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5820U - 一种叠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5820U
CN208655820U CN201820198340.3U CN201820198340U CN208655820U CN 208655820 U CN208655820 U CN 208655820U CN 201820198340 U CN201820198340 U CN 201820198340U CN 208655820 U CN208655820 U CN 208655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battery pole
microscope carrier
speed
vacuum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983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玉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Tolera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Tolera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Tolera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Tolera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983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5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5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5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片机,该叠片机包括:真空室,该真空室内设置有载台和叠片机构;叠片机构用于将射入真空室的电池极片下压至载台的预设位置;其中,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以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交替射入真空室,其中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分别具有平行于载台的第一速度分量和平行于载台的第二速度分量。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叠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叠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片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芯的制造方式有卷绕式,也有叠片式,叠片式电芯的电池性能更好,但目前的电池极片叠片方式中,由于每层叠一片电池极片,就需要重复进行取片、定位、叠片的过程,叠片耗时长,而一个电芯具有多对极片,因此,上述传统的叠片方式速率低,叠片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叠片机,能够提高叠片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叠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室,该真空室内设置有载台和叠片机构;叠片机构用于将射入真空室的电池极片下压至载台的预设位置;其中,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以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交替射入真空室,且该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分别具有平行于载台的第一速度分量和平行于载台的第二速度分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以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交替射入真空室,其中,该第一速度和该第二速度分别具有平行于载台的第一速度分量和平行于载台的第二速度分量,然后利用叠片机构将射入真空室的电池极片下压至载台的预设位置,从而可以将正负极片交替层叠在载台的预设位置上,不需要重复进行取片、定位的操作,缩短叠片时间,进而提高叠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载台上预设位置区域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叠片机构朝向电池极片一端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四实施例中边缘位置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柱状辊上一组裁刀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一实施例10包括:真空室101,该真空室101内设置有载台102和叠片机构103;
该叠片机构103用于将射入真空室101的电池极片20下压至载台102的预设位置;
其中,电池极片20包括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交替射入真空室101,且分别具有平行于载台102的第一速度分量和第二速度分量。
