导光板接合成具有较大面积的导光板。藉以减少制作大面积的导光板的模具费用和工艺成本。此方式亦可应用于包含扩散板在内的不同光学板的接合。其中,更可进一步将数个具有不同结构的光学板相互接合,使形成的光学板于不同区块具有相异的结构。举例而言,由菱镜板与平板接合形成的光学板,在不同区块可同时具有菱镜与平面的结构。
在不同实施例中,相邻的导光板更可使用不同的方式相互搭接。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第二导光板200更具有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和第二导光板下承接部2064。其中,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的上平面2062a与第二导光板顶面200a共平面,第二导光板下承接部2064的下平面2064c与第二导光板底面200c共平面。具体而言,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100相对于第二导光板200一端的上缘及下缘以内缩方式形成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第二导光板200相对于第一导光板100的一端的上缘及下缘分别向第一导光板100延伸形成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和第二导光板下承接部2064,且共同形成一凹形结构。通过第一导光板承接部106与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和第二导光板下承接部2064共同形成的凹形结构相互卡合,第一导光板100及第二导光板200可相互接合。
在图2a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光源700是设置于导光板组合800的侧边。然而在较佳实施例中,光源700可进一步设置于第一导光板100以及第二导光板200之间。如图4a所示的较佳实施例,第二导光板200及第一导光板100分别具有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和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其中,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的上平面2062a与第二导光板顶面200a共平面,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的下平面1064c与第一导光板底面100c共平面。其中,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的第二导光板承接面206x大于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的第一导光板承接面106x,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与相邻第二导光板200的第二导光板侧面200b围成光源空间710。
换言之,在如图4a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100以及第二导光板200之间具有一间隔,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是由第二导光板200往第一导光板100方向跨越此间隔后延伸覆盖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且与第一导光板100以及第二导光板200的相对侧壁共同形成可供光源700设置的光源空间710。
如图4a所示,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朝向光源空间710的第一向光面410可进一步设置反光片610,用以减少光源700所发出光线的外漏,并增加光的反射,避免产生暗带,提升光学均匀度。其中,反光片包含为金属镀膜、金属片等。此外,如图4b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向光面410可进一步设置吸光片620,用以吸收过多的光量,达到画面均匀的效果。其中,吸光片较佳是为黑色贴材(black tape)。另一方面,第一向光面410可进一步设置多个V形沟槽630,用以破坏光源700所发出光线的全反射,以增加光的反射。
具体而言,如图4a至图4c所示实施例,第一导光板100以及第二导光板200通过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及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的设置相互搭接成一整块的导光板组合800,光源700则设置于第一导光板100以及第二导光板200之间的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下方。其中,通过上述设置于第一向光面410的反光片、吸光片或多个V形沟槽,可减少因第二导光板上承接部2062的厚度小于第一导光板100以及第二导光板200所导致光源700出光不均匀及外漏,进一步提高背光模块900的亮度与色均匀度。
在不同实施例中,下承接部的下平面可与导光板底面平行且具有距离。如图5所示,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的下平面1064c与第一导光板底面100c平行。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的第一导光板承接面106x大于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的下平面1064c,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与第二导光板侧面200b围成一光源空间。第一导光板承接面106x及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的下平面1064c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导光板100厚度的1/3至1/20。此时,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1064朝向光源空间710的第一导光板下承接部的下平面1064c可进一步设置前述的反光片、吸光片或多个V形沟槽。
虽然前述的描述及附图已揭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可体会,本发明可使用于许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权利要求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Claims (24)
1.一种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组合包含:
多个导光板,每一所述多个导光板具有一顶面、至少一侧面和至少一承接部,其中所述承接部形成于每一所述多个导光板的至少一侧面,所述承接部具有一承接面,相邻每一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承接面相互结合,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顶面为共平面,所述承接面至所述顶面的距离为所述导光板厚度的1/3至1/20;相邻每一所述多个导光板更分别具有一上承接部和一下承接部,其中所述上承接部的一上平面与所述顶面共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接部的一下平面与所述底面共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中所述承接面平行于所述顶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大于所述下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所述下承接部与相邻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侧面围成一光源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反光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吸光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多个V形沟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接部的所述下平面与所述底面平行且具有一距离,所述下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大于所述下平面,所述下承接部与相邻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侧面围成一光源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及所述下平面的距离是为所述导光板厚度的1/3至1/2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反光片。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吸光片。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多个V形沟槽。
13.一种背光模块,供与一液晶显示面板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含:
一光源;以及
一导光板组合,包含:
