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61787U - 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61787U
CN208961787U CN201821813073.2U CN201821813073U CN208961787U CN 208961787 U CN208961787 U CN 208961787U CN 201821813073 U CN201821813073 U CN 201821813073U CN 208961787 U CN208961787 U CN 208961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rasive disk
partition
grinding
casing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130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GENAN MULLE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GENAN MULLE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GENAN MULLE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GENAN MULLE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130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61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61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61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机壳、隔板、电机、研磨盘、顶板、液压缸、压板和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顶部设置有立板,所述的隔板设置在机壳内,所述的电机设置在隔板上,所述的研磨盘设置在研磨槽内,所述的顶板设置在立板上,所述的液压缸设置在顶板上,所述的压板设置在活塞杆,所述的输液泵设置在压板上,在输液泵上设置有吸液管、输液管,将吸液管一端穿过隔板设置在储液腔内。本实用新型在研磨盘上设置有排液槽,在研磨盘侧壁上设置有防溅板,将防溅板在研磨盘上设置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形结构,冷却液携带工件研磨产生的杂质在排液槽内流动,并经过研磨盘的边缘排到研磨槽内,提高研磨盘的降温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研磨机作为一种抛光、磨光设备在机械加工中广泛使用,在一些机械零件,尤其是精密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对工件表面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在研磨机工作过程中,为了避免热量对研磨机造成损坏,需要对研磨机进行冷却降温,如申请号为201720538461.3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研磨机冷却液循环系统,其解决了冷却液含渣较多导致研磨产品精度不高的问题,但其存在着冷却液利用效率不高、冷却液浪费多、研磨机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研磨机冷却装置存在的冷却液利用效率不高、冷却液浪费多、研磨机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冷却液利用效率高、冷却液浪费少、研磨机冷却效果好的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机壳、隔板、电机、研磨盘、顶板、液压缸、压板和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顶部设置有立板,并在立板与立板之间的机壳上设置有研磨槽,所述的隔板设置在机壳内,将隔板下方的机壳设置为储液腔,所述的电机设置在隔板上,在电机上设置有传动轴,并将传动轴穿过研磨槽,所述的研磨盘设置在研磨槽内,并将研磨盘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顶板设置在立板上,所述的液压缸设置在顶板上,并在液压缸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的压板设置在活塞杆,所述的输液泵设置在压板上,在输液泵上设置有吸液管、输液管,将吸液管一端穿过隔板设置在储液腔内,并将输液管顶端与研磨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机壳上的研磨槽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并将排液管底端穿过隔板伸入储液腔内,输液泵将储液腔内的冷却液经过吸液管吸收,并经过输液管排放到研磨槽内,研磨槽内的冷却液吸收研磨盘对工件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升温后的冷却液经过排液管从排液槽排出,对研磨盘进行降温冷却,提高了研磨盘的降温冷却效果,增强研磨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上的传动轴与研磨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电机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带动研磨盘旋转,通过密封环能够避免研磨槽内的冷却液及杂质从研磨槽与传动轴之间的缝隙流入到电机内,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延长电机、传动轴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