该真空室101可以是完全真空的环境,也可以是接近真空的环境,例如低压或负压环境。该叠片机构103可以是机械机构,利用机械运动下压电池极片20,也可以是可发射高速高压流体的机构,利用该高速高压流体向电池极片20施加压力,以下压电池极片20。其中,该高速高压流体可以是液体流或者气体流,该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叠片机构103以沿垂直于载台102方向移动的机械机构为例进行说明。该叠片机构103可以预设频率将射入真空室101的电池极片20下压至载台102的预设位置。其中,该预设频率是预先设定的该叠片机构103沿垂直于载台102方向下压电池极片20的频率,其具体取值可以该电池极片的速度,以及该电池极片射入真空室的位置与载台位置之间的距离设置,当然,该预设频率可以是固定频率,也可以是周期性变化的频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如图1所示,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从真空室101的两侧交替射入,其中,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分别具有平行于载台102的第一速度分量v1和第二速度分量v2,且其垂直于所述载台的速度分量大大小于该第一速度分量v1和第二速度分量v2,并且真空室101中可以忽略空气阻力,则可以将该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视为交替从真空室101边缘匀速平行移动到该载台102上方。由于该第一速度分量v1和第二速度分量v2可以很大,例如大于100m/s,因此,利用叠片机构103可以实现快速下压电池极片20,只要将叠片机构103的下压时机和电池极片20的速度配合,则可以提高叠片速度,实现快速叠片。其中,由于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叠片时的工艺要求,正极片201需要处于负极片202区域内,负极片202需要处于隔膜区域内,由此,该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的具体速度和射入时间可以根据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叠片时工艺要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其中,该正极片201是正极电池极片和隔膜的复合物,和/或该负极片202是负极电池极片和隔膜的复合物。在其他应用例中,该正极片和负极片也可以从真空室的同一侧射入,或者从真空室的多个不同方位射入,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该预设位置是预先设定的该电池极片20叠放在载台102上时所处的位置区域。本实施例中,该正极片201是正极电池极片和隔膜的复合物,负极片202是单独的负极电池极片,结合图2所示,该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在载台102上的预设位置可以分别为A区域和B区域,当叠片机构103下压该正极片201或负极片202至载台102时,该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应分别位于载台102上的A区域和B区域。当然,叠片过程中,由于机械误差等的存在,该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通常会偏离A区域和B区域,但只要该正极片201偏离该A区域的误差范围小于容许的误差范围,负极片202偏离该B区域的误差范围也小于容许的误差范围即可,其中该正极片201和负极片202容许的误差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符合电池叠片的工艺要求,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正极电池极片的预设位置,该正极电池极片的预设位置应处于该B区域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射入真空室,其中,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具有平行于载台的第一速度分量和第二速度分量,叠片机构将射入真空室的电池极片下压至载台的预设位置,从而使得正负极片交替层叠在载台的预设位置上,不需要重复进行取片、定位的操作,缩短叠片时间,进而提高叠片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叠片机还可以进一步在叠片时,向电池极片表面喷洒液体,利用液体的粘附性保持相邻极片的相对位置。
具体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二实施例30的结构与图1中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一实施例10的结构类似,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叠片机30进一步包括:出液装置104,该出液装置104连通设置于叠片机构103朝向电池极片的一端1031的出液孔(如图4所示的出液孔1032),用于在将电池极片下压至载台102时,向电池极片表面喷洒液体,以利用该液体保持相邻层叠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相对位置。
其中,该液体可以是水或电解液,例如DMC(dimethyl carbonate,碳酸二甲酯)、PC(Propylene carbonate,碳酸丙烯酯)、EMC(Ethylmentyl carbonate,碳酸甲基乙基酯)、EC(Ethylene carbonate,碳酸乙烯酯)、DEC(Diethyl carbonate碳酸二乙酯)等。当该液体是水时,为了避免极片之间短路等情况出现,后续电池制造工艺需要将该水滴蒸发。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结合图4所示,在叠片机构103朝向电池极片的一端1031,设置有多个出液孔1032,该多个出液孔1032连接一出液装置104,用于在将电池极片(如正极片)下压至载台102时,向正极片表面喷洒液体,例如DMC,则在下一次下压负极片至载台时,利用该液体的粘附性,可以增加该相邻层叠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附着力,从而保持该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相对位置,以避免由于叠片过程的振动等因素导致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离而不符合工艺要求。
可选地,当该叠片机构103是可发射高速高压流体的机构时,该出液装置104可以用于发射高速高压流体,以利用该高速高压流体向电池极片施加压力,以下压电池极片。其中,该高速高压流体可以是液体流(例如电解液流)或者气体流。当该流体是液体流时,同时可以利用该液体增加该相邻层叠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附着力,从而保持该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叠片机构103还可以通过调整其下压参数使得层叠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在载台102的投影区域之间的差异小于容许的误差范围。
