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5147U -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5147U
CN208455147U CN201820843345.7U CN201820843345U CN208455147U CN 208455147 U CN208455147 U CN 208455147U CN 201820843345 U CN201820843345 U CN 201820843345U CN 208455147 U CN208455147 U CN 208455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gear
roller
receipts
back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33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吕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Jian Ta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Jian Ta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Jian Ta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Jian Ta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33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5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5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5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属于包芯纱技术领域。它包括退纱机构、导纱机构、收纱机构,退纱机构包括两个以上的退纱组件,导纱机构的前张力调节驱动部的第一前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一前齿轮上,第二前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二前齿轮上,后张力调节驱动部的第一后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一后齿轮上,第二后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二后齿轮上,第一张力调节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前摆杆和第一后摆杆的上端,第二张力调节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前摆杆和第二后摆杆的上端,收纱机构的收纱导向组件的驱动齿轮可转动设置在齿轮支座上,驱动齿轮和定齿条、动齿条都啮合。本实用新型收纱张力可调,能适用于对不同型号的包芯纱的收纱。

Description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芯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背景技术
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最初的包芯纱是以棉纤维为皮、涤纶短纤纱为芯开发的短纤维与短纤维包芯纱。包芯纱一般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维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的纱。包芯纱兼有长丝芯纱和外包短纤维的优良性能。比较常见的包芯纱有涤棉包芯纱,它以涤纶长丝为芯纱,外包棉纤维。还有氨纶包芯纱,它是以氨纶长丝为芯纱,外包其他纤维制成的纱线。根据包芯纱用途不同,目前包芯纱的品种主要有:服装面料用的包芯纱、弹力织物用的包芯纱、装饰织物用的包芯纱、缝纫线用的包芯纱等。包芯纱的纺制方法也有多种:有环锭纺,静电纺,涡流纺,自捻纺等。目前我国棉纺工业多采用棉环锭纺来纺制包芯纱。纺制工艺流程,目前纺制包芯纱的工艺流程有两种,以加工涤棉包芯纱为例。粗梳系统:棉:清花,梳棉,头并,粗纱,细纱。精梳系统:棉:清花,梳棉,条卷,并卷,精梳,后并,并二,并三,粗纱,细纱。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包芯纱工艺流程的选择,要视成纱要求和所纺纱支数来决定,总的原则是,能用粗梳,就不用精梳,如果要采用精梳系统,其流程能缩短就缩短,以降低生产成本。如有的生产厂家精梳棉条条千不匀率,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都较好,过一道后并条即可满足包覆要求。