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3102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3102U
CN208813102U CN201821428036.XU CN201821428036U CN208813102U CN 208813102 U CN208813102 U CN 208813102U CN 201821428036 U CN201821428036 U CN 201821428036U CN 208813102 U CN208813102 U CN 208813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pedestal
shell
vehic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280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锐
范宗涛
王波雷
刘广忠
谭程
胡静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280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3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3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3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车顶传感器装置。所述车顶传感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本体的顶壁的上表面上,所述车顶传感器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基座、摄像头安装板、多个摄像头、GPS天线和保护罩。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基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雷达;所述摄像头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多个所述摄像头沿周向固定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板上;所述GPS天线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以及所述保护罩固定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板上且罩设多个所述摄像头。该车顶传感器装置能够很好的对车辆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保证车辆能够安全的进行自动驾驶。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地图,传统地图采集车采集的地图数据只包含简单的道路信息,无法精确指示红绿灯位置、车道线走向和路障识别,且定位精度约在5米左右,对于需要精确控制的自动驾驶技术,定位精度远远无法满足自动驾驶车辆使用,且无法对采集设备进行很好的保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车顶传感器装置能够很好的对车辆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保证车辆能够安全的进行自动驾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辆本体;车顶传感器装置,所述车顶传感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本体的顶壁的上表面上,所述车顶传感器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基座,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基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雷达;摄像头安装板,所述摄像头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多个摄像头,多个所述摄像头沿周向固定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板上;GPS天线,所述GPS天线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以及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板上且罩设多个所述摄像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车顶传感器装置能够很好的对车辆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保证车辆能够安全的进行自动驾驶。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护罩具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与一个所述摄像头对应,每个所述通孔处设置有透明镜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雷达为六十四线激光雷达,所述第一雷达从所述保护罩的上表面向上伸出所述保护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摄像头分成四组,第一组包括四个所述摄像头且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前部,第二组包括两个所述摄像头且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左侧,第三组包括两个所述摄像头且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右侧,第四组包括一个所述摄像头且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二雷达,所述第二雷达为十六线激光雷达且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两个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前后间隔开且平行,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均与所述顶壁固定,两个所述纵梁连接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两个纵梁上方,所述壳体包括彼此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对接处形成有避让所述基座的避让孔,所述第一雷达的第一雷达走线以及所述第二雷达的第二雷达走线位于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倾斜,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以前高后低的方式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纵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短横梁和第二短横梁,所述基座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以及所述第一短横梁和所述第二短横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横梁的左端和右端各设置一个所述GPS天线,所述GPS天线的GPS天线走线位于所述壳体之外以与所述第一雷达走线和所述第二雷达走线分隔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顶传感器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顶传感器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顶传感器装置的左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顶传感器装置的右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顶传感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车辆本体1,车顶传感器装置2,顶壁11,固定支架21,基座22,第一雷达3,摄像头安装板23,摄像头24,GPS天线25,保护罩26,透明镜片261,第一组241,第二组242,第三组243,第四组244,第二雷达4,前横梁211,后横梁212,纵梁213,壳体5,第一壳体51,第二壳体52,避让孔53,第一雷达走线6,第一短横梁214,第二短横梁215,GPS天线走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可以包括:车辆本体1和车顶传感器装置2。该车顶传感器装置2可设置在智能自动驾驶车辆上,当然也可设置在普通的人为驾驶的车辆上,为了描述清楚,下面以车顶传感器装置2应用于智能自动驾驶车辆为例示意说明,但是这种示意说明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将该车顶传感器装置2应用于人为驾驶的车辆也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9所示,车顶传感器装置2设置在车辆本体1的顶壁11的上表面上,使车顶传感器装置2具有开阔的视野,以便于车顶传感器装置2对车辆100的周边环境(车况及路况)进行信息采集,再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递给车辆自动驾驶系统,使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控制车辆100自动行驶。