多个导光板,每一所述多个导光板具有一顶面、至少一侧面和至少一承接部,其中所述承接部形成于每一所述多个导光板的至少一侧面,所述承接部具有一承接面,相邻每一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承接面相互结合,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顶面为共平面,所述承接面至所述顶面的距离为所述导光板厚度的1/3至1/20;相邻每一所述多个导光板更分别具有一上承接部和一下承接部,其中所述上承接部的一上平面与所述顶面共平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接部的一下平面与所述底面共平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平行于所述顶面。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大于所述下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所述下承接部与相邻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侧面围成一光源空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反光片。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吸光片。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多个V形沟槽。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接部的所述下平面与所述底面平行且具有一距离,所述下承接部的所述承接面大于所述下平面,所述下承接部与相邻所述多个导光板的所述侧面围成一光源空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及所述下平面的距离是为所述导光板厚度的1/3至1/20。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反光片。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吸光片。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面设置有多个V形沟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297476A CN101509636B (zh) | 2009-03-26 | 2009-03-26 | 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297476A CN101509636B (zh) | 2009-03-26 | 2009-03-26 | 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09636A CN101509636A (zh) | 2009-08-19 |
CN101509636B true CN101509636B (zh) | 2011-11-23 |
Family
ID=41002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297476A Active CN101509636B (zh) | 2009-03-26 | 2009-03-26 | 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096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01247B2 (ja) * | 2009-10-02 | 2014-01-29 |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映像表示装置 |
CN102003664B (zh) * | 2010-12-20 | 2013-11-06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
CN102141646B (zh) * | 2011-04-12 | 2013-03-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模组 |
US8534899B2 (en) | 2011-04-12 | 2013-09-17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Backlight module and its light guide plate module |
CN108873476A (zh) * | 2018-07-11 | 2018-11-2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与透明液晶显示装置 |
WO2020101038A1 (ja) * | 2018-11-18 | 2020-05-22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デザイン | 面照明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3729A (zh) * | 2001-07-04 | 2003-01-29 | 刘保伸 | 背光组件的发光体置中及组合式导光板 |
EP1918768A2 (en) * | 2006-10-26 | 2008-05-07 | Minebea Co., Ltd. |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of multiple panel type |
-
2009
- 2009-03-26 CN CN2009101297476A patent/CN1015096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3729A (zh) * | 2001-07-04 | 2003-01-29 | 刘保伸 | 背光组件的发光体置中及组合式导光板 |
EP1918768A2 (en) * | 2006-10-26 | 2008-05-07 | Minebea Co., Ltd. |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of multiple panel typ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09636A (zh) | 2009-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29717B1 (ko) | 표시장치 | |
TWI417587B (zh) | 導光板組合 | |
JP553062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7371002B2 (en) | Back light module and system for liquid crystal panels | |
CN101509636B (zh) | 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 | |
US20070147079A1 (en) | Backlight module with multiple light sources | |
KR101604497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150226913A1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 |
US9726801B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a display device | |
US9494722B2 (en) | Backlight module | |
KR101277854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110109840A1 (en) | Light guide unit,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2010102905A (ja) | 面状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0838332B1 (ko) | 평판 디스플레이용 백라이트 구조 | |
CN102878525A (zh) | 棱镜膜、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US9116277B2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US20210341665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 |
KR20110039807A (ko) |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 |
US8931911B2 (en) | Lighting system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05223734A (zh) |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 |
TWI470323B (zh) |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 |
KR20110041825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150205038A1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 |
US20210231857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16979532U (zh) | 一种菲涅尔结构分光膜及Mini LED背光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