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8793U - 医用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医用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8793U
CN208838793U CN201820698981.5U CN201820698981U CN208838793U CN 208838793 U CN208838793 U CN 208838793U CN 201820698981 U CN201820698981 U CN 201820698981U CN 208838793 U CN208838793 U CN 208838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atomizing piece
side wall
atomizing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989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仙伟
王玉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Dalu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Dalu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Dalu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Dalu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989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8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8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8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雾化器,包括储药器、集雾罐和雾化发生组件,所述储药器的下部与所述集雾罐之间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雾化发生组件;所述雾化发生组件包括密封套和雾化片;所述集雾罐为纺锤形。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生产组装方便,药物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医用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雾化器,尤其是一种用于雾化吸入疗法的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雾化吸入疗法已经逐步用于临床治疗。雾化吸入疗法通常采用医用雾化器来实现。
CN206007737U公开了一种医用呼吸机雾化器装置,包括雾化发生装置、储药腔和三通管。上述装置并未涉及雾化发生装置的详细结构,且其密封圈仅用于管路密封。CN103977489A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管路用雾化器,包括接头、药液存储装置以及微型致动芯片,所述接头为内部中空的三通结构,接头主体具有三个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标准接口,第三端口作为连接端口;所述药液存储装置可拆卸的与接头的第三端口密封相接;所述微型致动芯片设置于药液存储装置的药液出口处,雾化进入接头内的药液。由于微型致动芯片工作的特殊性,其需要非常稳定地进行固定,为此,在微型致动芯片与管路接头的第三端口之间设置内衬。该内衬的顶端与微型致动芯片配合,底端通过密封圈与管路接头的第三端口密封配合。上述结构尽管可以实现微型致动芯片的保护和防止雾化气体泄漏,但是生产组装效率较低,且密封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CN107626021A公开了一种储雾式给药装置,包括与电子式雾化器喷嘴连通的水平吸入筒体,水平吸入筒体的另一端垂直连通竖向筒体的上部,在竖向筒体的下方设置单向阀部件Ⅰ和在其上方连通斜向吸入筒体,斜向吸入筒体的前段连通吸入嘴部和其后方设置单向阀部件Ⅱ。该给药装置仅涉及包含振动雾化片的振动组件,但没有涉及振动组件的保护和安装方式。此外水平吸入筒体可能增加雾化药物与筒壁接触,导致其形成液滴而无法充分利用。
综上,目前亟需组装效率更高、且药液利用率更高的雾化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雾化器,其生产组装效率更高,且药液利用率更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雾化器,其密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且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医用雾化器,包括储药器、集雾罐和雾化发生组件,所述储药器的下部与所述集雾罐之间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雾化发生组件;
其中,所述雾化发生组件包括密封套和雾化片;所述密封套具有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相对设置,所述侧壁设置为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共同围合成雾化片腔体,用于容纳所述雾化片;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用于供所述雾化片安装至所述雾化片腔体中;所述雾化片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并且不超出所述侧壁围成的区域;第一面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面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相互配合,用于将所述雾化片的至少一部分裸露在所述雾化片腔体之外;
其中,所述集雾罐为纺锤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优选地,所述储药器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承插结构;所述集雾器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集雾段和下集雾段,所述上集雾段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承插结构,第一承插结构与第二承插结构形成承插连接;第一承插结构与第二承插结构的高度均为 1~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优选地,所述医用雾化器还包括三通管、单向阀和咬嘴;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与所述下集雾段的下部连接,第二端与大气连通,第三端与咬嘴连通;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三通管内,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集雾罐中的雾状药物引出至所述咬嘴,并避免空气进入所述集雾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优选地,所述储药器的上部包括雾化杯体、雾化杯盖、密封件、卡扣和插接组件;所述雾化杯盖设置在所述雾化杯体的上方,并与所述雾化杯体相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雾化杯盖的下表面,用于密封所述雾化杯体;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雾化杯盖或所述雾化杯体的侧面;所述插接组件设置在所述雾化杯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容纳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优选地,所述医用雾化器还包括电源、导线和插头;所述电源与所述插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插接组件设置为能够容纳所述插头,并能够将所述雾化片与所述插头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优选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侧壁为圆周状侧壁;且第一开孔的直径与第二开孔的直径不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优选地,所述密封套的直径为 