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6728B -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96728B
CN102496728B CN201110446213.3A CN201110446213A CN102496728B CN 102496728 B CN102496728 B CN 102496728B CN 201110446213 A CN201110446213 A CN 201110446213A CN 102496728 B CN102496728 B CN 102496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cm
sealant
counterdie
pressure roller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62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96728A (zh
Inventor
夏泽中
陈静
袁佑新
肖纯
周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1104462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96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96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6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96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67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该方法是:在CCM的双面处分别放置一组由密封层(17)和底膜(11)组成的密封材料(5),校准密封层的窗口与CCM上的催化剂涂层(15)的相对位置,对齐后再采用上压辊、下压辊进行辊压;辊压过程中当催化剂涂层与密封层窗口的相对位置偏差过大时,系统停止压辊,对二者位置进行校准,然后继续压辊;接着CCM组件水平向前移动,密封层底膜收卷辊(12)揭起底膜(11),密封层贴合在CCM上形成贴有密封层的CCM,然后在弹力压辊对(10)的作用下对密封层进行整形辊压,至此完成密封层在CCM双面上的贴合。本发明能够精确对位,保证贴合的精度,贴合工作的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涂敷的膜(简称CCM)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密封层贴合到CCM两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化工以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膜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也同时使得人们对于膜材料的加工技术和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催化剂涂敷的膜(简称CCM)是本领域一种众所周知的复合材料,CCM是由现有技术在质子膜两侧间断涂覆催化剂层而形成。在实际运用CCM之前,还需要在CCM两侧给CCM贴上一层密封层。该密封层要求能覆盖CCM上除了催化剂块儿以外的所有区域。
在传统的密封层贴合方法中,密封层贴合机在对密封层和CCM进行初始对准后就直接对二者进行贴合,由于CCM组件材料密封层材料的加工存在误差,密封层的窗口位置与CCM上的催化剂块的几何位置难于准确对齐,此外,连续辊压过程中,上中下各层组件移动会累积位置误差,这将使密封层贴合到CCM的位置发生较大的偏移。这样贴合获得的CCM组件不能满足CCM的贴合要求,例如专利CN1992400A中所提供的方法。
专利CN1992400A“获得带有衬底的CCM的方法”(专利号:200610156269.4)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密封层贴合方法。该方法将密封层和CCM材料制成卷片,分别将密封层放置在CCM两侧,释放卷片,然后通过辊筒辊压,使三层材料贴合在一起,完成CCM与密封膜的贴合工作,制成CCM组件。但是该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该贴膜机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将密封层与CCM进行初始对位之后,就再也没有对密封层窗口与催化剂模块的对位进行校准。正如该专利所述,在这样贴合过程中误差会不断累积,最终使得密封膜覆盖到大部分的催化剂块,导致密封层的贴合工作无法准确完成。如果在此过程中不断的用人工进行密封膜与催化剂块的对位校准,那么会使得此过程繁琐而且效率低下。如果需要对大量CCM进行密封层贴合工作,或者要求贴合精度较高,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具有适用前景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密封层贴合方法的种种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密封层准确高效的贴合到CCM两侧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具体是:在CCM的双面处分别放置一组由密封层和底膜组成的密封材料,校准密封层的窗口与CCM上的催化剂涂层的相对位置,对齐后再采用上、下压辊进行辊压;辊压过程中当催化剂涂层与密封层窗口的相对位置偏差过大时,系统停止压辊,对二者位置进行校准,然后继续压辊;接着CCM组件水平向前移动,密封层底膜收卷辊揭起底膜,密封层贴合在CCM上形成贴有密封层的CCM,然后在弹力压辊对的作用下对密封层进行整形辊压,至此完成密封层在CCM双面上的贴合。