收纱是将纱盘上的纱线均匀卷绕到纱管的工艺过程,包芯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在收纱过程中,不同的纤维对收纱张力都有不同的要求,常见的收纱装置在收纱过程中,其收纱张力是无法调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收纱张力可调,能适用于对不同型号的包芯纱的收纱,结构合理,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它包括机架底座、前支板、后支板、退纱机构、导纱机构、收纱机构,所述前支板和后支板固定在机架底座的前后两侧,所述退纱机构设置在机架底座的左侧,所述退纱机构包括两个以上的退纱组件,所述退纱组件包括退纱底座、退纱支板、退纱辊、包芯纱盘,所述退纱底座固定在机架底座上,所述退纱支板安装在退纱底座上,所述退纱辊可转动设置在退纱支板上,所述包芯纱盘同轴心安装在退纱辊上,所述导纱机构设置在退纱机构的右侧,所述导纱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张力调节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第四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都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和后支板之间,并且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依次向右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上都均布设置有纱线导向槽,所述张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张力调节辊、第二张力调节辊、前张力调节驱动部、后张力调节驱动部,所述前支板和后支板上都设置有第一张力导向弧形槽和第二张力导向弧形槽,所述前张力调节驱动部和后张力调节驱动部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前张力调节驱动部包括第一前齿轮、第二前齿轮、第一前齿轮轴、第二前齿轮轴、第一前摆杆、第二前摆杆、前齿条、前滑块、前支承座、前驱动气缸、前气缸支座,所述第一前齿轮通过第一前齿轮轴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上,所述第二前齿轮通过第二前齿轮轴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上,所述第一前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二前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一前齿轮和第二前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前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一前齿轮上,所述第二前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二前齿轮上,所述前支承座固定在前支板上,所述前滑块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前支承座上,所述前齿条安装在前滑块上,所述前齿条和第一前齿轮相互啮合,前驱动气缸包括前驱动缸体和前驱动活塞杆,所述前驱动缸体安装在前气缸支座上,所述前气缸支座固定在前支承座上,所述前驱动活塞杆的右端和前滑块连接,所述后张力调节驱动部包括第一后齿轮、第二后齿轮、第一后齿轮轴、第二后齿轮轴、第一后摆杆、第二后摆杆、后齿条、后滑块、后支承座、后驱动气缸、后气缸支座,所述第一后齿轮通过第一后齿轮轴可转动设置在后支板上,所述第二后齿轮通过第二后齿轮轴可转动设置在后支板上,所述第一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二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一后齿轮和第二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后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一后齿轮上,所述第二后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二后齿轮上,所述后支承座固定在后支板上,所述后滑块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后支承座上,所述后齿条安装在后滑块上,所述后齿条和第一后齿轮相互啮合,后驱动气缸包括后驱动缸体和后驱动活塞杆,所述后驱动缸体安装在后气缸支座上,所述后气缸支座固定在后支承座上,所述后驱动活塞杆的右端和后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前齿轮和第一后齿轮的型号相同,所述第二前齿轮和第二后齿轮的型号相同,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的两端穿过前支板和后支板的第一张力导向弧形槽,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前摆杆和第一后摆杆的上端,所述第二张力调节辊的两端穿过前支板和后支板的第二张力导向弧形槽,所述第二张力调节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前摆杆和第二后摆