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0603U - 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0603U
CN208900603U CN201821662239.5U CN201821662239U CN208900603U CN 208900603 U CN208900603 U CN 208900603U CN 201821662239 U CN201821662239 U CN 201821662239U CN 208900603 U CN208900603 U CN 208900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ed post
limit plate
buffer board
outer cylind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22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义平
王静
黄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Gia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Gia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Gia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Gia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622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0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0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0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套接的外筒和内筒,内筒底部设有第二基板,外筒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限位板,下方限位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柱,两个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柱;两个限位柱的宽度均沿靠近外筒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外筒底端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缓冲板,外筒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二缓冲板,两个缓冲板周缘均设有与限位柱相对应的滑动孔,第一限位柱在第二基板和第一缓冲板之间套设有弹簧,第二限位柱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缓冲板之间均套设有弹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通过在外筒外周设置限位柱、限位板和缓冲弹簧,防止减震器发生偏移,保证了减震器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是汽车部件上必不可少的减震设备。在汽车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汽车减震器通常通过在外筒内设置活塞杆,活塞杆伸入充满减震油的内筒,而汽车减震器就是通过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对汽车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但是汽车在表面不平整的路面行驶时,内筒和外筒之间容易发生偏移,甚至使得活塞杆与内筒之间发生偏移,从而容易造成活塞杆、内筒或者外筒损坏,降低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影响了减震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通过在外筒外周设置限位柱、限位板和缓冲弹簧,防止减震器发生偏移,保证了减震器的正常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包括外筒、内筒,所述外筒底端活动套接于所述内筒外周上,所述外筒顶端固定设有第一基板,所述内筒底端固定设有第二基板,所述外筒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内径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径均大于所述外筒的外径,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基板顶部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柱,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顶部和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板顶部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柱,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板顶部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底部;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宽度沿靠近所述外筒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外筒底端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板周缘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对应的第一滑动孔,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均与所述第一缓冲板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一滑动孔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最大宽度,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顶部和所述第一缓冲板底部;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宽度沿靠近所述外筒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外筒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板周缘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柱相对应的第二滑动孔,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均与所述第二缓冲板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二滑动孔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柱的最大宽度,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均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限位板顶部和所述第二缓冲板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一缓冲板之间的间隙均为1mm~2mm,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与所述第二缓冲板之间的间隙均为1mm~2m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底部均固定设有橡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数量至少为四,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柱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缓冲板上;所述第二限位柱的数量至少为四,四个所述第二限位柱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缓冲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基板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安装耳,所述第一安装耳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基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安装耳,所述第二安装耳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外筒上套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其中第一限位板通过第一限位柱固定于内筒的第二基板上,第二限位板通过第二限位柱固定于第一限位板上,使得相互平行且固死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能够限制外筒发生偏移,保证了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定位准确,从而保证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通过在外筒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柱相配合的第一缓冲板以及与第二限位柱相配合的第二缓冲板,不仅可以使得外筒沿限位柱方向做直线运动,从而进一步再次降低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偏移,而且两个缓冲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外筒滑动时发生扭转导致两个限位柱弯曲,从而提高了两个限位柱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够在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移动时进行缓冲,也就是在外筒进行移动时对外筒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未安装限位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安装限位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的第一限位板与外筒的套接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的第二限位板与外筒的套接关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的第一缓冲板与第一限位柱的配合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的第二缓冲板与第二限位柱的配合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的第一限位柱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的第二限位柱立体图。