其中,该下压参数包括该叠片机构的下压位置、下压距离和速度等,该容许的误差范围可以根据工艺需求设定,具体可以根据叠片精度要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正极片是正极电池极片和隔膜的复合物,负极片是负极电池极片和隔膜的复合物,由于电池工艺需求,正极电池极片在载台上的投影区域应被该负极电池极片的投影区域覆盖,该负极电池极片在载台上的投影区域应被隔膜的投影区域覆盖,因此,当该正极电池极片处于该正极片的中心区域,该负极电池极片处于该负极片的中心区域时,该负极电池极片与该正极电池极片的容许的误差范围最大可以设置为当负极电池极片的中心与该正极片的中心重叠时,负极电池极片超出正极电池极片边缘区域的面积或距离,该负极电池极片与该正极电池极片上的隔膜的容许误差范围可以设置为当负极电池极片的中心与该正极片的隔膜的中心重叠时,该正极片的隔膜超出负极电池极片边缘区域的面积或距离。
具体地,调整叠片机构103的下压参数,例如减小下压速度,可以使得电池极片在载台上的投影区域向该电池极片的第一速度分量方向偏移,从而可以调整电池极片的位置,最终使得层叠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在载台102的投影区域之间的差异小于容许的误差范围。
在其他实施例中,随着载台上层叠的电池极片高度的增加,该叠片机还可以利用测距装置测试层叠的电池极片高度,以利用该高度数据调整载台或叠片机构,提高叠片的准确性。
具体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三实施例40的结构与图1中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一实施例10的结构类似,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叠片机4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真空室101内的测距装置105,用于测量叠放在载台102上的电池极片的高度,以根据电池极片的高度调整载台102的高度或者调整叠片机构103的下压参数。
其中,该下压参数包括该叠片机构的下压位置、下压距离和速度等。该测距装置105可以是激光测距装置、红外测距装置等,该测距装置105可以设置于该载台102上方,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例如与该载台102表面呈一定角度的某个位置等,只要可以测量叠放在载台102上的电池极片的高度即可。
可选地,在一个应用例中,该测距装置105是激光器,该激光器可以向叠放在载台102上的电池极片20发射激光,以利用电池极片20反射的光线,采用激光测距原理,例如三角反射法等,测量叠放在载台102上的电池极片20的整体高度。每叠放一片电池极片,则计算载台102上叠放的电池极片20增加的高度,然后,根据该增加的高度,调低该载台的高度。例如图5所示,该载台102进一步包括:高度调节装置1021,连接该测距装置105(连接方式图未示),用于在叠放在载台102上的电池极片20的高度增加时,调低载台102的高度,例如将载台102的高度调低该电池极片20增加的高度,从而保证射入的电池极片在载台102上方下压前的位置和下压后放置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差不变,进而不需要频繁调整叠片机构103的下压参数,即可以实现叠片。其中,该载台102可以是一个电机驱动的升降台,该高度调节装置1021为驱动电机。
可选地,在另一个应用例中,在叠放在载台102上的电池极片20的高度增加时,也可以不调整载台102的高度,而调整叠片机构103的下压参数。例如图5所示,叠片机构103进一步包括:下压调节装置1033,连接测距装置105(连接方式图未示),用于叠放在载台102上的电池极片20的高度增加时,将叠片机构103的下压距离调小和/或将叠片机构103的初始下压位置调高,例如将下压距离调小该电池极片20增加的高度,或者将该初始下压位置调高该电池极片20增加的高度,又或者同时调小该下压距离和调高该初始下压位置,从而使得射入的电池极片被下压至载台102的预设位置,避免由于叠片机构下压距离过大或过小导致误差增大,进一步提高叠片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该叠片机也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的出液装置,具体可以参考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此处不再重复。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传送机构将电池极片射入真空室中。
具体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四实施例50的结构与图1中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一实施例10的结构类似,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叠片机50进一步包括:传送机构106,该传送机构106一端连接真空室101,用于将电池极片射入至真空室101内。
其中,该传送机构106可以是传送带,也可以是可夹持电池极片移动的夹持机构,还可以是其他可以将电池极片射入至真空室101内的机构。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如图6所示,该传送机构106是传送带,该传送机构106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061和第二传送机构1062,该第一传送机构1061用于输送正极片,第二传送机构1062用于输送负极片,以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以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交替射入至真空室101内。