的研磨盘上设置有排液槽,在研磨盘侧壁上设置有防溅板,将防溅板在研磨盘上设置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形结构,冷却液携带工件研磨产生的杂质在排液槽内流动,并经过研磨盘的边缘排到研磨槽内,提高研磨盘的降温冷却效果,将防溅板较高的一端先随研磨盘旋转,使防溅板在随研磨盘旋转过程中能够压住研磨槽内的冷却液,避免冷却液从研磨槽内溅出,减少了冷却液的浪费,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输液管上设置有输液支管,将输液支管穿过机壳,并在输液支管上设置有喷嘴,输液泵将冷却液输送至输液管内及输液支管内,进入输液支管内的冷却液从喷嘴喷出,冷却液喷洒到研磨盘的表面,对工件研磨过程中的研磨盘进行降温冷却,也能降低工件的研磨难度,提高了工件的研磨质量,增强研磨盘的降温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压板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块,通过加强块提高了压板与活塞杆之间的连接强度,液压缸、活塞杆向下压动压板,压板对工件进行挤压,提高工件在研磨抛光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工件的研磨抛光质量。
所述的壳体内底部与隔板之间的储液腔内设置有竖向结构的滤网,研磨槽内的冷却液携带工件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从排液管进入到储液腔内,进入储液腔内的冷却液从储液腔的一端流向储液腔的另一端,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冷却液的浪费,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效率,筛网能够对在储液腔内的冷却液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被输液泵吸入,延长了输液泵的使用寿命,也能增强冷却液的质量,提高研磨机的冷却效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研磨盘上设置有排液槽,在研磨盘侧壁上设置有防溅板,将防溅板在研磨盘上设置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形结构,冷却液携带工件研磨产生的杂质在排液槽内流动,并经过研磨盘的边缘排到研磨槽内,提高研磨盘的降温冷却效果,将防溅板较高的一端先随研磨盘旋转,使防溅板在随研磨盘旋转过程中能够压住研磨槽内的冷却液,避免冷却液从研磨槽内溅出,减少了冷却液的浪费,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研磨盘与排液槽的连接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研磨盘与防溅板的连接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研磨盘与导热棒的连接结构。
图中:1.机壳、2.隔板、3.电机、4.研磨盘、5.顶板、6.液压缸、7.压板、8.输液泵、9.研磨槽、10.立板、11.排液管、12.储液腔、13.滤网、14.传动轴、15.密封环、16.排液槽、17.防溅板、18.活塞杆、19.加强块、20.吸液管、21.输液管、22.输液支管、23.喷嘴、24.导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3所示: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机壳1、隔板2、电机3、研磨盘4、顶板5、液压缸6、压板7和输液泵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1顶部设置有立板10,并在立板10与立板10之间的机壳1上设置有研磨槽9,所述的隔板2设置在机壳1内,将隔板2下方的机壳1设置为储液腔12,所述的电机3设置在隔板2上,在电机3上设置有传动轴14,并将传动轴14穿过研磨槽9,所述的研磨盘4设置在研磨槽9内,并将研磨盘4与传动轴14连接,所述的顶板5设置在立板10上,所述的液压缸6设置在顶板5上,并在液压缸6上设置有活塞杆18,所述的压板7设置在活塞杆18,所述的输液泵8设置在压板7上,在输液泵8上设置有吸液管20、输液管21,将吸液管20一端穿过隔板2设置在储液腔12内,并将输液管21顶端与研磨槽9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机壳1上的研磨槽9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11,并将排液管11底端穿过隔板2伸入储液腔12内,输液泵8将储液腔12内的冷却液经过吸液管20吸收,并经过输液管21排放到研磨槽9内,研磨槽9内的冷却液吸收研磨盘4对工件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升温后的冷却液经过排液管11从排液槽16排出,对研磨盘4进行降温冷却,提高了研磨盘4的降温冷却效果,增强研磨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3上的传动轴14与研磨槽9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15,电机3带动传动轴14旋转,传动轴14带动研磨盘4旋转,通过密封环15能够避免研磨槽9内的冷却液及杂质从研磨槽9与传动轴14之间的缝隙流入到电机3内,提高了电机3的安全性,延长电机3、传动轴14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的研磨盘4上设置有排液槽16,在研磨盘4侧壁上设置有防溅板17,将防溅板17在研磨盘4上设置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形结构,冷却液携带工件研磨产生的杂质在排液槽16内流动,并经过研磨盘4的边缘排到研磨槽9内,提高研磨盘4的降温冷却效果,将防溅板17较高的一端先随研磨盘4旋转,使防溅板17在随研磨盘4旋转过程中能够压住研磨槽9内的冷却液,避免冷却液从研磨槽9内溅出,减少了冷却液的浪费,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输液管21上设置有输液支管22,将输液支管22穿过机壳1,并在输液支管22上设置有喷嘴23,输液泵8将冷却液输送至输液管21内及输液支管22内,进入输液支管22内的冷却液从喷嘴23喷出,冷却液喷洒到研磨盘4的表面,对工件研磨过程中的研磨盘4进行降温冷却,也能降低工件的研磨难度,提高了工件的研磨质量,增强研磨盘4的降温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压板7与活塞杆18之间设置有加强块19,通过加强块19提高了压板7与活塞杆18之间的连接强度,液压缸6、活塞杆18向下压动压板7,压板7对工件进行挤压,提高工件在研磨抛光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工件的研磨抛光质量。
