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6491U - 种子混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种子混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6491U
CN208836491U CN201821296405.4U CN201821296405U CN208836491U CN 208836491 U CN208836491 U CN 208836491U CN 201821296405 U CN201821296405 U CN 201821296405U CN 208836491 U CN208836491 U CN 208836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cegenation
storehouse
seed
elevato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964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祥虎
刘磊
赵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ongxi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ngxi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ngxi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ngxi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964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6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6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6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子混合系统,涉及种子混种系统领域,解决了从混种仓中流出的种子落到振动给料器后粘结在皮带机上的皮带上,造成种子的浪费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提升机、提升机上的混种喂料斗、分别通过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架设在地面上的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下端均设有出料管,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在各个出料管下方均设有第一振动给料器,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均设置在地面上且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的出料口均位于混种喂料斗上方;其优点是,从混种仓中流出的种子落到振动给料器后直接流到混种喂料斗内,减少种子的浪费。

Description

种子混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混种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子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南方水稻种子的制种量越来越大,但在精选加工的技术水平上还是靠的那种比较传统的加工模式,尤其是混种这一方面就更加落后了。需要能把同一品种、不同批次的种子混合均匀,更好的提高种子的利用率。
公告号为CN2029836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混种系统,该系统包括混种喂料斗、分料皮带机Ⅰ和Ⅱ、混种仓Ⅰ~Ⅳ。混种喂料斗分别与分料皮带机Ⅰ和Ⅱ的一端相接;分料皮带机Ⅰ的另一端下方分别设有混种仓Ⅰ、Ⅱ,该混种仓Ⅰ、Ⅱ的底部分别设有振动给料器Ⅰ;振动给料器Ⅰ的下方设有双向送料皮带机Ⅰ;分料皮带机Ⅱ的另一端下方分别设有混种仓Ⅲ、Ⅳ,该混种仓Ⅲ、Ⅳ的底部分别设有振动给料器Ⅱ;振动给料器Ⅱ的下方设有双向送料皮带机Ⅱ;双向送料皮带机Ⅰ的一端下方与混种喂料斗相接,其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出料皮带机;双向送料皮带机Ⅱ的一端下方与双向送料皮带机Ⅰ相接,其另一端的下方与出料皮带机相接。
但是该水稻混种系统在种子混合过程中,需要将种子通过振动给料器传输到皮带机上再进行传输,在皮带机传输种子过程中,会存在种子粘结在皮带机的皮带上的情况,进而造成种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子混合系统,其优点是,从混种仓中流出的种子落到振动给料器后直接流到混种喂料斗内,减少种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种子混合系统,包括提升机、提升机上的混种喂料斗、分别通过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架设在地面上的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所述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分别位于混种喂料斗的两端;
且所述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下端均设有出料管,所述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在各个出料管下方均设有第一振动给料器,两个所述第一振动给料器均设置在地面上且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的出料口均位于混种喂料斗上方;
所述出料管上均设有与出料管连通的分料管,所述分料管一端与第一混种仓或第二混种仓连通,所述分料管和出料管上均设有截止阀,各个所述分料管下方设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二振动给料器;
