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0741U - 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0741U
CN219990741U CN202321654155.8U CN202321654155U CN219990741U CN 219990741 U CN219990741 U CN 219990741U CN 202321654155 U CN202321654155 U CN 202321654155U CN 219990741 U CN219990741 U CN 219990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reeling
package
unwind
web
rele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41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孝穗
钱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us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us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us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us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41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0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0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0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lation Of Sheets And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筒料印刷生产线,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包括有放卷系统和收卷系统,所述放卷系统与所述收卷系统之间设有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放卷系统所释放出的卷料的位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放卷系统上且所述牵引装置用于沿放卷方向调节所述卷料的位置,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牵引装置电连接。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以对于放卷系统所释放的卷料相对于收卷系统在生产线中的位置进行调节,根据加工实际需求在放卷速度过快或放卷速度过慢导致的卷料位置与预定的位置出现偏移时能够纠正,提高复合包装的印刷精度,使得每层包装的图案位于目标区域且复合后组成新的图案。

Description

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纸质包装上印刷图案以用于满足产品标识需求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主要采用叠加料印刷方式进行印刷,具体是将待印刷材料通过放料装置释放并通过印刷机对于待印刷材料的表面进行印刷,通过将另一待印刷材料根据前一待印刷材料的放料速度来释放,已完成包装的叠加形成复合图案的包装,但是对于纸质包装中需要开窗和多层图案叠加形成新的图案的标识来说,叠加料印刷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在多层纸质包装叠加形成复合包装时,由于放料装置存在启动上的时间差异导致叠加后的复合包装存在错位的情况,即复合包装的图案中每层图案重合形成组合图案的部分在叠加时出现图案错位甚至部分图案偏出目标区域的情况,并且在叠加出现图案错位的基础上多层包装无法进行有效重合导致开窗出现偏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纸质包装印刷精度差且多层纸质包装叠加所形成的复合包装中每层图案重合度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卷筒料印刷生产线,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包括有放卷系统和收卷系统,所述放卷系统与所述收卷系统之间设有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放卷系统所释放出的卷料的位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放卷系统上,所述牵引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卷料的位置,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牵引装置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以使得放卷系统所释放的卷料在生产线中的位置能够得到实施监测并相应调整卷料位置,并使得放卷速度过快或放卷速度过慢导致的卷料位置与预定的位置出现偏移时能够纠正,以此提高复合包装的印刷精度,使得每层包装的图案位于目标区域且复合后组成新的图案,保证复合包装的美观性,同时减少因复合包装的每层包装错位后续对于复合包装进行拆分重新复合的工序,节约复合包装的加工用时,提高复合包装的生产效率。
较佳地,所述放卷系统包括有第一放卷装置和第二放卷装置,所述第一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放卷装置上均设置有所述监测装置和所述牵引装置。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放卷装置和第二放卷装置以对应复合包装的每层包装进行放料,另外在第一放卷装置和第二放卷装置上分别设置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分别控制第一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的位置,以及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的位置,进而提高放料精度及复合包装的图案精度。
