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3907U -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3907U
CN208803907U CN201821428116.5U CN201821428116U CN208803907U CN 208803907 U CN208803907 U CN 208803907U CN 201821428116 U CN201821428116 U CN 201821428116U CN 208803907 U CN208803907 U CN 208803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sel engine
spring
fixedly connected
damping devi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281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倩倩
程宏艳
尹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Quanchai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Quanchai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Quanchai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Quanchai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281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3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3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3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包括内侧设有底座的壳体、安装于壳体侧壁的散热装置以及固定于壳体内侧的减震装置;壳体为中空结构,上端开有开口,壳体上方设有与开口相匹配的顶盖,顶盖与壳体底座之间构成容纳柴油机的空间;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内侧设有水冷管;减震装置包括滑杆和竖杆,滑杆中部套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环,第一滑环外侧铰接有铰接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水冷管内循环流动的水体带走散热翅片上的热量,为柴油机进行降温;另一方面,通过减震装置为柴油机提供减震,避免了柴油机由于震动导致内部零件加速磨耗。

Description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它是由德国发明家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于1892年发明的,为了纪念这位发明家,柴油就是用他的姓Diesel来表示,而柴油机也称为狄塞尔发动机(Diesel engine)。
目前,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进一步造成柴油机本身的温度上升;长此以往,柴油机的内部零件将会因高温造成使用寿命的大大缩短;(2)使用柴油机的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极易因路面的不平整造成震动,从而进一步地给柴油机带来震动,最终造成柴油机内部部件的损伤、磨耗,缩短柴油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维护成本。
据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实现较好的散热、减震功能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以进一步地增加现有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相应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较好的散热、减震功能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以进一步地增加现有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相应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包括内侧设有底座的壳体、安装于壳体侧壁的散热装置以及固定于壳体内侧的减震装置;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上端开有开口,壳体上方设有与开口相匹配的顶盖,顶盖与壳体底座之间构成容纳柴油机的空间;
所述壳体上相对的两侧壁的上端面均分别开有卡槽和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处,第一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开有卡槽和第一安装槽的相应侧壁的外壁上端还铰接有一卡扣,相应侧壁的内壁处开有第二安装槽;
所述顶盖上相对的两侧端面分别横向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插杆,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末端固定连接滑槽槽壁,插杆的另一端沿滑槽设置方向继续延伸至滑槽外并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所述顶盖的两侧底面还设有凸块,凸块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内侧设有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侧的水冷管;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周侧内壁,另一侧与底座上的柴油机侧壁紧密接触;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滑杆和竖杆,滑杆设置于壳体内侧底部,滑杆两端分别与壳体上相对的两侧壁相连;所述滑杆上相对套设有两个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两侧壁内壁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杆的中部还套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之对应的第一滑环,第一滑环的外侧铰接有与之对应的铰接杆,铰接杆末端铰接于底座底面;两个所述铰接杆之间呈交叉状,且相互铰接;所述竖杆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竖杆上端与第二安装槽上壁处固定相连,竖杆下端与第二安装槽下壁处固定相连;所述竖杆上套设有第二滑环以及设于第二滑环与第二安装槽下壁之间的第六弹簧,第二滑环外侧固定连接连接杆,连接杆末端则与底座侧壁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两个固定块对称分布于底座底面的两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所述柴油机,底座下方的壳体空间内设有所述减震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和固定块的侧面均为斜面;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固定块的斜面之间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外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处,第一内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托板;所述第一内管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