图中:
100、外筒;110、第一基板;120、第一安装耳;121、第一安装孔;200、内筒;210、第二基板;220、第二安装耳;221、第二安装孔;310、第一限位板;320、第二限位板;410、第一限位柱;420、第二限位柱;510、第一缓冲板;511、第一滑动孔;520、第二缓冲板;521、第二滑动孔;610、第一弹簧;620、第二弹簧;700、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仅为示意图,并不对尺寸进行限定,其实际尺寸以实物为准。
如图1~图8所示,包括外筒100、内筒200,所述外筒100底端活动套接于所述内筒200外周上,所述外筒100顶端固定设有第一基板110,所述内筒200底端固定设有第二基板210,所述外筒100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限位板310、第二限位板320,所述第一限位板310的内径和所述第二限位板320的内径均大于所述外筒100的外径,所述第二限位板320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10的上方,所述第二基板210顶部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柱410,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210顶部和所述第一限位板310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板310顶部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柱420,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10顶部和所述第二限位板320底部;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的宽度沿靠近所述外筒100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外筒100底端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缓冲板510,所述第一缓冲板510位于所述第二基板210和所述第一限位板310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板510周缘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相对应的第一滑动孔511,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均与所述第一缓冲板510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一滑动孔511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的最大宽度,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均套设有第一弹簧610,所述第一弹簧610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210顶部和所述第一缓冲板510底部;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的宽度沿靠近所述外筒100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外筒100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二缓冲板520,所述第二缓冲板520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10和所述第二限位板320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板520周缘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相对应的第二滑动孔521,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均与所述第二缓冲板520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二滑动孔521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的最大宽度,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均套设有第二弹簧620,所述第二弹簧620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限位板310顶部和所述第二缓冲板520底部。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与所述第一缓冲板510之间的间隙均为1mm~2mm,这样设置是为了在保证所述第一缓冲板510能够沿所述第一限位柱410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又能够防止所述第一缓冲板510发生偏移,达到限位的效果;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与所述第二缓冲板520之间的间隙均为1mm~2mm,这样设置是为了在保证所述第二缓冲板520能够沿所述第二限位柱420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又能够防止所述第二缓冲板520发生偏移,达到限位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310底部和所述第二限位板320底部均固定设有橡胶垫700,所述橡胶垫700的设置可以避免所述第一缓冲板510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10直接接触,又或者避免所述第二缓冲板520和所述第二限位板320直接接触,对两个缓冲板和两个限位板均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防止了在所述第一弹簧610或者所述第二弹簧620在恢复原长时,缓冲板碰撞到相应的限位板造成减震器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的数量至少为四,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缓冲板510上,这样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所述第一限位板310保持平衡,另一方面通过四个不同方位的所述第一限位柱410可以很好地对所述第一缓冲板510进行限位,从而以达到防止所述外筒100发生偏移的作用;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的数量至少为四,四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缓冲板520上,这样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所述第二限位板320保持平衡,另一方面通过四个不同方位的所述第二限位柱420可以很好地对所述第二缓冲板520进行限位,从而以达到防止所述外筒100发生偏移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110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安装耳120,所述第一安装耳12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21;所述第二基板210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安装耳220,所述第二安装耳22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21,通过减震器顶部的所述第一安装耳120和减震器底部的所述第二安装耳220,可以将减震器平稳地安装于汽车相应的位置上,以满足减震器的安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一方面通过在外筒100上套设有第一限位板310和第二限位板320,其中第一限位板310通过第一限位柱410固定于内筒200的第二基板210上,第二限位板320通过第二限位柱420固定于第一限位板310上,使得相互平行且固死的第一限位板310和第二限位板320能够限制外筒100发生偏移,保证了外筒100与内筒200之间的定位准确,从而保证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另一方面在外筒100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柱410相配合的第一缓冲板510以及与第二限位柱420相配合的第二缓冲板520,不仅可以使得外筒100沿限位柱方向做直线运动,从而进一步再次降低外筒100与内筒200之间的偏移,而且两个缓冲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外筒100滑动时发生扭转导致两个限位柱弯曲,从而提高了两个限位柱