其中,第一传送机构1061和第二传送机构1062可以设置于真空室101的同一侧,也可以分别设置于真空室10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传送机构1061和第二传送机构1062分别设置于真空室101的两侧为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应用例中,第一传送机构1061以平行载台102的第一速度v10传送正极片,第二传送机构1062以平行载台102的第二速度v20传送负极片,以使得该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从真空室101两侧射入,且该正极片具有平行载台102的第一速度分量v1,该负极片具有平行载台102的第二速度分量v2,从而使得正极片和负极片可以移动到载台102上方,以利用叠片机构103将正负极片交替下压至该载台102上层叠放置。本应用例中,由于该第一速度v10和第二速度v20平行于载台102,因此该第一速度分量v1与该第一速度v10相同,该第二速度分量v2与该第二速度v20相同。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该第一速度v10和第二速度v20也可以不平行于载台,只要使得该正极片和该负极片可以移动到载台上方,并可以利用叠片机构下压至载台上放置即可,此时该第一速度分量v1是该第一速度v10平行于载台方向的速度分量,该第二速度分量v2是该第二速度v20平行于载台方向的速度分量。该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可以是如图6中在真空室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也可以在真空室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还可以在图6中相对的另外两侧再分别设置一对该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叠片效率,在电池极片射入真空室前,可以根据载台所处的位置预先设置电池极片的射入位置,使得该电池极片从该预先设置的射入位置进入真空室后,移动到载台上方时,利用该叠片机构可以直接较准确的将该电池极片下压至载台的预设位置,从而提高叠片的精度和速度。
具体结合图6和图7所示,该叠片机50可以进一步包括:边缘位置控制装置107,设置于传送机构106上,用于在与电池极片20的输送方向(如图6和图7所示的X轴方向)和叠片机构103的下压方向(如图6的Z轴方向)同时垂直的第一方向(如图7所示的Y轴方向)调整电池极片20的位置。
其中,该边缘位置控制装置107包括相互连接的位置传感器1071和位置调整器1072,该位置传感器1071用于感测电池极片20在Y轴方向上的初始位置及电池极片20与Y轴方向的角度,位置调整器1072用于根据该初始位置实时调整电池极片20在Y轴方向上的实际位置,以使得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射入真空室101时,二者位置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差异小于容许的误差范围。
该容许的误差范围是电池叠片工艺要求的该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在该垂直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差异,例如中心位置的容许误差范围为0.01毫米。该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射入真空室101时,二者位置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差异可以是二者中心位置的差异,也可以是二者边缘位置的差异,还可以是二者相对于同一个参考位置时的相对位置差异等。
该位置传感器1071可以是激光传感器,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还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等,该位置调整器1072可以包括设置于传送机构两端的可在该Y轴方向上移动的两个定位块(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夹持机构或机械臂等机构。该位置传感器1071和位置调整器107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在同一传送机构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边缘位置控制装置,每个边缘位置控制装置至少包括一个位置传感器和一个位置调整器。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如图7所示,在一传送带106上设置有边缘位置控制装置107,该边缘位置控制装置107包括位置传感器1071和位置调整器1072,该位置传感器1071是激光传感器,设置于该传送带106的边缘,该激光传感器1071可以沿Y轴方向的反方向向传送带106上发射激光,当激光接触到在传送带106上传输的电池极片20时会发生反射,该激光传感器1071可以利用接收到的反射光线,测量该电池极片20的位置,包括初始位置和调整后的实际位置,该位置调整器1072包括设置于传送带106两端的可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两个定位块,该位置调整器1072可以获取该电池极片20的初始位置,并根据该初始位置判断该电池极片20的位置与设定位置之间的误差是否小于误差容许范围,该设定位置和该误差容许范围可以分别是根据电池叠片工艺要求确定的标准位置和最大误差范围,具体数值和范围可以根据实际精度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当该初始位置偏离该设定位置超过容许范围时,该位置调整器1072可以移动该垂直方向(Y轴方向)上的两个定位块,以推动两个定位块之间的电池极片20,以实时调整该电池极片20在垂直方向(Y轴方向)上的实际位置,通过上述对正极片和负极片的位置调整过程,最终可以使得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射入真空室101时,二者位置在该垂直方向(Y轴方向)上的位置差异小于容许的误差范围,从而提高叠片精度和速度。
本实施例中,该叠片机也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的出液装置,也可以包括如图4所示的测距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和下压调节装置,具体可以参考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此处不再重复。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传送机构可以直接传输电极卷材,利用裁切机构裁切为所需的电池极片后,输送到真空室中进行叠片,该边缘位置控制装置也可以用于调整该电极卷材的位置。
