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4744U - 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4744U
CN208584744U CN201820966586.0U CN201820966586U CN208584744U CN 208584744 U CN208584744 U CN 208584744U CN 201820966586 U CN201820966586 U CN 201820966586U CN 208584744 U CN208584744 U CN 208584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on board
mount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65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RES PLASTIC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RES PLAST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RES PLASTI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RES PLAST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65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4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4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4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属于小型件注塑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左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左安装板一侧的凸模、右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右安装板上的凹模,在凸模靠近左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板,在凹模靠近右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右连接板,凹模与凸模相互抵接并且形成有配合壳体的两个型腔槽,在右连接板对应型腔槽位置处连接有能够对两个成型的壳体相互靠近的一端进行斜脱模的中心脱模机构和能够对成型的壳体其他的凹槽和凸起进行侧脱模的侧脱模机构,解决了手表外壳在脱模时容易被损坏的问题,达到了凹模对壳体进行斜向斜向脱模,减少对壳体的损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件注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2737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本体、与注塑模具本体相配合的吊模板,注塑模具本体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模脚、由模脚支撑且与底板间隔设置的下模板、位于下模板上方与下模板配合形成成型腔的上模板、位于底板与下模板之间的顶针板,吊模板设有分别用于与上模板、下模板相固定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其特征在于:吊模板还设有位于第二固定部背离第一固定部的一侧的阻挡部,当吊模板固定在注塑模具本体上时,阻挡部凸伸入底板与下模板之间限制顶针板朝向下模板和/或底板移动,在注塑模具本体不工作时固定顶针板,避免顶针板移动以致注塑模具损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现需要加工一种手表外壳,包括壳体1,壳体1中心开设有空槽11,在壳体1的两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按钮的凹槽12,在壳体1的两端固设有用于连接表带的凸起13。
由于该手表外壳形状较小且结构复杂,所以在注塑完成后难以在不损伤手表外壳的前提下将成型的手表外壳从注塑模具中取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凹模对壳体进行斜向斜向脱模,来减少脱模时壳体受到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包括左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左安装板一侧的凸模、右安装板、连接于右安装板上的凹模,在左安装板靠近凸模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模板,固定模板远离左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板,左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凸模上,在右安装板靠近凹模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模板,移动模板远离右安装板一侧抵接有右连接板,右连接板远离移动模板一侧固定连接于凹模上,凹模与凸模相互抵接并且形成有配合壳体的两个型腔槽,在右连接板对应型腔槽位置处连接有能够对两个成型的壳体相互靠近的一端进行斜脱模的中心脱模机构和六个能够对成型的壳体其他的凹槽和凸起进行侧脱模的侧脱模机构,中心脱模机构位于两个型腔槽之间,六个侧脱模机构分别位于两个型腔槽的两侧和两个型腔槽相互远离的一端,中心脱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模中心位置处的中心块、滑动连接于中心块两端的两个型腔中心滑块和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型腔中心滑块内的两个斜导柱,侧脱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上的斜板和滑动连接于斜板上的型腔侧滑块,每个斜板均由右连接板向远离型腔槽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注塑机注塑完成后,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远离左安装板,使凹模与凸模分离,型腔中心滑块和型腔侧滑块分别沿斜导柱的长度方向和斜板的倾斜方向滑移,对成型的壳体进行侧脱模,以减少脱模过程中壳体受到的损伤,保证产品质量。
