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7739U - 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7739U
CN209037739U CN201821575367.6U CN201821575367U CN209037739U CN 209037739 U CN209037739 U CN 209037739U CN 201821575367 U CN201821575367 U CN 201821575367U CN 209037739 U CN209037739 U CN 209037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
entire body
bumper
tricycle
suppor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53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学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5753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7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7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77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涉及三轮车摩托车技术领域,包括:车头连接梁、通体大梁、车体主梁、支撑部和踏板梁;两个通体大梁均与车头连接梁连接,车体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连接;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连接,且支撑部设置于车体主梁远离车头连接梁的一侧;踏板梁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和支撑部连接。通过车头连接梁固定在两个通体大梁上,车体主梁和支撑部与两个通体大梁连接,且踏板梁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和支撑部连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传统的三轮车车架结构复杂,造成车架整体质量较重,且装配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三轮车摩托车车架结构,且降低装配难度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三轮车由于体积较小、价格低廉,且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在乡村和市场上广受欢迎。而三轮车车架作为安装支撑整个三轮车动力结构和外框的主要部件,是三轮车中非常重要的部件。
传统的三轮车车架包括设于车架副梁前段的前横梁、立设固定在前横梁上的车头连接梁和两个立斜梁、桥接固定在车头连接梁和立斜梁之间的主保险杠。
但是,由于传统的三轮车车架结构复杂,造成车架整体质量较重,且装配难度较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传统的三轮车车架结构复杂,造成车架整体质量较重,且装配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包括:车头连接梁、通体大梁、车体主梁、支撑部和踏板梁;
通体大梁设置有两个,两个通体大梁平行设置,且两个通体大梁均与车头连接梁连接,车体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连接;
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连接,且支撑部设置于车体主梁远离车头连接梁的一侧;
踏板梁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和支撑部连接。
进一步的,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
第一支撑梁设置于第二支撑梁和车头连接梁之间,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均与两个通体大梁连接;
踏板梁的一端与车头连接梁连接,踏板梁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梁连接。
进一步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第一保险杠;
第一保险杠的一端与车头连接梁连接,第一保险杠的另一端与车体主梁连接。
进一步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第二保险杠;
第二保险杠的一端与第一保险杠连接,第二保险杠的另一端穿过车体主梁与第一支撑梁连接。
进一步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固定件;
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一保险杠连接,固定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保险杠连接。
进一步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连接件;
连接件设置于第一保险杠和车头连接梁之间,第一保险杠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车头连接梁连接。
进一步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吊耳;
吊耳设置为两个,两个吊耳与第一支撑梁伸出通体大梁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的,踏板梁的截面形状为U形。
进一步的,通体大梁的截面形状为L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包括三轮车车架。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包括:车头连接梁、通体大梁、车体主梁、支撑部和踏板梁;
通体大梁设置有两个,两个通体大梁平行设置,且两个通体大梁均与车头连接梁连接,车体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连接;
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连接,且支撑部设置于车体主梁远离车头连接梁的一侧;
踏板梁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和支撑部连接。
通过车头连接梁固定在两个通体大梁上,车体主梁和支撑部与两个通体大梁连接,且踏板梁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和支撑部连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传统的三轮车车架结构复杂,造成车架整体质量较重,且装配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三轮车摩托车车架结构,且降低装配难度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的带有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的带有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车头连接梁;200-通体大梁;300-车体主梁;400-支撑部;410-第一支撑梁;420-第二支撑梁;500-踏板梁;600-第一保险杠;610-连接件;700-第二保险杠;800-固定件;900-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的带有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的带有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包括:车头连接梁100、通体大梁200、车体主梁300、支撑部400和踏板梁500;通体大梁200设置有两个,两个通体大梁200平行设置,且两个通体大梁200均与车头连接梁100连接,车体主梁3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支撑部4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且支撑部400设置于车体主梁300远离车头连接梁100的一侧;踏板梁500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100和支撑部400连接。
具体的,两个通体大梁200平行设置,车头连接梁1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车头连接梁100与三轮车的车头连接,将三轮车的车头连接在车头连接梁100上,车体主梁300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远离三轮车车头的一侧连接,支撑部400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支撑部400设置于车体主梁300远离车头连接梁100的一侧,并且踏板梁500的一端与车头连接梁100连接,踏板梁500的另一端与支撑部400连接,构成三轮车车架,相较于传统的三轮车车架的结构更加简单,减轻整体重量,并简化装配难度。
车头连接梁100与两个通体大梁2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直接将车头连接梁100的两端焊接在两个通体大梁200上。
又如:在车头连接梁100和通体大梁200上均设置有通孔,利用螺杆穿过通孔将车头连接梁100和通体大梁200连接。
再如:车头连接梁100和通体大梁200通过销轴连接,使车头连接梁100和通体大梁200连接。
由于焊接工艺更加成熟,且连接更加牢固,优选地,车头连接梁100与通体大梁200采用焊接连接。
踏板梁500设置在车头连接梁100和支撑部400之间,踏板梁500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100和支撑部400连接,踏板梁500与车头连接梁100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更加牢固。
踏板梁500与支撑部4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在支撑部400和踏板梁500上均设置有通孔,螺杆穿过两个通孔,以将支撑部400和踏板梁500连接。
又如:直接将踏板梁500焊接在支撑部400上,实现支撑部400和踏板梁500之间的连接。
再如:踏板梁500与支撑部400通过胶合连接。
由于焊接更加牢固,优选的,踏板梁500与支撑部400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通体大梁200的截面形状为L形。
具体的,通体大梁20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弧形、U形或者L形,由于L形通体大梁200更加牢固,较佳地,通体大梁200的截面形状为L形。