具体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五实施例60的结构与图6中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四实施例50的结构类似,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叠片机60进一步包括:裁切机构108,设置于传送机构106上,该传送机构106用于传输电极卷材203,该裁切机构108用于将利用边缘位置控制装置107调整位置后的电极卷材203裁切为预设形状的电极极片20,以利用传送机构106将预设形状的电池极片20射入至真空室101。
其中,该裁切机构108设置于该传送机构106朝向电极卷材203的至少一侧,该边缘位置控制装置107还可以设置于该裁切机构108的上游,用于调整该电极卷材203在与电极卷材203的输送方向(如图6和图7所示的X轴方向)和叠片机构103的下压方向(如图6的Z轴方向的反方向)同时垂直的第一方向的位置,即调整裁切机构108裁切该电极卷材203的位置,从而使得裁切后得到预设形状的电池极片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边缘位置控制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该裁切机构的上游和下游,可以分别调整电极卷材和裁切后的电池极片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该裁切机构108可以包括一组裁刀,也可以包括多组裁刀,该裁刀可以平行于该传送机构106设置,也可以设置于至少两个柱状辊上。当裁刀垂直于该传送机构106设置时,在裁切电极卷材203时,裁刀在传送机构106的传输方向上与传送机构106同速率运动,从而不需要每次裁切均停止传输该电极卷材203,由此可以提高裁切速度和效率,当采用多组裁刀时,可以同时裁切电极卷材203,以同时形成多个预设形状的电池极片20。当裁刀设置于至少两个柱状辊上时,至少两个柱状辊以方向相反的速度转动,并且其转动速率与传送机构106传输速率相同,从而可以边转动边裁切在传送机构106上传输的电极卷材203,而并不需要每次裁切均停止传输该电极卷材203,由此可以提高裁切速度和效率。其中,该裁刀和柱状辊也可以一体成型制作成一柱状辊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裁切机构下游设置边缘位置控制装置,以调整裁切后的电池极片在该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以进一步提高后续叠片的精度和速度。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该裁切机构108包括至少两个柱状辊刀108a和108b,柱状辊刀108a和108b表面有多组裁刀1081,柱状辊刀108a和108b以相反方向的转动速度v3和v4转动,该柱状辊刀108a和108b的转动速率与传送机构106的传输速率相同,以连续裁切从该两个柱状辊刀108a和108b中间传输的电极卷材203,使得该柱状辊刀108a和108b上的裁刀与电极卷材203在该传输方向上相对静止,从而实现边传送边裁切,提高裁切速度。每组裁刀1081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所需的电池极片20的预设形状而定,例如图9所示的裁刀1081之间的形状,由此,根据所需的电池极片的形状,可以设置裁刀1081的形状和位置,裁切后可以获得所需形状的电池极片,例如异形极片等。在其他应用例中,两个柱状辊刀中,其中一个辊刀表面有多组裁刀,另一个辊刀表面设置有与该多组裁刀相啮合的凹槽,两个辊刀反向转动,在裁切该电极卷材时,裁刀嵌入凹槽中,从而使得裁刀和凹槽之间传输的该电极卷材被切断。
本实施例中,该叠片机也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的出液装置,也可以包括如图4所示的测距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和下压调节装置,具体可以参考本实用新型叠片机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此处不再重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叠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室,所述真空室内设置有载台和叠片机构;
所述叠片机构用于将射入所述真空室的电池极片下压至所述载台的预设位置;
其中,所述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分别以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交替射入所述真空室,其中所述第一速度和所述第二速度分别具有平行于所述载台的第一速度分量和平行于所述载台的第二速度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出液装置,所述出液装置连通设置于所述叠片机构朝向所述电池极片一端的出液孔,用于在将所述电池极片下压至所述载台时,向所述电池极片表面喷洒液体,以利用所述液体保持相邻层叠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机构进一步用于向射入所述真空室的所述电池极片喷射流体,以利用所述流体将所述电池极片下压至所述预设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机构通过调整下压参数使得层叠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在所述载台的投影区域之间的差异小于容许的误差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真空室内的测距装置,用于测量叠放在所述载台上的所述电池极片的高度,以根据所述电池极片的高度调整所述载台的高度或者调整所述叠片机构的下压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一端连接所述真空室,用于将所述电池极片射入至所述真空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于输送所述正极片,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用于输送所述负极片,以将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分别以所述第一速度和所述第二速度交替射入至所述真空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边缘位置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用于在与所述电池极片的输送方向和所述叠片机构的下压方向同时垂直的第一方向调整所述电池极片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裁切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输电极卷材,所述裁切机构用于将利用所述边缘位置控制装置调整位置后的所述电极卷材裁切为预设形状的所述电极极片,以利用所述传送机构将预设形状的所述电池极片射入至所述真空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是正极电池极片和隔膜的复合物,和/或所述负极片是负极电池极片和隔膜的复合物。
