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0528U - 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0528U
CN220060528U CN202321151524.1U CN202321151524U CN220060528U CN 220060528 U CN220060528 U CN 220060528U CN 202321151524 U CN202321151524 U CN 202321151524U CN 220060528 U CN220060528 U CN 220060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deformable
transmission shaft
connecting disc
intermediat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15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15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0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0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0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一种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其包括上连接盘、下连接盘及可形变罩体;所述可形变罩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连接盘相固定,所述上连接盘用于固定安装于中间传动轴的外壳上;所述可形变罩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连接盘相固定,所述下连接盘用于固定安装于外部;所述可形变罩体用于被所述中间传动轴穿过,且在所述中间传动轴转动的状态下发生形变。充分考虑到中间传动轴的使用需求,改变了传统防尘罩的滑动轴承连接方式,采用固定方式安装于中间传动轴上,随着中间传动轴一起转动,提升了防水防尘效果,且避免了传统滑动轴承连接所必然发生的运转磨损问题,保证了防尘罩的正常设计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防尘领域,特别是涉及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地,汽车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中间传动轴及转向器。为了便于转向,在操纵汽车的时候,来自外部驱动力输入到方向盘,通过转向管柱及中间传动轴传递到转向器,然后驱动车轮转向。
驾驶者、方向盘及转向管柱一般是在驾驶室,而中间传动轴一部分在驾驶室内,另一部分在驾驶室外,中间传动轴即穿过汽车车身前围板。
由于汽车行驶的环境多变,外部的冷空气、水、尘土等不能进入驾驶室,需保证乘员的乘坐环境良好。
由于中间轴是穿过汽车前围板连接转向器的,因此在设计中间传动轴的时候,必须设计性能可靠良好的过孔防尘罩来解决防水防尘问题。由于转向中间轴是一个不断转动的部件,传统防尘罩一般为滑动轴承式结构。
如图1所示,驾驶员在操纵汽车的时候,通过对方向盘600施力,经转向管柱500带动中间传动轴300转动,以传递到转向器900后驱动车轮转向。结合图2及图3,过孔防尘罩400固定安装于车身100上,且过孔防尘罩400通过滑动轴承200与中间传动轴300转动连接,在中间传动轴300转动的时候,过孔防尘罩400保持不动。
另一种传统过孔防尘罩的实现方式如图4及图5所示,同样是过孔防尘罩400通过滑动轴承200与中间传动轴300转动连接。
显而易见地,这样的连接方式由于滑动轴承的转动配合,从原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孔隙而导致防尘防水问题,且不可避免地存在运转磨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其包括上连接盘、下连接盘及可形变罩体;
所述可形变罩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连接盘相固定,所述上连接盘用于固定安装于中间传动轴的外壳上;
所述可形变罩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连接盘相固定,所述下连接盘用于固定安装于外部;
所述可形变罩体用于被所述中间传动轴穿过,且在所述中间传动轴转动的状态下发生形变。
上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充分考虑到中间传动轴的使用需求,改变了传统防尘罩的滑动轴承连接方式,采用固定方式安装于中间传动轴上,随着中间传动轴一起转动,提升了防水防尘效果,且避免了传统滑动轴承连接所必然发生的运转磨损问题,保证了防尘罩的正常设计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还包括至少二弹性复位件,各所述弹性复位件固定于所述可形变罩体;
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在所述中间传动轴处于预设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自身弹性复位以带动所述可形变罩体回复初始形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螺旋弹簧、扭杆弹簧及橡胶弹簧;或者,
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可形变罩体一体成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埋设于所述可形变罩体内;及/或,各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连接盘,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连接盘,其余部分固定于所述可形变罩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用于在所述中间传动轴转动不超过720度的状态下发生可恢复性形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的形状包括圆筒形、椭圆筒形、棱筒形、圆台筒形、椭圆台筒形及棱台筒形中的至少一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为硅胶薄壁或者橡胶薄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其包括中间传动轴及任一实施例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
所述中间传动轴穿过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
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的上连接盘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传动轴的外壳上,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的下连接盘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转向装置还包括法兰盘;
所述中间传动轴穿过所述法兰盘,且所述法兰盘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传动轴的外壳上;
所述上连接盘固定安装于所述法兰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转向装置还包括法兰边,所述下连接盘固定安装于所述法兰边上,所述法兰边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技术的车辆转向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车辆转向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车辆转向装置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另一传统技术的车辆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B-B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述车辆转向装置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车身100、滑动轴承200、中间传动轴300、过孔防尘罩400、转向管柱500、方向盘600、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法兰盘800、转向器900、座舱110、上连接盘710、第一开口711、下连接盘720、第二开口721、可形变罩体730、第一端731、第二端732、弹性复位件740、第一装配孔750、第二装配孔760、空腔770、转动方向7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其包括以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即,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包括以下的部分技术特征或全部技术特征。