可以由色标传感器检测密封层的窗口和CCM上的催化剂涂层的相对位置,当两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时停止辊压,将上、下压辊分离,调整两者的相对位置,对齐后两压辊上下压合,继续进行辊压操作。
所述的色标传感器可以采用3色LED色标传感器。
所述的上、下压辊,其中一个或二个可移动,由液压或伺服电机驱动其上下的位移运动,形成贴合过程中的施压动作和校准对位过程中的放松动作。
压辊在放松动作之前,通过切换调整辊工作模式,使其工作在速度模式或者位置模式,然后将上下压辊分离,控制调整辊对CCM和带底膜的密封层的相对位置进行闭环定位控制,使CCM上催化剂涂层与密封层窗口的相对位置偏差在工艺要求以内。
所述的密封层的窗口尺寸小于CCM上的催化剂涂层的尺寸。
在所述的密封层相邻两个窗口之间,距两个窗口边缘等距离处是经过冲切处理的。
在校准密封层的窗口与CCM上的催化剂涂层的相对位置之前,上、下压辊分开,使距压辊压合接触线2-3mm处的两带底膜密封层与CCM发生分离,三层卷材成分离状态;所述三层卷材是指CCM、CCM的双面处的带底膜密的封密封层。
所述的密封层和底膜具有相等的宽度,底膜材质的强度大于密封层材质的强度。
所述的密封层外侧涂有热敏胶涂层,该热敏胶涂层采用EVA粘合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的主要有益效果:
其一.能够精确对位:由于系统使用闭环控制,在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下,能完成密封层与CCM组件的精确对位。
其二.能够保证贴合的精度:在贴合过程中,如果检测装置检测到密封层窗口与CCM组件上的催化剂涂层之间的偏差大于给定值时,系统能快速的控制相关部件动作,停止贴合;然后控制相关部件动作,对CCM组件和密封层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完成自动校准对位,从而保证贴合的精度。
其三. 贴合工作的效率较高:由于系统的对位校准工作是自动控制装置完成的,无需人工监控,因而该系统完成贴合工作的效率较高。
采用本发明的贴合方法,密封层窗口中心线相对催化剂涂层块中心线的最大偏差为:纵向偏差(走带方向)±0.3mm,侧向偏差±0.4mm。而人工贴合最大偏差超过±1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CCM密封层贴合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热压贴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调整对准调整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带底膜的密封层示意性透视图。
图中:1. CCM放卷辊;2. CCM; 3.密封层放卷辊; 4.过渡辊; 5.带底膜的密封层;6.密封层传感器;7. CCM传感器; 8.油缸; 9.压辊; 10.弹力压辊对; 11.密封层底膜; 12.密封层底膜收卷辊; 13.调整辊; 14.带密封层的CCM收卷辊; 15.催化剂涂层;16.质子膜; 17.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局限于下面所述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具体是:参见图1-图4,在CCM的双面处分别放置一组由密封层17和底膜11组成的密封材料5,校准密封层17的窗口与CCM上的催化剂涂层15的相对位置,对齐后再采用上压辊、下压辊进行辊压;辊压过程中当催化剂涂层与密封层窗口的相对位置偏差过大时,系统停止压辊,对二者位置进行校准,然后继续压辊;接着CCM组件水平向前移动,密封层底膜收卷辊12揭起底膜11,密封层17贴合在CCM上形成贴有密封层的CCM,然后在弹力压辊对10的作用下对密封层17进行整形辊压,至此完成密封层在CCM双面上的贴合。
本发明提供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参见图1-图4,其包括步骤:
1.准备工作:
密封层的贴合过程中除过渡辊4和弹力压辊对10外,压辊9、密封层放卷辊3、CCM放卷辊1、带密封层的CCM收卷辊14、底膜收卷辊12和调整辊13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
将驱动压辊9的电机设置为速度模式,将驱动CCM放卷辊1、密封层放卷辊3、调整辊13、密封层底膜收卷辊12和带密封层的CCM收卷辊14的电机均设置在力矩模式。
2. 卷绕CCM 2:
将CCM放卷辊1上的CCM 2经由过渡辊4-b2,穿过压辊9、弹力压辊对10和调整辊13-a2后卷绕放置在带密封层的CCM收卷辊14上。CCM是由质子膜16和涂敷在其上的催化剂涂层15组成的。
3. 初始定位,使密封层窗口与CCM 2上的催化剂涂层15对齐:
(1)在CCM 2的上侧,将密封层放卷辊3上的带底膜的密封层5经由过渡辊4-b1,经过压辊9-A和调整辊13-a1卷绕在密封层底膜收卷辊12-R1上,该带底膜的密封层5的底膜向上朝向压辊9-A,该组件的密封层向下朝向CCM 2;
类似,在CCM 2的下侧,将带底膜的密封层与CCM 2的上侧对称放置,即:将密封层放卷辊3-S2上带底膜的密封层经由过渡辊4-b3,经过压辊9-B和调整辊13-a3后卷绕在密封层底膜收卷辊12-R2上,该该带底膜的密封层5的底膜向下朝向压辊9-B,密封层向上朝向CCM 2。