10~50mm,其厚度为1~10mm,且所述侧壁的开口的夹角为30~ 1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优选地,第一开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开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配合,用于将所述雾化片固定在所述雾化片腔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优选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为O形密封圈,其直径均为2~10mm,且线径均为0.5~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优选地,所述侧壁、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第一面板和 /或第二面板设置有缺口,其位于所述侧壁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特定的密封套与雾化片配合使用,二者可以容易地形成雾化发生组件,进而提高了生产组装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形状的集雾罐,使得雾化药液不容易形成液滴,从而提高药物利用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上设置密封圈,可以使得雾化片与密封套紧密结合,同时可以使得密封套与储药器、集雾罐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医用雾化器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将雾化部分和电源分体设计,从而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药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发生组件的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发生组件的雾化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雾化发生组件、101-密封套、102-雾化片、200-储药器、 201-雾化杯体、202-雾化杯盖、203-密封件、204-卡扣、205-插接组件、300-集雾罐、301-上集雾段、302-下集雾段、400-三通管、600- 咬嘴、700-电源、800-导线、900-插头。
1-微孔膜、2-导电片、3-硅胶护套、4-导电弹簧。
11-侧壁、12-第一面板、13-第二面板、14-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7-开口、18-缺口、19-第一开孔、20-第二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可以用于雾化吸入疗法,也可以用于其他辅助治疗,其完全不同于电子烟雾化装置,二者之间并没有可以借鉴的启示。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包括储药器、集雾罐、雾化发生组件以及辅助部件,例如三通管、单向阀、咬嘴、电源、导线和插头等。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储药器与集雾罐>
本实用新型的储药器包括相互连通的上部与下部。储药器的下部与集雾罐之间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雾化发生组件。储药器的上部包括雾化杯体、雾化杯盖、密封件、卡扣和插接组件。雾化杯体与雾化杯盖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储药腔。所述雾化杯盖可以设置在所述雾化杯体的上方,并与所述雾化杯体相连接。雾化杯体与雾化杯盖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雾化杯体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长方形、近似长方形等。同样地,雾化杯盖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圆形、长方形、近似长方形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雾化杯盖的下表面,用于密封所述雾化杯体。密封件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硅胶密封圈。密封件设置在雾化杯体与雾化杯盖之间,同时与雾化杯体、雾化杯盖紧密贴合,从而将二者充分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雾化杯盖或所述雾化杯体的侧面。例如,在所述雾化杯盖的侧面设置卡扣,在所述雾化杯体的上部边缘设置凹边,卡扣与凹边配合,从而将所述雾化杯盖和所述雾化杯体固定在一起。又如,在所述雾化杯盖的侧面设置卡扣,在所述雾化杯体的侧面设置凸起,卡扣与凸起配合,从而将所述雾化杯盖和所述雾化杯体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其他的卡扣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接组件设置在所述雾化杯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容纳腔连接。优选地,所述插接组件与所述雾化杯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插接组件用于接纳插头,从而实现容纳腔中的雾化发生组件通电。插接组件的形状与插头的形状相匹配。插接组件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中空的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储药器与集雾罐之间可以采用承插连接。储药器与集雾罐之间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雾化发生组件。将雾化发生组件放入储药器与集雾罐之间形成的容纳腔内,可以容易地组装成医用雾化器,进而提高了生产组装效率。
传统的集雾罐为圆筒状,雾化药物(雾化后的药液)与筒壁接触,导致其中的一部分形成液滴,从而无法有效被吸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雾罐为纺锤形。所谓纺锤形并不是严格限制其形状,只要结构近似即可。纺锤形的特点为中部大,两端小。本实用新型惊讶地发现,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减少雾化药物与集雾罐的接触机会,从而避免雾化药物形成液滴而无法被有效吸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药物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雾罐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集雾段和下集雾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上集雾段具有内螺纹,下集雾段具有与之相配的外螺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上集雾段具有外螺纹,下集雾段具有与之相配的内螺纹。内螺纹、外螺纹配合使得上集雾段和下集雾段结合为整体并密封。这样组装非常方便,且效率高。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储药器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承插结构;所述集雾器设置有第二承插结构,第一承插结构与第二承插结构形成承插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储药器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承插结构,所述上集雾段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承插结构,第一承插结构与第二承插结构形成承插连接。第一承插结构、第二承插结构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雾化发生组件的容纳腔。第一承插结构与第二承插结构的高度均为1~20mm,优选为2~15mm。