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和第二张力调节辊上都均布设置张力调节导向槽,所述收纱机构设置在导纱机构的右侧,所述收纱机构包括收纱组件和收纱导向组件,所述收纱组件包括收纱辊、纱管、收纱驱动电机、收纱第一带轮、收纱第二带轮、收纱皮带,所述收纱辊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和后支板上,所述纱管的数量和退纱组件相同,所述纱管安装在收纱辊上,所述收纱第二带轮同轴心设置在收纱辊的一侧,所述收纱驱动电机和收纱第一带轮同轴连接,所述收纱第一带轮和收纱第二带轮通过收纱皮带连接,所述收纱导向组件设置在第四导向辊和收纱组件之间,所述收纱导向组件包括定齿条、动齿条、动齿条导轨支座、导纱环、导纱环支架、驱动齿轮、齿轮支座、导向驱动气缸、同步支架,所述动齿条导轨支座固定在前支板和后支板之间,所述动齿条的数量和纱管的数量相同,两个相邻动齿条通过同步支架连接,所述动齿条可滑动设置在动齿条导轨支座上,所述导纱环支架安装在定齿条上,所述导纱环安装在导纱环支架上,所述定齿条固定在前支板上,所述导向驱动气缸包括导向驱动缸体和导向驱动活塞杆,所述导向驱动缸体固定在前支板上,所述导向驱动活塞杆的一端和齿轮支座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可转动设置在齿轮支座上,所述驱动齿轮和定齿条、动齿条都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收纱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前驱动气缸和后驱动气缸都连接同步阀。
进一步地,所述动齿条导轨支座的上侧截面为倒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齿轮、第二前齿轮、第一后齿轮、第二后齿轮均为斜齿轮。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包芯纱从包芯纱盘平稳退卷,依次经过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一张力调节辊、第三导向辊、第二张力调节辊、第四导向辊,纱线导向槽和张力调节导向槽的设置保证了包芯纱的平稳导向和张力牵伸,有效避免包芯纱窜动。前驱动气缸和后驱动气缸同步动作,前驱动气缸和后驱动气缸分别带动前滑块和后滑块左右往复动作,安装在前滑块上的前齿条和安装在后滑块上的后齿条分别带动第一前齿轮和第一后齿轮转动,同时第一前齿轮和第一后齿轮分别带动第二前齿轮和第二后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前摆杆和第二前摆杆摆动、第一后摆杆和第二后摆杆摆动,从而实现第一张力调节辊和第二张力调节辊张开和靠拢。在第一张力调节辊和第二张力调节辊张开和靠拢的过程中,对包芯纱进行张力牵伸,使包芯纱具有适合的张力。收纱驱动电机通过收纱第一带轮、收纱皮带和收纱第二带轮带动收纱辊连续回转,导向驱动气缸动作,带动齿轮支座前后往复动作,安装在齿轮支座上的驱动齿轮带动动齿条沿着动齿条导轨支座前后滑动,同步支架的设置保证了多个动齿条动作的同步性,从而实现导纱环前后往复动作,牵伸后的纱线经过导纱环均匀卷绕在纱管上。定齿条的设置非常关键,定齿条的设置保证了动齿条的行程是导向驱动气缸的行程的两倍,这样的结构不但有利于提高纱管的收纱均匀性,而且大大节约了空间,结构非常紧凑,大大减少了能耗。第一张力调节辊和第二张力调节辊上都均布设置张力调节导向槽,前驱动气缸和后驱动气缸都连接同步阀,有利于实现对前驱动气缸和后驱动气缸的同步控制,从而提高对包芯纱的牵伸效果,使包芯纱获得良好的张力。第一前齿轮、第二前齿轮、第一后齿轮、第二后齿轮均为斜齿轮,啮合重合度高,传动平稳,噪音小,有利于第一前摆杆、第二前摆杆、第一后摆杆和第二后摆杆平稳摆动,如第一前齿轮、第二前齿轮、第一后齿轮、第二后齿轮为直齿轮,则存在较大的啮合间隙,第一前摆杆、第二前摆杆、第一后摆杆和第二后摆杆会发生窜动,影响包芯纱的张力调整。收纱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有利于包芯纱的平稳收纱。当包芯纱的种类和型号更换时,只需调整前驱动气缸和后驱动气缸的行程,这样就能实现第一前摆杆和第二前摆杆、第一后摆杆和第二后摆杆摆动幅度的调整,从而实现对牵伸张力的调整。本实用新型收纱张力可调,能适用于对不同型号的包芯纱的收纱,结构合理,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底座,2.前支板,3.后支板,4.退纱机构,5.导纱机构,6.收纱机构,7.退纱组件,8.退纱底座,9.退纱支板,10.退纱辊,11.包芯纱盘,12.导向组件,13.张力调节组件,14.第一导向辊,15.第二导向辊,16.第三导向辊,17.第四导向辊,18.纱线导向槽,19.第一张力调节辊,20.第二张力调节辊,21.前张力调节驱动部,22.后张力调节驱动部,23.第一张力导向弧形槽,24.第二张力导向弧形槽,25.第一前齿轮,26.第二前齿轮,27.第一前齿轮轴,28.第二前齿轮轴,29.第一前摆杆,30.第二前摆杆,31.前齿条,32.前滑块,33.前支承座,34.前驱动气缸,35.前气缸支座,36.前驱动缸体,37.前驱动活塞杆,38.第一后齿轮,39.第二后齿轮,40.第一后齿轮轴,41.第二后齿轮轴,42.第一后摆杆,43.第二后摆杆,44.后齿条,45.后滑块,46.后支承座,47.后驱动气缸,48.后气缸支座,49.后驱动缸体,50.后驱动活塞杆,51.张力调节导向槽,52.