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4318U - 转向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转向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4318U
CN208344318U CN201820626090.9U CN201820626090U CN208344318U CN 208344318 U CN208344318 U CN 208344318U CN 201820626090 U CN201820626090 U CN 201820626090U CN 208344318 U CN208344318 U CN 208344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groove
shell
diverter
plug screw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260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建
尹伟
万马
廖程亮
梁庚法
杨林海
傅丽华
金志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260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4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4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4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器,包括转向齿轮、与转向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设于齿条远离转向齿轮一侧的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卡合柱、螺塞及紧固螺母,螺塞靠近卡合柱的端面设有一开槽,开槽内卡有橡胶环,卡合柱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避让缺口及第一安装槽,卡合柱的外周开设有收容槽,收容槽内设有与卡合柱配合作用的环形垫圈,螺塞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安装槽及第三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形成的型腔内设有一弹性件,螺塞的第三安装槽内设有一堵塞,所述堵塞远离第三安装槽的一侧还设有一堵盖,堵盖的一端设有与堵塞相卡合的卡合槽,该转向器能够提高汽车NVH性能及转向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含该转向器的汽车。

Description

转向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通常是由多个系统设备与零件装配而成,其中汽车转向器作为驾驶人员对所驾驶汽车的方向进行远程操作的重要部件,通常是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转向器作为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转向操纵机构对汽车行驶方向进行调节与控制的重要部件,在实际的汽车转向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国内各大汽车品牌竞争激烈,汽车性能日渐提升。NVH作为汽车性能标定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转向器作为汽车转向的重要装置,不仅能够起到简单的汽车转向功能,而且还可以克服由于路面侧向干扰力使车轮自行产生转向,因此提高转向器的NVH性能对提升汽车整体的NVH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目前常用的转向器,通常采用齿轮齿条式的传动方式,在进行汽车左右换向时,齿轮轴会和齿条进行左右啮合过程常常会出现震动及异响的状况,影响汽车转向装置转向的可靠性及其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种一种提高汽车NVH性能及转向可靠性的转向器,以及使用该转向器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向器,包括转向齿轮、与所述转向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设于所述齿条远离所述转向齿轮一侧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卡合柱、螺塞及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用于对所述螺塞进行紧固,所述螺塞靠近所述卡合柱的端面设有一开槽,所述开槽内卡有橡胶环,所述卡合柱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避让缺口及一第一安装槽,所述卡合柱的外周开设有至少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与所述卡合柱配合作用的环形垫圈,所述螺塞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安装槽及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及所述第三安装槽通过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形成的型腔内设有一弹性件,所述螺塞的第三安装槽内设有一堵塞,所述堵塞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后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堵塞远离所述第三安装槽的一侧还设有一堵盖,所述堵盖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堵塞相卡合的卡合槽,所述堵塞的另一端与所述紧固螺母的端部平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向器,通过设置的所述转向齿轮、所述齿条及所述调整装置,当需要使用所述转向器时,将所述转向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将所述调整装置与所述齿条相卡合。由于所述橡胶环能够避免所述调整装置在车辆进行换向的过程中与周围零件碰撞而产生震动及噪音;所述调整装置中的所述弹性件能够限制啮合的齿条在车辆换向或路面过于颠簸时发生横向位移的趋势,因此大部分的势能将会被弹性件吸收,所述环形垫圈能够将剩余微量势进行吸收,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转向齿轮与齿条啮合时所产生的较大的冲击量而产生异响的状况,从而使所述转向器的可靠性及NVH性能得以提升;所述堵塞与所述堵盖配合作用避免由于外部的灰尘及杂质进入所述转向器内而使所述转向器的转向性能降低;此外,所述紧固螺母用于对所述螺塞进行紧固,提高了所述螺塞安装的可靠性,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柱靠近所述齿条一侧的表面设有一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由非金属耐高温、耐磨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垫上涂有润滑脂。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器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套设于所述齿条外周的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转向齿轮外周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以及套设于所述调整装置外周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环形垫圈及所述橡胶环的一侧至少有一部分分别对应凸出于所述收容槽及所述开槽。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缓冲圈,所述缓冲圈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相卡合,所述缓冲圈的另一端对应与所述卡合柱及所述螺塞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堵塞与所述螺塞上的通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垫圈、所述橡胶环及所述弹性件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拉簧及弹片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柱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储油槽。