<雾化发生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发生组件包括密封套和雾化片。雾化片可以容纳于密封套中,从而形成完整的雾化发生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特定的密封套与雾化片配合使用,二者可以容易地形成雾化发生组件,进而提高了生产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片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例如带有高分子材质的微孔膜或不锈钢材质的制动芯片的雾化片。下面以带有高分子材质的微孔膜的雾化片为例进行说明,雾化片包括微孔膜、导电片和硅胶护套。任选地,还可以包括两个导电弹簧。微孔膜设置在导电片的中心,并与导电片电连接,导电片设置在硅胶护套内。微孔膜上具有多个微孔,其能够在通电情况下起伏动作,对接触液体产生挤压,从而将药液雾化形成雾气。导电片焊接有两个导电弹簧。导电弹簧通过与插入插接组件的插头接触,从而实现雾化片的电连接。导电片从微孔膜的四周向其供电,保证微孔膜获得稳定的工作电流,且不影响微孔膜的雾化动作。微孔膜可以采用常规的高分子材料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套具有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相对设置。所谓“第一”、“第二”并不意欲限制其数量,仅仅为了表示其为不同的部件。当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位置是相对的。如果第一面板为上面板,则第二面板为下面板;如果第二面板为上面板,则第一面板为下面板。侧壁设置为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谓一体结构表示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优选地,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是一体成型结构。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材质相同。这些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高分子材料,例如硅胶等。所述材质可以为有弹性的材质,以方便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的数量和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这样可以节约部分材料,且不影响雾化片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共同围合成雾化片腔体。该雾化片腔体用于容纳雾化片。优选地,雾化片腔体的形状与雾化片的形状相匹配。雾化片腔体的尺寸可以大于雾化片的尺寸;优选地,雾化片腔体的尺寸可以略大于雾化片的尺寸。以横截面为圆形的雾化片腔体以及圆形雾化片为例,雾化片腔体的直径D1可以大于雾化片的直径D2;优选地,雾化片腔体的直径D1可以略大于雾化片的直径D2。例如,D1-D2为0.1~10mm,优选为0.1~5mm。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侧壁为圆周状侧壁。这样可以形成圆柱状的雾化片腔体。环形结构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亦即中部设有圆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侧壁为圆周状侧壁;且第一开孔的直径与第二开孔的直径不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套的直径可以为10~50mm,优选为15~25mm。密封套的厚度可以为1~10mm,优选为2~5mm。在某些情况下,圆周状侧壁的直径相当于密封套的直径;圆周状侧壁的高度相当于密封套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发现,这样的尺寸范围非常有利于雾化片的微孔膜的振动,从而改善雾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用于供所述雾化片安装在所述雾化片腔体中。开口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缺省一部分侧壁就可以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的夹角可以为30~150°,优选为90~120°。这样便于雾化片安装在雾化片腔体中,并使得二者尺寸相差较小。此外,第一面板和/或第二面板可以设置有缺口,其位于所述侧壁的开口处。该缺口可以方便雾化片的安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套的直径为10~50mm,其厚度为1~10mm,且所述侧壁的开口的夹角为 30~1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面板的外表面或第二面板的外表面沿径向方向设置多条加强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面板的外表面和第二面板的外表面沿径向方向均设置多条加强筋。所谓径向表示从中心向外周的方向。加强筋的数量和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这样可以提高密封套的强度,且不影响雾化片的安装。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形成雾化片腔体的表面为内表面,与内表面相对设置的表面为外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侧壁上可以设置有多个通孔,只要不影响整个医用雾化器的密封性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片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并且不超出所述侧壁围成的区域。这样可以保护核心组件雾化片不受外界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面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面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相互配合,用于将所述雾化片的至少一部分裸露在所述雾化片腔体之外。也就是说,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不能完全遮挡雾化片,尤其是不能完全遮挡雾化片的微孔膜。例如,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相对设置,这样保证所述雾化片的微孔膜裸露在所述雾化片腔体之外。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的形状优选为圆形。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的直径可以均为3~15mm,优选为3~ 12mm。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开孔的直径D11与第二开孔的直径 D12不相同。例如,第一开孔的直径D11大于第二开孔的直径D12。 D11-D12可以为1~6mm,优选为2~5mm。这样有利于雾化片的微孔膜的振动,从而改善雾化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开孔的内侧可以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开孔的内侧可以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配合,用于将所述雾化片固定在所述雾化片腔体内。通过在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上设置密封圈,可以使得雾化片与密封套紧密结合,同时可以使得密封套与储药器、集雾罐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医用雾化器的密封性。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可以均为O形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直径可以均为2~10mm,优选为5~9mm。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线径可以均为0.5~4mm,优选为0.5~2mm。这样有利于雾化片的微孔膜的振动并且保证密封效果。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密封圈的直径D111与第二密封圈的直径D121不相同。例如,第一密封圈的直径D111大于第二密封圈的直径D121。D111- D121可以为0.5~6mm,优选为1~5mm。这样有利于雾化片的微孔膜的振动并且保证密封效果。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线径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为相同。线径表示密封圈本体的最大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侧壁、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侧壁、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是一体成型结构。它们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侧壁、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材质相同。这些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高分子材料,例如硅胶等。
