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7885B - 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7885B
CN111477885B CN202010282896.2A CN202010282896A CN111477885B CN 111477885 B CN111477885 B CN 111477885B CN 202010282896 A CN202010282896 A CN 202010282896A CN 111477885 B CN111477885 B CN 111477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tic
sheet
base film
catalyst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28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7885A (zh
Inventor
朱小兵
潘牧
宛朝辉
艾勇诚
闫霜
刘素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olytechnic Hydrogen 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olytechnic Hydrogen 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olytechnic Hydrogen 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Polytechnic Hydrogen 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28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7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7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7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7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7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04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ies [M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25Methods for deposition of the catalytic active composition
    • H01M4/8828Coating with slurry or 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属于膜电极生产技术领域。3CCM的生产方法包括将多个分离的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一底膜上。将多个分离的第二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二底膜上。检测第一底膜上的第一催化片以及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底膜上的第二催化片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计算出第一催化片以及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的偏差值,当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外时,调节将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到第一底膜上的速度和将第二催化片间隔地转移到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之间的速度差,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此方法能够使3CCM上的阴极催化涂层以及阳极催化涂层对齐,对位精确。

Description

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膜电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CCM型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转印法和直接喷涂法,其中转印法是将浆料喷涂/印刷到保护膜上,然后转印到质子膜上形成催化层。其中,阴阳极催化涂层分别间歇涂覆在保护膜上,然后转印到质子膜上,这种方法无法消除间歇涂覆造成的累计误差,会造成质子膜上的阴极催化涂层和阳极催化涂层不能够准确对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能够使转印后的质子膜上的阴极催化涂层和阳极催化涂层对位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包括将多个分离的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一底膜上。将多个分离的第二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二底膜上;在输送第一底膜和第二底膜时,第一底膜上的第一催化片与第二底膜上的第二催化片一一对应。检测第一底膜上的第一催化片以及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底膜上的第二催化片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计算出第一催化片以及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的偏差值,当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外时,调节将转移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到第一底膜上的速度和将第二催化片间隔地转移到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之间的速度差,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
检测第一催化片和第二催化片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催化片和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是否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则调节转移第一催化片和第二催化片的相对速度,使第一催化片和第二催化片对齐。从而可以使转印后的质子膜上的阴极催化涂层和阳极催化涂层对齐,实现精准对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节将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到第一底膜上的速度和将第二催化片间隔地转移到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步骤包括:调节第一催化剂片间隔地转移至第一底膜上的速度或第二催化剂片间隔地转移至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然后使第一催化剂片转移至第一底膜上的速度和第二催化剂片转移至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保持一致。
