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8847U - 折叠儿童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儿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8847U
CN208698847U CN201821416809.2U CN201821416809U CN208698847U CN 208698847 U CN208698847 U CN 208698847U CN 201821416809 U CN201821416809 U CN 201821416809U CN 208698847 U CN208698847 U CN 208698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vertical connecting
frame
hinge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68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理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168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8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8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88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下纵连杆通过一连接板件与后车架连接,后车架的上端与连接板件铰链连接,后车架上端与连接板件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H,后车架整体绕中心轴H旋转;中纵连杆设有平稳支点,后车架设有与中纵连杆平稳支点对应的挂扣开口,挂扣开口挂扣或脱离平稳支点。前车架、后车架和后背架通过多处的横连杆和纵连杆的铰链连接,使车架整体有剪刀结构式的开合效果;当车架完全展开时,后车架的挂扣开口挂扣中纵连杆的平稳支点时,可加强车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折叠儿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折叠儿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儿童车一般可进行折叠和展开,但现有的折叠儿童车结构复杂,而且车架的稳定性各有参差。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折叠儿童车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儿童车,它结构简单灵巧,实用性强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儿童车,包括车架、坐垫、车轮以及连接车架的横连杆和纵连杆,其特征在于:车架有前车架、后车架和后背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的下部分别至少连接一个车轮;
横连杆有前横杆、后横杆和前车架横杆,前车架的上端与前横杆铰链连接,前车架横杆置于前车架的下部,后横杆连接有连接座,后背架通过连接座与后横杆铰链连接;
纵连杆有上纵连杆、中纵连杆和下纵连杆,上纵连杆的前端与前横杆铰链连接,上纵连杆的后端与后背架的下部铰链连接;
中纵连杆的前端与前横杆铰链连接,中纵连杆的后端与后车架的中部铰链连接,中纵连杆后端与后车架中部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F,后车架的上部和下部同时绕中心轴F旋转;
下纵连杆的前端通过前车架横杆与前车架铰链连接,下纵连杆的后端与连接座的下部铰链连接;下纵连杆通过一连接板件与后车架连接,后车架的上端与连接板件铰链连接,后车架上端与连接板件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H,后车架整体绕中心轴H旋转;
中纵连杆设有平稳支点,后车架设有与中纵连杆平稳支点对应的挂扣开口,挂扣开口挂扣或脱离平稳支点;
当车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后车架的挂扣开口挂扣中纵连杆的平稳支点;当车架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后车架的挂扣开口脱离中纵连杆的平稳支点,且前车架的最下端到达后车架的中部位置处,而后车架的最下端到达前车架的中部位置处。
其技术效果:前车架、后车架和后背架通过多处的横连杆和纵连杆的铰链连接,使车架整体有剪刀结构式的开合效果;当车架完全展开时,后车架的挂扣开口挂扣中纵连杆的平稳支点时,可加强车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件形状为两端窄中间宽的菱形状,连接板件一窄端为固定端,固定端与下纵连杆后端的外侧固定连接;
连接板件的另一窄端为铰链端,铰链端轴向延伸出下纵连杆,连接板件的铰链端与后车架的上部铰链连接,中心轴H为铰链端与后车架的铰链中轴。
