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6317U -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6317U
CN208386317U CN201821233537.2U CN201821233537U CN208386317U CN 208386317 U CN208386317 U CN 208386317U CN 201821233537 U CN201821233537 U CN 201821233537U CN 208386317 U CN208386317 U CN 208386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machine
terminal box
junction
traction electric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35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延召
刘勇
于海涛
随帅民
崔斯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35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6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6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6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1),所述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主体(11),所述接线盒主体(11)固定于电机机座(2),所述接线盒主体(11)内设有三相电缆线(13)以及偏向轮对侧安装的接线座(12),所述接线座(12)用于固定所述三相电缆线(13)。所述接线座(12)远离电机竖直对称面且偏向轮对侧布置,有效利用电机侧壁自身的弧度补偿接线座的实际高度和允许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具有较大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上述牵引电机接线盒(1),在不改变电机主体结构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转向架下方空间限制问题,同时也便于所述三相电缆线(13)出线。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
背景技术
电机是电力机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安装在车体下面的转向架上。当电力机车处于牵引状态时,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使轮对转动进而驱动机车运行。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牵引电机接线盒1与电机机座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牵引电机接线盒1一般安装在牵引电机机座2的正上方,同时处于转向架(图中未示出)的下方。牵引电机接线盒1包括接线盒主体11和设于接线盒主体11内部的接线座12,接线座12同样安装于电机机座2的正上方。接线座12将引自电机内的引出线固定,进而从接线盒主体11引出。由于牵引电机接线盒1处于转向架与电机机座2的中间位置,而该区域的空间有限,限制牵引电机接线盒1的尺寸。
随着轨道车辆高速、重载、高加(减)速的需求的日益迫切,电机在转向架下方有限的空间内需要满足诸多要求,比如满足多种网压供电下的设计要求。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判断电气绝缘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设定合适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能够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电气性能稳定。牵引电机接线盒1作为将电网的电能转化为电机机械能的转化组件之一,当电机处于高网压供电时,牵引电机接线盒1需要较大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而牵引电机接线盒1与转向架之间的垂直距离有限,二者产生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可以满足牵引电机接线盒较大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需求,同时也便于三相电缆线出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内容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牵引电机接线盒的牵引电机,其适用于多种网压供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包括固定于电机机座的接线盒主体、设于所述接线盒主体内的三相电缆线,以及设于所述接线盒内部且远离电机竖直对称面偏向轮对侧布置的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用于固定所述三相电缆线。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主体的中心偏向轮对侧。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主体包括前出线板,所述前出线板包括出线部和一端与所述出线部的底端相连且另一端固定于牵引电机机座外侧壁的固定部;所述出线部设有所述三相电缆线的出线口;所述出线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具有弧度。
优选地,所述出线口为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中心低于所述接线座的上端面。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接线盒主体内、用于保证电缆引出线垂直距离的垫块,所述垫块固定于所述左侧板内壁或所述右侧板内壁或机座外侧壁。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牵引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牵引电机接线盒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了所述接线座与电机机座之间的安装方式,所述接线座不再安装在电机机座的正上方,而是偏向轮对侧安装,使得所述接线座所处的位置不再是所述接线盒内的最短垂直距离处,所述接线座偏离电机机座正上方位置,能够充分利用电机侧壁自身的弧度,相当于扩大所述接线座所处位置的垂直距离,因而能够获得较大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此外,所述接线座进一步偏向轮对侧,则有利于所述三相电缆线出线。上述方案中接线盒的尺寸做相应调整以适应所述接线座的位置变换。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接线座偏离电机机座正上方位置且偏向轮对侧安装,所述接线盒同样偏向轮对侧安装。