外管的上端面处,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托板的底面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顶盖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螺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位于顶盖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螺纹杆的下端位于顶盖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缓冲垫具体为橡胶制缓冲垫,缓冲垫的下表面与柴油机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插杆的上侧面与卡扣内侧紧密接触,插杆的下侧面与托板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水冷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水泵,水泵固定安装于水箱的一侧壁处,水箱具体设置于壳体正面,且所述水冷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另一侧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两个所述铰接杆的中间位置相互铰接,两铰接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以两个铰接杆中心铰接处呈左右对称分布,第二伸缩杆的上下端分别与两铰接杆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外管和第二内管,第二内管套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外管的上端面处,第五弹簧的上端与铰接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六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环的下端面处,第六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槽的下壁处。
一种上述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柴油机放入壳体内侧的底座上,盖上顶盖;
(2)按压顶盖两侧的插杆,使插杆收缩进入滑槽内,向上翻转卡扣,松开插杆;此时,第二弹簧开始张开并推动插杆穿过卡扣的内侧,壳体上表面的第一伸缩杆则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拉伸,第一伸缩杆顶端的托板对插杆向上挤压,使插杆和卡扣紧密接触;
(3)旋转顶盖上方的旋转把手,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对柴油机进行挤压固定;
(4)开启柴油机,开始工作;当柴油机自身温度上升时,柴油机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传递到水冷管上,水体沿水冷管进行循环流动,水体将散热翅片传递的热量带到壳体外部从而为柴油机进行散热;当柴油机震动时,带动底座向下移动,底座带动侧壁的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二滑环沿竖杆向下滑动,第二滑环对第六弹簧进行压缩,第六弹簧为柴油机提供减震;底座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其带动底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向下移动;固定块在下降的过程中,压缩滑块向壳体内壁一侧移动,滑块对第三弹簧进行压缩,第三弹簧又为柴油机提供减震;底座向下移动时,对铰接杆进行挤压,第二伸缩杆开始收缩,并对第五弹簧进行压缩,铰接杆被挤压过程中,与铰接杆一端连接的第一滑环沿滑杆向两侧移动,从而对第四弹簧进行拉伸,第四弹簧和第五弹簧共同为柴油机提供减震。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同时实现较好的散热、减震功能,具体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翅片内侧设置水冷管,通过水冷管内循环流动的水体带走散热翅片上的热量从而为柴油机进行降温,防止柴油机长期处于高温工作中,使柴油机可以稳定运行,避免柴油机内部部件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杆、竖杆、滑块、第一滑环、第二滑环、铰接杆、伸缩杆装置、各弹簧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柴油机提供减震,有效避免了柴油机由于震动导致内部零件加速磨耗,保证了该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中:1为壳体,11为底座,111为固定块,12为顶盖,121为螺纹杆,122 为旋转把手,123为压板,124为缓冲垫,125为滑槽,126为插杆,127为第二弹簧,128为凸块,13为卡槽,14为第一安装槽,15为第一伸缩杆,151为第一外管,152为第一内管,153为托板,154为第一弹簧,16为卡扣,17为第二安装槽,2为散热装置,21为散热翅片,22为水冷管,23为水泵,24为水箱, 3为减震装置,31为滑杆,311为第三弹簧,312为滑块,313为第四弹簧,314为第一滑环,315为铰接杆,316为第二伸缩杆,3161为第二外管,3162为第二内管,3163为第五弹簧,32为竖杆,321为第二滑环,322为第六弹簧,323 为连接杆,4为柴油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包括内侧设有底座 11的壳体1、安装于壳体1侧壁的散热装置2以及固定于壳体1内侧的减震装置3。壳体1为中空结构,壳体1上端开有开口(图中未标示),壳体1上方设有与开口相匹配的顶盖12,顶盖12与壳体1底座11之间构成容纳柴油机4的空间;其中,底座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11,两个固定块111对称分布于底座11底面的两侧;底座11的上表面设有柴油机4,底座11下方的壳体1空间内设有所述减震装置3。
壳体1具体为长方体结构,壳体1上相对的两侧壁的上端面均分别开有卡槽13和第一安装槽14,第一安装槽14内设有第一伸缩杆15;第一伸缩杆15 包括第一外管151和第一内管152;第一外管15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 14的底壁处,第一内管1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153;其中,第一内管152 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一弹簧154,第一弹簧154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外管151的上端面处,第一弹簧15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托板153的底面处;此外,开有卡槽 13和第一安装槽14的相应侧壁的外壁上端还铰接有一卡扣16,相应侧壁的内壁处开有第二安装槽17。
顶盖1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图中未标示);螺纹孔的内侧螺接有螺纹杆121,螺纹杆121的上端位于顶盖12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22,螺纹杆121的下端位于顶盖12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压板123,压板1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24;当壳体1内放置柴油机4后,缓冲垫124的下表面与柴油机4的上表面紧密接触。进一步地,顶盖12上相对的两侧端面还分别横向开设有滑槽125,滑槽125内设有插杆126,插杆1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127,第二弹簧127末端固定连接滑槽125槽壁;其中,插杆126的另一端沿滑槽125设置方向继续延伸至滑槽125外与所述卡扣16卡接配合,此时,插杆126 的上侧面与卡扣16内侧紧密接触,插杆126的下侧面与托板153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此外,顶盖12的两侧底面还设有凸块128,凸块128与上述卡槽13卡接配合。
