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0330U - 点胶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点胶机械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0330U
CN208800330U CN201821472305.2U CN201821472305U CN208800330U CN 208800330 U CN208800330 U CN 208800330U CN 201821472305 U CN201821472305 U CN 201821472305U CN 208800330 U CN208800330 U CN 208800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support base
driving
machinery hand
drive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723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ya Xi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ngya Xi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ngya Xi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ngya Xi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723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0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0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03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胶机械手,包括连接板、设于连接板的第一支撑座、与第一支撑座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板、用于驱动第一活动板沿第一支撑座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活动板相连的第二支撑座、第二活动板、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活动板相连的第三支撑座、与第三支撑座滑动连接的第三活动板、用于驱动第三活动板沿第三支撑座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设于第三活动板的胶桶安装板、以及设于第三活动板的胶桶加热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活动板沿第一支撑座滑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活动板沿第二支撑座滑动;第三驱动机构带动第三活动板沿第三支撑座滑动;最终实现带动固定安装在胶桶安装板上的胶桶在X、Y、Z轴三个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点胶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胶机械手。
背景技术
点胶是许多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序,其目的使对电子元件进行固定或者绝缘,传统的点胶操作采用人工手动点胶,生产效率低,点胶量控制不均衡,严重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点胶效率,提高电子产品点胶质量,并适合各种类型的产品点胶,因此需要一种高效自动点胶机械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胶机械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点胶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点胶机械手,包括连接板、设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板、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沿所述第一支撑座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活动板相连的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板、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板沿所述第二支撑座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相连的第三支撑座、与所述第三支撑座滑动连接的第三活动板、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活动板沿所述第三支撑座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板的胶桶安装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板的胶桶加热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活动板相连的第一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第一丝杠轴、设于所述第一丝杠轴的端部的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相配合的第一主动轮、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的第一同步带、以及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相连的第一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相连的第二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第二丝杠轴、设于所述第二丝杠轴的端部的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相配合的第二主动轮、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的第二同步带、以及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相连的第二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三活动板相连的第三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三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第三丝杠轴、设于所述第三丝杠轴的端部的第三从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相配合的第三主动轮、设于所述第三主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之间的第三同步带、以及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主动轮相连的第三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座上设有第三直线导轨,所述第三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的第一位置感应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第二位置感应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座上设有第三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三活动板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的第三位置感应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活动板沿第一支撑座滑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活动板沿第二支撑座滑动;第三驱动机构带动第三活动板沿第三支撑座滑动;最终实现带动固定安装在胶桶安装板上的胶桶在X、Y、Z轴三个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点胶机械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点胶机械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板;2、第一支撑座;3、第一活动板;4、第二支撑座;5、第二活动板;6、第三支撑座;7、第三活动板;8、胶桶安装板;9、胶桶加热件;10、第一从动轮;11、第一主动轮;12、第一同步带;13、第一驱动电机;14、第二从动轮;15、第二主动轮;16、第二同步带;17、第二驱动电机;18、第三从动轮;19、第三主动轮;20、第三同步带;21、第三驱动电机;22、第一位置传感器;23、第一位置感应片;24、第二位置传感器;25、第二位置感应片;26、第三位置传感器;27、第三位置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点胶机械手,包括连接板1、设于连接板1的第一支撑座2、与第一支撑座2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板3、用于驱动第一活动板3沿第一支撑座2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活动板3相连的第二支撑座4、与第二支撑座4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板5、用于驱动第二活动板5沿第二支撑座4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活动板5相连的第三支撑座6、与第三支撑座6滑动连接的第三活动板7、用于驱动第三活动板7沿第三支撑座6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设于第三活动板7的胶桶安装板8、以及设于第三活动板7的胶桶加热件9。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点胶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胶桶固定安装在胶桶安装板8上,同步利用胶桶加热件9对胶桶进行加热,使得胶桶内的胶水达到点胶的条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活动板3沿第一支撑座2滑动,定义为X方向的滑动,进而带动设置在第一活动板3的第二支撑座4在X方向上滑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活动板5沿第二支撑座4滑动,定义为Y方向的滑动,进而带动设置在第二活动板5的第三支撑座6在Y方向上滑动;第三驱动机构带动第三活动板7沿第三支撑座6滑动,定义为Z方向的滑动,进而带动设置在第三活动板7的胶桶安装板8及胶桶加热件9在Z方向上滑动;最终实现带动固定安装在胶桶安装板8上的胶桶在X、Y、Z轴三个方向移动,也即在点胶过程中能实现行程范围内的三维空间的点胶,符合生产需求,提升了点胶加工的速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械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活动板3相连的第一丝杠螺母、与第一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第一丝杠轴、设于第一丝杠轴的端部的第一从动轮10、与第一从动轮10相配合的第一主动轮11、设于第一主动轮11与第一从动轮10之间的第一同步带12、以及输出轴与第一主动轮11相连的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为:第一驱动电机13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11转动并通过第一同步带12带动第一从动轮10转动,进而实现带动第一丝杠轴转动,第一丝杠轴转动时第一丝杠螺母沿第一丝杠轴的轴向运动,进而实现带动与第一丝杠螺母相连的第一活动板3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械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二活动板5相连的第二丝杠螺母、与第二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第二丝杠轴、设于第二丝杠轴的端部的第二从动轮14、与第二从动轮14相配合的第二主动轮15、设于第二主动轮15与第二从动轮14之间的第二同步带16、以及输出轴与第二主动轮15相连的第二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为:第二驱动电机17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15转动并通过第二同步带16带动第二从动轮14转动,进而实现带动第二丝杠轴转动,第二丝杠轴转动时第二丝杠螺母沿第二丝杠轴的轴向运动,进而实现带动与第二丝杠螺母相连的第二活动板5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械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三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三活动板7相连的第三丝杠螺母、与第三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第三丝杠轴、设于第三丝杠轴的端部的第三从动轮18、与第三从动轮18相配合的第三主动轮19、设于第三主动轮19与第三从动轮18之间的第三同步带20、以及输出轴与第三主动轮19相连的第三驱动电机21。