较佳地,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放卷装置上且用于在所述第一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放卷装置中所释放出的卷料上的不同位置印刷定位标记。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印刷装置以在第一放卷装置和第二放卷装置上所释放的卷料中印刷图案和定位标记,定位标记包括有多种形式,以此提高复合包装的每层包装的图案精度,在每层包装的图案精度得到保证的基础上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相应调节第一放卷装置和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位置能够实现复合包装的复合图案在重叠时的精度,避免出现图案错位甚至偏移出目标区域的情况。
较佳地,所述放卷系统还包括有第三放卷装置,所述第三放卷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与所述第二放卷装置之间且用于释放隔离卷筒料。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三放卷装置以用于释放隔离卷筒料,隔离卷筒料用于隔离第一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上所涂材料以及用于隔离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上所涂材料,以此提高第一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和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的清洁程度。
较佳地,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依次设置的背涂装置和第一固化装置,所述背涂装置和所述第一固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与所述印刷装置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背涂装置和第一固化装置以使得第一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表面涂覆有一定量的胶,以便于后续在与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进行复合时能够顺利实现复合。
较佳地,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开窗装置和涂胶装置,所述开窗装置和所述涂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对应的所述印刷装置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开窗装置以满足复合包装的开窗需求,开窗装置对于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进行开窗在后续增加复合包装的包装层数时开窗也可起到定位作用以提高复合包装的每层包装定位精度,使得每层包装上的图案在叠加时精度相应提升,另外涂胶装置对于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进行涂胶,以便于后续在与第一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进行复合时能够顺利实现复合。
较佳地,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复合系统,所述复合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三放卷装置与所述收卷系统之间且通过所述复合系统使所述第一放卷装置、所述第三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叠加形成整体。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复合系统使得具有第一放卷装置、第二放卷装置和第三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能够顺利实现叠加并形成复合包装。
较佳地,所述复合系统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复合装置和第二固化装置,所述复合装置用于定位并复合所述第一放卷装置、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三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所述第二固化装置用于固化胶层。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复合装置、第二固化装置以对于第一放卷装置、第二放卷装置和第三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进行整体复合,实现将带有图案和定位标记的第一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与第三放卷装置所释放的隔离卷筒料以及带有开窗和图案的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进行有效复合,提高复合包装的印刷精度以及减少复合包装加工时的工序。
较佳地,所述复合系统还包括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化装置与所述收卷系统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冷却装置以对于带有图案和定位标记的第一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与第三放卷装置所释放的隔离卷筒料以及带有开窗和图案的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进行有效冷却以便于复合包装进行复合。