当第一催化片和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的对位出现偏差时,调节第一催化片的转移速度或调节第二催化片的转移速度,可以改变第一催化片转移至第一底膜上的位置,从而消除偏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多个分离的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一底膜上的步骤包括:使用剪切装置将连续地第一催化膜剪切成多个分离的第一催化片,并使用输送装置将多个分离的第一催化片间隔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一底膜上。
在剪切之前,保护膜上全涂有催化剂层,且剪切以后,得到分离的多个第一催化片,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提高3CCM的生产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催化膜包括催化保护膜和连续涂覆于催化保护膜上的催化涂层;第一催化片的催化保护膜用于附着在第一底膜上。
在将第一催化片转移至第一底膜上时,催化保护膜与第一底膜附着在一起,可以更加容易使第一催化片在第一底膜上输送,也能够便于催化剂层转印至质子膜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节第一催化剂片间隔地转移至第一底膜上的速度的步骤包括:使用控制装置调节输送装置将多个分离的第一催化片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一底膜上的转移间隔时间。
由于调节了转移间隔的时间,也就是说,调节了第一催化片接触第一底膜的间隔时间,由于S=V×T,间隔时间发生改变,在第一底膜的输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催化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消除第一催化片与第二催化片之间的偏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节第一催化剂片间隔地转移至第一底膜上的速度的步骤包括:使用控制装置调节输送装置与第一底膜之间的转移距离。
转移的距离不同,在转移速度一致的情况下,转移的时间不同,从而可以使第一催化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消除第一催化片与第二催化片之间的偏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节第一催化剂片间隔地转移至第一底膜上的速度和第二催化剂片间隔地转移至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然后使第一催化剂片转移至第一底膜上的速度和第二催化剂片转移至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保持一致。
当第一催化片和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的对位出现偏差时,通过调节第一催化片的转移速度和第二催化片的转移速度,从而改变第二催化片转移至第二底膜上的位置,消除偏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第一底膜上的第一催化片以及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底膜上的第二催化片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使用第一位置检测器检测到第一催化片以后得到第一位置信号,使用第二位置检测器检测到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以后得到第二位置信号。根据位置信息计算出第一催化片以及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的偏差值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位置信号和第二位置信号计算出第一催化片以及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的偏差值。
通过第一位置检测器和第二位置检测器分别检测第一底膜上的第一催化片的位置以及第二底膜上的第二催化片的位置,可以使第一催化片以及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的位置检测更加精确,以便进行精确对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生产方法还包括:使用转印装置将输送的第一底膜上的第一催化片转印至输送的质子膜的第一表面,以及将输送的第二底膜上的第二催化片转印至输送的质子膜的第二表面。
通过转印装置同时将第一催化片和第二催化片分别转印至质子膜相对的两个表面,得到的3CCM中阴极催化涂层和阳极催化涂层精确对准在质子膜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底膜和第二底膜的输送速度一致。
在转印催化片的过程中,第一底膜和第二底膜的输送速度是一致的,可以使转印效果更好,阴极催化涂层和阳极催化涂层的对准效果更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3CCM的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检测第一催化片(阴极催化涂层或阳极催化涂层)以及与第一催化片对应的第二催化片(阳极催化涂层或阴极催化涂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并调节转移第一催化片和第二催化片的相对速度,可以使CCM中的阴极催化涂层和阳极催化涂层的对准,实现精确对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3CCM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阴极催化膜以及阳极催化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印装置处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第一底膜输送机构;20-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30-第二底膜输送机构;40-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50-质子膜输送机构;60-转印装置;11-第一底膜;31-第二底膜;51-质子膜;55-质子膜放卷辊;21-阴极催化膜;22-阴极催化片;41-阳极催化膜;211-催化保护膜;212-催化涂层;23-催化剂膜放卷辊;24-剪切输送装置;13-底膜放卷辊;14-滚压粘附装置;17-收卷底膜;42-阳极催化片;71-3CCM膜;81-第一位置检测器;82-第二位置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下面的描述中,第一催化膜可以是阴极催化膜或阳极催化膜,第二催化膜可以是阳极催化膜或阴极催化膜。下面以第一催化膜为阴极催化膜,第二催化膜为阳极催化膜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适用于3CCM的生产系统。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3CCM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3CCM的生产系统包括第一底膜输送机构10、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第二底膜输送机构30、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40、质子膜输送机构50、转印装置60和3CCM收卷机构。