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翅片21,散热翅片21内侧设有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外侧的水冷管22;散热翅片2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周侧内壁,另一侧与底座11上的柴油机4侧壁紧密接触;水冷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水泵23,水泵23固定安装于水箱24的一侧壁处;其中,水箱24具体设置于壳体1正面,且所述水冷管22的另一端与水箱24的另一侧壁相连接。
减震装置3包括滑杆31和竖杆32,滑杆31设置于壳体1内侧底部,滑杆 31两端分别与壳体1上相对的两侧壁相连;滑杆31上相对套设有两个第三弹簧 311,两个所述第三弹簧31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两侧壁内壁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312;滑杆31的中部还套设有第四弹簧313,第四弹簧313 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之对应的第一滑环314,第一滑环314的外侧铰接有与之对应的铰接杆315,铰接杆315末端铰接于底座11底面;其中,两个铰接杆315 的中间位置相互铰接,两铰接杆315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316;第二伸缩杆316以两个铰接杆315中心铰接处呈左右对称分布,第二伸缩杆316的上下端分别与两铰接杆315铰接;该第二伸缩杆316具体包括第二外管3161和第二内管3162,第二内管3162套设有第五弹簧3163,第五弹簧316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外管3161的上端面处,第五弹簧3163的上端与铰接杆315固定连接。
竖杆32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7内,竖杆32上端与第二安装槽17上壁处固定相连,竖杆32下端与第二安装槽17下壁处固定相连;竖杆32上套设有第二滑环321以及设于第二滑环321与第二安装槽17下壁之间的第六弹簧322,其中,第二滑环321外侧固定连接连接杆323,连接杆323末端与底座11侧壁相连;第六弹簧32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环321的下端面处,第六弹簧322 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槽17的下壁处。
其中,缓冲垫124具体为橡胶制缓冲垫,可防止挤压柴油机4过程中对柴油机4的外壳1造成损坏;缓冲垫124的下表面与柴油机4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可保证柴油机4的稳定,防止柴油机4上下移动;插杆126的上侧面与卡扣16 内侧紧密接触,插杆126的下侧面与托板153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托板153向上支撑插杆126,由于插杆126在卡扣16的内侧,进一步避免插杆126向上移动,从而保证了顶盖12固定在壳体1的上表面;卡槽13与凸块128相互卡接,防止顶盖12左右移动,进一步保证了顶盖12的稳定;滑块312的上表面和固定块111的侧面均为斜面,滑块312的上表面与固定块111的斜面相互配合。
本实施例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1)将柴油机4放入壳体1内侧的底座11上,盖上顶盖12;
(2)按压顶盖12两侧的插杆126,使插杆126收缩进入滑槽125内,向上翻转卡扣16,松开插杆126;此时,第二弹簧127开始张开并推动插杆126穿过卡扣16的内侧,壳体1上表面的第一伸缩杆15则在第一弹簧154的作用下向上拉伸,第一伸缩杆15顶端的托板153对插杆126向上挤压,使插杆126和卡扣16紧密接触;
(3)旋转顶盖12上方的旋转把手122,由于螺纹杆121和螺纹孔的螺纹配合关系,螺纹杆121沿螺纹孔向下移动,带动压板123向下移动,对柴油机4 进行挤压固定,压板123底部的缓冲垫124为柴油机4提供缓冲,避免柴油机4 的外壳受损;
(4)开启柴油机4,开始工作;当柴油机4自身温度上升时,柴油机4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21传递到水冷管22上,水体沿水冷管22进行循环流动,水体将散热翅片21传递的热量带到壳体1外部从而为柴油机4进行散热;当柴油机4震动时,带动底座11向下移动,底座11带动侧壁的连接杆323向下移动,连接杆323带动第二滑环321沿竖杆32向下滑动,第二滑环321对第六弹簧322进行压缩,第六弹簧322为柴油机4提供减震;底座1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其带动底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11向下移动;固定块111在下降的过程中,压缩滑块312向壳体1内壁一侧移动,滑块312对第三弹簧311进行压缩,第三弹簧311又为柴油机4提供减震;底座11向下移动时,对铰接杆315进行挤压,第二伸缩杆316开始收缩,并对第五弹簧3163进行压缩,铰接杆315被挤压过程中,与铰接杆315一端连接的第一滑环314沿滑杆31向两侧移动,从而对第四弹簧313进行拉伸,第四弹簧313和第五弹簧3163共同为柴油机4提供减震。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同时实现较好的散热、减震功能,具体如下:
(1)本实施例在散热翅片21内侧设置水冷管22,在壳体1外侧壁处设置水箱24和水泵23,通过水冷管22内循环流动的水体带走散热翅片21上的热量从而为柴油机4进行降温,防止柴油机4长期处于高温工作中,使柴油机4可以稳定运行,避免柴油机4内部部件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2)本实施例通过滑杆31、竖杆32、滑块312、第一滑环314、第二滑环 321、铰接杆315、第二伸缩杆316、第三弹簧311、第四弹簧313、第五弹簧3163 和第六弹簧322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柴油机4提供减震,有效避免了柴油机4由于震动导致内部零件加速磨耗,保证了该柴油机4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设有底座的壳体、安装于壳体侧壁的散热装置以及固定于壳体内侧的减震装置;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上端开有开口,壳体上方设有与开口相匹配的顶盖,顶盖与壳体底座之间构成容纳柴油机的空间;
所述壳体上相对的两侧壁的上端面均分别开有卡槽和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处,第一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开有卡槽和第一安装槽的相应侧壁的外壁上端还铰接有一卡扣,相应侧壁的内壁处开有第二安装槽;