较佳地,收卷系统包括有第一收卷装置和第二收卷装置,所述第一收卷装置用于收卷所述第一放卷装置、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三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的叠加卷料,所述第二收卷装置对应所述第一放卷装置设置且用于收卷所述第一放卷装置所释放的隔离卷筒料。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收卷装置以对第一放卷装置、第三放卷装置和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在复合后进行统一收卷,而第二收卷装置则根据复合包装需再次复合时,即增加复合包装层数的情况下将复合后的卷料中的隔离卷筒料进行剥离,并对于隔离卷筒料进行收卷,以便于复合后的卷料进一步近复合加工,形成新的复合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以对于放卷系统所释放的卷料相对于收卷系统在生产线中的位置进行调节,即卷料沿收卷系统的收卷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使得放卷系统所释放的卷料在收卷之前能够根据加工实际需求在放卷速度过快或放卷速度过慢导致的卷料位置与预定的位置出现偏移时能够纠正,提高复合包装的印刷精度,使得每层包装的图案位于目标区域且复合后组成新的图案,保证复合包装的美观性,同时减少因复合包装的每层包装错位后续对于复合包装进行拆分重新复合的工序,节约复合包装的加工用时,提高复合包装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合包装中的第一层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合包装中的第一层包装与第二层包装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合包装中的第一层包装、第二层包装和第三层包装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合包装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的生产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放卷系统1
第一放卷装置11
第二放卷装置12
第三放卷装置13
收卷系统2
第一收卷装置21
第二收卷装置22
牵引装置3
印刷装置4
定位标记41
背涂装置5
第一固化装置6
开窗装置7
开窗71
涂胶装置8
复合装置9
第二固化装置10
冷却装置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包括有放卷系统1和收卷系统2,放卷系统1用于释放卷料,而收卷系统2用于收卷放卷系统1所释放的卷料,以形成卷筒料并用于进一步复合加工,其中,放卷系统1与收卷系统2之间设有监测装置(图中未示出)和牵引装置3,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放卷系统1所释放出的卷料在生产线中相对收卷系统2的位置,牵引装置3设置于放卷系统1上且牵引装置3用于沿放卷方向调节卷料的位置,监测装置与牵引装置3电连接。
具体地,监测装置选用现有技术中用于监测卷料位置的结构,例如图像监测装置、测速传感器等,牵引装置选用现有技术中用于调节放卷系统1位置的结构,例如驱动电机驱动放卷系统1移动,或是载具承载放卷系统1在流水线模块上沿卷料沿放卷方向移动等,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卷料位置并将信号传递生产线的主控板,主控板根据信号的不同信息相应启动牵引装置3,牵引装置3相应调节卷料位置,监测装置可设置于放卷系统1的正上方,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于放卷系统1的正下方,通过对于放卷系统1所释放的卷料的表面进行监测以实现对于卷料在生产线中的位置的定位,牵引装置3用于沿生产线的延伸方向移动,根据监测装置的数据相应沿生产线的延伸方向调节放卷系统1的位置以实现在放卷系统1放料速度过快或过慢的情况下导致的卷料位置与预定的位置出现偏移时能够纠正,卷料位置与预定的位置出现偏移主要包括卷料过于靠近收卷系统2,或是卷料过于远离收卷系统2,当监测装置监测到放卷系统1所释放的卷料与收卷系统2的距离小于预设值时,监测装置控制牵引装置3沿远离收卷系统2的方向调节放卷系统1的位置,当监测装置监测到放卷系统1所释放的卷料与收卷系统2的距离大于预设值时,监测装置控制牵引装置3沿靠近收卷系统2的方向调节放卷系统1的位置,预设值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用作生产复合包装的参考,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通过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对于卷料的位置调节使得生产线在加工纸质包装时对于复合包装中每层包装通过叠加方式进行复合以将每层包装上所带有的图案叠加形成复合图案的精度相应提升,避免因放卷速度不同所导致的在复合图案的目标区域内出现各层包装之间发生错位,甚至部分单层包装的图案偏离目标区域而导致的复合图案印刷无法达标,良品率差的问题,同时减少因复合包装的每层包装错位且后续对于复合包装进行拆分重新复合的工序,节约复合包装的加工用时,提高复合包装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放卷系统1包括有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上均设置有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
具体地,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均为不停机双方卷装置,不停机双方卷装置为现有技术中用于释放卷料的结构,其具体包括两个辊筒,其中一辊筒用于释放卷料,另一辊筒对于释放的卷料进行导向以使得卷料顺利流转出第一放卷装置11或第二放卷装置12,牵引装置3则设置于两个辊筒之间且与承载两个辊筒的底座连接,牵引装置3带动底座沿放卷方向移动进而实现沿放卷方向调节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在生产线中的位置,本实施例以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为复合包装中的第一层包装,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为复合包装中的第二层包装为例进行说明,通过设置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以对应复合包装的每层包装进行放料,另外在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上分别设置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分别控制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的位置,以及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的位置,进而提高放料精度及复合包装的图案精度,避免因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相对于收卷系统2的位置过近或过远导致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在第二放卷装置12中的牵引装置3调节后依然无法满足复合包装的复合图案加工精度的情况。
进一步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印刷装置4,印刷装置4分别设置于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上且用于在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中所释放出的卷料上的不同位置印刷定位标记41。