进一步的,踏板梁500的截面形状为U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包括:车头连接梁100、通体大梁200、车体主梁300、支撑部400和踏板梁500;通体大梁200设置有两个,两个通体大梁200平行设置,且两个通体大梁200均与车头连接梁100连接,车体主梁3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支撑部4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且支撑部400设置于车体主梁300远离车头连接梁100的一侧;踏板梁500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100和支撑部400连接。通过车头连接梁100固定在两个通体大梁200上,车体主梁300和支撑部400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且踏板梁500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100和支撑部400连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传统的三轮车车架结构复杂,造成车架整体质量较重,且装配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三轮车摩托车车架结构,且降低装配难度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中的支撑部400包括第一支撑梁410和第二支撑梁420;第一支撑梁410设置于第二支撑梁420和车头连接梁100之间,第一支撑梁410和第二支撑梁420的两端均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踏板梁500的一端与车头连接梁100连接,踏板梁500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梁410连接。
具体的,第一支撑梁410和第二支撑梁420均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第一支撑梁410设置在第二支撑梁420和车头连接梁100之间,踏板梁500远离车头连接梁10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410连接,第一支撑梁410和第二支撑梁420均采用焊接与通体大梁200连接,使第一支撑梁410和第二支撑梁420更加牢固的与两个通体大梁200连接。
进一步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第一保险杠600;第一保险杠600的一端与车头连接梁100连接,第一保险杠600的另一端与车体主梁300连接。
具体的,第一保险杠600的两端分别与车头连接梁100和车体主梁300连接,第一保险杠600与车头连接梁100和车体主梁300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第二保险杠700;第二保险杠700的一端与第一保险杠600连接,第二保险杠700的另一端穿过车体主梁300与第一支撑梁410连接。
具体的,第二保险杠70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410连接,第二保险杠700的另一端穿过车体主梁300与第一保险杠600连接,第一保险杠600和第二保险杠700设置有效增加整体车架的承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通过第一保险杠600和第二保险杠700的设置,提高整体车架的承载力,有效提高车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固定件800;固定件800的一端与第一保险杠600连接,固定件800的另一端与第二保险杠700连接。
具体的,在第一保险杠600和第二保险杠700支架内设置固定件800,固定件8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保险杠600和第二保险杠700连接,固定件800的设置有效增加第一保险杠600和第二保险杠700的承载力。
进一步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连接件610;连接件610设置于第一保险杠600和车头连接梁100之间,第一保险杠600的一端通过连接件610与车头连接梁100连接。
具体的,第一保险杠600靠近车头连接梁100的一端上设置连接件610,第一保险杠600通过连接件610与车头连接梁100连接,其中,第一保险杠600和连接件6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焊接。
进一步的,三轮车车架还包括吊耳900;吊耳900设置为两个,两个吊耳900与第一支撑梁410伸出通体大梁200的两端连接。
具体的,在第一支撑梁410上设置两个吊耳900,方便整体车架的起吊,便于安装其他部件和移动整体车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包括三轮车车架。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三轮车车架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连接梁、通体大梁、车体主梁、支撑部和踏板梁;
所述通体大梁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通体大梁平行设置,且两个所述通体大梁均与所述车头连接梁连接,所述车体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通体大梁连接;
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通体大梁连接,且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车体主梁远离所述车头连接梁的一侧;
所述踏板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头连接梁和所述支撑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
所述第一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梁和所述车头连接梁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均与两个所述通体大梁连接;
所述踏板梁的一端与所述车头连接梁连接,所述踏板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险杠;
所述第一保险杠的一端与所述车头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一保险杠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主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险杠;
所述第二保险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保险杠连接,所述第二保险杠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车体主梁与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保险杠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保险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保险杠和所述车头连接梁之间,所述第一保险杠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头连接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耳;
所述吊耳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耳与所述第一支撑梁伸出通体大梁的两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梁的截面形状为U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体大梁的截面形状为L形。
10.一种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三轮车车架。
CN201821575367.6U 2018-09-26 2018-09-26 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37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5367.6U CN209037739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5367.6U CN209037739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7739U true CN209037739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536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37739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7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28692U (zh) 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CN209037739U (zh) 三轮车车架及三轮车
CN103786817A (zh) 电动自行车的主架体
CN202987334U (zh) 一种加强型侧支架与主搁脚的安装结构
CN210793475U (zh) 一种新型大排量整体低压铸造的摩托车车架
CN204383580U (zh) 一种全铝车身结构
CN209240811U (zh) 一种单片横置板簧式独立悬挂结构
CN210116342U (zh) 一种高强轻量化后下控制臂
CN211442651U (zh) 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06520653U (zh) 一种高强度的整体式焊接车架
CN214057799U (zh) 一种倒三轮车辆的双后轮结构
CN205059908U (zh) 三轮车前减震器总成
CN204606073U (zh) 竞赛越野摩托车车架
CN2315025Y (zh) 国民车型摩托车骨架
CN207257272U (zh) 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后悬结构和全地形车摇臂结构
CN211223739U (zh) 一种带双避震结构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7893139U (zh) 一种低跨度电动自行车
CN220996631U (zh) 一种三轮车双减震悬挂机构
CN214607897U (zh) 一种带单减震器的电动自行车车架组件
CN208306745U (zh) 高低速通用纯电动车前驱动桥副车架及前驱动桥
CN218141945U (zh) 一种联动式车架
CN204606091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05916271U (zh) 圆形封闭式电动车车架
CN206255144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09008333U (zh) 一种车辆摩擦焊稳定杆吊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