进一步,结合图1-图9所示实施例,车顶传感器装置2包括:固定支架21、基座22、摄像头安装板23、多个摄像头24、GPS天线25和保护罩26。
参照图2,基座22为固定立柱,其固定在固定支架21上并向上方延伸,基座2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雷达3。由此使第一雷达3具有足够大的角度及在无遮挡的情况下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扫描监测,使监测结果更准确,进而可保证车辆100的行驶安全性。
参照图2和图6,摄像头安装板23用于安装固定多个摄像头24,其中,摄像头安装板23固定在基座22上并且位于第一雷达3下方。换言之,摄像头安装板23的设置位置较高,安装在其上的摄像头24周边无遮挡物,由此可使摄像头24能够更好对车辆100周边的环境进行图像采集,以确保车辆100的安全行驶。并且由于第一雷达3与摄像头24不存在互相遮挡,因此可保证二者都能够正常行驶其各自的职能。
进一步,多个摄像头24沿周向固定在摄像头安装板23上。换言之,环绕车辆100一周的方向上均设置有摄像头24,即摄像头24的可拍摄角度覆盖了整个车辆100的周边环境,由此可使车顶传感器装置2的信息采集更完整准确。
参照图1-图9,GPS天线25设置在固定支架21上。GPS天线25用于接受车辆100的定位信息,以将车辆100的位置信息传递给车辆自动驾驶系统,使车辆100能够正常的自动运行。
如图1-图9所示,保护罩26固定在摄像头安装板23上且罩设多个摄像头24。设置保护罩26可有效的保护摄像头24,避免外界事物的撞击对摄像头24造成损害,并且还可有效避免外界雨水或灰尘与摄像头24接触而造成其损坏,进而可增加摄像头24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该车辆100设置有车顶传感器装置2,车顶传感器装置2能够很好的对车辆100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保证车辆100能够安全的进行自动驾驶。
如图2所示,保护罩26具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与一个摄像头24对应,每个通孔处设置有透明镜片261。由于保护罩26的透光度及清晰度不佳,因此,在摄像头24正对的保护罩26处设置有透明镜片261,以便于摄像头24能够透过透明镜片261清晰的拍摄到车辆100周边的环境,以保证摄像头24采集的图像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而确保车辆100能够安全行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雷达3为六十四线激光雷达,第一雷达3从保护罩26的上表面向上伸出保护罩26。六十四线激光雷达的监测范围较大,能够使定位精度更大,能够全面的对车辆100周边的环境进行监测,例如车道线走向和路障识别等,以保证车辆100能够正常自动行驶,并且由于第一雷达3设置在保护罩26之上,因此保护罩26不会对第一雷达3的监测造成影响,进而可保证第一雷达3的监测效果。
结合图1-图9所示实施例,多个摄像头24分成四组,第一组241包括四个摄像头24且布置在基座22的前部(如图3和图4),第一组241用于采集车辆100前部的环境情况信息,第一组241摄像头24可具有一定的仰角以便于其能够对交通灯进行拍摄。
进一步,第二组242包括两个摄像头24且布置在基座22的左侧(如图1、图2、图5和图6),第二组242用于采集车辆100左侧的环境情况信息,第三组243包括两个摄像头24且布置在基座22的右侧(如图7),第三组243用于采集车辆100右侧的环境情况信息,第四组244包括一个摄像头24且布置在基座22的后侧(如图1和图9),第四组244用于采集车辆100后侧的环境情况信息。由此,可保证摄像头24能够清楚的采集到全部的车辆100周边信息,以保证信息采集的全面性。
如图1-图9所示,车辆100还包括:第二雷达4,第二雷达4为十六线激光雷达且设置在固定支架21的前端。第二雷达4适于配合第一雷达3使整个车顶传感器装置2的雷达监测效果更好。
参照图2,固定支架21包括:前横梁211、后横梁212和两个纵梁213,前横梁211和后横梁212前后间隔开且平行,前横梁211和后横梁212均与顶壁11固定,以将整个车顶传感器装置2固定在车顶上,其中,两个纵梁213连接在前横梁211和后横梁212之间,用于对前横梁211和后横梁212进行加强使固定支架21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并且还为固定支架21之上的部件提供安装平台。
结合图1-图9所示,车辆100还包括:壳体5,壳体5设置在两个纵梁213上方,壳体5包括彼此对接的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的对接处形成有避让基座22的避让孔53,第一雷达3的第一雷达走线6以及第二雷达4的第二雷达走线(由于第一雷达走线和第二雷达走线几乎重合因此附图中只标注第一雷达走线6来代替两根走线)位于壳体5内。由此,设置壳体5可有效保护第一雷达走线6和第二雷达走线,以避免外界事物对两个走线造成损害而使车顶传感器装置2监测失效。
进一步,第一壳体51的上表面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倾斜,第二壳体52的上表面以前高后低的方式倾斜。由此,可减少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所受风阻,进而可有效减少车辆100整体所受的风阻,以节省能源。
如图2所示,两个纵梁213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短横梁214和第二短横梁215,基座22分别与两个纵梁213以及第一短横梁214和第二短横梁215固定。第一短横梁214、第二短横梁215以及两个纵梁213形成稳定的安装框架平台,使基座22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此平台上,以保证基座22上设置部件的安装稳定性。
参照图1-图9,后横梁212的左端和右端各设置一个GPS天线25,将GPS天线25设置在后横梁212的两端可使GPS天线25能够与第一雷达3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二者互相干扰而影响监测的正确性。
进一步,为避免互相干扰,GPS天线25的GPS天线走线8位于壳体5之外以与第一雷达走线6和第二雷达走线分隔开。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限于此,只要使GPS天线走线8与第一雷达走线6和第二雷达走线不想接触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即可,例如第一雷达走线6和第二雷达走线设置在壳体5外,而GPS天线25设置在壳体5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本体;
车顶传感器装置,所述车顶传感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本体的顶壁的上表面上,所述车顶传感器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
基座,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基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雷达;
摄像头安装板,所述摄像头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多个摄像头,多个所述摄像头沿周向固定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板上;