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其包括上连接盘、下连接盘及可形变罩体;所述可形变罩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连接盘相固定,所述上连接盘用于固定安装于中间传动轴的外壳上;所述可形变罩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连接盘相固定,所述下连接盘用于固定安装于外部;所述可形变罩体用于被所述中间传动轴穿过,且在所述中间传动轴转动的状态下发生形变。上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充分考虑到中间传动轴的使用需求,改变了传统防尘罩的滑动轴承连接方式,采用固定方式安装于中间传动轴上,随着中间传动轴一起转动,提升了防水防尘效果,且避免了传统滑动轴承连接所必然发生的运转磨损问题,保证了防尘罩的正常设计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如图6所示,其包括中间传动轴300及任一实施例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穿过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即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被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穿过,使得车身100内部的座舱110相对于外界尤其是发动机舱等位置受到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保护,形成防尘作用。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传动轴300亦可称为转向中间轴或者转向传动轴等,起到传动作用。
结合图7及图8,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上连接盘710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的外壳上,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下连接盘720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100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即可将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应用于所述车辆转向装置,且基于所述车辆转向装置,可进一步地将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应用于车辆。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转向装置还包括法兰盘800,所述法兰盘亦称法兰(flange);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穿过所述法兰盘800,且所述法兰盘800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的外壳上;所述上连接盘710固定安装于所述法兰盘800上。具体地,所述车辆转向装置包括中间传动轴300、法兰盘800及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穿过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及所述法兰盘800,且所述法兰盘800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的外壳上;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上连接盘710固定安装于所述法兰盘800上,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下连接盘720固定安装于所述车身100上。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转向装置还包括法兰边,所述下连接盘720固定安装于所述法兰边上,所述法兰边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100上。所述法兰边亦是法兰的一种,其包括但不限于一个圆环形的结构件,例如所述法兰边为凸缘筒形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下段即所述下连接盘720处,通过法兰边固定在汽车前围板的开孔边上;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上段即所述上连接盘710固定在转向中间轴的轴体即所述中间传动轴300上。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将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上下两端均稳妥地进行固定,且相对传统防尘罩的连接方式,有效解决了以往在转向中间轴穿过前围板时候,防水防尘效果不好,并且存在运转磨损等问题。
在其中一个具体应用的实施例中,法兰盘800焊接在中间传动轴300上,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上段用螺栓固定在法兰盘800上,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下段固定在车身100上。当转向管柱500转动时,带动中间传动轴300转动,结合图10,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可形变罩体730会发生扭转,因此无需滑动轴承200亦可实现转动防尘的设计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如图9所示,其包括上连接盘710、下连接盘720及可形变罩体730;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第一端731与所述上连接盘710相固定,所述上连接盘710用于固定安装于中间传动轴300的外壳上;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第二端732与所述下连接盘720相固定,所述下连接盘720用于固定安装于外部例如车身100上;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用于被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穿过,且在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的状态下发生形变。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可作用转向中间轴过汽车前围板的防尘罩结构使用。
这样的结构设计,当所述中间传动轴300处于预设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即所述中间传动轴300没有发生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可形变罩体730亦处于初始形态,此初始形态下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可以是未发生形变的状态,亦可称为未发生形变的形态。在使用时,所述中间传动轴300处于转动到某一角度的状态下,因为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第一端731与所述上连接盘710相固定,而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第二端732与所述下连接盘720相固定,所以所述第一端731跟随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到某一角度,而所述第二端732保持不动,此时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发生形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可形变罩体730所发生形变是可以恢复的,当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回到所述预设初始位置时,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即可恢复至所述初始形态。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为一体式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730为硅胶薄壁或者橡胶薄壁,硅胶薄壁或者橡胶薄壁具备较好的可形变性及重复使用性,且有利于保证防水防尘效果。对于具体的应用,例如在车辆的应用中,由于方向盘往一边转圈有限,一般不超过二圈,因此硅胶薄壁或者橡胶薄壁可满足使用要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730采用薄壁硅胶弹性材料,里面预埋螺旋弹簧。在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过程中,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及所述螺旋弹簧有序扭转。当方向盘转动方向改变例如驾驶员改变方向时,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及所述螺旋弹簧向反方向扭转。