较佳的,两个斜导柱均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内并且两个斜导柱均由右连接板向凹模中心倾斜设置,两个型腔中心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型腔槽,每个型腔侧滑块分别连接型腔槽其他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型腔槽由凹模、凸模、型腔中心滑块和型腔侧滑块相互抵接组成,在进行脱模的过程中型腔中心滑块和型腔侧滑块相互远离来对壳体进行脱模。
较佳的,左安装板靠近左连接板一侧连接有能够将成型的壳体顶出凸模的顶出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壳体成型后会套在凸模上,为了方便将壳体取下需要顶出机构将壳体从凸模上顶出,使壳体与凸模分离。
较佳的,顶出机构包括抵接于左安装板靠近左连接板一侧的顶出板和转动连接于顶出板远离左安装板一侧的四个斜杆,斜杆两两一组并且每个斜杆均滑动连接于左连接板和凸模内,每个斜杆远离顶出板一端均固设有与型腔槽配合的凸块,每个斜杆均倾斜向对应的型腔槽中心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壳体内部结构也比较复杂,所以顶出机构要用斜杆倾斜滑移使两个斜杆远离顶出板一端相互靠近来将壳体顶出,减少壳体在顶出过程中受到的损伤。
较佳的,在顶出板远离左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牵拉杆,每个牵拉杆远离顶出板一端均滑动连接于左连接板内,每个牵拉杆远离连接板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时,右安装板能够通过右连接板拉动牵拉杆,牵拉杆拉动顶出板来将壳体顶出,使顶出机构只需使用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的动力即可完成对壳体的顶出。
较佳的,在每个牵拉杆上均套设有弹簧,每个弹簧一端均固定连接于顶出板上,每个弹簧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左连接板上,弹簧正常状态下顶出板抵接于左安装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弹簧在顶出机构将壳体顶出后将顶出板推回原位,完成对顶出板的复位,方便下次加工使用。
较佳的,在左安装板上开设有动力槽,动力槽连通顶出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注塑机通过可以动力槽推动顶出板移动,当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动力不足时动力槽可以辅助推动顶出板。
较佳的,在右安装板靠近左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主导柱,主导柱穿过移动模板、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和固定模板设置,在动模板、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和固定模板对应主导柱位置处均开设有主导槽,主导柱滑移连接于主导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主导柱能够保证右安装板能够沿主导柱的长度方向滑移,不会产生错位。
较佳的,在右连接板对应主导柱位置处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套,在左连接板对应主导柱位置处滑移链接有第二导套,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均滑动连接于主导柱上,第一导套与主导柱的摩擦力大于第二导套与主导柱的摩擦力。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保证注塑机能够给予右连接板足够的动力远离左连接板并且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远离左安装板移动时,移动模板能够先与右连接板分离,使浇道彻底冷却完成缩松等工序,然后左连接板再与右连接板分离。
较佳的,左连接板靠近右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辅助导柱,每个辅助导柱均伸入右连接板设置,在右连接板对应每个辅助导柱位置处均开设有辅助导槽,辅助导槽连通移动模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远离左安装板移动时,移动模板必须先与右连接板分离,将辅助导槽露出,使辅助导槽内的空气流通,辅助导柱才能与右连接板分离,保证移动模板能够先与右连接板分离,使浇道内的原料先冷却与型腔槽内成型的壳体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在注塑机注塑完成后,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远离左安装板,使凹模与凸模分离,型腔中心滑块和型腔侧滑块分别沿斜导柱的长度方向和斜板的倾斜方向滑移,对成型的壳体进行侧脱模,以减少脱模过程中壳体受到的损伤,保证产品质量;
2. 由于壳体成型后会套在凸模上,为了方便将壳体取下需要顶出机构将壳体从凸模上顶出,使壳体与凸模分离,由于壳体内部结构也比较复杂,所以顶出机构要用斜杆倾斜滑移使两个斜杆远离顶出板一端相互靠近来将壳体顶出,减少壳体在顶出过程中受到的损伤;