上述密封层5由密封层17和底膜11组成;底膜11贴在密封层17上,密封层外侧涂有热敏胶涂层;二者具有相等的宽度,底膜材质的强度略大于密封层;密封层是带有窗口的,窗口的尺寸略小于CCM中催化涂层的尺寸,并且,密封层相邻两个窗口之间,距两个窗口边缘等距离处是经过冲切处理的。
压辊9-A和9-B的压力分别由油缸8-A和8-B进行调节。
(2)采用密封层传感器6和CCM传感器7分别检测上下密封层窗口位置和CCM双侧催化剂涂层位置,然后进行初始对位,使密封层17的窗口正好对齐CCM催化剂涂层15。
所述密封层传感器6和CCM传感器7均采用3色LED色标传感器。
4. 第一次贴合:
(1)热辊压:
完成初始定位后,压辊9压合,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三种膜材料以一定的线速度(根据CCM生产工艺设定)传输,且它们的线速度相等,进行连续热辊压;所述三种膜材料是指:CCM 2,CCM组件上侧带底膜的密封层组5,CCM 2下侧带底膜的密封层组5。
(2)密封层底膜与密封层分离:
热辊压后,CCM 2的上下两侧的密封层底膜11分别在密封层底膜收卷辊12-R1和12-R2的牵引下与密封层17脱离,至此密封层底膜11成功贴合到CCM 2的上下两侧。
5. 校准对位:
在贴合装置连续进行工作的同时,密封层传感器6和CCM传感器7时刻监测CCM 2的上下侧密封层窗口与对应催化剂涂层15的相对位置,当密封层窗口与催化剂涂层15边缘重叠偏移大于设定值时,进行调整操作。设定值=±δ/n,δ为密封层与CCM上催化剂涂层的边缘重叠尺寸,n为给定值,例如:重叠值δ =1mm,n=2。
三卷材(CCM 2,CCM上侧带底膜的密封5,CCM组件下侧带底膜的密封层组5)进入压辊压合接触线之前,使上下密封层切断线距离压辊压合接触线距离的最小值为d(给定值,例如2-3mm)时停止压辊9的辊压运动,便于带底膜的密封层组5的组件与CCM 2的分离。
切换调整辊13的工作模式,使其工作在速度模式或者位置模式,然后控制电气或液压驱动装置,使连接到油缸8上的压辊9上下分离,即将压辊9-A向上提起,压辊9-B向下移动;
根据密封层传感器6和CCM传感器7检测的偏差信号,在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使调整辊13对三卷材或其中两卷材或其一卷材进行位置调整。
在调整至密封层窗口与CCM催化剂涂层15边缘重叠偏移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停止调整辊13运动。
6. 第二次贴合:
此时,将压辊9上下压辊压合,再次将调整辊13设置为力矩模式,然后在弹力压辊对10的作用下,对贴合的密封层进行二次整形辊压后进行连续热辊压。
经过上述步骤,实现对CCM双面密封层自校准贴合工作。

Claims (9)

1. 一种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其特征是:在CCM的双面处分别放置一组由密封层(17)和底膜(11)组成的密封材料(5),校准密封层(17)的窗口与CCM上的催化剂涂层(15)的相对位置,对齐后再采用上压辊、下压辊进行辊压;辊压过程中当催化剂涂层与密封层窗口的相对位置偏差过大时,系统停止压辊,对二者位置进行校准,然后继续压辊;接着CCM组件水平向前移动,密封层底膜收卷辊(12)揭起底膜(11),密封层(17)贴合在CCM上形成贴有密封层的CCM,然后在弹力压辊对(10)的作用下对密封层(17)进行整形辊压,至此完成密封层在CCM双面上的贴合;压辊在放松动作之前,通过切换调整辊(13)工作模式,使其工作在速度模式或者位置模式,然后将上下压辊分离,控制调整辊(13)对CCM和带底膜的密封层(5)的相对位置进行闭环定位控制,使CCM上催化剂涂层与密封层窗口的相对位置偏差在工艺要求以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其特征是:由色标传感器检测密封层(17)的窗口和CCM上的催化剂涂层(15)的相对位置,当两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时停止辊压,将上、下压辊分离,调整两者的相对位置,对齐后两压辊上下压合,继续进行辊压操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下压辊(9),其中一个或二个可移动,由液压或伺服电机驱动其上下的位移运动,形成贴合过程中的施压动作和校准对位过程中的放松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色标传感器采用3色LED色标传感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其特征是:密封层(17)的窗口尺寸小于CCM上的催化剂涂层(15)的尺寸。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其特征是:密封层相邻两个窗口之间,距两个窗口边缘等距离处是经过冲切处理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其特征是:在校准密封层(17)的窗口与CCM上的催化剂涂层(15)的相对位置之前,上、下压辊分开,使距压辊压合接触线2-3mm处的两带底膜密封层(5)与CCM发生分离,三层卷材成分离状态;所述三层卷材是指CCM、CCM的双面处的带底膜密的封密封层(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其特征是:密封层(17)和底膜(11)具有相等的宽度,底膜(11)材质的强度大于密封层(17)材质的强度。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其特征是:密封层(17)外侧涂有热敏胶涂层,该热敏胶涂层采用EVA粘合剂。