其中,使用第一底膜输送机构10输送第一底膜11,使用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剪切连续地阴极催化膜21得到多个阴极催化片22并将分离的多个阴极催化片22间隔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一底膜11上。使用第二底膜输送机构30输送第二底膜31,使用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40剪切连续地阳极催化膜41得到多个阳极催化片42并将分离的多个阳极催化片42间隔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二底膜31上。使用质子膜输送机构50输送质子膜51。使用转印装置60将输送中的第一底膜11上的多个阴极催化片22转印至输送的质子膜51的第一表面,并将输送中的第二底膜31上的多个阳极催化片42转印至输送的质子膜51的第二表面。使用3CCM收卷机构将转印后的3CCM膜71(3CCM膜71即转印后的质子膜51,包括质子膜51以及转印在质子膜51的第一表面上的阴极催化片22和转印在质子膜51的第二表面上的阳极催化片42)收卷。
本申请实施例中,质子膜卷材包括质子膜51和与质子膜51贴合的质子膜保护膜,在实际制备3CCM的时候,质子膜保护膜需要被剥离掉,使用质子膜51进行3CCM的制备。
质子膜输送机构50包括质子膜放卷辊55、质子膜保护膜收卷辊,质子膜卷材卷绕在质子膜放卷辊55上,然后将质子膜上的质子膜保护膜剥离后卷绕至质子膜保护膜卷绕辊上,质子膜51输送至转印装置60处。
需要说明的是,阴极催化膜21和阳极催化膜41的结构一致,但功能不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阴极催化膜21以及阳极催化膜4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具体地,阴极催化膜21包括催化保护膜211和设置于催化保护膜211上的催化涂层212(阴极催化涂层)。阳极催化膜41也包括催化保护膜211和连续涂覆于催化保护膜211上的催化涂层212(阳极催化涂层)。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阴极催化膜21的催化保护膜211上满涂催化涂层212(阴极催化涂层),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间隔的催化涂层212之间的累计误差。然后通过剪切输送机构进行剪切与输送,得到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并进行3CCM的制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的结构和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40的结构一致,下面对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的结构进行描述。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包括催化剂膜放卷辊23和剪切输送装置24,阴极催化膜21卷绕在催化剂膜放卷辊23上,通过催化剂膜放卷辊23放卷,然后将在剪切输送装置24上将连续地阴极催化膜21剪切成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并将其输送至第一底膜输送机构10上。
剪切输送装置24包括剪切装置和输送装置,剪切装置用于剪切阴极催化膜21,使阴极催化膜21剪切成多个阴极催化片22,多个阴极催化片22剪切以后直接落到输送装置上,并通过输送装置间隔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一底膜11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底膜输送机构10的结构和第二底膜输送机构30的结构一致。第一底膜输送机构10包括底膜放卷辊13、滚压粘附装置14和底膜收卷辊。第一底膜11卷绕在底膜放卷辊13上,底膜放卷辊13放卷,然后第一底膜11穿过滚压粘附装置14、经过转印装置60以后,得到收卷底膜17,并通过底膜收卷辊进行收卷。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印装置60处的膜层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剪切后的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通过输送装置转移至第一底膜输送机构10上的滚压粘附装置14上,由于经过剪切装置以后,得到分离的多个阴极催化片22,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时,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一一依次进入滚压粘附装置14上,由于第一底膜11在进行输送,所以,多个阴极催化片22通过滚压粘附装置14粘附在第一底膜11上以后,阴极催化片22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底膜11上。为了实现阴极催化片22与第一底膜11的附着,将第一底膜11与阴极催化片22的催化保护膜211附着在一起。
多个阴极催化片22间隔地附着在第一底膜11上以后,第一底膜11经过转印装置60的时候,与经过转印装置60的质子膜51接触并进行转印,从而将阴极催化片22的催化涂层212通过转印装置60转印至输送中的质子膜51的第一表面上。然后经过转印后的阴极催化片22的催化涂层212留在质子膜51的第一表面上,实现了阴极催化片22的转印,第一底膜11和与第一底膜11接触的催化保护膜211共同作为收卷底膜17,被底膜收卷辊收卷。
相应地,剪切后的多个分离的阳极催化片42通过输送装置转移至第二底膜输送机构30上的滚压粘附装置14上,由于经过剪切装置以后,得到分离的多个阳极催化片42,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多个分离的阳极催化片42时,多个分离的阳极催化片42一一依次进入滚压粘附装置14上,由于第二底膜31在进行输送,所以,多个阳极催化片42通过滚压粘附装置14粘附在第二底膜31上以后,阳极催化片42间隔地设置在第二底膜31上。为了实现阳极催化片42与第二底膜31的附着,将第二底膜31与阳极催化片42中的催化保护膜211附着在一起。
多个阳极催化片42间隔地附着在第二底膜31上以后,第二底膜31经过转印装置60的时候,与经过转印装置60的质子膜51接触并进行转印,从而将阳极催化片42具有催化剂层的一层通过转印装置60转印至输送中的质子膜51的第二表面上。然后经过转印后的阳极催化片42的催化涂层212留在质子膜51的第二表面上,实现了阳极催化片42的转印,第二底膜31和与第二底膜31接触的催化保护膜211共同作为收卷底膜17,被底膜收卷辊收卷。
质子膜51上的两个表面分别转印有间隔的阴极催化片22和间隔的阳极催化片42。质子膜51经过转印装置60以后,得到3CCM膜71,通过CCM收卷机构进行收卷。