这样的设计,可满足车辆或其他应用装置对于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使用需求,适用于往复式转动角度有限的应用环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用于在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不超过720度的状态下发生可恢复性形变。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由于所述车辆转向装置或者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应用于车辆时,所述中间传动轴300通常转动不超过两圈;而另一方面则是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形变范围是有限的,为了保证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设计寿命,以及避免过量的形变冗余设计导致占用空间及与其他机械结构发生磨损,因此有必要通过限定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形变范围而控制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大小,以及控制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占位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形状包括圆筒形、椭圆筒形、棱筒形、圆台筒形、椭圆台筒形及棱台筒形中的至少一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形状为圆筒形、椭圆筒形、棱筒形、圆台筒形、椭圆台筒形或棱台筒形。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形状为圆台筒形。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形状为圆筒形、椭圆筒形、棱筒形、圆台筒形、椭圆台筒形及棱台筒形中的两项的组合;或者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形状为圆筒形、椭圆筒形、棱筒形、圆台筒形、椭圆台筒形及棱台筒形中的至少三项的组合。筒形作为基础形状,用于使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被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穿过。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中间传动轴300的使用需求,改变了传统防尘罩的滑动轴承连接方式,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一端采用固定方式安装于中间传动轴300上且随着所述中间传动轴300一起转动,提升了防水防尘效果,且避免了传统滑动轴承连接所必然发生的运转磨损问题,保证了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正常设计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及图10所示,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还包括至少二弹性复位件740,各所述弹性复位件740固定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用于在所述中间传动轴300处于预设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自身弹性复位以带动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回复初始形态。去除可形变罩体730的剩余结构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740为螺旋弹簧;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740还可以为扭杆弹簧或橡胶弹簧;或者,所述弹性复位件740还可以为螺旋弹簧、扭杆弹簧及橡胶弹簧中的至少两项的组合。所述弹性复位件740主要起到导向及架构支撑的作用。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的设计,有利于配合所述可形变罩体730为硅胶薄壁或者橡胶薄壁的实施例,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形状,避免所述可形变罩体730过软而失位,反而导致所述可形变罩体730与其他机械结构发生磨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连接盘710,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连接盘720,其余部分固定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这样的结构设计,所述中间传动轴300处于转动到某一角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731跟随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到该角度或略小于该角度,而所述第二端732保持不动,同样地,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的一端跟随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到该角度或略小于该角度,而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的另一端保持不动,此时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及各所述弹性复位件740共同发生相同或相近的形变,当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回到所述预设初始位置时,各所述弹性复位件740即可带动所述可形变罩体730恢复至所述初始形态。这样的结构设计,即可满足车辆使用环境之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端731跟随所述中间传动轴300沿转动方向780转动到某一角度,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的一端亦跟随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到该角度或略小于该角度,由于所述第二端732及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的另一端均保持不动,因此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在所述第一端731与所述第二端732之间的部分发生扭曲亦即发生形变,因此可以在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一定范围内,所述可形变罩体730保持防水防尘功能,且由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第一端731与所述上连接盘710相固定,所述上连接盘710与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相固定,因此相对于传统技术的防尘罩,无需使用滑动轴承,从而有利于从原理上避免了因孔隙而导致的防尘防水问题,亦避免了运转磨损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740埋设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内;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740设置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外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740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一体成型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740埋设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内,且各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连接盘710,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连接盘720,其余部分固定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及图13所示,所述上连接盘710开设有第一开口711,所述下连接盘720开设有第二开口721,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形成有空腔770,所述空腔770连通所述第一开口711及所述第二开口721,所述中间传动轴300通过所述第一开口711及所述第二开口721穿过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且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腔770中。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盘710还开设有第一装配孔750,所述上连接盘710通过所述第一装配孔750以螺接或者铆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的外壳上;所述下连接盘720还开设有第二装配孔760,所述下连接盘720通过所述第二装配孔760以螺接或者铆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外部例如所述车身100上。