3. 当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远离左安装板移动时,移动模板必须先与右连接板分离,将辅助导槽露出,使辅助导槽内的空气流通,辅助导柱才能与右连接板分离,保证移动模板能够先与右连接板分离,使浇道内的原料先冷却与型腔槽内成型的壳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突出壳体另一侧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浇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出顶出机构、侧脱模机构和中心脱模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侧脱模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中突出辅助导柱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中突出主导柱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11、空槽;12、凹槽;13、凸起;2、左安装板;21、左连接板;22、固定模板;23、动力槽;24、顶出机构;241、斜杆;2411、凸块;242、顶出板;25、主导柱;251、主导槽;252、第一导套;253、第二导套;26、牵拉杆;261、弹簧;3、右安装板;31、右连接板;311、辅助导柱;3111、辅助导槽;32、移动模板;33、浇口;331、浇道;34、侧脱模机构;341、斜板;342、型腔侧滑块;35、中心脱模机构;351、中心块;352、型腔中心滑块;353、斜导柱;4、凸模;41、型腔槽;5、凹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如图3和图5所示,包括左安装板2、固定连接于左安装板2一侧的两个固定模板22、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模板22远离左安装板2一侧的左连接板21、固定连接于左连接板21远离固定模板22一侧的凸模4、右安装板3、固定连接于右安装板3上的移动模板32、抵接于移动模板32远离右安装板3一侧的右连接板31和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31远离移动模板32一侧的凹模5。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均能够安装到注塑机上,凹模5与凸模4相互抵接并且形成有两个配合壳体1的型腔槽41。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右安装板3和移动模板32上共同开设有浇口33,在右连接板31对应浇口33位置处开设有与两个型腔槽41连通的浇道331,浇道331与浇口33相互连通。注塑机通过浇口33向浇道331注入原料,原料沿着浇道331流到两个型腔槽41内成型成两个壳体1。
如图5和图6所示,左安装板2靠近左连接板21一侧连接有顶出机构24,顶出机构24包括抵接于左安装板2靠近左连接板21一侧的顶出板242和转动连接于顶出板242远离左安装板2一侧的四个斜杆241,斜杆241两两一组并且每个斜杆241均穿过左连接板21和凸模4设置,每个斜杆241远离顶出板242一端均固设有与型腔槽41配合的凸块2411(参见图7),每个斜杆241均倾斜向对应的型腔槽41中心倾斜设置并且每个斜杆241均滑动连接于左连接板21和凸模4内。在顶出板242远离左安装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牵拉杆26,每个牵拉杆26远离顶出板242一端均穿过左连接板21设置并且每个牵拉杆26均滑动连接于左连接板21内,每个牵拉杆26远离左连接板21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31上,在每个牵拉杆26上均套设有弹簧261,每个弹簧261一端均固定连接于顶出板242上,每个弹簧261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左连接板21上,弹簧261正常状态下顶出板242抵接于左安装板2上。当注塑机将右安装板3拉离左安装板2时,左连接板21拉动牵拉杆26向远离左安装板2方向滑移,牵拉杆26带动顶出板242一起向远离左安装板2方向移动,左安装板2推动斜杆241向远离左安装板2方向滑移,斜杆241在左连接板21和凸模4内斜向滑移,将成型的壳体1顶出凸模4,在注塑机将右安装板3向左安装板2方向推动的时候,弹簧261推动顶出板242复位,便于下一次使用。
如图5所示,在左安装板2上开设有动力槽23,注塑机通过可以动力槽23推动顶出板242移动,当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3动力不足时动力槽23可以辅助推动顶出板242。
如图5和图8所示,在右连接板31对应型腔槽41位置处连接有中心脱模机构35和六个侧脱模机构34,中心脱模机构35位于两个型腔槽41之间,六个侧脱模机构34分别位于两个型腔槽41的两侧和两个型腔槽41相互远离的一端。中心脱模机构35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模5中心位置处的中心块351、滑动连接于中心块351两端的两个型腔中心滑块352和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型腔中心滑块352内的两个斜导柱353,两个斜导柱353均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31内并且两个斜导柱353均由右连接板31向凹模5中心倾斜设置。两个型腔中心滑块35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型腔槽41配合设置,两个型腔中心滑块352均沿斜导柱353长度方向滑移。当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3远离左安装板2移动时,两个型腔中心滑块352沿斜导柱353滑移,从斜向的方向与壳体1分离,完成对壳体1一端凸起13的脱模。