由于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中的剪切装置将阴极催化膜21剪切成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然后通过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中的输送装置将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滚压粘附装置14上,从而使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间隔地附着在第一底膜11上。由于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40中的剪切装置将阳极催化膜41剪切成多个分离的阳极催化片42,然后通过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40中的输送装置将多个分离的阳极催化片42转移至滚压粘附装置14上,从而使多个分离的阳极催化片42间隔设置在第二底膜31上。在将阴极催化片22转印至质子膜51的第一表面,阳极催化片42转印至质子膜51的第二表面的时候,可能会存在质子膜51上的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没有对准的问题(质子膜51上的阴极催化涂层和阳极催化涂层没有对准的问题)。
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在输送的第一底膜11上的阴极催化片22与在输送的第二底膜31上的阳极催化片42没有进行一一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生产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通过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的设置,使在进入转印装置60以前,输送的第一底膜11上的阴极催化片22和输送的第二底膜31上的阳极催化片42一一对应,以使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转印至质子膜51上以后,质子膜51两表面的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对准。
使用检测装置检测阴极催化片22以及与阴极催化片22对应的阳极催化片42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位置信息以后,计算出阴极催化片22以及与阴极催化片22对应的阳极催化片42的偏差值,当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外时,输出控制信号,将阴极催化片22间隔地转移到第一底膜11上的速度和将阳极催化片42间隔地转移到第二底膜31上的速度之间的速度差,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
正常情况下,如果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之间没有偏差,则阴极催化片22经过检测装置的同时阳极催化片42也经过检测装置。如果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之间出现偏差,则阴极催化片22经过检测装置以后,阳极催化片42再经过检测装置,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经过检测装置的时候出现时间差。
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器8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82。第一位置检测器81经过第一底膜11的输送路径,第一底膜11输送的过程中,第一底膜11上的阴极催化片22位于第一位置检测器81的检测区域内。第二位置检测器82经过第二底膜31的输送路径,第二底膜31输送的过程中,第二底膜31上的阳极催化片42位于第二位置检测器82的检测区域内。且第一位置检测器8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82对称设置于质子膜51的两侧。
使用第一位置检测器81检测到阴极催化片22以后得到第一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控制装置,使用第二位置检测器82检测到与阴极催化片22对应的阳极催化片42以后得到第二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第一位置信号和第二位置信号以后,计算出阴极催化片22以及与阴极催化片22对应的阳极催化片42的偏差值。
如果控制装置同时接收到第一位置检测器81的第一位置信号和第二位置检测器82的第二位置信号,则可以说明第一底膜11上的阴极催化片22和第二底膜31上的阳极催化片42是对准的,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转印至质子膜51上以后,质子膜51上的阴极催化涂层和阳极催化涂层可以对准。
如果控制装置先接收到第一位置检测器81的第一位置信号,再接收到第二位置检测器82的第二位置信号,或控制装置先接收到第二位置检测器82的第二位置信号,再接收到第一位置检测器81的第一位置信号,则可以说明第一底膜11上的阴极催化片22和第二底膜31上的阳极催化片42之间具有一定的偏差。
第一底膜11和第二底膜31的输送速度V一致,如果控制装置接收到第一位置检测器81输出的第一位置信号的时刻为T1,控制装置接收到第二位置检测器82输出的第二位置信号的时刻为T2,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输送的间隔时间差为T=T2-T1,由于偏差值S=V×T,从而可以计算出阴极催化片22以及与阴极催化片22对应的阳极催化片42的偏差值S。如果偏差值S≤0.1mm时,在预设范围内,可不作调整。如果偏差值S>0.1mm时,在预设范围外,则通过控制装置进行调整,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
调节的方式可以是:控制装置向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输出控制信号,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接收到控制信号以后,调节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转移阴极催化片22的速度,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或控制装置向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40输出控制信号,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40接收到控制信号以后,调节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40转移阳极催化片42的速度,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下面以控制装置向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输送控制信号,调节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转移阴极催化片22的速度为例进行说明。
如果控制装置先接收到第一位置检测器81发送的第一位置信号,再接收到第一位置检测器81发送的第二位置信号,则说明阴极催化片22的输送速度过快,也可以说明是阴极催化片22过早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则控制装置发出控制信号,调节输送装置将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的转移间隔时间。例如:将间隔时间延长,则可以延长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时间,从而使阴极催化片22后退,与阳极催化片42对准。