具体地,第一放卷装置11上的印刷装置4设置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与收卷系统2之间,第二放卷装置12上的印刷装置4设置于第二放卷装置12与收卷系统2之间,印刷装置4选用现有技术中用于在卷料上印刷图案的结构,例如水墨印刷机,通过预先设置印刷图案的颜色和形状来实现在卷料上印刷所需的目标图案,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在第一放卷装置11上设置的印刷装置4用于在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上印刷第一定位标记及图案,在第二放卷装置12上设置的印刷装置4用于在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上印刷第二定位标记及图案,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标记与第二定位标记因复合包装的复合加工时相互叠加而统称为定位标记41,实际上在第一层包装与第二层包装复合时,第一定位标记与第二定位标记重合,仅在第二层包装尚未与第一层包装复合时通过监测第一定位标记的位置以相应调节第二放卷装置12在生产线中的位置,定位标记41包括定位线和定位点,以及用于纠正卷料沿与放卷方向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垂直方向上的纠偏线,并通过监测装置对于定位标记41进行监测以相应调节第一放卷装置11在生产线中的位置,即与收卷系统2的位置,防止第一放卷装置11放料过快或过慢影响第二放卷装置12的放料而使得复合包装中的每层包装出现错位的情况,同理,通过在第二放卷装置12上设置印刷装置4不仅能够印刷所需图案,而且在放料过程中能够在卷料上印刷定位标记41,定位标记41包括定位线和定位点以及纠偏线,并通过监测装置对于定位标记41进行监测以相应调节第二放卷装置12在生产线中的位置,即与收卷系统2的位置,使得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上的定位标记41与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上的定位标记41重合,即定位标记41套准,以此提高复合包装的每层包装的图案精度,在每层包装的图案精度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通过监测装置识别定位标记41以使得复合包装中的复合图案实现在目标区域进行套准,套准后的复合图案满足用户所需,避免出现图案错位甚至偏移出目标区域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放卷系统1还包括有第三放卷装置13,第三放卷装置13同样为不停机双方卷装置,第三放卷装置13设置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与第二放卷装置12之间且用于释放隔离卷筒料。
具体地,隔离卷筒料实际上就是用于将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和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隔绝开的卷料,其作用在于防止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和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上的所涂的胶相互混合,同时防止所涂的胶流入第二放卷装置12中加工时对于卷料开窗71部分,以提高纸质包装的清洁程度,避免影响后续复合包装的加工。
此外,在本实施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放卷装置13上还可设置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通过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同样能够调节隔离卷筒料的放料位置,以使得隔离卷筒料与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的位置保持一致,更好的保障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以便于复合包装再次进行复合。
在本实施例中,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纠偏机构(图中未示出),纠偏机构用于沿放卷系统1的侧部调节卷料位置,避免卷料沿放卷系统1的侧部方向出现偏移而使得复合包装良品率变差,纠偏机构选用现有技术中由于纠偏卷料的结构,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依次设置的背涂装置5和第一固化装置6,背涂装置5和第一固化装置6设置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与印刷装置4之间。
具体地,背涂装置5用于在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的上表面涂胶,而第一固化装置6则用于将所涂的胶进行固化,背涂装置5和第一固化装置6选用现有技术中用于在纸质包装上涂胶和固化的结构,涂胶和固化为纸质包装的现有加工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通过设置背涂装置5和第一固化装置6以使得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表面涂覆有一定量的胶,以便于后续在与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进行复合时能够顺利实现复合。
同时,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开窗装置7和涂胶装置8,开窗装置7和涂胶装置8设置于第二放卷装置12对应的印刷装置4与第一放卷装置11之间。