进一步地,所述平稳支点形状为圆形,平稳支点置于中纵连杆杆体中部的内侧且突出杆体,后车架的挂扣开口形状呈C形的凹口,挂扣开口置于后车架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上端与前横杆的两端铰链连接,中纵连杆前端与前横杆的铰链连接处置于前车架上端的内侧,上纵连杆前端与前横杆的铰链连接处置至于前车架上端的外侧,前横杆的中心轴为中心轴B,前车架、上纵连杆的前端以及中纵连杆的前端均绕中心轴B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后背架由上后背架和下后背架构成,上后背架和下后背架通过一后背架连接端铰链连接,后背架连接端的铰连中轴为中心轴G,上后背架绕中心轴G旋转;后背架连接端设有锁键,使上后背架要展开状态时,可处于固定状态,上后背架呈C形状,C形开口两端通过后背架连接端与下后背架连接;儿童车折叠状态时,以后背架连接端和前横杆为支撑点,使儿童车整体垂直方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横杆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上部与后背架的下后背架下端连接,后横杆的中心轴为中心轴E,后背架整体绕中心轴E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后背架的下后背架杆体下部有一向内侧弯的弯曲端,上纵连杆后端与弯曲端的外侧铰链连接,上纵连杆后端与弯曲端外侧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A,上纵连杆后端绕中心轴A旋转;后背架的弯曲端到连接座的连接处为直杆状,直杆状可增加背部空间,提高儿童平躺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横杆的两端与前车架铰链连接,下纵连杆的前端与前车架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前车架横杆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C,下纵连杆的前端绕中心轴C旋转;前车架横杆安装有脚踏板。
下纵连杆的后端与连接座下部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D,下纵连杆的后端绕中心轴D旋转,中心轴D置于中心轴E的下方;中心轴E和中心轴D均置于连接座,连接板件中部设有与中心轴D相对的通孔,通孔可方便下纵连杆的后端与连接座下部的铰链连接处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上纵连杆、前车架、下纵连杆和后背架的中心延长线构成以中心轴A、中心轴B、中心轴C以及连接座为端点的四边形;四边形以连接座为中心原点,以中心轴A和中心轴C为对角开合作展开或折叠运动;四边形为不稳定的结构,纵连杆、前车架、下纵连杆和后背架多处的铰链连接,使车架可实现剪刀式的展开和折叠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安装在中纵连杆的内侧,坐垫后侧有车架解锁器;解锁器控制车架的展开或折叠。
以上各进一步均为一个示例,各个示例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例,也可以在保证不矛盾的前提下,各示例任意组合构成组合式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折叠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车轮后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叠儿童车,包括车架、坐垫5、车轮10以及连接车架的横连杆和纵连杆,车架有前车架1、后车架2和后背架11,前车架1和后车架2的下部分别至少连接一个车轮10;横连杆有前横杆3、后横杆4和前车架横杆6,前车架1的上端与前横杆3铰链连接,前车架横杆6置于前车架1的下部,后横杆4连接有连接座8,后背架11通过连接座8与后横杆4铰链连接;纵连杆有上纵连杆13、中纵连杆12和下纵连杆7,上纵连杆13的前端与前横杆3铰链连接,上纵连杆13的后端与后背架11的下部铰链连接;中纵连杆12的前端与前横杆3铰链连接,中纵连杆12的后端与后车架2的中部铰链连接,中纵连杆12后端与后车架2中部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F,后车架2的上部和下部同时绕中心轴F旋转;下纵连杆7的前端通过前车架横杆6与前车架1铰链连接,下纵连杆7的后端与连接座8的下部铰链连接;下纵连杆7通过一连接板件9与后车架2连接,后车架2的上端与连接板件9铰链连接,后车架2上端与连接板件9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H,后车架2整体绕中心轴H旋转;中纵连杆12设有平稳支点12.1,后车架2设有与中纵连杆12平稳支点12.1对应的挂扣开口2.2,挂扣开口2.2挂扣或脱离平稳支点12.1;当车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后车架2的挂扣开口2.2挂扣中纵连杆12的平稳支点12.1;当车架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后车架2的挂扣开口2.2脱离中纵连杆12的平稳支点12.1,且前车架1的最下端到达后车架2的中部位置处,而后车架2的最下端到达前车架1的中部位置处。
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板件9形状为两端窄中间宽的菱形状,连接板件9一窄端为固定端9.1,固定端9.1与下纵连杆7后端的外侧固定连接;
连接板件9的另一窄端为铰链端9.2,铰链端9.2轴向延伸出下纵连杆7,连接板件9的铰链端9.2与后车架2的上部铰链连接,中心轴H为铰链端9.2与后车架2的铰链中轴;平稳支点12.1形状为圆形,平稳支点12.1置于中纵连杆12杆体中部的内侧且突出杆体,后车架2的挂扣开口2.2形状呈C形的凹口,挂扣开口2.2置于后车架2的上部。