GPS天线,所述GPS天线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以及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板上且罩设多个所述摄像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具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与一个所述摄像头对应,每个所述通孔处设置有透明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雷达为六十四线激光雷达,所述第一雷达从所述保护罩的上表面向上伸出所述保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摄像头分成四组,第一组包括四个所述摄像头且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前部,第二组包括两个所述摄像头且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左侧,第三组包括两个所述摄像头且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右侧,第四组包括一个所述摄像头且布置在所述基座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雷达,所述第二雷达为十六线激光雷达且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
前横梁、后横梁和两个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前后间隔开且平行,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均与所述顶壁固定,两个所述纵梁连接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两个纵梁上方,所述壳体包括彼此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对接处形成有避让所述基座的避让孔,所述第一雷达的第一雷达走线以及所述第二雷达的第二雷达走线位于所述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倾斜,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以前高后低的方式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短横梁和第二短横梁,所述基座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以及所述第一短横梁和所述第二短横梁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的左端和右端各设置一个所述GPS天线,所述GPS天线的GPS天线走线位于所述壳体之外以与所述第一雷达走线和所述第二雷达走线分隔开。
CN201821428036.XU 2018-08-31 2018-08-31 车辆 Active CN208813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8036.XU CN208813102U (zh) 2018-08-31 2018-08-31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8036.XU CN208813102U (zh) 2018-08-31 2018-08-31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3102U true CN208813102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28036.XU Active CN208813102U (zh) 2018-08-31 2018-08-31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310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447A (zh) * 2019-07-01 2019-09-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体化盒子和无人车
CN113291378A (zh) * 2021-03-16 2021-08-24 浙江金乙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远程驾控平台及其驾控系统
CN113815648A (zh) * 2021-10-29 2021-12-21 广州理工学院 车辆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4269603A (zh) * 2019-07-26 2022-04-01 伟摩有限责任公司 自主车辆车顶舱
WO2022143150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模组、总成及无人驾驶车辆
CN114801954A (zh) * 2022-03-23 2022-07-29 南京智电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矿用车车身及包含其的矿用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447A (zh) * 2019-07-01 2019-09-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体化盒子和无人车
CN114269603A (zh) * 2019-07-26 2022-04-01 伟摩有限责任公司 自主车辆车顶舱
WO2022143150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模组、总成及无人驾驶车辆
CN113291378A (zh) * 2021-03-16 2021-08-24 浙江金乙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远程驾控平台及其驾控系统
CN113815648A (zh) * 2021-10-29 2021-12-21 广州理工学院 车辆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4801954A (zh) * 2022-03-23 2022-07-29 南京智电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矿用车车身及包含其的矿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13102U (zh) 车辆
CA2770387C (en) Laser scanning device for mounting on the roof rack of a vehicle
CN202541497U (zh) 电动车的电池更换设备
CN106945612A (zh) 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集成装置
CN101433092A (zh) 用于获得移动机动车辆组件的改进精度测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45454A (zh) 用于桥梁检测的无人机绕梁巡航检测方法
CN109927721A (zh) 车道维持追随系统
CN101986114B (zh) 一种输电线路光电检测系统和方法
KR20180108176A (ko) 공항 이동지역 이물질 수거 시스템
CN113148156A (zh) 一种具有激光智能避障功能的多旋翼无人机
CN109389830A (zh) 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的智能交通限速设备
CN209962291U (zh) 自由流电子交易系统
CN208400322U (zh) 干支道路安全预警系统
CN212781218U (zh) 传感器装置以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10549951B (zh) 一种固定装置、车用固定系统及车载感知系统的固定系统
KR20140141409A (ko) 교통 표지판에 설치되는 감시 카메라
KR101135600B1 (ko) 차량속도 감지장치
SE503707C2 (sv) Anordning för identifiering av fordon i ett kontrollställe
CN208635998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
CN208400309U (zh) 一种车辆自动识别设备
CN109949614A (zh) 一种地下停车场隧道出口专用安全视觉系统
CN216871390U (zh) 一种基于道路围栏的停车装置
CN216772600U (zh) 一种泊车装置
RU2300486C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осадки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214587520U (zh) 一种驾驶人驾驶考试扣分取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