具体地,开窗装置7用于在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的上表面进行开窗71处理,也就是在指定区域内将纸质包装进行打孔,而涂胶装置8则用于在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的上表面进行涂胶,其中涂胶装置8在涂胶时应避免在开窗71部位涂胶,以避免所涂的胶从开窗71部分溢出卷料的表面,影响复合包装的复合且对后续清洁造成一定的困难,开窗装置7和涂胶装置8选用现有技术中用于在纸质包装上涂胶和开窗的结构,涂胶和开窗71为纸质包装的现有加工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通过设置开窗装置7以满足复合包装的开窗71需求,开窗装置7对于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进行开窗71以在后续增加复合包装的包装层数时开窗71也可起到定位作用并提高复合包装的每层包装定位精度,使得每层包装上的图案在叠加时精度相应提升,另外涂胶装置8对于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进行涂胶,以便于后续在与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进行复合时能够顺利实现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复合装置9、第二固化装置10和冷却装置20,复合装置9、第二固化装置10和冷却装置20设置于第三放卷装置13与收卷系统2之间。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复合装置9和第二固化装置10设置于第三放卷装置13与第一放卷装置11之间,冷却装置20设置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与收卷系统2之间,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经背涂装置5、第一固化装置6和印刷装置4加工形成复合包装的第一层包装,第三放卷装置13所释放的隔离卷筒料位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与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之间,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经印刷装置4、开窗装置7和涂胶装置8加工形成复合包装的第二层包装,通过将第一层包装、隔离卷筒料和第二层包装依次流转至复合装置9、第二固化装置10和冷却装置20以对于第一层包装、第二层包装和第三放卷装置13所释放的隔离卷筒料进行整体复合,并通过收卷系统2进行收卷,实现将带有图案和定位标记41的第一层包装与带有开窗71和图案以及定位标记41的第二层包装进行有效复合,第一层包装与第二层包装之间定位精准,根据多次实验得出图案重合精度控制在±0.35mm以内,提高复合包装的印刷精度以及减少图案出现错位时复合包装加工的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收卷系统2包括有第一收卷装置21和第二收卷装置22,第一收卷装置21和第二收卷装置22,采用现有技术中用于收卷的结构,在此不作过多赘述,第一收卷装置21位于生产线的一端且用于收卷第一放卷装置11、第二放卷装置12和第三放卷装置13所释放的卷料的叠加卷料,即第一层包装、隔离卷筒料和第二层包装复合后的复合包装,而第二收卷装置22设置于第一放卷装置11的侧部且对应第一放卷装置11的出料口设置并用于收卷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隔离卷筒料。
具体地,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进行复合包装的加工时对于一些复合包装来说,其复合包装层数大于或等于三层,即不计隔离卷筒料的包装层数大于或等于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再次增加复合包装的层数,通过上述对于复合包装的前序加工以形成具有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的复合包装,再将需要增加的纸质包装放置于第二放卷装置12上,将具有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的复合包装放置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上,重复复合包装的加工工序,即涂胶、固化和印刷定位标记41以及开窗71等,需要注意的是因具有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的复合包装上已经印刷有定位标记41,在与新增的纸质包装进行复合时只需在新增的纸质包装上印刷定位标记41并通过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进行重新定位即可,无需在原有的复合包装上再次印刷定位标记41,节约了复合包装的加工工序同时包装了复合包装的加工精度,对于具有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的复合包装来说,其上还包括有隔离卷筒料,复合包装在放置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上时通过第二收卷装置22对隔离卷筒料进行收卷,以使得复合包装仅具有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新增的纸质包装即为第三层包装,仅具有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的复合包装与新增的纸质包装在生产线上进行复合加工后,形成新的具有第一层包装、第二层包装和第三层包装以及隔离卷筒料的复合包装,如需进一步增加复合包装的层数以形成更加复杂的组合图案则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另外,在复合包装加工完毕后关于隔离卷筒料的抽离处理属于现有技术范畴,在此不作过多赘述。通过设置第一收卷装置21以对第一放卷装置11、第三放卷装置13和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在复合后进行统一收卷,而第二收卷装置22则根据复合包装需再次复合时,即增加复合包装层数的情况下将复合后的卷料中的隔离卷筒料进行剥离,并对于隔离卷筒料进行收卷,以便于复合后的卷料进一步近复合加工,形成新的复合包装。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卷筒料印刷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卷筒料印刷生产线的生产方法采用上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实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监测装置监测放卷系统1的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卷料上的第一定位标记,在第一定位标记与收卷系统2的位置小于预设值时,监测装置控制牵引装置3沿远离收卷系统2的方向调节第一放卷装置11的位置,在第一定位标记与收卷系统2的位置大于预设值时,监测装置控制牵引装置3沿靠近收卷系统2的方向调节第一放卷装置11的位置;
S2、监测装置监测放卷系统1的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上的第二定位标记,在第二定位标记与第一定位标记的位置大于预设值时,监测装置控制牵引装置3沿靠近第一定位标记的方向调节第二放卷装置12的位置,同时监测装置还控制牵引装置3将第二定位标记与第一定位标记进行重合;在第二定位标记与第一定位标记的位置小于预设值时,监测装置控制牵引装置3沿远离第一定位标记的方向调节第二放卷装置12的位置,同时监测装置还控制牵引装置3将第二定位标记与第一定位标记进行重合;