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前车架1上端与前横杆3的两端铰链连接,中纵连杆12前端与前横杆3的铰链连接处置于前车架1上端的内侧,上纵连杆13前端与前横杆3的铰链连接处置至于前车架1上端的外侧,前横杆3的中心轴为中心轴B,前车架1、上纵连杆13的前端以及中纵连杆12的前端均绕中心轴B旋转;后背架11由上后背架11.1和下后背架11.2构成,上后背架11.1和下后背架11.2通过一后背架连接端11.3铰链连接,后背架连接端11.3的铰连中轴为中心轴G,上后背架11.1绕中心轴G旋转;后横杆4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座8,连接座8的上部与后背架11的下后背架11.2下端连接,后横杆4的中心轴为中心轴E,后背架11整体绕中心轴E旋转;后背架11的下后背架11.2杆体下部有一向内侧弯的弯曲端11.2.1,上纵连杆13后端与弯曲端11.2.1的外侧铰链连接,上纵连杆13后端与弯曲端11.2.1外侧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A,上纵连杆13后端绕中心轴A旋转;前车架横杆6的两端与前车架1铰链连接,下纵连杆7的前端与前车架横杆6的中部固定连接,前车架横杆6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C,下纵连杆7的前端绕中心轴C旋转;下纵连杆7的后端与连接座8下部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D,下纵连杆7的后端绕中心轴D旋转,中心轴D置于中心轴E的下方。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上纵连杆13、前车架1、下纵连杆7和后背架11的中心延长线构成以中心轴A、中心轴B、中心轴C以及连接座8为端点的四边形;四边形以连接座8为中心原点,以中心轴A和中心轴C为对角开合作展开或折叠运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坐垫5安装在中纵连杆12的内侧,坐垫5后侧有车架解锁器14。
儿童车从展开状态变成折叠状态时,解开后背架11的后背架连接端11.3锁健,上后背架11.1以a方向绕中心轴G旋转且向下后背架11.2靠近;然后拉动解锁器14并手提后横杆4使车架整体重心向下,在重力作用下,后背架11在下后背架11.2的带动下以b方向绕中心轴E旋转且向中纵连杆12靠近;后背架11向中纵连杆12靠近时,上纵连杆13的后端跟随后背架11运动,上纵连杆13前端绕中心轴B旋转同时上纵连杆13后端绕中心轴A旋转,上纵连杆13整体以c方向向中纵连杆12靠近;后车架2的挂扣开口2.2脱离中纵连杆12的平稳支点12.1,后车架2的整体以f方向绕中心轴H旋转,后车架2的上部和下部以f方向绕中心轴F旋转,后车架2整体向中纵连杆12靠近;下纵连杆7的后端绕中心轴D旋转同时下纵连杆7的前端绕中心轴C旋转,下纵连杆7整体以d方向向中纵连杆12靠近;下纵连杆7向中纵连杆12靠近时,前车架1跟随下纵连杆7运动,前车架1以e方向绕中心轴B向中纵连杆12靠近;前车架1、后车架2和后背架11以及上纵连杆13和下纵连杆7均向中纵连杆12靠拢,儿童车折叠状态时,以后背架连接端11.3和前横杆3为支撑点,使儿童车整体垂直方置。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儿童车,包括车架、坐垫(5)、车轮(10)以及连接车架的横连杆和纵连杆,其特征在于:车架有前车架(1)、后车架(2)和后背架(11),前车架(1)和后车架(2)的下部分别至少连接一个车轮(10);
横连杆有前横杆(3)、后横杆(4)和前车架横杆(6),前车架(1)的上端与前横杆(3)铰链连接,前车架横杆(6)置于前车架(1)的下部,后横杆(4)连接有连接座(8),后背架(11)通过连接座(8)与后横杆(4)铰链连接;
纵连杆有上纵连杆(13)、中纵连杆(12)和下纵连杆(7),上纵连杆(13)的前端与前横杆(3)铰链连接,上纵连杆(13)的后端与后背架(11)的下部铰链连接;
中纵连杆(12)的前端与前横杆(3)铰链连接,中纵连杆(12)的后端与后车架(2)的中部铰链连接,中纵连杆(12)后端与后车架(2)中部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F,后车架(2)的上部和下部同时绕中心轴F旋转;
下纵连杆(7)的前端通过前车架横杆(6)与前车架(1)铰链连接,下纵连杆(7)的后端与连接座(8)的下部铰链连接;下纵连杆(7)通过一连接板件(9)与后车架(2)连接,后车架(2)的上端与连接板件(9)铰链连接,后车架(2)上端与连接板件(9)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H,后车架(2)整体绕中心轴H旋转;
中纵连杆(12)设有平稳支点(12.1),后车架(2)设有与中纵连杆(12)平稳支点(12.1)对应的挂扣开口(2.2),挂扣开口(2.2)挂扣或脱离平稳支点(12.1);
当车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后车架(2)的挂扣开口(2.2)挂扣中纵连杆(12)的平稳支点(12.1);当车架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后车架(2)的挂扣开口(2.2)脱离中纵连杆(12)的平稳支点(12.1),且前车架(1)的最下端到达后车架(2)的中部位置处,而后车架(2)的最下端到达前车架(1)的中部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件(9)形状为两端窄中间宽的菱形状,连接板件(9)一窄端为固定端(9.1),固定端(9.1)与下纵连杆(7)后端的外侧固定连接;
连接板件(9)的另一窄端为铰链端(9.2),铰链端(9.2)轴向延伸出下纵连杆(7),连接板件(9)的铰链端(9.2)与后车架(2)的上部铰链连接,中心轴H为铰链端(9.2)与后车架(2)的铰链中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平稳支点(12.1)形状为圆形,平稳支点(12.1)置于中纵连杆(12)杆体中部的内侧且突出杆体,后车架(2)的挂扣开口(2.2)形状呈C形的凹口,挂扣开口(2.2)置于后车架(2)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前车架(1)上端与前横杆(3)的两端铰链连接,中纵连杆(12)前端与前横杆(3)的铰链连接处置于前车架(1)上端的内侧,上纵连杆(13)前端与前横杆(3)的铰链连接处置至于前车架(1)上端的外侧,前横杆(3)的中心轴为中心轴B,前车架(1)、上纵连杆(13)的前端以及中纵连杆(12)的前端均绕中心轴B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