<辅助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可以包括三通管、单向阀和咬嘴。三通管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与下集雾段的下部连接,用于引出雾化药物。第二端与大气连通,避免气流太小而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第三端与咬嘴连通,用于供使用者的嘴部咬合。三通管、咬嘴的材质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为医用材料即可。三通管、咬嘴的材质可以相同或不同。单向阀位于所述三通管内,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集雾罐中的雾状药物引出至所述咬嘴,并避免空气进入所述集雾罐。单向阀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还可以包括电源、导线和插头。电源与插头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可充电锂电池、碱性电池、直流电源。插接组件设置为能够容纳所述插头,并能够将所述雾化片与所述插头电连接。例如,插头与雾化片上的导电弹簧电连接,从而为雾化片供电。插头的形状与插接组件的形状相匹配。插头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本实用新型将雾化部分和电源分体设计,使用方便。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医用雾化器包括雾化发生组件100、储药器200和集雾罐300。储药器200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承插结构(承插槽)。集雾罐300为纺锤形,其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集雾段301和下集雾段302。上集雾段30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承插结构(承插管)。第一承插结构与第二承插结构的高度均为5mm。第一承插结构与第二承插结构形成承插连接。第一承插结构、第二承插结构相互配合形成固定雾化发生组件100的容纳腔。如图2所示,第一面板12上的第一密封圈14、第二面板13上的第二密封圈15与该容纳腔紧密配合,使得密封套101与储药器 200、集雾罐300紧密结合,提高了医用雾化器的密封性。
如图1所示,储药器200的上部包括雾化杯体201、雾化杯盖 202、密封件203、卡扣204和插接组件205。雾化杯盖202设置在雾化杯体201的上方,并与雾化杯体201相连接。密封件203为硅胶密封圈,其设置在雾化杯盖202的下表面,并位于雾化杯体201和雾化杯盖202之间,从而将二者密封。卡扣204设置在雾化杯盖202的侧面,可以使雾化杯盖202牢固地扣在雾化杯体201上。插接组件205 设置在雾化杯体201的一侧,且与上述容纳腔连接。
该医用雾化器还包括三通管400、单向阀(未图示)和咬嘴 600。三通管400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与下集雾段 302的下部连接,第二端与大气连通,第三端与咬嘴600连通。单向阀位于三通管400内,其能够将集雾罐300中的雾状药物引出至咬嘴600,并避免空气进入集雾罐300。
如图1所示,该医用雾化器还包括电源700、导线800和插头 900。电源700与插头900通过导线800连接。插接组件205容纳插头900,并将雾化片102与插头900电连接。
图2和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发生组件的密封套、雾化片的结构示意图。雾化发生组件100包括密封套101和雾化片 102。雾化片102可以容纳于密封套101内。如图3所示,雾化片102 包括微孔膜1、导电片2、硅胶护套3和两个导电弹簧4。导电片2 设置在硅胶护套3内,微孔膜1设置在导电片2的中心的孔内,并与导电片2电连接,导电弹簧4与导电片2电连接。微孔膜1与药液接触,其具有多个微孔,用于使药液雾化形成雾气。
如图2所示,密封套101包括侧壁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 13、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它们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硅胶形成。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相对设置;侧壁11、第一面板 12和第二面板13共同围合成供雾化片102安装的雾化片腔体。雾化片102位于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3之间,并且不超出侧壁11围成的区域。第一面板12和第二面板13均为环形结构,侧壁13为圆周状结构。密封套的直径为19mm,厚度为3mm。雾化片腔体的直径为18mm,雾化片的直径为16mm。
如图2所示,侧壁11上设置有开口17。开口的夹角为90°,这样可以将雾化片102顺利安装在雾化片腔体中。第一面板12上设置有缺口18,其位于开口17处。第一面板12的中部设置有圆形的第一开孔19,第二面板13的中部设置有圆形的第二开孔20;前者的直径大于后者。二者相互配合,保证雾化片102的微孔膜1裸露在雾化片腔体之外。第一密封圈14设置在第一开孔19的内侧,第二密封圈 15设置在第二开孔20的内侧。二者相互配合,保证将雾化片102固定在雾化片腔体内。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均为O形密封圈,第一密封圈14的直径为9mm,线径为1mm;第二密封圈15的直径为6mm,线径为1mm。
实施例2
除了将第一承插结构改为承插管,第二承插结构改为承插槽之外,其余部件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药器、集雾罐和雾化发生组件,所述储药器的下部与所述集雾罐之间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雾化发生组件;
其中,所述雾化发生组件包括密封套和雾化片;所述密封套具有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相对设置,所述侧壁设置为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侧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共同围合成雾化片腔体,用于容纳所述雾化片;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用于供所述雾化片安装至所述雾化片腔体中;所述雾化片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并且不超出所述侧壁围成的区域;第一面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面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相互配合,用于将所述雾化片的至少一部分裸露在所述雾化片腔体之外;
