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24693U -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24693U
CN205324693U CN201620009967.0U CN201620009967U CN205324693U CN 205324693 U CN205324693 U CN 205324693U CN 201620009967 U CN201620009967 U CN 201620009967U CN 205324693 U CN205324693 U CN 205324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die casting
cooling
cooling body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99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铭
鲁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KYROCK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KYR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KYROCK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KYR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99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24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24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24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包括:一模仁,于背对压铸型腔的一侧开设台阶槽,并且,所述台阶槽分为内冷却流道和外密封槽;一进水管,连通所述内冷却流道的进水端;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内冷却流道的出水端;以及一密封端盖,可拆卸地嵌装于所述外密封槽内;其中,所述模仁还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内冷却流道贯通并延伸向所述压铸型腔的冷却深孔,并且,每一所述冷却深孔均插设有由孔底延伸至所述密封端盖的挡水片。该冷却机构有效提高了压铸模具的冷却效果,进而保证压铸件的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在压铸工艺中,模具温度是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未得到严格的控制。大多数形状简单、成型工艺性好的压铸件对模具温度控制要求不高,模具温度在较大区间内变动仍能生产出合格的压铸件。而生产形状复杂、质量要求高的压铸件时,则对模具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只有把模具温度控制在一个狭窄的温度区间内,才能生产出合格的压铸件。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模具温度。
使模具升温的热源,一是由熔融的金属液带入的热量:二是金属液充填型腔时消耗的一部分机械能转换变成热能。模具在得到热量的同时也向周围空间散发热量,并且,在模具表面喷涂的脱模剂挥发时也带走部分热量,但是,这些消耗的热量不足以平衡热源提供的热量。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冷却系统(液冷或空冷)对压铸模具进行降温冷却,从而使得压铸模具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工作区间。常规的技术手段是在动模仁或定模仁空间较宽松的部位钻直通的或互相垂直交叉的圆孔,用于冷却媒介的通过,以带走压铸模具内的部分热量。然而,由于压铸模具的结构因浇注系统,顶出系统占用了大部分的模具空间,且模腔的形状也是非常的复杂,尽管设置了冷却系统,但对压铸模具的冷却效果却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旨在有效提高压铸模具的冷却效果,进而保证压铸件的成品质量。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一模仁,于背对压铸型腔的一侧开设台阶槽,并且,台阶槽分为内冷却流道和外密封槽;一进水管,连通内冷却流道的进水端;一出水管,连通内冷却流道的出水端;以及一密封端盖,可拆卸地嵌装于外密封槽内;其中,模仁还开设有若干个与内冷却流道贯通并延伸向压铸型腔的冷却深孔,并且,每一冷却深孔均插设有由孔底延伸至密封端盖的挡水片。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密封端盖于朝向内冷却流道的板面外缘部位嵌装密封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若干个冷却深孔沿内冷却流道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冷却深孔垂直于内冷却流道。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挡水片于冷却深孔的底部开设豁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豁口为梯形孔、或矩形孔、或半圆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挡水片由不锈钢或紫铜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进水管与模仁螺纹连接,出水管与模仁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台阶槽呈圆弧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外密封槽的深度与密封端盖的厚度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冷却机构通过在模仁内设置冷却流道,模仁进一步还开设若干个与内冷却流道贯通并延伸向压铸型腔的冷却深孔,并且,每一冷却深孔均插设有由孔底延伸至密封端盖的挡水片。使得进水管、内冷却流道、冷却深孔、出水管、以及外部供水源之间形成对压铸模具上发热部位进行冷却的水冷却回路。从而有效提高了压铸模具的冷却效果,进而保证压铸件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内冷却流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字母A对应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字母A对应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包括:一模仁1、一进水管2、一出水管3、以及一密封端盖4。具体的,模仁1于背对压铸型腔11的一侧开设圆弧状的台阶槽12,并且,台阶槽12进一步分为内冷却流道121和外密封槽122。密封端盖4可拆卸地嵌装于外密封槽122内,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外密封槽122的深度与密封端盖4的厚度相等。另外,密封端盖4于朝向内冷却流道121的板面外缘部位嵌装密封圈5,从而防止流经内冷却流道121的冷却水渗漏至模仁1的外部。
进一步的,模仁1还开设有若干个与内冷却流道121贯通的冷却深孔13,并且,若干个冷却深孔13沿内冷却流道121等间距分布。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冷却深孔13垂直于内冷却流道121并尽量延伸至压铸型腔11部位,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深孔13的孔底距压铸型腔11的表面距离优选为15毫米至20毫米。当然,根据压铸型腔11的形状结构,各冷却深孔13深度可以是相同或不同,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内冷却流道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更为详细的,进水管2连通内冷却流道121的进水端,出水管3连通内冷却流道121的出水端,即进水管2、内冷却流道121、冷却深孔13、出水管3、以及外部供水源(图中未显示)之间可形成水冷却回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进水管2、出水管3分别由1/4NPTD管螺纹与模仁1可拆卸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具体的,每一冷却深孔13均插设有由孔底延伸至密封端盖4的挡水片6。为了,挡水片6于冷却深孔13的底部开设豁口61。豁口61为梯形孔、或矩形孔、或半圆孔。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挡水片6由不锈钢或紫铜制成。