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其次通过设置第一弹簧610和第二弹簧620能够在第一缓冲板510和第二缓冲板520移动时进行缓冲,也就是在外筒100进行移动时对外筒100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筒(100)、内筒(200),所述外筒(100)底端活动套接于所述内筒(200)外周上,所述外筒(100)顶端固定设有第一基板(110),所述内筒(200)底端固定设有第二基板(210),所述外筒(100)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限位板(310)、第二限位板(320),所述第一限位板(310)的内径和所述第二限位板(320)的内径均大于所述外筒(100)的外径,所述第二限位板(320)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10)的上方,所述第二基板(210)顶部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柱(410),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210)顶部和所述第一限位板(310)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板(310)顶部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柱(420),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10)顶部和所述第二限位板(320)底部;
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的宽度沿靠近所述外筒(100)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外筒(100)底端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缓冲板(510),所述第一缓冲板(510)位于所述第二基板(210)和所述第一限位板(310)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板(510)周缘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相对应的第一滑动孔(511),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均与所述第一缓冲板(510)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一滑动孔(511)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的最大宽度,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均套设有第一弹簧(610),所述第一弹簧(610)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210)顶部和所述第一缓冲板(510)底部;
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的宽度沿靠近所述外筒(100)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外筒(100)外周固定套设有第二缓冲板(520),所述第二缓冲板(520)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10)和所述第二限位板(320)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板(520)周缘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相对应的第二滑动孔(521),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均与所述第二缓冲板(520)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二滑动孔(521)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的最大宽度,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均套设有第二弹簧(620),所述第二弹簧(620)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限位板(310)顶部和所述第二缓冲板(520)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与所述第一缓冲板(510)之间的间隙均为1mm~2mm,各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与所述第二缓冲板(520)之间的间隙均为1mm~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板(310)底部和所述第二限位板(320)底部均固定设有橡胶垫(7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柱(410)的数量至少为四,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柱(410)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缓冲板(510)上;所述第二限位柱(420)的数量至少为四,四个所述第二限位柱(420)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缓冲板(5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110)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安装耳(120),所述第一安装耳(12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21);所述第二基板(210)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安装耳(220),所述第二安装耳(22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21)。
CN201821662239.5U 2018-10-13 2018-10-13 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Active CN208900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2239.5U CN208900603U (zh) 2018-10-13 2018-10-13 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2239.5U CN208900603U (zh) 2018-10-13 2018-10-13 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0603U true CN208900603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2239.5U Active CN208900603U (zh) 2018-10-13 2018-10-13 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06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5406A (zh) * 2019-09-09 2019-12-03 兴化市广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应用于太阳能光伏板支撑架的不锈钢缓冲减震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5406A (zh) * 2019-09-09 2019-12-03 兴化市广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应用于太阳能光伏板支撑架的不锈钢缓冲减震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51782U (zh) 一种减震器
CN208900603U (zh) 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CN208252654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总成
CN110469622A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06458766U (zh) 一种防偏移的汽车减震器
CN203239831U (zh) 汽车减震器
CN202301732U (zh) 具有抗振动性能的汽车减振器
CN106884720B (zh) 发动机保护装置
CN208900614U (zh) 一种机芯式减震器
CN204419964U (zh) 一种运动平稳减震器活塞杆装置
CN205136465U (zh) 一种仪器减震器
CN203500345U (zh) 一种螺旋弹簧及采用该螺旋弹簧的减震器总成
CN106335556B (zh) 一种缓冲结构及汽车
CN208714869U (zh) 一种避震巡检车
CN105351434A (zh) 一种带辅助弹簧的摩托车减震器
CN20511809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振器
CN111016530B (zh) 一种机械弹性车轮的减震铰链组结构
CN205136443U (zh) 一种支柱形减震器
CN204784401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装置
CN205315587U (zh) 一种主机弹簧减震器
CN202073970U (zh) 一种减震器
CN216768209U (zh)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
CN208397199U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02280779U (zh) 具有较强抗震性的汽车前减振器
CN205118092U (zh) 一种大马力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