此结构在保证所述接线座具有较大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同时,尽可能小的影响所述接线座的外观尺寸,满足牵引电机轻量化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牵引电机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牵引电机连接结构的径向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牵引电机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牵引电机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1,既可以满足牵引电机接线盒1不同网压下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同时还有利于三相电缆线13出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牵引电机接线盒1的电机,其适用于不同网压下工作且出线方便。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牵引电机接线盒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牵引电机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主体11,接线盒主体11位于电机机座2的上方,接线盒主体11与电机机座2安装后整体的垂直高度的最大值不大于转向架(图中未示出)下方的空间限值;还包括设于接线盒主体11内部的接线座12和三相电缆线13,接线座12偏离电机正上方位置;这里所说的偏离电机正上方位置是指接线座12向靠近轮对(图中未示出)或远离轮对方向偏移。实际偏移的距离根据接线座12的尺寸而定,具体而言就是偏移后接线座12与其所在的牵引电机机座2高度之和小于接线盒主体11的垂直高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垂直高度包含了在最大供电网压下接线盒1所需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例如在实际操作中,接线座12偏移距离不小于50mm,可保证接线盒1满足工作环境为AC 25kV 50Hz,DC 2.2至3.9kV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
接线座12通过垫块固定在接线盒主体11内部,垫块11的位置可以为牵引电机接线盒侧壁,也可以为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例如将垫块焊接在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上,从而保证引出线16垂直距离可控,同时也有利于三相电缆线13出线。
接线座12的材料可以为H级绝缘材料,例如聚酯树脂;接线座12可以整体注模成型,也可以采用机械加工成型。
接线盒主体11可以整体铸造成型,或者通过板材折弯成型,还可以通过板材焊接成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接线盒主体11都应保证产品的性能安全可靠,且密封效果达到IP55要求。
当采用铸造成型的方式时,接线盒主体11的材料可以为铸钢、铸铝等铸造材料,其中使用铸铝作为接线盒主体11的材料可以减轻接线盒主体11的质量,有利于实现电机的轻量化。
接线盒主体11包括左侧弧板和右侧弧板、前出线板111、后支撑板以及上框架。前出线板111可以采用弯板形状,也即前出线板111包括出线部1111和固定部1112,出线部1111的上端与上框架连接,出线部1111的下端与固定部1112连接,固定部1112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机机座2上;出线部1111和固定部1112的连接处具有弧度;弧度的大小可以根据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的弯曲程度而定,以增加接线盒的连接强度。出线部1111上设有出线口1113,用于将三相电缆线13从牵引电机接线盒内部引出;出线口1113可以设置为螺纹孔,进而利用旋紧件17将穿过螺纹孔的三相电缆线13进行固定,同时螺纹孔的中心应低于接线座12上端面,便于出线和后期维护。
三相电缆线13自螺纹孔引出后,可以将其进一步固定在支撑板18上,具体来说,支撑板18大体垂直固定于前出线板111;三相电缆线13自螺纹孔引出后固定于导线夹19中,而导线夹19又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板18;其中支撑板18与前出线板111的连接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当接线盒主体11采用铸造成型的方式时,支撑板18可直接铸造成型,也可以在接线盒主体11成型后将支撑板18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前出线板111上,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其固定在前出线板111上。且前出线板111的底部与凸形结构21搭接,实现接线盒主体11整体的固定可靠。凸形结构21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考附图4与附图5所示,其具体形状构造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而设置。
当接线盒主体11与其内部的零部件布置完成后,通过螺栓将接线盒盖14连接在接线盒主体11上进行密封。为了取得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减轻电机运行过程中经由牵引电机机座2传递的振动,在上框架与接线盒盖14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垫15进行密封,密封垫15具体为橡胶垫。上述方案中,螺栓的数目根据接线盒主体11的尺寸而定,一般为6至8mm,均布在接线盒盖14的四周,当接线盒主体11的尺寸较大时,可以相应的增加螺栓的数目或者增大螺栓的型号,以保证接线盒盖14与上框架之间的连接安全可靠。
请参考图3、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电机连接结构的径向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电机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第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相比,改进点在于接线座12亦偏离电机机座2的正上方位置且偏向于轮对侧。由于设于接线盒主体11内部的接线座12同样偏向于轮对侧布置,也即牵引电机接线盒整体偏向轮对侧,此时,当牵引电机接线盒需要满足工作环境为AC25kV 50Hz,DC 2.2至3.9kV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时,仅需要对接线盒主体11做微小的尺寸调整,或者不需要扩大其整体尺寸即可满足该较大供电网压下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
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电机机座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通过螺栓将接线盒1固定在电机机座2上,同时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电机机座2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搭接。
请参考图4,由于电机机座2外侧壁的形状并不是唯一的,比如圆弧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如图4所示,当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的形状不规则时,即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相对凸起时,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电机机座2之间采用搭接的连接方式,此时左侧弧板底端的形状应适应电机机座2的形状。具体来说就是在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凸起处,与之相搭接的左侧弧板的部分应当具有凹陷区域,从而保证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凸起与左侧弧板的凹陷之间紧密配合。