后背架(11)由上后背架(11.1)和下后背架(11.2)构成,上后背架(11.1)和下后背架(11.2)通过一后背架连接端(11.3)铰链连接,后背架连接端(11.3)的铰连中轴为中心轴G,上后背架(11.1)绕中心轴G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后横杆(4)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座(8),连接座(8)的上部与后背架(11)的下后背架(11.2)下端连接,后横杆(4)的中心轴为中心轴E,后背架(11)整体绕中心轴E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后背架(11)的下后背架(11.2)杆体下部有一向内侧弯的弯曲端(11.2.1),上纵连杆(13)后端与弯曲端(11.2.1)的外侧铰链连接,上纵连杆(13)后端与弯曲端(11.2.1)外侧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A,上纵连杆(13)后端绕中心轴A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前车架横杆(6)的两端与前车架(1)铰链连接,下纵连杆(7)的前端与前车架横杆(6)的中部固定连接,前车架横杆(6)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C,下纵连杆(7)的前端绕中心轴C旋转;
下纵连杆(7)的后端与连接座(8)下部的铰链中轴为中心轴D,下纵连杆(7)的后端绕中心轴D旋转,中心轴D置于中心轴E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3、4、5、6、7、8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上纵连杆(13)、前车架(1)、下纵连杆(7)和后背架(11)的中心延长线构成以中心轴A、中心轴B、中心轴C以及连接座(8)为端点的四边形;四边形以连接座(8)为中心原点,以中心轴A和中心轴C为对角开合作展开或折叠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坐垫(5)安装在中纵连杆(12)的内侧,坐垫(5)后侧有车架解锁器(14)。
CN201821416809.2U 2018-08-24 2018-08-24 折叠儿童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98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6809.2U CN208698847U (zh) 2018-08-24 2018-08-24 折叠儿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6809.2U CN208698847U (zh) 2018-08-24 2018-08-24 折叠儿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8847U true CN208698847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680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98847U (zh) 2018-08-24 2018-08-24 折叠儿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8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8098B2 (en) Stroller connectable with a car seat
CN206885123U (zh) 一种折叠婴儿推车
US20180208085A1 (en) Car seat with rigid backrest
KR100569945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더블폴딩 고정을 위한 록킹기구
CN208698847U (zh) 折叠儿童车
CN205468648U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108297927B (zh) 一种应用于便携式儿童手推车上的折叠车架结构
CN208376584U (zh) 具备前倾锁止功能的汽车座椅
CN109664803A (zh) 一种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
CN211984713U (zh) 一种支架及儿童用品装置
CN113511251B (zh) 儿童拖车
CN210364000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童车
CN207790410U (zh) 一种车内简易集成式儿童座椅
CN205075678U (zh) 一种新型汽车后排座椅
CN208134412U (zh) 一种应用于便携式儿童手推车上的折叠车架结构
CN211167037U (zh) 一种折叠推车
JPH077220Y2 (ja)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CN109109689B (zh) 一种带侧保护的集成式儿童座椅
CN209240930U (zh) 一种可以灵活调节的汽车座椅
CN210364008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童车坐兜
CN209904859U (zh) 一种折叠童车承载座的锁定装置
CN211765113U (zh) 一种折叠睡眠头枕
CN214420539U (zh) 一种新型的婴儿推车车架结构
CN215663059U (zh) 一种方便残疾人乘坐的折叠旋转汽车座椅
CN214822741U (zh) 儿童座椅的举升机构和车辆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