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0414U -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0414U
CN208780414U CN201821755463.9U CN201821755463U CN208780414U CN 208780414 U CN208780414 U CN 208780414U CN 201821755463 U CN201821755463 U CN 201821755463U CN 208780414 U CN208780414 U CN 208780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uth
gas supply
supply assembly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54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春来
张晓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s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s
Priority to CN2018217554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0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0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0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该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供气组件、用于连接被测件的检测口和用于连接标准件的标准口;所述检测口和所述标准口分别连通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口之间设置有检测端阀门;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标准口之间设置有标准端阀门;所述检测口与所述标准口之间设置有差压传感器。该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标准件和气密性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速度慢、检测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射频技术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广泛应用,其产品也即医用射频消融电极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需满足更多的使用要求。其中,该类产品冷却水系统的气密性是有效考察产品质量的测试指标。
在医用射频消融电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冷却水管路进行气密性检验,以保证其产品质量。
现有检测方法有两种:
1、采用管路浸入水中,然后对管路充气,看管路表面是否有气泡冒出。具体而言,把管路放入水中,封闭管路的一端,从管路的另一端对管路进行充气,观察浸入水中的管体是否有气泡冒出。
该方法对产品有污染、检测速度慢、并且在检测完毕后需要处理管体表面的水,其后处理繁琐,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2、如图1所示,一个气源1(例如气泵)通过减压阀2将气源输出气体的压力进行稳压处理,再通过充气管路3将高压气体送到第一检测口4和第二检测口5。第一检测口4和第二检测口5分别连接一个被测试件,可以一次测试两个被测件。在靠近第一检测口4第二检测口5处通过一个差压传感器6测量第一检测口4和第二检测口5之间的压力差。
如果第一检测口4连接的被测件漏气,第二检测口5连接的被测件不漏气,则差压传感器6可指示出第一检测口4处的压力低于第二检测口5处的压力。如果两者都漏气或者都不漏气,则差压传感器6无输出,这种情况再进行第二步检测,即堵住第一检测口4(或者堵住第二检测口5),再测试第二检测口5(或者第一检测口4)连接的被测件是否漏气,如果不漏气,则两个被测件都不漏气,如果漏气则二者都漏气。
该方法在出现较大漏气量的情况下,检测结果很理想;并且检测速度快,无污染,不需要二次处理。但是在出现微小漏气的情况下,检测不准确,有时候需要两次测试才能判断出结果。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以提高检测速度和检测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速度慢、检测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气密性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速度慢、检测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供气组件、用于连接被测件的检测口和用于连接标准件的标准口;
所述检测口和所述标准口分别连通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
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口之间设置有检测端阀门;
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标准口之间设置有标准端阀门;
所述检测口与所述标准口之间设置有差压传感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用于监测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的压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组件;
所述检测端阀门和所述标准端阀门为电磁阀;
所述检测端阀门和所述标准端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端阀门和所述标准端阀门的电路的通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将监测的压力值发送给所述控制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气源和调压阀;
所述调压阀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气源,所述调压阀的输出端为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水汽过滤器;
所述调压阀设置在所述气源与所述水汽过滤器之间;
所述水汽过滤器的输出端为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水汽过滤器为活性炭过滤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检测口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标准口与每个所述检测口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差压传感器;
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每个所述检测口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检测端阀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差压传感器替换为差压压力表。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标准件和气密性检测装置;
所述标准件与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标准口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供气组件、检测口和标准口;通过供气组件给连接检测口的被测件和连接标准口的标准件提供气源,在被测件和标准件获得稳定的气压后,同时关闭检测端阀门和标准端阀门,以阻断被测件、标准件和差压传感器与供气组件之间的气路,此时通过观察差压传感器来判断被测件是否漏气。若差压传感器稳定则被测件气密性良好,否则被测件漏气。通过检测端阀门和标准端阀门,以减少供气组件在检测过程中对被测件和标准件的影响。该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准确度高,可以检测微小的漏气,且检测速度快,无污染,不需要二次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系统,通过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供气组件给连接检测口的被测件和连接标准口的标准件提供气源,在被测件和标准件获得稳定的气压后,同时关闭检测端阀门和标准端阀门,以阻断被测件、标准件和差压传感器与供气组件之间的气路,此时通过观察差压传感器来判断被测件是否漏气。若差压传感器稳定则被测件气密性良好,否则被测件漏气。通过检测端阀门和标准端阀门,以减少供气组件在检测过程中对被测件和标准件的影响。该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准确度高,可以检测微小的漏气,且检测速度快,无污染,不需要二次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标:1-气源;2-减压阀;3-充气管路;4-第一检测口;5-第二检测口;6-差压传感器;