收纱组件,53.收纱导向组件,54.收纱辊,55.纱管,56.收纱驱动电机,57.收纱第一带轮,58.收纱第二带轮,59.收纱皮带,60.定齿条,61.动齿条,62.动齿条导轨支座,63.导纱环,64.导纱环支架,65.驱动齿轮,66.齿轮支座,67.导向驱动气缸,68.同步支架,69.导向驱动缸体,70.导向驱动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它包括机架底座1、前支板2、后支板3、退纱机构4、导纱机构5、收纱机构6,所述前支板2和后支板3固定在机架底座1的前后两侧,所述退纱机构4设置在机架底座1的左侧,所述退纱机构4包括两个以上的退纱组件7,所述退纱组件7包括退纱底座8、退纱支板9、退纱辊10、包芯纱盘11,所述退纱底座8固定在机架底座1上,所述退纱支板9安装在退纱底座8上,所述退纱辊10可转动设置在退纱支板9上,所述包芯纱盘11同轴心安装在退纱辊10上,所述导纱机构5设置在退纱机构4的右侧,所述导纱机构5包括导向组件12、张力调节组件13,所述导向组件12包括第一导向辊14、第二导向辊15、第三导向辊16、第四导向辊17,所述第一导向辊14、第二导向辊15、第三导向辊16和第四导向辊17都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2和后支板3之间,并且第一导向辊14、第二导向辊15、第三导向辊16和第四导向辊17依次向右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辊14、第二导向辊15、第三导向辊16和第四导向辊17上都均布设置有纱线导向槽18,所述张力调节组件13包括第一张力调节辊19、第二张力调节辊20、前张力调节驱动部21、后张力调节驱动部22,所述前支板2和后支板3上都设置有第一张力导向弧形槽23和第二张力导向弧形槽24,所述前张力调节驱动部21和后张力调节驱动部22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前张力调节驱动部21包括第一前齿轮25、第二前齿轮26、第一前齿轮轴27、第二前齿轮轴28、第一前摆杆29、第二前摆杆30、前齿条31、前滑块32、前支承座33、前驱动气缸34、前气缸支座35,所述第一前齿轮25通过第一前齿轮轴27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2上,所述第二前齿轮26通过第二前齿轮轴28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2上,所述第一前齿轮25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二前齿轮26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一前齿轮25和第二前齿轮26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前摆杆29的下端固结在第一前齿轮25上,所述第二前摆杆30的下端固结在第二前齿轮26上,所述前支承座33固定在前支板2上,所述前滑块32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前支承座33上,所述前齿条31安装在前滑块32上,所述前齿条31和第一前齿轮25相互啮合,前驱动气缸34包括前驱动缸体36和前驱动活塞杆37,所述前驱动缸体36安装在前气缸支座35上,所述前气缸支座35固定在前支承座35上,所述前驱动活塞杆37的右端和前滑块32连接,所述后张力调节驱动部22包括第一后齿轮38、第二后齿轮39、第一后齿轮轴40、第二后齿轮轴41、第一后摆杆42、第二后摆杆43、后齿条44、后滑块45、后支承座46、后驱动气缸47、后气缸支座48,所述第一后齿轮38通过第一后齿轮轴40可转动设置在后支板3上,所述第二后齿轮39通过第二后齿轮轴41可转动设置在后支板3上,所述第一后齿轮38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二后齿轮39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一后齿轮38和第二后齿轮39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后摆杆42的下端固结在第一后齿轮38上,所述第二后摆杆43的下端固结在第二后齿轮39上,所述后支承座46固定在后支板3上,所述后滑块45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后支承座46上,所述后齿条44安装在后滑块45上,所述后齿条44和第一后齿轮38相互啮合,后驱动气缸47包括后驱动缸体49和后驱动活塞杆50,所述后驱动缸体49安装在后气缸支座48上,所述后气缸支座48固定在后支承座46上,所述后驱动活塞杆50的右端和后滑块45连接,所述第一前齿轮25和第一后齿轮38的型号相同,所述第二前齿轮26和第二后齿轮39的型号相同,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19的两端穿过前支板2和后支板3的第一张力导向弧形槽23,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19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前摆杆29和第一后摆杆42的上端,所述第二张力调节辊20的两端穿过前支板2和后支板3的第二张力导向弧形槽23,所述第二张力调节辊20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前摆杆30和第二后摆杆43的上端,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19和第二张力调节辊20上都均布设置张力调节导向槽51,所述前驱动气缸34和后驱动气缸47都连接同步阀,有利于实现对前驱动气缸34和后驱动气缸47的同步控制,从而提高对包芯纱的牵伸效果,使包芯纱获得良好的张力。