一种汽车,包括转向系统,还包括上述的转向器,所述转向器与所述转向系统中的转向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转向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转向器中螺塞的安装示意图;
图4图2所示的转向器中缓冲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转向器,包括一转向齿轮 10、与所述转向齿轮10相啮合的齿条20、设于所述齿条20远离所述转向齿轮 10一侧的调整装置30,以及一壳体40。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40用于对所述转向器中的个零件进行防护与限位,以提高所述转向器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所述壳体40包括套设于所述齿条20外周的第一壳体41、套设于所述转向齿轮10外周与所述第一壳体41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42,以及套设于所述调整装置30外周与所述第一壳体41固定连接的第三壳体43。所述第一壳体41、所述第二壳体42及所述第三壳体43一体化成型,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壳体41、所述第二壳体42及所述第三壳体43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简化了所述壳体40的制作步骤,节约了时间与生产成本。
此外,所述第一壳体41、所述第二壳体42及所述第三壳体4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加强板44,所述加强板44的的形状大致呈梯形,所述加强板44与所述第一壳体41、所述第二壳体42及所述第三壳体43配合作用,以使所述壳体 40的整体强度得以提升,避免车辆在转向的过程中由于所述壳体40的强度过低而出现变形与断裂的状况,从而使所述转向器整体的可靠性得以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装置30包括依序连接的卡合柱31、螺塞32及紧固螺母33,所述紧固螺母33用于对所述螺塞32进行紧固。
所述卡合柱3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避让缺口311及一第一安装槽312。所述避让缺口311的形状为马鞍状,所述避让缺口311用于方便所述卡合柱31 将所述调整装置30与所述齿条20相卡合。所述卡合柱31靠近所述齿条20一侧的表面设有一缓冲垫313,所述缓冲垫313的形状与所述卡合柱31的形状相匹配。
可以理解的,所述缓冲垫313设于所述卡合柱31的避让缺口311内,且与所述卡合柱31固定连接,以减少对所述齿条20的磨损。因此,所述缓冲垫313 采用非金属耐高温、耐磨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313采用尼龙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313还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中,为避免所述卡合柱31与所述齿条20由于摩擦力过大而出现温度过高或噪音等状况,所述缓冲垫313上涂抹有适量的润滑脂。
其中,所述卡合柱31的外周开设有两个收容槽314,所述收容槽314的形状为环形。所述收容槽314内设有与所述卡合柱31配合作用的环形垫圈315,所述环形垫圈315的一侧至少有一部分别凸出于所述收容槽314。可以理解的,所述收容槽314与所述环形垫圈315配合作用,以避免所述调整装置30与所述第三壳体43在车辆进行换向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三壳体43的内壁碰撞而产生震动及噪音,提高了所述转向器转向的可靠性,从而使车辆换向的可靠性及NVH 性能得以整体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螺塞3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安装槽321及第三安装槽322,所述第二安装槽321及所述第三安装槽322通过连接孔(图未示)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31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21所形成的型腔内设有一弹性件323,所述弹性件323用于限制啮合的齿条20在车辆换向或路面过于颠簸时发生横向位移的趋势,因此大部分的势能将会被弹性件323吸收。可以理解的,所述弹性件323具有弹性,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因此所述弹性件323 为拉簧及弹片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中,所述弹性件323为拉簧。
所述拉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缓冲圈324,所述缓冲圈324的一端与所述拉簧件相卡合,所述缓冲圈324的另一端对应与所述卡合柱31的第一安装槽312 底部,以及所述螺塞32的第二安装槽321底部相抵靠。所述缓冲圈324与所述拉簧配合作用,以提高所述调整装置30的缓冲性能。
所述螺塞32的第三安装槽322内设有一堵塞325,所述堵塞325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图未示)后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321内;所述堵塞325远离所述第三安装槽322的一侧还设有一堵盖326,所述堵盖326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堵塞325相卡合的卡合槽(图未示),所述堵塞325的另一端与所述紧固螺母33的端部平齐,所述卡合槽(图未示)用于提高所述堵塞325与所述堵盖326连接的可靠性。其中述堵塞325与所述螺塞32上的通孔采用过盈配合的装配方式,且所述螺塞32的内外螺纹部位还涂适量液体密封胶,以提高所述螺塞32的密封效果。所述堵塞325与所述堵盖326配合作用避免由于外部的灰尘及杂质进入所述转向器内而使所述转向器的转向性能降低,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螺塞32靠近所述卡合柱31的端面设有一开槽327,所述开槽327内卡有橡胶环328,所述橡胶环328的一侧至少有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开槽 327。所述开槽327与所述橡胶环328配合作用以将经过所述拉簧后所剩余的微量势能进行吸收,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转向齿轮10与齿条20啮合时所产生的较大的冲击量而造成异响的状况,从而使所述转向器的可靠性及NVH性能得以提升。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环形垫圈315、所述橡胶环328及所述弹性件 323同轴设置,以使所述调整装置30中的各部件受力均匀,避免了所述调整装置30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出现变形及断裂的状况。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垫圈315 及所述橡胶圈均为O型圈。所述卡合柱31、所述缓冲圈324、所述螺塞32及所述堵塞325均为中空结构,以便于在对所述转向器间隙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千分表指针可以在穿过所述堵塞325、所述螺塞32及所述卡合柱31后直接与啮合部位齿条20接触,提高了间隙调整的可靠性。从而通过所述调整装置30使所述转向器中在车辆换向或路面过于颠簸时的震动及异响降低,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向器,通过设置的所述转向齿轮10、所述齿条20及所述调整装置30,当需要使用所述转向器时,将所述转向齿轮10与所述齿条20 相啮合,将所述调整装置30与所述齿条20相卡合。