由进水管2流入模仁1的冷却水,进一步流向内冷却流道121,当遇到插设的挡水片6时,冷却水流向冷却深孔13的底部,并经挡水片6上开设的豁口61流向该冷却深孔13的另一侧,当冷却水溢出该冷却深孔13的顶部时,继续沿内冷却流道121流动。这样,冷却水重复地流经设置的冷却深孔13和内冷却流道121,最后由出水管3排出模仁1。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冷却水到达冷却深孔13的孔底,从而将模仁1上离孔底最近的热量带走,因而对压铸模具能够起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台阶槽12呈圆弧状。但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中,根据模仁1结构或压铸型腔11的形状,台阶槽12可任意设置成长条形、蛇形、曲线型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通过在模仁内设置冷却流道,模仁进一步还开设若干个与内冷却流道贯通并延伸向压铸型腔的冷却深孔,并且,每一冷却深孔均插设有由孔底延伸至密封端盖的挡水片。使得进水管、内冷却流道、冷却深孔、出水管、以及外部供水源之间形成对压铸模具上发热部位进行冷却的水冷却回路。从而有效提高了压铸模具的冷却效果,进而保证压铸件的成品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模仁,于背对压铸型腔的一侧开设台阶槽,并且,所述台阶槽分为内冷却流道和外密封槽;
一进水管,连通所述内冷却流道的进水端;
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内冷却流道的出水端;以及
一密封端盖,可拆卸地嵌装于所述外密封槽内;
其中,所述模仁还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内冷却流道贯通并延伸向所述压铸型腔的冷却深孔,并且,每一所述冷却深孔均插设有由孔底延伸至所述密封端盖的挡水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于朝向所述内冷却流道的板面外缘部位嵌装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冷却深孔沿所述内冷却流道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深孔垂直于所述内冷却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片于所述冷却深孔的底部开设豁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为梯形孔、或矩形孔、或半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片由不锈钢或紫铜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模仁螺纹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模仁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槽呈圆弧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槽的深度与所述密封端盖的厚度相等。
CN201620009967.0U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Active CN205324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9967.0U CN205324693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9967.0U CN205324693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24693U true CN205324693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09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9967.0U Active CN205324693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246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8703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压铸生产工艺的压铸模具结构
CN107020730A (zh) * 2017-05-30 2017-08-08 天津颐和中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 注塑成型机的成模时间均衡控制系统
CN107716582A (zh) * 2017-10-27 2018-02-23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金属管/棒材挤压成型模具冷却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8703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压铸生产工艺的压铸模具结构
CN106238703B (zh) * 2016-08-31 2018-01-23 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压铸生产工艺的压铸模具结构
CN107020730A (zh) * 2017-05-30 2017-08-08 天津颐和中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 注塑成型机的成模时间均衡控制系统
CN107716582A (zh) * 2017-10-27 2018-02-23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金属管/棒材挤压成型模具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24693U (zh)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CN207901576U (zh) 快速成型的一模多穴模具
CN209210621U (zh) 一种玻璃绝缘子生产模具
CN208408506U (zh) 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结构
CN213291190U (zh) 一种方便塑料注塑成型的模具
CN201997688U (zh) 一种锌合金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
CN214188236U (zh) 一种商用车伸缩窗帘塑料件生产用的注塑模具
CN212860269U (zh) 一种多点开放式热流道进胶的手机壳体模具结构
CN109332603B (zh) 活塞浇铸设备及其外模和冷却方法
CN210121921U (zh) 一种移动模模芯的水道装置
CN209718499U (zh) 笔记本模具的热胶道冷却装置
CN205818355U (zh) 热流道衬套水路
CN206475389U (zh) 注塑模具及注塑设备
CN103817325A (zh) 一种水冷式粉末冶金模
CN206263206U (zh) 一种薄壁零件的双浇道结构
CN203711841U (zh) 一种水冷式粉末冶金模
CN104259393A (zh) 一种无铅黄铜龙头的铸造工艺
CN204977333U (zh) 水壶模具的自冷却凸模组件
CN110076320A (zh) 温控系统以及包括该温控系统的锌合金成型模具
CN209812964U (zh) 一种带水路冷却的模具
CN204019890U (zh) 多齿轮注塑模具
CN101623901B (zh) 热流道散热构造及使用该构造的模具
CN204936109U (zh) 自冷式水壶模具
CN208745280U (zh) 一种倒装模流道冷却结构
CN209289645U (zh) 一种水冷式注塑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