所述第一前齿轮25、第二前齿轮26、第一后齿轮38、第二后齿轮39均为斜齿轮,啮合重合度高,传动平稳,噪音小,有利于第一前摆杆29、第二前摆杆30、第一后摆杆42和第二后摆杆43平稳摆动,如第一前齿轮25、第二前齿轮26、第一后齿轮38、第二后齿轮39为直齿轮,则存在较大的啮合间隙,第一前摆杆29、第二前摆杆30、第一后摆杆42和第二后摆杆43会发生窜动,影响包芯纱的张力调整。所述收纱机构6设置在导纱机构5的右侧,所述收纱机构6包括收纱组件52和收纱导向组件53,所述收纱组件52包括收纱辊54、纱管55、收纱驱动电机56、收纱第一带轮57、收纱第二带轮58、收纱皮带59,所述收纱辊54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2和后支板3上,所述纱管55的数量和退纱组件7相同,所述纱管55安装在收纱辊54上,所述收纱第二带轮58同轴心设置在收纱辊54的一侧,所述收纱驱动电机56和收纱第一带轮57同轴连接,所述收纱第一带轮57和收纱第二带轮58通过收纱皮带59连接,所述收纱驱动电机56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有利于包芯纱的平稳收纱。所述收纱导向组件53设置在第四导向辊17和收纱组件52之间,所述收纱导向组件53包括定齿条60、动齿条61、动齿条导轨支座62、导纱环63、导纱环支架64、驱动齿轮65、齿轮支座66、导向驱动气缸67、同步支架68,所述动齿条导轨支座62固定在前支板2和后支板3之间,所述动齿条61的数量和纱管55的数量相同,两个相邻动齿条61通过同步支架68连接,所述动齿条61可滑动设置在动齿条导轨支座62上,所述动齿条导轨支座62的上侧截面为倒梯形,有利于动齿条61前后平稳滑动,避免动齿条61脱离动齿条导轨支座62。所述导纱环支架64安装在定齿条60上,所述导纱环63安装在导纱环支架64上,所述定齿条60固定在前支板2上,所述导向驱动气缸67包括导向驱动缸体69和导向驱动活塞杆70,所述导向驱动缸体69固定在前支板2上,所述导向驱动活塞杆70的一端和齿轮支座66连接,所述驱动齿轮65可转动设置在齿轮支座66上,所述驱动齿轮65和定齿条60、动齿条61都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使用时,包芯纱从包芯纱盘11平稳退卷,依次经过第一导向辊14、第二导向辊15、第一张力调节辊19、第三导向辊16、第二张力调节辊20、第四导向辊17,纱线导向槽18和张力调节导向槽51的设置保证了包芯纱的平稳导向和张力牵伸,有效避免包芯纱窜动。前驱动气缸34和后驱动气缸47同步动作,前驱动气缸34和后驱动气缸47分别带动前滑块32和后滑块45左右往复动作,安装在前滑块32上的前齿条31和安装在后滑块45上的后齿条44分别带动第一前齿轮25和第一后齿轮38转动,同时第一前齿轮25和第一后齿轮38分别带动第二前齿轮26和第二后齿轮39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前摆杆29和第二前摆杆30摆动、第一后摆杆42和第二后摆杆43摆动,从而实现第一张力调节辊19和第二张力调节辊20张开和靠拢。在第一张力调节辊19和第二张力调节辊20张开和靠拢的过程中,对包芯纱进行张力牵伸,使包芯纱具有适合的张力。收纱驱动电机56通过收纱第一带轮57、收纱皮带59和收纱第二带轮58带动收纱辊54连续回转,导向驱动气缸67动作,带动齿轮支座66前后往复动作,安装在齿轮支座66上的驱动齿轮65带动动齿条61沿着动齿条导轨支座62前后滑动,同步支架68的设置保证了多个动齿条61动作的同步性,从而实现导纱环63前后往复动作,牵伸后的纱线经过导纱环63均匀卷绕在纱管55上。定齿条60的设置非常关键,定齿条60的设置保证了动齿条61的行程是导向驱动气缸67的行程的两倍,这样的结构不但有利于提高纱管55的收纱均匀性,而且大大节约了空间,结构非常紧凑,大大减少了能耗。当包芯纱的种类和型号更换时,只需调整前驱动气缸34和后驱动气缸47的行程,这样就能实现第一前摆杆29和第二前摆杆30、第一后摆杆42和第二后摆杆43摆动幅度的调整,从而实现对牵伸张力的调整。本实用新型收纱张力可调,能适用于对不同型号的包芯纱的收纱,结构合理,可靠性好。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底座、前支板、后支板、退纱机构、导纱机构、收纱机构,所述前支板和后支板固定在机架底座的前后两侧,所述退纱机构设置在机架底座的左侧,所述退纱机构包括两个以上的退纱组件,所述退纱组件包括退纱底座、退纱支板、退纱辊、包芯纱盘,所述退纱底座固定在机架底座上,所述退纱支板安装在退纱底座上,所述退纱辊可转动设置在退纱支板上,所述包芯纱盘同轴心安装在退纱辊上,所述导纱机构设置在退纱机构的右侧,所述导纱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张力调节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第四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