S3、将放卷系统1的第三放卷装置13的隔离卷料释放于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卷料之间,复合形成整体并通过收卷系统2进行收卷。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放卷装置11释放第一层包装,第一层包装经背涂装置5和第一固化装置6进行涂胶和固化处理后再经印刷装置4进行印刷,使得第一层包装上的不同位置具有第一定位标记,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根据第一定位标记与收卷系统2的位置重新调节第一放卷装置11在生产线中的位置,以避免第一放卷装置11释放卷料的速度过快或过慢导致的后续第二层包装无法与第一层包装定位重合的情况。
如图3所示,第二放卷装置12释放第二层包装,第二层包装经印刷装置4印刷第二定位标记,并经开窗装置7和涂胶装置8进行开窗71和涂胶处理,涂胶时应避免所涂的胶流入开窗71部位,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根据第二定位标记与第一定位标记的位置相应调节第二放卷装置12在生产线中的位置,以使得第二定位标记与第一定位标记重合并在同一位置形成定位标记41,实现复合包装的复合图案的精准加工,同时避免在第一放卷装置11在生产线中的位置调节后第二放卷装置12所释放的第二层包装无法与第一层包装的定位标记41重合的情况。
并且,第三放卷装置13所释放的隔离卷料释放于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之间,以隔绝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上所涂的胶,通过将第一层包装、隔离卷筒料和第二层包装在生产线中进行复合,以形成“三合一”的复合包装,最后通过收卷系统2的第一收卷装置21进行收卷,并孰化24小时,孰化即为将复合包装静止,以待下一次加工使用。通过调节第一放卷装置11在生产线中的位置并以第一层包装上的第一定位标记为基准,再将第二层包装上的第二定位标记与之套准,重合形成定位标记41,通过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实现第一放卷装置11和第二放卷装置12的放料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复合包装的每层图案在重合时始终位于同一目标区域且图案定位精度得到保证,减少后续调节复合包装的图案所需的工序和加工用时,另外通过隔离卷筒料以隔绝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上所涂的胶通过开窗71溢出,保证复合后复合包装的清洁程度以及便于进一步增加复合包装的包装层数来进行下一次复合加工。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当卷料叠加层数大于三层时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4、将第一次收卷后的卷料安装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上,将需再次叠加的卷筒料安装于第二放卷装置12上并通过收卷系统2的第二收卷装置22对第一放卷装置11所释放的隔离卷筒料进行收卷,在对第一次收卷后的卷料上的定位标记41通过监测装置进行识别,并将第一次收卷后的卷料上的定位标记41与收卷系统2的第一收卷装置21的位置小于预设值时接通牵引装置3并沿远离第一收卷装置21的方向调节第一放卷装置11的位置,在第一次收卷后的卷料上的定位标记41与第一收卷装置21的位置大于预设值时接通牵引装置3并沿靠近第一收卷装置21的方向调节第一放卷装置11的位置,在第一放卷装置11的位置调节后依次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的工序。
具体地,当复合包装的卷料叠加层数大于三层时也就是在第一次复合包装后继续将纸质包装与复合包装进行复合,使得复合包装的图案进一步丰富,形成新的复合包装,新的复合包装包括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以及新增的第三层包装,第三层包装的卷筒料安装于第二放卷装置12上,具有第一层包装、第二层包装和隔离卷筒料的前序复合包装安装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上,通过第二收卷装置22对于隔离卷筒料进行收卷,使得前序复合包装仅具有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在与第三层包装复合时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无需再次印刷定位标记41,以节省加工工序,第三层包装上印刷定位标记41并通过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3与第一层包装和第二层包装进行套准定位并形成新的复合包装,新的复合包装甚至于可增加防伪层以使得复合包装具有防伪功能,根据前序复合包装中存在的定位标记41相应调节第三层包装用于安装其的第二放卷装置12在生产线中的卷料位置,满足复合包装的加工精度。
同理,当进一步增加复合包装的层数时,只需将具有第一层包装、第二层包装和第三层包装以及隔离卷筒料的复合包装中的隔离卷筒料收卷并安装于第一放卷装置11上,新增的纸质包装安装于第二放卷装置12上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包括有放卷系统和收卷系统,所述放卷系统与所述收卷系统之间设有监测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放卷系统所释放出的卷料的位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放卷系统上,所述牵引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卷料的位置,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牵引装置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系统包括有第一放卷装置和第二放卷装置,所述第一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放卷装置上均设置有所述监测装置和所述牵引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放卷装置上且用于在所述第一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放卷装置中所释放出的卷料上的不同位置印刷定位标