所述提升机在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上方设有将种子输送至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内的分料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机将混种喂料斗内的种子提升输送至第一混种仓和第二混种仓内,使得种子分别在第一混种仓和第二混种仓内混合,若种子还没有混合好,将种子再通过出料管输送至第一振动给料器上,第一振动给料器将种子内的杂质从种子内筛分出来,且将种子输送至混种喂料斗内,使得被混合过的种子再次被提升到第一混种仓和第二混种仓内,进行进一步的混合,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达到混合目的;若种子混合好后通过截止阀关闭出料管,打开分料管,使得混合均匀的种子沿着分料管进入第二振动给料器上,使得人工可以将从第二振动给料器上流出的种子包装起来,此时从第一混种仓和第二混种仓内流出的种子直接落到第一振动给料器或者第二振动给料器上进行进一步的提升或者包装,减少种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提升机出料口处的分料盒、设置在分料盒下方的且分别进入第一混种仓和第二混种仓的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一混种仓和第二混种仓上均设有固定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的支撑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机将种子输送至分料盒内,分料盒将种子输送至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内,而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将种子分别输送至第一混种仓和第二混种仓内,此时支撑板固定了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确保输送种子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料盒包括与提升机固定且横截面为上斗形下矩形的进料盒以及设置在进料盒盒底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朝向提升机的出料口设置,所述进料盒盒底在导流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延伸出进料盒的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分别与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通过法兰盘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提升机出料口出来的种子落到导流板上,导流板将进料盒的出料方向分为两个,使得种子沿着导流板流向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内,减少种子滞留在进料盒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盒外壁上在与导流板对应位置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腔壁上设有吊绳,所述吊绳远离空腔腔壁的一端设有敲击球,所述敲击球上设有延伸至地面的拉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混种过程中,拉动拉绳,使得拉绳带动敲击球在空腔内做往返摆动,并与空腔腔壁碰撞,进而使得导流板产生振动,使得滞留在导流板上的种子能够进入第一输料管或者第二输料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盒上端盒壁上设有与进料盒连通的且延伸至第一混种仓或第二混种仓的溢流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堵塞时,进料盒内的种子会逐渐增多,此时将溢流管的设置便于种子输送至第一混种仓或第二混种仓内,减少种子溢出进料盒,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料管竖直向下延伸,所述出料管包括与分料管连通的且倾斜向第一振动给料器延伸的倾斜管以及与倾斜管连通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的出口靠近第一振动给料器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管将便于将种子排到第一振动给料器内,且竖直管的设置将种子稳定的输送至第一振动给料器上,倾斜管与分料管连通,则倾斜管的内径小于分料管,减小种子排出的速度,增多了种子在第一混种仓或第二混种仓内混合时间,便于种子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管远离进料盒的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一混种仓或第二混种仓的内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从溢流管内流出的种子可以与第一混种仓或第二混种仓内壁撞击产生声音,以便于提醒操作者进料盒里面种子不流动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振动给料器和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沿三角形分布,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以及提升机分别位于三角形的角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振动给料器和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沿三角形分布减小了占地面积,且将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以及提升机分别位于三角形的角点,在减小占地面积的同时便于种子的循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混种仓、第二混种仓下端的出料管将种子输送至第一振动给料器,使得第一振动给料器将种子输送至混种喂料斗内,再次被提升机输送至第一混种仓和第二混种仓内,循环往复,实现种子的混合目的,在此过程中由于种子直接从第一混种仓或者第二混种仓内流出后直接经过第一振动给料器进入提升机内,减少种子在循环混合的过程中滞留在更多的设备中,减少种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振动给料器、第二振动给料器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分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提升机;11、混种喂料斗;2、第一立柱;21、第一混种仓;3、第二立柱;31、第二混种仓;32、出料管;321、倾斜管;322、竖直管;33、第一振动给料器;34、分料管;341、截止阀;342、第二振动给料器;35、分料装置;351、分料盒;352、第一输料管;353、第二输料管;354、支撑板;355、进料盒;356、导流板;357、第一固定管;358、第二固定管;359、法兰盘;36、空腔;361、吊绳;362、敲击球;363、拉绳;37、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种子混合系统,如图1,包括提升机1、提升机1上的混种喂料斗11、分别通过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架设在地面上的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混种喂料斗11是提升机1的进料口,且位于地面下,将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分别位于混种喂料斗11的两端。提升机1在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上方设有将种子输送至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内的分料装置35(如图2)。