第三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为:第三驱动电机21转动带动第三主动轮19转动并通过第三同步带20带动第三从动轮18转动,进而实现带动第三丝杠轴转动,第三丝杠轴转动时第三丝杠螺母沿第三丝杠轴的轴向运动,进而实现带动与第三丝杠螺母相连的第三活动板7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械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支撑座2上设有第一直线导轨,第一活动板3上设有与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动设于第一活动板3上,第一直线导轨设于第一支撑座2上,第一滑块可沿第一直线导轨滑动且不脱离第一直线导轨;因此第一活动板3可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直线导轨的配合实现相对第一支撑座2滑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械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支撑座4上设有第二直线导轨,第二活动板5上设有与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动设于第二活动板5上,第二直线导轨设于第二支撑座4上,第二滑块可沿第二直线导轨滑动且不脱离第二直线导轨;因此第二活动板5可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直线导轨的配合实现相对第二支撑座4滑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械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三支撑座6上设有第三直线导轨,第三活动板7上设有与第三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第三滑动设于第三活动板7上,第三直线导轨设于第三支撑座6上,第三滑块可沿第三直线导轨滑动且不脱离第三直线导轨;因此第三活动板7可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三直线导轨的配合实现相对第三支撑座6滑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械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支撑座2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22,第一活动板3上设有用于触发第一位置传感器22的第一位置感应片23。当第一活动板3沿第一支撑座2滑动至与第一位置传感器22的位置相对应时,第一位置感应片23触发第一位置传感器22,以此监测第一活动板3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械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支撑座4上设有第二位置传感器24,第二活动板5上设有用于触发第二位置传感器24的第二位置感应片25。当第二活动板5沿第二支撑座4滑动至与第二位置传感器24的位置相对应时,第二位置感应片25触发第二位置传感器24,以此监测第二活动板5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械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三支撑座6上设有第三位置传感器26,第三活动板7上设有用于触发第三位置传感器26的第三位置感应片27。当第三活动板7沿第三支撑座6滑动至与第三位置传感器26的位置相对应时,第三位置感应片27触发第三位置传感器26,以此监测第三活动板7的运动状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设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板、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沿所述第一支撑座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活动板相连的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板、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板沿所述第二支撑座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相连的第三支撑座、与所述第三支撑座滑动连接的第三活动板、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活动板沿所述第三支撑座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板的胶桶安装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板的胶桶加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活动板相连的第一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第一丝杠轴、设于所述第一丝杠轴的端部的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相配合的第一主动轮、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的第一同步带、以及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相连的第一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相连的第二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第二丝杠轴、设于所述第二丝杠轴的端部的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相配合的第二主动轮、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的第二同步带、以及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相连的第二驱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三活动板相连的第三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三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第三丝杠轴、设于所述第三丝杠轴的端部的第三从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相配合的第三主动轮、设于所述第三主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之间的第三同步带、以及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主动轮相连的第三驱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座上设有第三直线导轨,所述第三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的第一位置感应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第二位置感应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座上设有第三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三活动板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的第三位置感应片。
CN201821472305.2U 2018-09-07 2018-09-07 点胶机械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00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2305.2U CN208800330U (zh) 2018-09-07 2018-09-07 点胶机械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2305.2U CN208800330U (zh) 2018-09-07 2018-09-07 点胶机械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0330U true CN208800330U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37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7230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00330U (zh) 2018-09-07 2018-09-07 点胶机械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03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0571A (zh) * 2020-08-06 2020-10-20 广东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点胶装置和点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0571A (zh) * 2020-08-06 2020-10-20 广东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点胶装置和点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43482Y (zh) 精密全自动点胶机
CN206065839U (zh) 气门锁夹自动压装机
CN204770275U (zh) 一种校直机的夹持装置
CN208961344U (zh) 一种十工位转盘式自动焊接机
CN208800330U (zh) 点胶机械手
CN208066643U (zh) 一种定位精确的自动点胶机
CN202877037U (zh) 一种点胶机
CN208894520U (zh) 一种面板涂胶机
CN110395896A (zh) 光电玻璃切割机
CN205058066U (zh) 机械手的前后传动机构
CN213633711U (zh) 一种电路板检测用定位装置
CN202639860U (zh) 一种旋转式的xz轴运动平台
CN209271804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贴合点胶机
CN208810854U (zh) 一种折弯机用后挡料装置
CN208285737U (zh) 高精度全自动贴片机
CN207681620U (zh) 一种立式圆弧形板材切割机
CN209440807U (zh) 一种悬臂式桌面级3d打印机
CN109382818A (zh) 一种带旋转的四轴机构
CN208007977U (zh) 一种翻转模组
CN209577815U (zh) 汽车座椅u型头枕骨架折弯机
CN209140927U (zh) 机械手驱动装置
CN209035833U (zh) 铝框焊接机
CN204051545U (zh) 一种利用传动机构自动混料配料的装置
CN208728524U (zh) 折弯机用可旋转式滑动前托料装置
CN203566111U (zh) 一种气缸倍增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