在其中一个具体应用的实施例中,所述可形变罩体730采用薄壁硅胶弹性材料制备,所述可形变罩体730与所述弹性复位件740例如螺旋弹簧硫化成一体,所述可形变罩体730、所述上连接盘710、所述下连接盘720亦可硫化成一体。这样的设计,整车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结构柔软耐用。
在其中一个具体应用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一体化设计,没有传统防尘罩的相对摩擦和运动,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上端和中间传动轴300固定住,下端和车身前围板固定。所述可形变罩体730采用硅胶弹性体,内部带有弹性复位件740例如细的螺旋弹簧起到导向及架构支撑的作用。当中间传动轴300转动时,所述可形变罩体730有序扭转,由于方向盘往一边转圈有限,一般不超过二圈,因此所述可形变罩体730能够满足扭转要求及恢复要求,防尘和防水得到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盘(710)、下连接盘(720)及可形变罩体(730);
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第一端(731)与所述上连接盘(710)相固定,所述上连接盘(710)用于固定安装于中间传动轴(300)的外壳上;
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第二端(732)与所述下连接盘(720)相固定,所述下连接盘(720)用于固定安装于外部;
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用于被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穿过,且在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的状态下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二弹性复位件(740),各所述弹性复位件(740)固定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
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用于在所述中间传动轴(300)处于预设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自身弹性复位以带动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回复初始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740)包括螺旋弹簧、扭杆弹簧及橡胶弹簧;或者,
所述弹性复位件(740)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一体成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740)埋设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内;及/或,各所述弹性复位件(74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连接盘(710),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连接盘(720),其余部分固定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用于在所述中间传动轴(300)转动不超过720度的状态下发生可恢复性形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的形状包括圆筒形、椭圆筒形、棱筒形、圆台筒形、椭圆台筒形及棱台筒形中的至少一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罩体(730)为硅胶薄壁或者橡胶薄壁。
8.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传动轴(300)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
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穿过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
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上连接盘(710)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的外壳上,所述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700)的下连接盘(720)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1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盘(800);
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穿过所述法兰盘(800),且所述法兰盘(800)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传动轴(300)的外壳上;
所述上连接盘(710)固定安装于所述法兰盘(8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边,所述下连接盘(720)固定安装于所述法兰边上,所述法兰边用于固定安装于车身(100)上。
CN202321151524.1U 2023-05-15 2023-05-15 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Active CN220060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1524.1U CN220060528U (zh) 2023-05-15 2023-05-15 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1524.1U CN220060528U (zh) 2023-05-15 2023-05-15 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0528U true CN220060528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9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1524.1U Active CN220060528U (zh) 2023-05-15 2023-05-15 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0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37562B1 (en) Sealing device with sound insulating seal
KR102281681B1 (ko) 자동차의 감속기
CN100434324C (zh) 装有蜗齿轮间隙补偿器的电动转向系统
US10611404B2 (en) Damper device and steering device
RU142143U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усилитель рулев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113738779B (zh) 用于车辆的等速万向节
CN220060528U (zh) 转向中间轴过孔防尘罩及车辆转向装置
CN103696641A (zh) 一种车门限位器
US5013175A (en) Windshield wiper anti-roll connector
US6000092A (en) Wiper device with elastic torsion load absorber
CN110049880B (zh) 用于包括差速器的车辆轮轴的组件
CN110371038B (zh) 一种车载显示器
CN208344318U (zh) 转向器及汽车
CN1060442C (zh) 转向盘柱用的万向接头
JPH08175338A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CN209053980U (zh) 车载显示器翻转装置的离合机构
CN220809311U (zh) 一种旋转机构总成
CN110775141A (zh) 一种低速车辆线控转向助力操控手力模拟机构
CN111119644A (zh) 驱动机构与翻转装置
CN216595743U (zh) 图像调整装置、抬头显示器及汽车
CN216886479U (zh) 卡车后视镜
CN114559884B (zh) 车载显示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325781U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的转动机构和车辆
JP3827306B2 (ja) 車両用変速レバー
CN204402208U (zh) 一种车门限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