如图1,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下端均设有出料管32,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在各个出料管32下方均设有第一振动给料器33,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33均设置在地面上且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33的出料口均位于混种喂料斗11上方。
如图1,此时提升机1将混种喂料斗11内的种子提升到分料装置35内进而分别进入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内,种子在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内混合完毕后,通过出料管32被传输到第一振动给料器33上,第一振动给料器33将种子内的杂质从种子内筛分出来,同时种子被第一振动给料器33在次传输到混种喂料斗11内,继而种子被提升机1再次输送到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内,循环往复实现种子混合均匀的目的。
如图2,当种子混合均匀后,各个出料管32上均设有与出料管32连通的分料管34,分料管34一端与第一混种仓21或第二混种仓31连通,分料管34和出料管32上均设有截止阀341,便于控制分料管34和出料管32内种子的流动,此时分料管34竖直向下延伸,而出料管32包括与分料管34连通的且倾斜向第一振动给料器33延伸的倾斜管321以及与倾斜管321连通的竖直管322,竖直管322的出口靠近第一振动给料器33设置。此时出料管32的内径大于倾斜管321的内径,便于种子的包装,此外当种子进入倾斜管321时由于倾斜管321的内径小,因此种子在倾斜管321内流动的速度较小,增大了种子在第一混种仓21或第二混种仓31内混合的时间,利于种子的混合。
如图2,为了减少待包装的混合好的种子中的杂质,各个分料管34下方设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二振动给料器342,使得人工可以将从第二振动给料器342上流出的种子包装起来。
如图2,此时从第一混种仓21和第二混种仓31内流出的种子直接落到第一振动给料器33或者第二振动给料器342上进行进一步的提升或者包装,减少种子的浪费。
如图4,第二振动给料器342和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33沿三角形分布,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以及提升机1分别位于三角形的角点,减小占地面积的同时便于种子的循环。
工作过程:提升机1将混种喂料斗11内的种子提升输送至第一混种仓21和第二混种仓31内,使得种子分别在第一混种仓21和第二混种仓31内混合,若种子还没有混合好,将种子再通过出料管32输送至第一振动给料器33上,第一振动给料器33将种子输送至混种喂料斗11内,使得被混合过的种子再次被提升到第一混种仓21和第二混种仓31内,进行进一步的混合,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达到混合目的,在第一混种仓21和第二混种仓31混合种子时,出料管32处于关闭状态;若种子混合好后通过截止阀341关闭出料管32,打开分料管34,使得混合均匀的种子沿着分料管34进入第二振动给料器342上,使得人工可以将从第二振动给料器342上流出的种子包装起来。
如图2,分料装置35包括设置在提升机1出料口处的分料盒351、设置在分料盒351下方的且分别进入第一混种仓21和第二混种仓31的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第一混种仓21和第二混种仓31上均设有固定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的支撑板354。支撑板354固定了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确保输送种子的稳定性。
如图5,分料盒351包括与提升机1固定且横截面为上斗形下矩形的进料盒355以及设置在进料盒355盒底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导流板356。导流板356较高的一端位于提升机1出料口的正下方,且朝向提升机1的出料口设置,进料盒355盒底在导流板356的两侧分别设有延伸出进料盒355的第一固定管357和第二固定管358,第一固定管357和第二固定管358外壁与进料盒355外壁连接,且第一固定管357内壁与进料盒355内壁在连接处圆弧过渡,减少种子滞留在进料盒355内。第一固定管357和第二固定管358分别与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通过法兰盘359连接,便于拆卸。
如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的减少滞留在进料盒355内的种子,因此在进料盒355外壁上在与导流板356对应位置开设有空腔36,空腔36腔壁上设有吊绳361,吊绳361远离空腔36腔壁的一端设有敲击球362,当吊绳361处于原始状态时,敲击球362位于空腔36内,敲击球362上设有延伸至地面的拉绳363。此时操作者只需要拉动拉绳363便可以驱动敲击球362在空腔36内做左右往返摆动运动,使得敲击球362与空腔36内壁碰撞,使得导流板356产生振动,使得滞留在导流板356上的种子能够进入第一输料管352或者第二输料管353内;此外振动也可传递到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上进而减少种子滞留在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内,减少种子的浪费。
如图2,当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堵塞时,进料盒355上端盒壁上设有与进料盒355连通的且延伸至第一混种仓21或第二混种仓31的溢流管37,此时将溢流管37的设置便于种子输送至第一混种仓21或第二混种仓31内,减少种子溢出进料盒355,造成浪费;同时种子的混合也可进行。溢流管37远离进料盒355的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一混种仓21或第二混种仓31的内壁,当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堵塞时种子从溢流管37流出并与第一混种仓21或第二混种仓31内壁产生撞击声,提醒操作者进料盒355内种子没有流动了,停止对进料盒355内种子加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种子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1)、提升机(1)上的混种喂料斗(11)、分别通过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架设在地面上的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所述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分别位于混种喂料斗(11)的两端;