所述的壳体内底部与隔板2之间的储液腔12内设置有竖向结构的滤网13,研磨槽9内的冷却液携带工件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从排液管11进入到储液腔12内,进入储液腔12内的冷却液从储液腔12的一端流向储液腔12的另一端,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冷却液的浪费,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效率,筛网能够对在储液腔12内的冷却液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被输液泵8吸入,延长了输液泵8的使用寿命,也能增强冷却液的质量,提高研磨机的冷却效果。
实施例二:
如附图4-5所示: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机壳1、隔板2、电机3、研磨盘4、顶板5、液压缸6、压板7和输液泵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1顶部设置有立板10,并在立板10与立板10之间的机壳1上设置有研磨槽9,所述的隔板2设置在机壳1内,将隔板2下方的机壳1设置为储液腔12,所述的电机3设置在隔板2上,在电机3上设置有传动轴14,并将传动轴14穿过研磨槽9,所述的研磨盘4设置在研磨槽9内,并将研磨盘4与传动轴14连接,所述的顶板5设置在立板10上,所述的液压缸6设置在顶板5上,并在液压缸6上设置有活塞杆18,所述的压板7设置在活塞杆18,所述的输液泵8设置在压板7上,在输液泵8上设置有吸液管20、输液管21,将吸液管20一端穿过隔板2设置在储液腔12内,并将输液管21顶端与研磨槽9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机壳1上的研磨槽9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11,并将排液管11底端穿过隔板2伸入储液腔12内,输液泵8将储液腔12内的冷却液经过吸液管20吸收,并经过输液管21排放到研磨槽9内,研磨槽9内的冷却液吸收研磨盘4对工件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升温后的冷却液经过排液管11从排液槽16排出,对研磨盘4进行降温冷却,提高了研磨盘4的降温冷却效果,增强研磨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3上的传动轴14与研磨槽9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15,电机3带动传动轴14旋转,传动轴14带动研磨盘4旋转,通过密封环15能够避免研磨槽9内的冷却液及杂质从研磨槽9与传动轴14之间的缝隙流入到电机3内,提高了电机3的安全性,延长电机3、传动轴14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的研磨盘4上设置有排液槽16,在研磨盘4侧壁上设置有防溅板17,将防溅板17在研磨盘4上设置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形结构,冷却液携带工件研磨产生的杂质在排液槽16内流动,并经过研磨盘4的边缘排到研磨槽9内,提高研磨盘4的降温冷却效果,将防溅板17较高的一端先随研磨盘4旋转,使防溅板17在随研磨盘4旋转过程中能够压住研磨槽9内的冷却液,避免冷却液从研磨槽9内溅出,减少了冷却液的浪费,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输液管21上设置有输液支管22,将输液支管22穿过机壳1,并在输液支管22上设置有喷嘴23,输液泵8将冷却液输送至输液管21内及输液支管22内,进入输液支管22内的冷却液从喷嘴23喷出,冷却液喷洒到研磨盘4的表面,对工件研磨过程中的研磨盘4进行降温冷却,也能降低工件的研磨难度,提高了工件的研磨质量,增强研磨盘4的降温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压板7与活塞杆18之间设置有加强块19,通过加强块19提高了压板7与活塞杆18之间的连接强度,液压缸6、活塞杆18向下压动压板7,压板7对工件进行挤压,提高工件在研磨抛光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工件的研磨抛光质量。
所述的壳体内底部与隔板2之间的储液腔12内设置有竖向结构的滤网13,研磨槽9内的冷却液携带工件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从排液管11进入到储液腔12内,进入储液腔12内的冷却液从储液腔12的一端流向储液腔12的另一端,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冷却液的浪费,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效率,筛网能够对在储液腔12内的冷却液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被输液泵8吸入,延长了输液泵8的使用寿命,也能增强冷却液的质量,提高研磨机的冷却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研磨盘4背面上垂直设置有导热棒24,通过导热棒24能够将研磨盘4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研磨槽9内的冷却液中,实现为研磨盘4降温冷却的目的,提高了研磨机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7)