其中,所述集雾罐为纺锤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器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承插结构;所述集雾罐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集雾段和下集雾段,所述上集雾段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承插结构,第一承插结构与第二承插结构形成承插连接;第一承插结构与第二承插结构的高度均为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雾化器还包括三通管、单向阀和咬嘴;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与所述下集雾段的下部连接,第二端与大气连通,第三端与咬嘴连通;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三通管内,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集雾罐中的雾状药物引出至所述咬嘴,并避免空气进入所述集雾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器的上部包括雾化杯体、雾化杯盖、密封件、卡扣和插接组件;所述雾化杯盖设置在所述雾化杯体的上方,并与所述雾化杯体相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雾化杯盖的下表面,用于密封所述雾化杯体;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雾化杯盖或所述雾化杯体的侧面;所述插接组件设置在所述雾化杯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容纳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雾化器还包括电源、导线和插头;所述电源与所述插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插接组件设置为能够容纳所述插头,并能够将所述雾化片与所述插头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侧壁为圆周状侧壁;且第一开孔的直径与第二开孔的直径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的直径为10~50mm,其厚度为1~10mm,且所述侧壁的开口的夹角为30~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开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配合,用于将所述雾化片固定在所述雾化片腔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为O形密封圈,其直径均为2~10mm,且线径均为0.5~4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第一面板和/或第二面板设置有缺口,其位于所述侧壁的开口处。
CN201820698981.5U 2018-05-11 2018-05-11 医用雾化器 Active CN208838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8981.5U CN208838793U (zh) 2018-05-11 2018-05-11 医用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8981.5U CN208838793U (zh) 2018-05-11 2018-05-11 医用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8793U true CN208838793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98981.5U Active CN208838793U (zh) 2018-05-11 2018-05-11 医用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87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9702A (zh) * 2018-05-11 2018-08-10 泰安大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雾化器
CN114053528A (zh) * 2021-10-29 2022-02-18 青岛未来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吸入疫苗气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9702A (zh) * 2018-05-11 2018-08-10 泰安大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雾化器
CN108379702B (zh) * 2018-05-11 2019-10-15 泰安大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雾化器
CN114053528A (zh) * 2021-10-29 2022-02-18 青岛未来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吸入疫苗气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系统
CN114053528B (zh) * 2021-10-29 2023-12-08 青岛未来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吸入疫苗气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9702B (zh) 医用雾化器
CN106235420B (zh) 具有弯曲形雾化腔的电子烟
EP2608836B1 (en) Portable humidification system and adaptor therefore
WO2015070532A1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8838793U (zh) 医用雾化器
WO2021143336A1 (zh) 扁形雾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扁形电子烟
CN213281469U (zh) 一次性雾化装置
WO2021258807A1 (zh) 销售前注液的一次性电子雾化设备
CN21259024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0809281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18354676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1701780A (zh) 吸入式雾化器、雾化杆、冷却雾化头
CN208710699U (zh) 雾化发生组件及雾化给药装置
CN211510576U (zh) 具有冷凝液处理装置的电子烟烟弹
CN210933224U (zh) 口鼻气雾给药器
CN219894675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05515839U (zh) 雾化器及雾化器主体
CN205569378U (zh) 一种蛋形空气消毒器
CN206836201U (zh)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
CN216148774U (zh) 一种便捷式雾化器
CN215958365U (zh) 一种气溶胶吸入装置
CN218185262U (zh) 雾化组件及气雾发生装置
CN217510867U (zh) 一种雾化喷涂消毒设备
CN215603196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3220118U (zh) 喷嘴网式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edical atomiz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Pledgee: Taian Tais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TAIAN DALU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288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3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Pledgee: Taian Tais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TAIAN DALU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288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edical nebuliz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Pledgee: Taian Tais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TAIAN DALU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803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