且所述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下端均设有出料管(32),所述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在各个出料管(32)下方均设有第一振动给料器(33),两个所述第一振动给料器(33)均设置在地面上且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33)的出料口均位于混种喂料斗(11)上方;
所述出料管(32)上均设有与出料管(32)连通的分料管(34),所述分料管(34)一端与第一混种仓(21)或第二混种仓(31)连通,所述分料管(34)和出料管(32)上均设有截止阀(341),各个所述分料管(34)下方设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二振动给料器(342);
所述提升机(1)在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上方设有将种子输送至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内的分料装置(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装置(35)包括设置在提升机(1)出料口处的分料盒(351)、设置在分料盒(351)下方的且分别进入第一混种仓(21)和第二混种仓(31)的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所述第一混种仓(21)和第二混种仓(31)上均设有固定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的支撑板(3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子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盒(351)包括与提升机(1)固定且横截面为上斗形下矩形的进料盒(355)以及设置在进料盒(355)盒底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导流板(356),所述导流板(356)的一端朝向提升机(1)的出料口设置,所述进料盒(355)盒底在导流板(356)的两侧分别设有延伸出进料盒(355)的第一固定管(357)和第二固定管(358),所述第一固定管(357)和第二固定管(358)分别与第一输料管(352)和第二输料管(353)通过法兰盘(35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盒(355)外壁上在与导流板(356)对应位置开设有空腔(36),所述空腔(36)腔壁上设有吊绳(361),所述吊绳(361)远离空腔(36)腔壁的一端设有敲击球(362),所述敲击球(362)上设有延伸至地面的拉绳(36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盒(355)上端盒壁上设有与进料盒(355)连通的且延伸至第一混种仓(21)或第二混种仓(31)的溢流管(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管(34)竖直向下延伸,所述出料管(32)包括与分料管(34)连通的且倾斜向第一振动给料器(33)延伸的倾斜管(321)以及与倾斜管(321)连通的竖直管(322),所述竖直管(322)的出口靠近第一振动给料器(33)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子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37)远离进料盒(355)的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一混种仓(21)或第二混种仓(31)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动给料器(342)和两个第一振动给料器(33)沿三角形分布,第一混种仓(21)、第二混种仓(31)以及提升机(1)分别位于三角形的角点。
CN201821296405.4U 2018-08-10 2018-08-10 种子混合系统 Active CN208836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6405.4U CN208836491U (zh) 2018-08-10 2018-08-10 种子混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6405.4U CN208836491U (zh) 2018-08-10 2018-08-10 种子混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6491U true CN208836491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5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96405.4U Active CN208836491U (zh) 2018-08-10 2018-08-10 种子混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6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5736A (zh) 一种组合式粉状絮凝药剂定量添加及分散混合系统
CN208867357U (zh) 一种混凝土拌合站下沉式配料装置
CN203005767U (zh) 粉状物料精密包装秤
CN110038476A (zh) 一种射流-搅拌耦合式粉状絮凝药剂定量分散混合系统
EP39899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of powder products
CN206569628U (zh) 一种振动送料装置
CN109092183B (zh) 一种水稻混种装置
CN208836491U (zh) 种子混合系统
CN206199191U (zh) 一种粉体精确配比装置
CN205201817U (zh) 一种煤矿制浆系统
CN206778348U (zh) 砂粉级配调节机
CN208166072U (zh) 一种聚乙烯护套料生产线的原料输送装置
CN103831902A (zh) 一种胶凝砂砾石拌和设备
CN108605852A (zh) 一种全自动饲料配制投喂机
CN208839518U (zh) 种子混合生产线
CN204398147U (zh) 一种混凝土骨料和粉料投料仓
CN207324537U (zh) 一种用于配煤的混合装置
CN203844015U (zh) 一种胶凝砂砾石拌和设备
CN209810128U (zh) 反应釜自动加多聚甲醛装置
CN205906753U (zh) 带有振动补料机构的复合肥自动配料装置
CN205965601U (zh) 一种多仓下料混料一体机
CN206230696U (zh) 干混砂浆和混凝土制备系统
CN109894014A (zh) 一种振动型射流泵喷嘴进料口布料装置
CN204779395U (zh) 肥料封装设备及肥料封装系统
CN207379600U (zh) 一种称重计量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