如果控制装置先接收到第二位置检测器82发送的第二位置信号,再接收到第一位置检测器81发送的第一位置信号,则说明阴极催化片22的输送速度过慢,也可以说明是阴极催化片22过晚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则控制装置发出控制信号,调节输送装置将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的转移间隔时间。例如:将间隔时间缩短,则可以缩短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时间,从而使阴极催化片22前进,与阳极催化片42对准。
进一步地,在控制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的间隔时间的同时,也同时调节阴极催化剂膜的输送速度以及剪切装置将阴极催化剂膜剪切成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的剪切速度。从而使阴极催化膜21的输送、阴极催化膜21的剪切以及阴极催化片22的转移的速度达到平衡,以便阴极催化片22的转移。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控制装置调节输送装置与第一底膜11之间的转移距离。也就是调节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与第一底膜11之间的转移距离,从而实现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的对齐。
经过调节控制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然后使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的速度和阳极催化片42转移至第二底膜31上的速度保持一致。也就是说,经过调节控制使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内,然后使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的间隔时间和阳极催化片42转移至第二底膜31上的间隔时间保持一致,以使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对位精确。
为了使第一底膜11上的多个阴极催化片22、第二底膜31上的多个阳极催化片42与质子膜51之间的转印效果更好。可选地,控制质子膜51的输送速度与第一底膜11的输送速度和第二底膜31的输送速度一致,使经过转印后的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对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3CCM的生产方法的工作原理是:
质子膜放卷辊55将质子膜卷材放卷,放卷后的质子膜经将质子膜的质子膜51以及质子膜保护膜剥离开来,质子膜51输送至转印装置60处。
第一底膜11从底膜放卷辊13上放卷,然后经过第一底膜输送机构10的滚压粘附装置14、转印装置60和第一底膜输送机构10的底膜收卷辊进行收卷。相应地,第二底膜31从底膜放卷辊13上放卷,然后经过第二底膜输送机构30的滚压粘附装置14、转印装置60和第二底膜输送机构30的底膜收卷辊进行收卷。
阴极催化膜21在催化剂膜放卷辊23上进行放卷,经过阴极催化膜输送机构20的剪切装置以后进行剪切得到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一底膜输送机构10的滚压粘附装置14上,使阴极催化片22中催化保护膜211粘附在第一底膜11上,阴极催化片22中催化涂层212朝向质子膜51的第一表面进行输送。相应地,阳极催化膜41在催化剂膜放卷辊23上进行放卷,经过阳极催化膜输送机构40的剪切装置以后进行剪切得到多个分离的阳极催化片42,多个分离的阳极催化片42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二底膜输送机构30的滚压粘附装置14上,使阳极催化片42中催化保护膜211粘附在第二底膜31上,阳极催化片42中催化涂层212朝向质子膜51的第二表面进行输送。
第一底膜11上输送的多个阴极催化片22经过第一位置检测器81,第一位置检测器81检测到阴极催化片22得到第一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控制装置;第二底膜31上输送的多个阳极催化片42经过第二位置检测器82,第二位置检测器82检测到阳极催化片42得到第二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控制装置。第一底膜11上的阴极催化片22和第二底膜31上的阳极催化片42一一对应设置。
当控制装置先接收到第一位置检测器81发送的第一位置信号,再接收到第二位置检测器82发送的第二位置信号,并通过控制装置计算出阴极催化片22对应的阳极催化片42的偏差值S>0.1mm时,控制装置发出控制信号,减慢阴极催化膜21的输送速度以及剪切装置将阴极催化膜21剪切成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的剪切速度,并增长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的转移间隔时间。当控制装置先接收到第二位置检测器82发送的第二位置信号,再接收到第一位置检测器81发送的第一位置信号,并通过控制装置计算出阴极催化片22对应的阳极催化片42的偏差值S>0.1mm时,控制装置发出控制信号,加快阴极催化膜21的输送速度以及剪切装置将阴极催化膜21剪切成多个分离的阴极催化片22的剪切速度,并缩短阴极催化片22转移至第一底膜11上的转移间隔时间。
在经过转印装置60之前,第一底膜11阴极催化片22与第二底膜31上的阳极催化片42对准。经过转印装置60以后,可以使质子膜51的阴极催化片22和阳极催化片42对准,并在转印装置60处将第一底膜11和阴极催化片22中的保护膜剥离,以及在转印装置60处将第二底膜31和阳极催化片42中的保护膜剥离,得到3CCM膜7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剪切装置将连续地第一催化膜剪切成多个分离的所述第一催化片,并使用输送装置将多个分离的所述第一催化片间隔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一底膜上;
使用剪切装置将连续地第二催化膜剪切成多个分离的所述第二催化片,并使用输送装置将多个分离的所述第二催化片间隔转移至输送中的第二底膜上;在输送所述第一底膜和所述第二底膜时,所述第一底膜和所述第二底膜的输送速度一致,所述第一底膜上的所述第一催化片与所述第二底膜上的所述第二催化片一一对应;
检测所述第一底膜上的所述第一催化片以及与所述第一催化片对应的所述第二底膜上的所述第二催化片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第一催化片以及与所述第一催化片对应的所述第二催化片的偏差值,当所述偏差值位于预设范围之外时,调节所述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所述第一底膜上的速度或所述第二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所述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使所述偏差值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之内,然后使所述第一催化片转移至所述第一底膜上的速度和所述第二催化片转移至所述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保持一致;
使用转印装置将输送中的所述第一底膜上的所述第一催化片转印至输送中的质子膜的第一表面,以及将输送中的所述第二底膜上的所述第二催化片转印至输送中的所述质子膜的第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膜包括催化保护膜和连续涂覆于所述催化保护膜上的催化涂层;所述第一催化片的所述催化保护膜用于附着在所述第一底膜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所述第一底膜上的速度的步骤包括:
