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25422U - 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25422U
CN208325422U CN201821015963.9U CN201821015963U CN208325422U CN 208325422 U CN208325422 U CN 208325422U CN 201821015963 U CN201821015963 U CN 201821015963U CN 208325422 U CN208325422 U CN 208325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butment
hole
steel pipe
connecting hole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59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伟健
张光金
张光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59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25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25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25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属于悬置结构。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包括钢管、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钢管左端与左支座焊接固定,所述钢管右端与右支座焊接固定,所述左支座包括本体一、盲孔一、中间孔一和连接孔一,所述本体一中心设有盲孔一,所述盲孔一底部设有中间孔一,所述中间孔一底部设有连接孔一,所述连接孔一与钢管连接,所述右支座包括本体二、盲孔二、中间孔二和连接孔二,所述本体二中心设有盲孔二,所述盲孔二底部设有中间孔二,所述中间孔二底部设有连接孔二,所述连接孔二与钢管连接,所述左支座和所述右支座均为锻件;本实用新型性能更加可靠,满足设计要求,降低市场索赔。

Description

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背景技术
商用车驾驶室通常通过四个悬置固定在车架上,而驾驶室的翻转机构(扭杆弹簧)通常与前悬置固定点相连接,同时为了保证翻转稳定性,都带有翻转稳定杆。
现有技术中,驾驶室车身侧安装支架刚性焊接在翻转稳定杆上,驾驶室车架侧安装支架一端通过衬套与翻转稳定杆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车架相连接。按照这种结构固定驾驶室以后,衬套悬置与车身支架之间有一个偏距,从而造成从路面传递过来的垂向载荷经过悬置衬套传递到驾驶室上时,额外增加一个力矩,即驾驶室车身前悬置点属于悬臂支撑结构,这种受力形式容易导致驾驶室车身连接点和悬置安装支架在道路试验或者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开裂。为了应对该问题,通常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提高材料牌号、增大结构尺寸等方式去满足驾驶室安装点处的耐久性能要求,这势必增加了整车的重量和开发的成本。
同时目前这种驾驶室悬置安装结构装配过程复杂,装配间隙和同轴度不容易保证设计要求,给生产装配也带来很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更加可靠,满足设计要求,降低市场索赔的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包括钢管、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钢管左端与左支座焊接固定,所述钢管右端与右支座焊接固定,所述左支座包括本体一、中间孔一和连接孔一,所述本体一中心设有盲孔一,所述盲孔一底部设有中间孔一,所述中间孔一底部设有连接孔一,所述连接孔一与钢管连接,所述右支座包括本体二、中间孔二和连接孔二,所述本体二中心设有盲孔二,所述盲孔二底部设有中间孔二,所述中间孔二底部设有连接孔二,所述连接孔二与钢管连接,所述左支座和所述右支座均为锻件。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座与所述右支座的结构完全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座的本体一前端设有三个凸块一,每个所述凸块中心设有固定孔一。
进一步地,所述右支座的本体二前端设有三个凸块二,所述每个凸块中心设有固定孔二。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管身上设有标识物。
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为两端锻件+中间钢管梁结构,结构重量轻,外形美观,由于原结构为铸件结构简单,且存在气孔砂眼缩松成分偏析等缺陷,新结构采用锻件且结构改为摩擦焊工艺,焊接为高压熔焊技术,避免以前的缺陷,性能更加可靠,满足设计要求,降低市场索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型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型材Ⅲ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条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扣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条Ⅱ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2左支座,201本体一,202凸块一,203固定孔一,205中间孔一,206连接孔一,3右支座,301本体二302凸块二, 303固定孔二,305中间孔二,306连接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包括钢管1、左支座2和右支座3,所述钢管1左端与左支座2焊接固定,所述钢管1右端与右支座3焊接固定,所述左支座2包括本体一201、盲孔一、中间孔一205和连接孔一206,所述本体一201中心设有盲孔一,所述盲孔一底部设有中间孔一205,所述中间孔一205底部设有连接孔一206,所述连接孔一206与钢管1连接,所述右支座3包括本体二301、盲孔二、中间孔二305和连接孔二306,所述本体二301中心设有盲孔二,所述盲孔二底部设有中间孔二305,所述中间孔二305底部设有连接孔二306,所述连接孔二306与钢管1连接,所述左支座2和所述右支座3均为锻件。所述左支座2与所述右支座3的结构完全对称。所述左支座2的本体一201前端设有三个凸块一202,每个所述凸块中心设有固定孔一203。所述右支座3的本体二301前端设有三个凸块二302,所述每个凸块中心设有固定孔二303。所述钢管1管身上设有标识物。
实用新型为两端锻件+中间钢管梁结构,结构重量轻,外形美观,由于原结构为铸件结构简单,且存在气孔砂眼缩松成分偏析等缺陷,新结构采用锻件且结构改为摩擦焊工艺,焊接为高压熔焊技术,避免以前的缺陷,性能更加可靠,满足设计要求,降低市场索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1)、左支座(2)和右支座(3),所述钢管(1)左端与左支座(2)焊接固定,所述钢管(1)右端与右支座(3)焊接固定,所述左支座(2)包括本体一(201)、中间孔一(205)和连接孔一(206),所述中间孔一(205)底部设有连接孔一(206),所述连接孔一(206)与钢管(1)连接,所述右支座(3)包括本体二(301)、中间孔二(305)和连接孔二(306),所述中间孔二(305)底部设有连接孔二(306),所述连接孔二(306)与钢管(1)连接,所述左支座(2)和所述右支座(3)均为锻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2)与所述右支座(3)的结构完全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2)的本体一(201)前端设有三个凸块一(202),每个所述凸块中心设有固定孔一(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座(3)的本体二(301)前端设有三个凸块二(302),所述每个凸块中心设有固定孔二(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管身上设有标识物。
CN201821015963.9U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Active CN208325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5963.9U CN208325422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5963.9U CN208325422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25422U true CN208325422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8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5963.9U Active CN208325422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25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0057B (zh)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总成
CN203995530U (zh) 一种汽车悬架
CN201520178U (zh) 一种模块化的汽车悬架
CN202481142U (zh) 一种重型矿用自卸车的车架
CN207617795U (zh) 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
CN208325422U (zh) 一种前悬置稳定杆总成
CN102218981A (zh)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CN202806272U (zh) 一种多功能摆臂
CN203623283U (zh) 桥壳和车辆
CN207644470U (zh) 一种d柱下接头结构
CN203198669U (zh)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CN201914037U (zh) 汽车前控制臂总成
CN212605440U (zh) 一种纵梁和前梁采用卷管成型的汽车后副车架
CN104325992A (zh) 一种u形副构架无间隙弹性连接结构
CN212046763U (zh) 一种半挂车用轻量化美式空气悬架系统
CN103692876A (zh) 汽车悬架
CN209666762U (zh) 基于板簧的平衡悬架系统
CN202046173U (zh)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CN208558916U (zh) 一种组合式汽车摆臂
CN208867810U (zh) 一种轻量化扭力梁结构
CN104554444A (zh) 汽车后副车架
CN209920972U (zh) 一种轻量化焊接平衡桥总成
CN207173220U (zh) 一种驾驶室前悬稳定杆带摇臂总成
CN208325375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副车架
CN204641311U (zh) 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