如图5和图8所示,侧脱模机构34包括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31上的斜板341和滑动连接于斜板341上的型腔侧滑块342,每个型腔侧滑块342均连接型腔槽41并与型腔槽41配合设置,每个斜板341均由右连接板31向远离型腔槽41方向倾斜设置,每个型腔侧滑块342均沿对应的斜板341的倾斜方向滑移。当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3远离左安装板2移动时,每个型腔侧滑块342在斜板341上滑移并且每个型腔侧滑块342均从斜向的方向与壳体1分离,完成对壳体1其他凹槽12和凸起13的脱模。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右安装板3靠近左安装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主导柱25,主导柱25穿过移动模板32、右连接板31、左连接板21和固定模板22设置,在动模板、右连接板31、左连接板21和固定模板22对应主导柱25位置处均开设有主导槽251,主导柱25滑移连接于主导槽251内,在右连接板31对应主导柱25位置处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套252,第一导套252滑动连接于主导柱25上。在左连接板21对应主导柱25位置处滑移链接有第二导套253,第二导套253滑移连接于主导柱25上。第一导套252和第二导套253能够增大主导柱25与左连接板21和右连接板31之间的摩擦力,并且第一导套252与主导柱25的摩擦力大于第二导套253与主导柱25的摩擦力。主导柱25能够保证右安装板3能够沿主导柱25的长度方向滑移,不会产生错位。第一导套252和第二导套253能够保证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3远离左安装板2移动时,移动模板32能够先与右连接板31分离,使浇道331彻底冷却完成缩松等工序,然后左连接板21再与右连接板31分离,顶出机构24将成型的壳体1顶出凸模4,供工作人员收集。第一导套252和第二导套253保证注塑机能够给予右连接板31足够的动力远离左连接板21。
如图8所示,左连接板21靠近右连接板31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辅助导柱311,每个辅助导柱311均伸入右连接板31设置,在右连接板31对应每个辅助导柱311位置处均开设有辅助导槽3111,辅助导槽3111连通移动模板32。当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3远离左安装板2移动时,移动模板32必须先与右连接板31分离,将辅助导槽3111露出,使辅助导槽3111内的空气流通,辅助导柱311才能与右连接板31分离,保证移动模板32能够先与右连接板31分离,然后左连接板21再与右连接板31分离。
使用方式:先将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安装到注塑机上,注塑机通过浇口33向浇道331内注入原料,原料经过浇道331进入型腔槽41内成型出壳体1,然后注塑机拉动右安装板3远离左安装板2移动,移动模板32先与右连接板31分离,使浇道331彻底冷却完成缩松等工序,右连接板31再与左连接板21分离,此时右连接板31通过牵拉杆26拉动顶出板242移动,顶出板242推动斜杆241在左连接板21和凸模4内滑动将成型后的壳体1顶出,同时型腔中心滑块352沿斜导柱353的长度方向滑移,型腔侧滑块342沿斜板341的倾斜方向滑移,从斜向完成对壳体1的脱模,减少壳体1脱模过程中收到的损伤,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包括左安装板(2)、固定连接于左安装板(2)一侧的凸模(4)、右安装板(3)、连接于右安装板(3)上的凹模(5),其特征在于:在左安装板(2)靠近凸模(4)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模板(22),固定模板(22)远离左安装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板(21),左连接板(21)固定连接于凸模(4)上,在右安装板(3)靠近凹模(5)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模板(32),移动模板(32)远离右安装板(3)一侧抵接有右连接板(31),右连接板(31)远离移动模板(32)一侧固定连接于凹模(5)上,凹模(5)与凸模(4)相互抵接并且形成有配合壳体(1)的两个型腔槽(41),在右连接板(31)对应型腔槽(41)位置处连接有能够对两个成型的壳体(1)相互靠近的一端进行斜脱模的中心脱模机构(35)和六个能够对成型的壳体(1)其他的凹槽(12)和凸起(13)进行侧脱模的侧脱模机构(34),中心脱模机构(35)位于两个型腔槽(41)之间,六个侧脱模机构(34)分别位于两个型腔槽(41)的两侧和两个型腔槽(41)相互远离的一端,中心脱模机构(35)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模(5)中心位置处的中心块(351)、滑动连接于中心块(351)两端的两个型腔中心滑块(352)和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型腔中心滑块(352)内的两个斜导柱(353),侧脱模机构(34)包括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31)上的斜板(341)和滑动连接于斜板(341)上的型腔侧滑块(342),每个斜板(341)均由右连接板(31)向远离型腔槽(41)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斜导柱(353)均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31)内并且两个斜导柱(353)均由右连接板(31)向凹模(5)中心倾斜设置,两个型腔中心滑块(35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型腔槽(41),每个型腔侧滑块(342)分别连接型腔槽(41)其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左安装板(2)靠近左连接板(21)一侧连接有能够将成型的壳体(1)顶出凸模(4)的顶出机构(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顶出机构(24)包括抵接于左安装板(2)靠近左连接板(21)一侧的顶出板(242)