1.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机壳、隔板、电机、研磨盘、顶板、液压缸、压板和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顶部设置有立板,并在立板与立板之间的机壳上设置有研磨槽,所述的隔板设置在机壳内,将隔板下方的机壳设置为储液腔,所述的电机设置在隔板上,在电机上设置有传动轴,并将传动轴穿过研磨槽,所述的研磨盘设置在研磨槽内,并将研磨盘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顶板设置在立板上,所述的液压缸设置在顶板上,并在液压缸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的压板设置在活塞杆,所述的输液泵设置在压板上,在输液泵上设置有吸液管、输液管,将吸液管一端穿过隔板设置在储液腔内,并将输液管顶端与研磨槽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上的研磨槽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并将排液管底端穿过隔板伸入储液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上的传动轴与研磨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盘上设置有排液槽,在研磨盘侧壁上设置有防溅板,将防溅板在研磨盘上设置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管上设置有输液支管,将输液支管穿过机壳,并在输液支管上设置有喷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底部与隔板之间的储液腔内设置有竖向结构的滤网。
CN201821813073.2U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Active CN208961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13073.2U CN208961787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13073.2U CN208961787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61787U true CN208961787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6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13073.2U Active CN208961787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617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3128A (zh) * 2022-06-02 2022-07-01 成都泰美克晶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薄片晶圆边缘抛光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3128A (zh) * 2022-06-02 2022-07-01 成都泰美克晶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薄片晶圆边缘抛光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72278U (zh) 一种微型阀块加工用薄壁型材切割系统
CN107471081A (zh) 新型研磨抛光机
CN212497043U (zh) 一种制动蹄片磨削机
CN215700772U (zh) 一种钢球研磨机
CN208961787U (zh) 一种研磨机用冷却装置
CN104972400B (zh) 陶瓷表面磨加工专用冷却装置
CN110253386B (zh) 一种压铸件的整形打磨装置
CN208840606U (zh) 一种可循环冷却的锯床
CN208811770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08906457U (zh) 一种用于火箭导航平衡托台的研磨机
CN211516971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734499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表面抛光装置
CN102528552A (zh) 刮滚机排屑冷却装置及刮滚机
CN110091224A (zh) 高强度碳化硅密封件表面抛光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11940449U (zh) 一种磨床的旋转式工作平台
CN208961762U (zh) 一种研磨机用操作台
CN108818313A (zh) 数控磨床用冷却液过滤冷却装置
CN210522788U (zh) 一种排屑机
CN215240223U (zh) 一种芯片研磨机的研磨盘冷却装置
CN110253365B (zh) 一种具有打磨液过滤回收功能压铸件整形装置
CN211639510U (zh) 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用降温装置
CN108890501B (zh) 一种活塞环开口机及活塞环开口方法
CN208913688U (zh) 单层滚筒排屑机
CN204935395U (zh) 一种陶瓷表面磨加工专用冷却装置
CN209681937U (zh) 一种用于磨床的过滤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