100-气源;200-调压阀;300-压力传感器;400-被测件;500-标准件;600-检测端阀门;700-标准端阀门;800-差压传感器;900-控制组件;110-水汽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两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示出了一个与被测件连接的检测口和一个与标准件连接的标准口,图3示出了两个与被测件连接的检测口和一个与标准件连接的标准口。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适用于检测医用射频消融电极的冷却水管路的气密性,也可用于其他产品的气密性检测。
参见图2-图4所示,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供气组件、用于连接被测件400的检测口和用于连接标准件500的标准口;可选地,标准件500为经过检验不漏气的标准密封容器。
检测口和标准口分别连通供气组件的输出端;
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检测口之间设置有检测端阀门600;通过检测端阀门600以控制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检测口之间管路的通断。
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标准口之间设置有标准端阀门700;通过标准端阀门700以控制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标准口之间管路的通断。
检测口与标准口之间设置有差压传感器800。可选地,差压传感器800替换为差压压力表。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供气组件、检测口和标准口;通过供气组件给连接检测口的被测件400和连接标准口的标准件500提供气源,在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获得稳定的气压后,同时关闭检测端阀门600和标准端阀门700,以阻断被测件400、标准件500和差压传感器800与供气组件之间的气路,此时通过观察差压传感器800来判断被测件400是否漏气。若差压传感器800稳定则被测件400气密性良好,否则被测件400漏气。通过检测端阀门600和标准端阀门700,以减少供气组件在检测过程中对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的影响。该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准确度高,可以检测微小的漏气,且检测速度快,无污染,不需要二次处理。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供气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300;
压力传感器300设置在供气组件的输出端,用于监测供气组件的输出端的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300,以实时监测供气组件对整个管路、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进行充气过程中的气压,以便于监测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是否获得稳定的气压。在压力传感器300输出信号稳定以后,即可认为气源对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的充气过程完成。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组件900;
检测端阀门600和标准端阀门700为电磁阀;
检测端阀门600和标准端阀门700分别与控制组件900电连接;控制组件900用于控制检测端阀门600和标准端阀门700的电路的通断,进而控制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检测口之间管路的通断,以及控制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标准口之间管路的通断。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300与控制组件900电连接;
压力传感器300用于将监测的供气组件输出端的压力值发送给控制组件900;进而便于控制组件900实时监测供气组件对整个管路、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进行充气过程中的气压,进而便于监测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是否获得稳定的气压。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供气组件包括气源100和调压阀200;
调压阀200的输入端连通气源100,调压阀200的输出端为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也即检测口和标准口分别连通调压阀200的输出端。通过调压阀200,以使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可以获得预设的气压,以保证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正常工作。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供气组件包括水汽过滤器110;
调压阀200设置在气源100与水汽过滤器110之间;
水汽过滤器110的输出端为供气组件的输出端;调压阀200的输出端通过水汽过滤器110的输出端连通检测口和标准口。通过水汽过滤器110,以将空气中的水分滤出,以尽量减少对压力传感器300、差压传感器800等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其气源100可通过调压阀200,使气压稳定在预期压力,经过水汽过滤器110,将空气中的水分滤出,以尽量减少对压力传感器300、差压传感器800等影响。由压力传感器300测量充气过程中气路内气压变化情况。气路通过检测端阀门600、标准端阀门700对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同时进行充气。
在气源100对整个管路、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进行充气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300进行即时测量。在压力传感器300输出信号稳定以后,即认为气源100对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的充气过程完成。充气过程完成后,关闭检测端阀门600和标准端阀门700。这时,被测件400和标准件500进入压力保持阶段,在该阶段检测差压传感器800的输出,经过一定的保持时间,如果差压传感器800输出稳定,没有增加或减少,即认为被测件400不漏气。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水汽过滤器110为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水汽过滤器110还可以为其他过滤气体中水汽的过滤装置。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检测口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标准口与每个检测口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差压传感器800;
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每个检测口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检测端阀门600。
可选地,检测口的数量为多个;相应的,差压传感器800的数量、检测端阀门600的数量与检测口的数量一致。通过设置多个检测口,以便同时检测多个被测件400,以提高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的效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系统,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标准件和气密性检测装置;