和转动连接于顶出板(242)远离左安装板(2)一侧的四个斜杆(241),斜杆(241)两两一组并且每个斜杆(241)均滑动连接于左连接板(21)和凸模(4)内,每个斜杆(241)远离顶出板(242)一端均固设有与型腔槽(41)配合的凸块(2411),每个斜杆(241)均倾斜向对应的型腔槽(41)中心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顶出板(242)远离左安装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牵拉杆(26),每个牵拉杆(26)远离顶出板(242)一端均滑动连接于左连接板(21)内,每个牵拉杆(26)远离连接板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牵拉杆(26)上均套设有弹簧(261),每个弹簧(261)一端均固定连接于顶出板(242)上,每个弹簧(261)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左连接板(21)上,弹簧(261)正常状态下顶出板(242)抵接于左安装板(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左安装板(2)上开设有动力槽(23),动力槽(23)连通顶出板(2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右安装板(3)靠近左安装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主导柱(25),主导柱(25)穿过移动模板(32)、右连接板(31)、左连接板(21)和固定模板(22)设置,在动模板、右连接板(31)、左连接板(21)和固定模板(22)对应主导柱(25)位置处均开设有主导槽(251),主导柱(25)滑移连接于主导槽(25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右连接板(31)对应主导柱(25)位置处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套(252),在左连接板(21)对应主导柱(25)位置处滑移链接有第二导套(253),第一导套(252)和第二导套(253)均滑动连接于主导柱(25)上,第一导套(252)与主导柱(25)的摩擦力大于第二导套(253)与主导柱(25)的摩擦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左连接板(21)靠近右连接板(31)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辅助导柱(311),每个辅助导柱(311)均伸入右连接板(31)设置,在右连接板(31)对应每个辅助导柱(311)位置处均开设有辅助导槽(3111),辅助导槽(3111)连通移动模板(32)。
CN201820966586.0U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08584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6586.0U CN208584744U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6586.0U CN208584744U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4744U true CN208584744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6586.0U Active CN208584744U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47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0692A (zh) * 2020-04-24 2020-06-19 周会文 一种橡胶脱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0692A (zh) * 2020-04-24 2020-06-19 周会文 一种橡胶脱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7804A (zh) 组合式碳粉盒主构件的精密模具
CN108454034B (zh) 冰箱门框注塑模具的弯销二次抽芯机构
CN215320325U (zh) 一种管件端面热流道进胶的注塑组合模具
CN208584744U (zh) 一种手表外壳的注塑模具
CN203171966U (zh) 一种全自动级进式精密注塑模具的进出料机构
CN216001295U (zh) 一种可保证外观面品质的内抽芯脱模模具
CN206124136U (zh) 一种直滑块带斜滑块产品的模具
CN110103417A (zh) 一种带斜行位的塑料制品成型工艺模具
CN215396622U (zh) 显示屏胶框注塑模具
CN214188285U (zh) 一种可快速成型的手机内板注塑模具
CN213891118U (zh) 一种移动冷却模具式机械驱动卧式注塑机模具
CN103737824A (zh) 笔记本电脑电池盖的潜伏平移式精密模具
CN210911005U (zh) 一种组合式抽芯机构和组合式抽芯模具
CN211054271U (zh) 精密电气连接器模具
CN209755933U (zh) 一种高精度钉仓注塑模具
CN207014698U (zh) 一种排气接头成型模具
CN220946469U (zh) 一种动模侧开板驱动定模滑块脱模结构
CN207432696U (zh) 滑块内潜伏浇口顶出机构和注塑模具
CN210362233U (zh) 一种吸尘器前盖模具
CN208881072U (zh) 一种自动脱水口的注塑模具
CN210880712U (zh) 一种防止粘模辅佐顶出模具
CN209409144U (zh) 一种用于汽车门窗装饰条的注塑模具
CN208428602U (zh) 一种抽芯方式不同的注塑模具
CN215203177U (zh) 一种前模气顶辅助加后模推块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08962390U (zh) 副仪表注塑模具外拉式强脱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