针对上述外侧壁呈现凸起状的电机,与之相适应地,前出线板尤其是固定部底端的形状也应当做适应性调整。比如减小固定部的高度、固定部底端的切面为与凸起部分角度相适应的斜面等,无论如何,应当保证牵引电机接线盒整体与电机机座2之间的连接安全可靠,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种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电机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相对凹陷,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电机机座2连接时,在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凹陷处,与之相搭接的左侧弧板的底端应当具有凸起区域,从而保证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凹陷与左侧弧板的凸起区域紧密配合,进而保证牵引电机接线盒与电机机座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将接线座12设于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的凹陷处,以便接线座12以尽可能小的偏移距离实现较大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有利于电机整体的稳定性,减小可能引起机械振动的因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牵引电机接线盒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牵引电机接线盒(1),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电机机座(2)的接线盒主体(11)以及设于所述接线盒主体(11)内的三相电缆线(13),还包括设于所述接线盒主体(11)内部且偏向轮对侧的接线座(12);所述接线座(12)用于固定所述三相电缆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电机接线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主体(11)的中心偏向轮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电机接线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主体(11)包括前出线板(111),所述前出线板(111)包括出线部(1111)以及一端与所述出线部(1111)的底端相连且另一端固定于电机机座外侧壁的固定部(1112),所述出线部(1111)设有引出所述三相电缆线(13)的出线口(1113);所述出线部(1111)与所述固定部(1112)的连接处具有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电机接线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1113)为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中心低于所述接线座(12)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电机接线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接线盒主体(11)内部、用于保证电缆引出线垂直距离的垫块,所述垫块固定于所述接线盒主体(11)的内侧壁或电机机座(2)的外侧壁。
6.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牵引电机接线盒(1)。
CN201821233537.2U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Active CN208386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3537.2U CN208386317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3537.2U CN208386317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6317U true CN208386317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3537.2U Active CN208386317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6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042A (zh) * 2018-08-01 2018-10-23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042A (zh) * 2018-08-01 2018-10-23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4354A (zh) 逆变器模块及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204196676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机舱布置结构
CN208386317U (zh)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CN203219169U (zh) 一种变流装置
CN101404445B (zh) 一种变流器功率模块主体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04779535A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高压设备箱
CN108696042A (zh) 一种电机及其牵引电机接线盒
CN106059229B (zh) 异步发电系统和列车
CN113114053A (zh) 一种高电磁兼容等级的逆变器总成
CN104143899A (zh) 变流器用柜体、变流器及轨道车辆
CN204615191U (zh) 一种高海拔运行轨道车辆用高压设备箱
CN204615193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高压设备箱
CN214152632U (zh) 一种变压器高压绕组分接段排布的结构
WO2000012342A1 (en) Device for traction supply
CN201478088U (zh) 太阳能发电用非晶合金35kV油浸式变压器
CN108312822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前机舱安装结构
CN115773841A (zh) 用于监测电力电容器的设备和这种设备的适配器
CN204641749U (zh) 一种铁路车辆用高压设备箱
CN204605793U (zh) 一种铁路客车用高压设备箱
CN209462048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式高压控制单元
CN109849947B (zh) 城轨地铁车辆牵引逆变器安装装置
CN203406770U (zh) 变流器用柜体、变流器及轨道车辆
CN108045397B (zh) 一种轴箱内置式转向架用构架
CN207466391U (zh) 一种电动乘用车动力系统安装支架总成
CN108859858B (zh) 一种中速磁浮牵引架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