都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和后支板之间,并且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依次向右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上都均布设置有纱线导向槽,所述张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张力调节辊、第二张力调节辊、前张力调节驱动部、后张力调节驱动部,所述前支板和后支板上都设置有第一张力导向弧形槽和第二张力导向弧形槽,所述前张力调节驱动部和后张力调节驱动部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前张力调节驱动部包括第一前齿轮、第二前齿轮、第一前齿轮轴、第二前齿轮轴、第一前摆杆、第二前摆杆、前齿条、前滑块、前支承座、前驱动气缸、前气缸支座,所述第一前齿轮通过第一前齿轮轴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上,所述第二前齿轮通过第二前齿轮轴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上,所述第一前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二前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一前齿轮和第二前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前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一前齿轮上,所述第二前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二前齿轮上,所述前支承座固定在前支板上,所述前滑块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前支承座上,所述前齿条安装在前滑块上,所述前齿条和第一前齿轮相互啮合,前驱动气缸包括前驱动缸体和前驱动活塞杆,所述前驱动缸体安装在前气缸支座上,所述前气缸支座固定在前支承座上,所述前驱动活塞杆的右端和前滑块连接,所述后张力调节驱动部包括第一后齿轮、第二后齿轮、第一后齿轮轴、第二后齿轮轴、第一后摆杆、第二后摆杆、后齿条、后滑块、后支承座、后驱动气缸、后气缸支座,所述第一后齿轮通过第一后齿轮轴可转动设置在后支板上,所述第二后齿轮通过第二后齿轮轴可转动设置在后支板上,所述第一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二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一后齿轮和第二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后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一后齿轮上,所述第二后摆杆的下端固结在第二后齿轮上,所述后支承座固定在后支板上,所述后滑块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后支承座上,所述后齿条安装在后滑块上,所述后齿条和第一后齿轮相互啮合,后驱动气缸包括后驱动缸体和后驱动活塞杆,所述后驱动缸体安装在后气缸支座上,所述后气缸支座固定在后支承座上,所述后驱动活塞杆的右端和后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前齿轮和第一后齿轮的型号相同,所述第二前齿轮和第二后齿轮的型号相同,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的两端穿过前支板和后支板的第一张力导向弧形槽,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前摆杆和第一后摆杆的上端,所述第二张力调节辊的两端穿过前支板和后支板的第二张力导向弧形槽,所述第二张力调节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前摆杆和第二后摆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辊和第二张力调节辊上都均布设置张力调节导向槽,所述收纱机构设置在导纱机构的右侧,所述收纱机构包括收纱组件和收纱导向组件,所述收纱组件包括收纱辊、纱管、收纱驱动电机、收纱第一带轮、收纱第二带轮、收纱皮带,所述收纱辊可转动设置在前支板和后支板上,所述纱管的数量和退纱组件相同,所述纱管安装在收纱辊上,所述收纱第二带轮同轴心设置在收纱辊的一侧,所述收纱驱动电机和收纱第一带轮同轴连接,所述收纱第一带轮和收纱第二带轮通过收纱皮带连接,所述收纱导向组件设置在第四导向辊和收纱组件之间,所述收纱导向组件包括定齿条、动齿条、动齿条导轨支座、导纱环、导纱环支架、驱动齿轮、齿轮支座、导向驱动气缸、同步支架,所述动齿条导轨支座固定在前支板和后支板之间,所述动齿条的数量和纱管的数量相同,两个相邻动齿条通过同步支架连接,所述动齿条可滑动设置在动齿条导轨支座上,所述导纱环支架安装在定齿条上,所述导纱环安装在导纱环支架上,所述定齿条固定在前支板上,所述导向驱动气缸包括导向驱动缸体和导向驱动活塞杆,所述导向驱动缸体固定在前支板上,所述导向驱动活塞杆的一端和齿轮支座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可转动设置在齿轮支座上,所述驱动齿轮和定齿条、动齿条都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纱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气缸和后驱动气缸都连接同步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齿条导轨支座的上侧截面为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齿轮、第二前齿轮、第一后齿轮、第二后齿轮均为斜齿轮。