标准件与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标准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密性检测系统,通过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供气组件给连接检测口的被测件和连接标准口的标准件提供气源,在被测件和标准件获得稳定的气压后,同时关闭检测端阀门和标准端阀门,以阻断被测件、标准件和差压传感器与供气组件之间的气路,此时通过观察差压传感器来判断被测件是否漏气。若差压传感器稳定则被测件气密性良好,否则被测件漏气。通过检测端阀门和标准端阀门,以减少供气组件在检测过程中对被测件和标准件的影响。该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准确度高,可以检测微小的漏气,且检测速度快,无污染,不需要二次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密性检测系统具有实施例一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组件、用于连接被测件的检测口和用于连接标准件的标准口;
所述检测口和所述标准口分别连通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
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口之间设置有检测端阀门;
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标准口之间设置有标准端阀门;
所述检测口与所述标准口之间设置有差压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用于监测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
所述检测端阀门和所述标准端阀门为电磁阀;
所述检测端阀门和所述标准端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端阀门和所述标准端阀门的电路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将监测的压力值发送给所述控制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气源和调压阀;
所述调压阀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气源,所述调压阀的输出端为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水汽过滤器;
所述调压阀设置在所述气源与所述水汽过滤器之间;
所述水汽过滤器的输出端为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过滤器为活性炭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口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标准口与每个所述检测口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差压传感器;
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与每个所述检测口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检测端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压传感器替换为差压压力表。
10.一种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准件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所述标准件与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标准口连接。
CN201821755463.9U 2018-10-26 2018-10-26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Active CN208780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5463.9U CN208780414U (zh) 2018-10-26 2018-10-26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5463.9U CN208780414U (zh) 2018-10-26 2018-10-26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0414U true CN208780414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63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5463.9U Active CN208780414U (zh) 2018-10-26 2018-10-26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0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5101A (zh) * 2020-07-19 2020-10-30 方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差压气密性测试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5101A (zh) * 2020-07-19 2020-10-30 方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差压气密性测试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40441U (zh) 一种差压式空气泄漏测试仪
CN202903434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111089690A (zh)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气密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5175984U (zh) 带自清洗功能的连续检测气体探测器
CN101718611B (zh) 发动机部件及整机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8780414U (zh) 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CN105241616A (zh)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人防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2611801U (zh) 集机油液位和曲轴箱压力一体测量的传感器
CN104359636A (zh) 一种水箱气密性检测系统
CN103471777B (zh)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气体泄漏检测方法
CN109916568A (zh) 电机控制器密封性检测系统、装置及方法
CN207335964U (zh) 一种胎压传感器测试系统
CN106289630B (zh) 一种管路压力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110307943A (zh) 一种密封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4111150A (zh) 一种容器检测口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205209912U (zh) 自动清洗式检测血液粘度的血流变仪
CN209727392U (zh) 一种液压油缸测试装置
CN206996308U (zh) 干式过滤膜滤芯测试设备
CN203011652U (zh) 一种汽车水泵总成密封测试系统
CN205786119U (zh) 一种液化石油气钢瓶水压试验装置
CN105277322A (zh) 一种人防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5898389U (zh) 气密性检测仪
CN209085871U (zh) 一种压缩机筒体测漏仪
CN211401576U (zh) 一种高精度容积压降式气密性检漏仪
CN111579166A (zh) 一种evap系统燃油蒸气泄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