由于所述橡胶环328能够避免所述调整装置30在车辆进行换向的过程中与周围零件碰撞而产生震动及噪音;所述调整装置30中的所述弹性件323能够限制啮合的齿条20在车辆换向或路面过于颠簸时发生横向位移的趋势,因此大部分的势能将会被弹性件323 吸收,所述环形垫圈315能够将剩余微量势进行吸收,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转向齿轮10与齿条20啮合时所产生的较大的冲击量而产生异响的状况,从而使所述转向器的可靠性及NVH性能得以提升;所述堵塞325与所述堵盖326 配合作用避免由于外部的灰尘及杂质进入所述转向器内而使所述转向器的转向性能降低;此外,所述紧固螺母33用于对所述螺塞32进行紧固,提高了所述螺塞32安装的可靠性,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转向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转向器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转向器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卡合柱3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储油槽 316,所述储油槽316呈水滴状,所述储油槽316位于所述避让缺口311靠近所述缓冲垫313的一侧,所述储油槽316用于通过存储于所述储油槽316内的润滑油对所述卡合柱31与所述齿条20的连接处进行润滑,以避免所述卡合柱31 与所述齿条20直接摩擦而产生震动及较大的噪音,提高了所属转向器的NVH 性能,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含该转向器的汽车,该汽车包括转向系统,所述转向器与所述转向系统中的转向盘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汽车通过转向齿轮 10、与所述转向齿轮10相啮合的齿条20、设于所述齿条20远离所述转向齿轮 10一侧的调整装置30、及壳体40与所述转向系统中的转向盘固定连接,从而提高汽车NVH性能及转向可靠性,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齿轮、与所述转向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设于所述齿条远离所述转向齿轮一侧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卡合柱、螺塞及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用于对所述螺塞进行紧固,所述螺塞靠近所述卡合柱的端面设有一开槽,所述开槽内卡有橡胶环,所述卡合柱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避让缺口及一第一安装槽,所述卡合柱的外周开设有至少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与所述卡合柱配合作用的环形垫圈,所述螺塞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安装槽及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及所述第三安装槽通过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形成的型腔内设有一弹性件,所述螺塞的第三安装槽内设有一堵塞,所述堵塞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后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堵塞远离所述第三安装槽的一侧还设有一堵盖,所述堵盖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堵塞相卡合的卡合槽,所述堵塞的另一端与所述紧固螺母的端部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柱靠近所述齿条一侧的表面设有一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由非金属耐高温、耐磨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垫上涂有润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套设于所述齿条外周的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转向齿轮外周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以及套设于所述调整装置外周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环形垫圈及所述橡胶环的一侧至少有一部分分别对应凸出于所述收容槽及所述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缓冲圈,所述缓冲圈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相卡合,所述缓冲圈的另一端对应与所述卡合柱及所述螺塞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与所述螺塞上的通孔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垫圈、所述橡胶环及所述弹性件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垫圈为O型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拉簧及弹片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柱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储油槽。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系统,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器,所述转向器与所述转向系统中的转向盘固定连接。
CN201820626090.9U 2018-04-28 2018-04-28 转向器及汽车 Active CN208344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6090.9U CN208344318U (zh) 2018-04-28 2018-04-28 转向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6090.9U CN208344318U (zh) 2018-04-28 2018-04-28 转向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4318U true CN208344318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26090.9U Active CN208344318U (zh) 2018-04-28 2018-04-28 转向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43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9912A (zh) * 2018-04-28 2018-11-06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转向器及汽车
CN111483513A (zh) * 2020-04-27 2020-08-0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9912A (zh) * 2018-04-28 2018-11-06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转向器及汽车
CN111483513A (zh) * 2020-04-27 2020-08-0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CN111483513B (zh) * 2020-04-27 2021-05-2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4318U (zh) 转向器及汽车
US7527122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quipped with worm gear clearance compensator
CN106363550A (zh) 具有公差补偿的定位装置、包括这种装置的汽车部件组以及利用公差补偿的定位方法
CN104279261A (zh) 一种变流道半主动液压悬置
CN205479540U (zh) 簧片阀
CN109131535A (zh) 一种转向器齿条衬套及包含该衬套的转向器总成
KR20050116951A (ko) 글로브 박스용 단차조절 가능 범퍼
CN101712300B (zh) 车辆用后视镜装置
CN105793621A (zh) 致动器
CN108749912A (zh) 转向器及汽车
CN204659801U (zh) 一种驾驶舱用塑料骨架定位式转向柱密封罩组件
CN207809265U (zh) 转向管柱的密封护罩及汽车
CN20209098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放油螺塞
CN206060455U (zh) 用于汽车的活动部件的齿轮驱动装置
CN204567749U (zh) 一种赛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KR102373156B1 (ko) 테일게이트용 가이드범퍼의 구조
CN219388620U (zh) 一种转向中间轴防尘罩总成
CN204674666U (zh) 一种自调式换向器
CN205578128U (zh) 踏板车发动机左曲轴箱
CN211390915U (zh) 一种罩壳密封结构
KR20160072310A (ko) 차량용 스트럿바 어셈블리
CN203836164U (zh) 减速机构及具有该减速机构的车辆
CN220060528U (zh) 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CN203430636U (zh) 一种改进型电子节气门装置
CN208487169U (zh) 差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