CN201820843345.7U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Active CN208455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3345.7U CN208455147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3345.7U CN208455147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5147U true CN208455147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48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3345.7U Active CN208455147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5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100A (zh) * 2019-11-06 2020-01-03 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芯纱调匀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100A (zh) * 2019-11-06 2020-01-03 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芯纱调匀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7629B (zh) 一种多功能产业用纱纺纱机
CN103276485A (zh) 一种多色彩嵌入式段彩纺纱方法及其装置和产品
CN108914273B (zh) 一种纱线牵伸混合装置
CN113106575A (zh) 一种棉纺纱线并捻工艺
CN108532070A (zh)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CN208455147U (zh) 一种可用于不同型号包芯纱的收纱装置
CN203212698U (zh) 一种多色彩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
CN108517600A (zh) 一种用于包芯纱的细纱装置
CN208328241U (zh) 一种用于包芯纱的细纱装置
CN205062290U (zh) 一种搓捻收纱装置
CN207276807U (zh) 一种高效梳纱机
CN208455149U (zh) 一种用于包芯纱的加热牵伸装置
CN108532077A (zh) 一种用于包芯纱的加热牵伸装置
CN108315842A (zh) 一种用于不同纱线的牵伸装置
CN108342794A (zh) 一种用于不同纱线的混合搓捻装置
CN208023149U (zh) 一种用于不同纱线的牵伸装置
CN108893809B (zh) 一种单纱牵伸加工装置
CN212865120U (zh) 一种变频调速氨纶纱加捻装置
CN115772724A (zh) 仿麻效果的转杯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CN108691042A (zh) 一种双纱退纱倒毛牵伸装置
CN114959961A (zh) 一种混纺纱加工装置
CN2613495Y (zh) 同步移动式包蕊纱纺纱装置
WO2019223165A1 (zh) 一种半精纺羊毛/腈纶混纺赛络段彩纱生产方法
CN217579200U (zh) 一种带线捻制机
CN109338527A (zh) 一种用于羊毛的针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yarn take-up devic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ore spun yar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Pledgee: Wutong sub branch of Zhejiang Tongxi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ZHEJIANG TONGXIANG JIANTAI TEXTIL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055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