使用控制装置调节所述输送装置将多个分离的所述第一催化片转移至输送中的所述第一底膜上的转移间隔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所述第一底膜上的速度的步骤包括:
使用控制装置调节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底膜之间的转移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第一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所述第一底膜上的速度和所述第二催化片间隔地转移至所述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使所述偏差值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之内,然后使所述第一催化片转移至所述第一底膜上的速度和所述第二催化片转移至所述第二底膜上的速度保持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第一底膜上的所述第一催化片以及与所述第一催化片对应的所述第二底膜上的所述第二催化片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使用第一位置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第一催化片以后得到第一位置信号,使用第二位置检测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催化片对应的所述第二催化片以后得到第二位置信号;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第一催化片以及与所述第一催化片对应的所述第二催化片的偏差值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置信号计算出所述第一催化片以及与所述第一催化片对应的所述第二催化片的偏差值。
CN202010282896.2A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11477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2896.2A CN111477885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2896.2A CN111477885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7885A CN111477885A (zh) 2020-07-31
CN111477885B true CN111477885B (zh) 2021-07-23

Family

ID=71751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2896.2A Active CN111477885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7885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803A (zh) * 1995-12-22 1999-01-20 德国赫彻斯特研究技术两合公司 连续制造膜电极组成品的方法
KR20090043765A (ko) * 2007-10-30 2009-05-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연료 전지용 막-전극 어셈블리의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496728A (zh) * 2011-12-28 2012-06-13 武汉理工大学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CN102544558A (zh) * 2012-01-17 2012-07-04 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三层核心组件的连续化制造方法
CN102823041A (zh) * 2010-03-08 2012-12-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膜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和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02823040A (zh) * 2010-03-26 2012-12-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及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制造装置
CN102832404A (zh) * 2012-08-14 2012-12-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层合装置及其方法
CN106876756A (zh) * 2015-12-10 2017-06-20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用单电池的连续生产方法
JP2018081808A (ja) * 2016-11-16 2018-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8963306A (zh) * 2017-05-18 2018-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制造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组件的装置和方法
CN208433475U (zh) * 2018-05-15 2019-01-25 东莞众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膜电极生产装置
US10243228B2 (en) * 2015-07-29 2019-03-26 Hyundai Motor Compan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of fuel cell
CN110336061A (zh) * 2019-07-22 2019-10-15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ccm膜电极结合体或ccm膜电极组件自动组装系统
CN110356907A (zh) * 2019-07-22 2019-10-22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ccm膜电极的连续制片供料方法及系统
CN110383538A (zh) * 2017-03-06 2019-10-25 株式会社理光 薄膜电极、树脂层形成油墨、无机层形成油墨以及电极印刷设备
CN110380064A (zh) * 2018-04-14 2019-10-25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膜电极组件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10556556A (zh) * 2018-06-01 2019-12-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膜电极组件的制造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制造方法
