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6951U - 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6951U
CN209036951U CN201821595091.8U CN201821595091U CN209036951U CN 209036951 U CN209036951 U CN 209036951U CN 201821595091 U CN201821595091 U CN 201821595091U CN 209036951 U CN209036951 U CN 209036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bath
partition
flow channel
coolant flow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50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国
吴桂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ongyout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ongyout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ongyout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ongyout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950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6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6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6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包括模架和封盖,所述模架的下侧面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下侧连通外界,所述冷却槽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进水孔均贯通冷却槽的侧壁;所述冷却槽的侧壁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冷却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通流口,所述封盖封闭冷却槽。该模架上的冷却槽下侧连通外界,从而加工时加工灵活度很大,能够依据模腔的形状加工冷却槽,改善传统流道与模腔之间的壁厚大小不一,冷却效果有限的问题,并且其上设置有隔板,能够在冷却槽内形成一定的曲折水路,使得冷却液在冷却槽内停留时间更长散热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Description

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利用注塑模具得到工件时,为了使熔融的胶料快速冷却成固态,冷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现有多数模具冷却系统,其冷却流道多数是直接在模架上钻出通孔,然后利用接驳管将通孔连成冷却回路,该冷却回路一方面难以加工,钻孔时容易出现断刀的问题,另一方面,冷却回路的通流量小,并且采用此种方式冷却回路与模仁工件区之间的难以关联,冷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包括模架和封盖,所述模架的下侧面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下侧连通外界,所述冷却槽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进水孔均贯通冷却槽的侧壁;所述冷却槽的侧壁上设有隔板,所述出水孔和进水孔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所述隔板与冷却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通流口,所述封盖封闭冷却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模仁,所述模仁安装在模架的上侧,所述模仁内设有成型区,所述冷却槽的上侧面与成型区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3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槽的槽底设有摩擦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的数量为若干块,所有所述的隔板均互相平行,所有所述的隔板的下侧面均与模架的下面平齐、上侧面均与冷却槽的底面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孔与进水孔的轴线均沿相同方向延伸,所述隔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进水孔的轴线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每两个相邻所述隔板为隔板组,每一组隔板组中的两个隔板均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隔板之间形成蛇形的冷却流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冷却流道包括拐角,所述拐角处设有圆弧过渡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流道内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设置在隔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架上的冷却槽下侧连通外界,加工时加工灵活度很大,能够依据模腔的形状加工冷却槽,使得模腔处的壁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传统流道与模腔之间的壁厚大小不一,冷却效果有限的问题,并且其上设置有隔板,能够在冷却槽内形成一定的曲折水路,使得冷却液在冷却槽内停留时间更长散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或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包括模架1和封盖2,所述模架1的下侧面设有冷却槽11,所述冷却槽11的下侧连通外界,所述冷却槽1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111和出水孔112,所述出水孔112、进水孔111均贯通冷却槽11的侧壁;所述冷却槽11的侧壁上设有隔板113,所述出水孔112和进水孔111分别位于隔板113的两侧,所述隔板113与冷却槽11的内壁之间留有通流口114,所述封盖2封闭冷却槽11。该模架上的冷却槽下侧连通外界,加工时加工灵活度很大,能够依据模腔的形状加工冷却槽,使得模腔处的壁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传统流道与模腔之间的壁厚大小不一,冷却效果有限的问题,并且其上设置有隔板,能够在冷却槽内形成一定的曲折水路,使得冷却液在冷却槽内停留时间更长散热效果更好。除外,该冷却槽的下侧连通外界,从而当冷却槽内生锈或者有积屑时,便于进行清洗。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模仁,所述模仁安装在模架的上侧,所述模仁内设有成型区,所述冷却槽11的上侧面与成型区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3mm。经试验得出模仁与冷却槽之间的厚度保证3mm以上,模仁的强度能得到保证,同时能够起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槽11的槽底设有摩擦纹。光滑的壁面会使水流过快地流过冷却槽,冷却液与冷却槽之间的热量不能很好地交换,通过设置摩擦纹,使得水经过冷却槽的槽底使摩擦增加,产生湍流,水流流速降低,冷却槽与水流更好地换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板113的数量为若干块,所有所述的隔板113均互相平行,所有所述的隔板113的下侧面均与模架1的下面平齐、上侧面均与冷却槽11的底面相连。