CN201820198340.3U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叠片机 Active CN208655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98340.3U CN208655820U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叠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98340.3U CN208655820U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叠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5820U true CN208655820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1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98340.3U Active CN208655820U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叠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58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7903A (zh) * 2018-02-01 2018-08-17 深圳前海优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机及电池极片叠片方法
CN110364766A (zh) * 2019-07-16 2019-10-2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模切叠片系统及方法
CN111203471A (zh) * 2020-03-18 2020-05-29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冲切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7903A (zh) * 2018-02-01 2018-08-17 深圳前海优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机及电池极片叠片方法
CN110364766A (zh) * 2019-07-16 2019-10-2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模切叠片系统及方法
CN110364766B (zh) * 2019-07-16 2022-06-2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模切叠片系统及方法
CN111203471A (zh) * 2020-03-18 2020-05-29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冲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55820U (zh) 一种叠片机
US9991412B2 (en) Systems for precision application of conductive adhesive paste on photovoltaic structures
CN108417903A (zh) 一种叠片机及电池极片叠片方法
CN202414193U (zh) 一种适用于片式元件的自动编带机
CN105895963B (zh) 一种叠片电池纵向连续制造装置
CN104090397B (zh) 智能lcm模组装配机
CN110553605A (zh) 一种激光雷达偏转角误差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JP2012225848A (ja) 膜厚分布測定装置および塗膜形成装置
CN105474293A (zh) 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光学膜片材的方法
CN108511810B (zh) 一种叠片定位设备及叠片定位方法
CN109148962A (zh) 一种组合式叠片设备
CN110696079A (zh) 一种自动切角机
CN201931209U (zh) 一种薄膜激光切割系统
CN208045638U (zh) 一种叠片定位设备
CN104511388B (zh) 光阻涂布设备及光阻涂布方法
JP2013066833A (ja) ペースト塗布方法およびペースト塗布装置
CN102496728B (zh)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CN102299383A (zh) 一种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喷雾热解制备方法
KR102321182B1 (ko) 태양광 패널 태빙기용 플럭스 제공장치
CN115448081A (zh) 热复合叠片上料设备、叠片生产线及叠片工艺
CN204107780U (zh) 一种压电-静电混合驱动式平面点胶装置
CN110355705A (zh) 一种吸波材料的取料贴合装置及其方法
CN108326910A (zh) 一种蜂窝芯高速生产装置
KR20200082238A (ko) 연료 전지용 막 전극 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1425743A (zh)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模块无源基板的铁氧体嵌板和磁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