CN110611113A (zh) * 2019-06-18 2019-12-24 上海好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连续化制备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5922A (ja) * 2008-08-28 2010-03-1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膜電極接合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803A (zh) * 1995-12-22 1999-01-20 德国赫彻斯特研究技术两合公司 连续制造膜电极组成品的方法
KR20090043765A (ko) * 2007-10-30 2009-05-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연료 전지용 막-전극 어셈블리의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823041A (zh) * 2010-03-08 2012-12-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膜电极组件制造装置和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02823040A (zh) * 2010-03-26 2012-12-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及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制造装置
CN102496728A (zh) * 2011-12-28 2012-06-13 武汉理工大学 Ccm双面密封层贴合方法
CN102544558A (zh) * 2012-01-17 2012-07-04 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三层核心组件的连续化制造方法
CN102832404A (zh) * 2012-08-14 2012-12-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层合装置及其方法
US10243228B2 (en) * 2015-07-29 2019-03-26 Hyundai Motor Compan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of fuel cell
CN106876756A (zh) * 2015-12-10 2017-06-20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用单电池的连续生产方法
JP2018081808A (ja) * 2016-11-16 2018-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10383538A (zh) * 2017-03-06 2019-10-25 株式会社理光 薄膜电极、树脂层形成油墨、无机层形成油墨以及电极印刷设备
CN108963306A (zh) * 2017-05-18 2018-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制造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组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10380064A (zh) * 2018-04-14 2019-10-25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膜电极组件制造方法及装置
CN208433475U (zh) * 2018-05-15 2019-01-25 东莞众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膜电极生产装置
CN110556556A (zh) * 2018-06-01 2019-12-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膜电极组件的制造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制造方法
CN110611113A (zh) * 2019-06-18 2019-12-24 上海好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连续化制备装置和方法
CN110336061A (zh) * 2019-07-22 2019-10-15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ccm膜电极结合体或ccm膜电极组件自动组装系统
CN110356907A (zh) * 2019-07-22 2019-10-22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ccm膜电极的连续制片供料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7885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837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of fuel cell
JP5293498B2 (ja) ウエブ搬送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と電池の製造方法
CA2427891A1 (en) Sta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aminated products and packaging
JP2012130907A (ja) 間欠塗工装置
JP5730553B2 (ja) 間欠塗工装置
CN111477885B (zh) 一种3ccm的生产方法
CN214428674U (zh) 补锂设备
CN103545168A (zh) 粘合带、粘合带的粘贴方法及粘合带粘贴装置
CN210730683U (zh) 极片制备系统
CN113809374A (zh) 五合一成型设备
JP5423209B2 (ja) 帯状材の搬送装置及び搬送制御方法
CN109622296B (zh) 一种双面涂布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42093B (zh) 一种ccm的生产方法
US2023042070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catalyst-coated membrane or a gas diffusion layer
JP2001125274A (ja) 回路板製造用露光装置
EP0876960A2 (en) Label handling system
CN113903880B (zh) 贴胶控制方法及贴胶系统
CN207530071U (zh) 一种电芯卷绕设备
CN209038575U (zh) 物料传送设备
CN219990741U (zh) 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JP2017016866A (ja) シート部材の塗工システム
CN102456930A (zh) 卷绕装置
CN220836399U (zh) 用于涂布机的接头自动跳开复位机构
JP3003448B2 (ja) 連続鋼帯の蛇行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070644B2 (ja) シート状部材の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