所述顶盖上相对的两侧端面分别横向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插杆,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末端固定连接滑槽槽壁,插杆的另一端沿滑槽设置方向继续延伸至滑槽外并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所述顶盖的两侧底面还设有凸块,凸块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内侧设有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侧的水冷管;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周侧内壁,另一侧与底座上的柴油机侧壁紧密接触;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滑杆和竖杆,滑杆设置于壳体内侧底部,滑杆两端分别与壳体上相对的两侧壁相连;所述滑杆上相对套设有两个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两侧壁内壁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杆的中部还套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之对应的第一滑环,第一滑环的外侧铰接有与之对应的铰接杆,铰接杆末端铰接于底座底面;两个所述铰接杆之间呈交叉状,且相互铰接;所述竖杆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竖杆上端与第二安装槽上壁处固定相连,竖杆下端与第二安装槽下壁处固定相连;所述竖杆上套设有第二滑环以及设于第二滑环与第二安装槽下壁之间的第六弹簧,第二滑环外侧固定连接连接杆,连接杆末端则与底座侧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两个固定块对称分布于底座底面的两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所述柴油机,底座下方的壳体空间内设有所述减震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和固定块的侧面均为斜面;并且,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固定块的斜面之间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外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处,第一内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托板;其中,所述第一内管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外管的上端面处,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托板的底面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螺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位于顶盖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螺纹杆的下端位于顶盖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具体为橡胶制缓冲垫,缓冲垫的下表面与柴油机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水泵,水泵固定安装于水箱的一侧壁处,其中,水箱具体设置于壳体正面,且所述水冷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另一侧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铰接杆的中间位置相互铰接,两铰接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以两个铰接杆中心铰接处呈左右对称分布,第二伸缩杆的上下端分别与两铰接杆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外管和第二内管,第二内管套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外管的上端面处,第五弹簧的上端与铰接杆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环的下端面处,第六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槽的下壁处。
CN201821428116.5U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 Active CN208803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8116.5U CN208803907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8116.5U CN208803907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3907U true CN208803907U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36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28116.5U Active CN208803907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39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0593A (zh) * 2018-08-31 2018-12-04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98126A (zh) * 2019-10-28 2020-02-14 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减震的控制器箱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0593A (zh) * 2018-08-31 2018-12-04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98126A (zh) * 2019-10-28 2020-02-14 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减震的控制器箱体
CN110798126B (zh) * 2019-10-28 2021-09-10 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减震的控制器箱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0593A (zh)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803907U (zh) 一种柴油机散热减震装置
CN208900326U (zh) 一种改进的空气压缩机
CN208358340U (zh) 水泵定位工装
CN108365147A (zh) 一种电功三轮车电池用固定装置
CN207052648U (zh) 一种摩托车蓄电池隔热固定装置
CN20897057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支撑架
CN110884784A (zh) 一种乳化炸药生产用组合式储料设备
CN213017072U (zh) 一种液压泵用油箱冷却装置
CN216342440U (zh) 一种移动型柴油发电机
CN112355223B (zh) 一种金属材料的稳定时模压装置
CN21264299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空压机
CN211392346U (zh) 一种乳化炸药生产用组合式储料设备
CN214729593U (zh) 无人艇发动机
CN104565691A (zh) 一种基于滚轮和拉杆架构的发电机组
CN211549831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动功能的散热器
CN219961132U (zh) 一种弹性缓冲抗冲击电机控制器
CN112652962B (zh) 一种用于电力销售的智能型配电柜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61417U (zh) 一种用于仓储物流车的电容器模组
CN209942901U (zh) 一种利于焊接的冷却器
CN216873500U (zh) 一种防震隔热的网络安全机柜
CN214380453U (zh) 自循环转换发电机
CN214227048U (zh) 一种防泄漏免维护蓄电池
CN215058608U (zh) 一种800mn模锻液压机辅助脱模液压系统
CN213165184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用消音器的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