通过设置隔板将冷却槽间隔开能够在冷却槽内形成较长的流道,增加冷却液与冷却槽的接触时间,更好地散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孔112与进水孔111的轴线均沿相同方向延伸,所述隔板1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进水孔111的轴线方向。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以每两个相邻所述隔板113为隔板组,每一组隔板组中的两个隔板113均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隔板113之间形成蛇形的冷却流道。具体地,每组隔板中的两个隔板,其中一个设置在冷却流道的内侧的前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冷却流道的内侧的后侧壁上。蛇形的冷却流道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流道的长度,增加冷却液与冷却槽的接触时间,更好地散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冷却流道包括拐角,所述拐角处设有圆弧过渡段。设置圆弧过渡段能够使冷却液较为顺畅的经过拐角处,避免在拐角处冷却液压力过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流道内设有扰流板115,所述扰流板115设置在隔板113上。通过设置扰流板,冷却液通过冷却槽的收到扰流板的阻碍其流速较慢,并且处于湍流状态,相比层流其内部换热速度快,从而冷却效果更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多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包括模架(1)和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1)的下侧面设有冷却槽(11),所述冷却槽(11)的下侧连通外界,所述冷却槽(1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111)和出水孔(112),所述出水孔(112)、进水孔(111)均贯通冷却槽(11)的侧壁;所述冷却槽(11)的侧壁上设有隔板(113),所述出水孔(112)和进水孔(111)分别位于隔板(113)的两侧,所述隔板(113)与冷却槽(11)的内壁之间留有通流口(114),所述封盖(2)封闭冷却槽(11),所述隔板(113)的数量为若干块,所有所述的隔板(113)均互相平行,所有所述的隔板(113)的下侧面均与模架(1)的下面平齐、上侧面均与冷却槽(11)的底面相连,所述出水孔(112)与进水孔(111)的轴线均沿相同方向延伸,所述隔板(1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进水孔(111)的轴线方向,以每两个相邻所述隔板(113)为隔板组,每一组隔板组中的两个隔板(113)均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隔板(113)之间形成蛇形的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内设有扰流板(115),所述扰流板(115)设置在隔板(1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仁,所述模仁安装在模架的上侧,所述模仁内设有成型区,所述冷却槽(11)的上侧面与成型区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11)的槽底设有摩擦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冷却流道包括拐角,所述拐角处设有圆弧过渡段。
CN201821595091.8U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Active CN209036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5091.8U CN209036951U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5091.8U CN209036951U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6951U true CN209036951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4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5091.8U Active CN209036951U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69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193A (zh) * 2019-11-25 2020-03-20 杭州海容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光纤激光器
CN112531261A (zh) * 2020-12-04 2021-03-19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异种材料混合工艺电池包
CN115042363A (zh) * 2022-06-10 2022-09-13 宁国天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式轨道热压成型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193A (zh) * 2019-11-25 2020-03-20 杭州海容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光纤激光器
CN110896193B (zh) * 2019-11-25 2020-12-15 杭州海容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光纤激光器
CN112531261A (zh) * 2020-12-04 2021-03-19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异种材料混合工艺电池包
CN115042363A (zh) * 2022-06-10 2022-09-13 宁国天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式轨道热压成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36951U (zh) 一种瓶柱模模具冷却流道
CN108202086A (zh) 铝合金挤压模具
CN20722291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低压铸造模具
CN205324693U (zh)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CN204451120U (zh) 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01702350U (zh) 汽车硅油离合器压铸件模具
CN212350319U (zh) 一种简约型低成本模具高硅铝合金压铸件的浇注系统
CN204585719U (zh) 一种硅胶产品成型用冷流道喷嘴式模具
CN103936261B (zh) 一种用于制造玻璃瓶的模底及模具
CN207857829U (zh) 一种压铸模具的热节快速冷却结构
CN210030401U (zh) 加工玻璃容器用的组合式模具
CN206825836U (zh) 用于深腔模具的瓶卡脱模模具
CN209207999U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注塑模具
KR960041094A (ko) 용융유리로부터 유리제품을 성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08497598U (zh) 一种塑料模具用的冷却装置
CN209006615U (zh) 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浇铸模具
CN208033584U (zh) 一种钢球铸造模具
CN203031922U (zh) 塑料挤出模具纵向循环冷流道
CN209550574U (zh) 薄壁铸件冷隔缺陷改善的模具
CN214442941U (zh) 一种压铸模油冷整体料缸
CN203679226U (zh) 一种镁合金车门压铸模具的浇道
CN210632921U (zh) 一种端盖压铸模具流道结构
CN206383432U (zh) 一种热水壶底座注塑模具
CN208529655U (zh) 一种随形冷却注塑模具
CN212242056U (zh) 一种低阻压管材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