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系统还包括有第三放卷装置,所述第三放卷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与所述第二放卷装置之间且用于释放隔离卷筒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依次设置的背涂装置和第一固化装置,所述背涂装置和所述第一固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与所述印刷装置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开窗装置和涂胶装置,所述开窗装置和所述涂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对应的所述印刷装置与所述第一放卷装置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料印刷生产线还包括有复合系统,所述复合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三放卷装置与所述收卷系统之间且通过所述复合系统使所述第一放卷装置、所述第三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二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叠加形成整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系统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复合装置和第二固化装置,所述复合装置用于定位并复合所述第一放卷装置、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三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所述第二固化装置用于固化胶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系统还包括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化装置与所述收卷系统之间。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筒料印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收卷系统包括有第一收卷装置和第二收卷装置,所述第一收卷装置用于收卷所述第一放卷装置、所述第二放卷装置和所述第三放卷装置所释放的卷料的叠加卷料,所述第二收卷装置对应所述第一放卷装置设置且用于收卷所述第一放卷装置所释放的隔离卷筒料。
CN202321654155.8U 2023-06-27 2023-06-27 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Active CN219990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4155.8U CN219990741U (zh) 2023-06-27 2023-06-27 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4155.8U CN219990741U (zh) 2023-06-27 2023-06-27 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0741U true CN219990741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4155.8U Active CN219990741U (zh) 2023-06-27 2023-06-27 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0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57502A1 (zh) 极片成型装置及极片成型方法
KR20160149794A (ko) 극판 권취 시스템
CN106515189B (zh) 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
CN210730683U (zh) 极片制备系统
CN218396278U (zh) 模切机
CN219990741U (zh) 卷筒料印刷生产线
US20220223832A1 (en) Device for rolling a metal lithium band
CN117181891B (zh) 料带的检测方法和模切机
CN210236602U (zh) 一种凹印铜版纸的剥离连线机构
CA2042253C (en) Method of making a transformer core comprising strips of amorphous steel wrapped around the core window
US20140144578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dhesive tape with a protruding liner
CN208037632U (zh) 直线式卷纸包装机及其系统
EP0876960A2 (en) Label handling system
CA3169499A1 (en) Apparatus and relative method for winding strips of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US5315754A (en) Method of making a transformer core comprising strips of amorphous steel wrapped around the core window
JP2013227093A (ja) 巻取装置
JP5292234B2 (ja) 細幅ウェブの巻き取り方法及び同巻き取り製品
US5230139A (en) Method of making a transformer core comprising strips of amorphous steel wrapped around the core window
CN219521198U (zh) 极片加工装置和设备
EP40216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tting a metallic film
CN219591596U (zh) 一种控制接带隔膜卷绕的卷绕机系统
CN220836399U (zh) 用于涂布机的接头自动跳开复位机构
CN111320005B (zh) 基带卷筒、放卷换卷装置及放卷方法
CN211165762U (zh) 热熔胶膜挤出涂布机
CN219716956U (zh) 锂带压延装置和补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