CN201110446213.3A 2011-12-28 2011-12-28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96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6213.3A CN102496728B (zh) 2011-12-28 2011-12-28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6213.3A CN102496728B (zh) 2011-12-28 2011-12-28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6728A CN102496728A (zh) 2012-06-13
CN102496728B true CN102496728B (zh) 2014-04-09

Family

ID=4618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621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96728B (zh) 2011-12-28 2011-12-28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967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428A (zh) * 2018-07-12 2018-11-16 贵州贵安新区众鑫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CN111342093B (zh) * 2020-04-10 2021-03-02 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cm的生产方法
CN111477885B (zh) * 2020-04-10 2021-07-23 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52508A1 (it) * 2005-12-28 2007-06-29 Solvay Solexis Spa Processo per ottenere ccm con subgasket
CN201220761Y (zh) * 2008-05-05 2009-04-15 徐晓 具有对位贴合功能的贴合机
CN102275371B (zh) * 2011-07-29 2014-07-0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薄膜双面自动定位模切贴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6728A (zh) 2012-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7806B (zh) 用于制作绝缘玻璃板的方法及装置
JP6691373B2 (ja) 燃料電池用膜電極接合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496728B (zh)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US8163126B2 (en) Film sticking device, film stick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paper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6025367A (zh) 一种压延覆膜补锂一体机
CN102275371B (zh) 一种薄膜双面自动定位模切贴合方法
CN209008990U (zh) 不间断式滚动热封系统
CN101269552B (zh) 双面自动对版的涂膜机
CN109911688B (zh) 多层标签的复合装置及复合方法
JP2007033537A (ja) 可撓性表示素子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の素子の製造方法
KR20080088433A (ko) 장척상 웹의 부착 방법
KR20080038019A (ko) 감광성 적층체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105633335A (zh) 覆膜装置
CN206363038U (zh) 连续异步转贴设备
CN104620172A (zh) 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及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
CN107689401A (zh) 一种用于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卷对卷封装系统及方法
CN101234369B (zh) 一种贴片式迷宫流道滴灌带及生产方法
CN211195264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设备的导电布类卷材贴合治具
CN113766736A (zh) 薄膜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11605281U (zh) 贴合设备
JP6356891B1 (ja) 光学的表示装置の積層体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9684988U (zh) 一种贴胶装置
CN203794262U (zh) 一种感光膜装载装置
CN102529303A (zh) 薄膜双面自动对位间歇式涂敷方法
CN207916243U (zh) 一种可回转式贴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