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4360U - 一种转盘对焊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盘对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4360U
CN208304360U CN201820368130.4U CN201820368130U CN208304360U CN 208304360 U CN208304360 U CN 208304360U CN 201820368130 U CN201820368130 U CN 201820368130U CN 208304360 U CN208304360 U CN 208304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
pieces
cell work
cut piece
bla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81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h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Zh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Zh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Zh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681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4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4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43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盘对焊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转盘装置;前针脚定位装置,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前针脚推动至预定位置;后针脚夹紧装置,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夹紧;后针脚裁剪装置,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至预定长度;后针脚焊接装置,用于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焊接;所述的前针脚定位装置、后针脚夹紧装置、后针脚裁剪装置和后针脚焊接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并环绕所述转盘装置分布,所述的转盘装置用于输送电池工件以使电池工件能够依次经过所述的前针脚定位装置、后针脚夹紧装置、后针脚裁剪装置和后针脚焊接装置。本你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方便安置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转盘对焊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工件生产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盘对焊机。
背景技术
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和焊接,目前通常会采用裁剪设备和焊接设备来分别进行裁剪和焊接作业,电池工件的后针脚的定位则由工人手动进行,这样需要频繁的进行上下料操作以及搬运电池工件,在此过程中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很容易出现弯折变形,生产效率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另外也会占用较大的厂房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且占用空间较小的转盘对焊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盘对焊机,包括:
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转盘装置;
前针脚定位装置,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前针脚推动至预定位置;
后针脚夹紧装置,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夹紧;
后针脚裁剪装置,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至预定长度;
后针脚焊接装置,用于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焊接;
所述的前针脚定位装置、后针脚夹紧装置、后针脚裁剪装置和后针脚焊接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并环绕所述转盘装置分布,所述的转盘装置用于输送电池工件以使电池工件能够依次经过所述的前针脚定位装置、后针脚夹紧装置、后针脚裁剪装置和后针脚焊接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的上料装置用于存放电池工件和将电池工件输送到所述的转盘装置上,所述的下料装置用于将电池工件从转盘装置上移出。
优选的,所述的转盘装置包括横向的输送转盘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转盘绕其纵向的中心轴转动的主驱动装置,所述的输送转盘上设置有与电池工件的下部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背向输送转盘中心的一侧具有可供能够供电池工件通过的进出料口,所述的上料装置能够将电池工件经由所述进出料口输送到所述的容纳槽内,所述的下料装置能够将电池工件经由所述进出料口从所述容纳槽内移出;机架上设置有与输送转盘同心的弧形的阻挡件,所述的阻挡件贴近所述的进出料口,所述的输送转盘转动时能够使容纳槽依次经过上料装置、前针脚定位装置、后针脚夹紧装置、后针脚裁剪装置、后针脚焊接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的阻挡件自上料装置的尾端延伸至下料装置的首端。
优选的,所述的输送转盘上具有若干输送位,所述输送位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所述上料装置、前针脚定位装置、后针脚夹紧装置、后针脚裁剪装置、后针脚焊接装置和下料装置的数量的总和,且当上料装置与任一输送位对齐时,前针脚定位装置、后针脚夹紧装置、后针脚裁剪装置、后针脚焊接装置和下料装置均各与一输送位一一对齐,各输送位上均设置有所述的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
储料台,电池工件能够在储料台上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阵列置放,储料台的前端设置有平行于左右方向的第一定位台;
上料台,位于储料台的左侧或右侧;
第一送料装置,用于推动置放于储料台上的电池工件向前移动至使最前排的电池工件与所述的第一定位台抵接;
第二送料装置,用于推动储料台上最前排的电池工件向左或向右移动至所述的上料台上;
第三送料装置,用于推动上料台上的电池工件向前或向后移动至所述的转盘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
下料台,电池工件能够在下料台上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阵列置放;
导引件,抵接在所述的上料台上或贴近上料台的顶面,所述的导引件上具有与电池工件相适配的平行于左右方向的导引槽,导引件由一第一下料驱动装置驱动而可相对下料台上下移动且导引件能够相对下料台移动至置于下料台上的电池工件之上;
第四送料装置,用于将所述转盘装置上的电池工件向左或向右推动至所述的导引槽内;
第五送料装置,用于将下料台上的电池工件向前或向后推送。
优选的,所述的前针脚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升降台,设置在机架上并由一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而可相对机架上下移动;
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和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第一升降台上,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对第一升降台左右移动而使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将电池工件的两个前针脚推动至预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后针脚夹紧装置包括:
第一移动座,设置在机架上并由一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而可相对机架前后移动;
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和第四驱动装置,均设置在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的第四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相对第一移动座左右移动至一起将电池工件的两个后针脚夹紧。
优选的,所述的后针脚裁剪装置上设置有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的后针脚裁剪装置包括左裁剪件、右裁剪件和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的左裁剪件上具有左裁剪部,右裁剪件上具有与左裁剪部相适配的右裁剪部,所述的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左裁剪件和/或右裁剪件左右移动以使左裁剪件和右裁剪件能够左右相对移动开合而通过所述的左裁剪部和右裁剪部裁剪电池工件的后针脚;
所述的校正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左裁剪件上的校正件,所述的校正件与左裁剪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推动校正件使其相对左裁剪件向右移动至初始位置,校正件上具有校正部,在利用后针脚裁剪装置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时,所述的校正部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后的剩余段左右对齐,且当校正件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的校正部位于左裁剪部的右方,随着左裁剪件和右裁剪件的左右相对移动,所述的校正件能够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后的剩余段或右裁剪件抵接从而相对左裁剪件向左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后针脚焊接装置包括:
第二升降台,设置在机架上并由一第六驱动装置驱动而可相对机架上下移动;
第二移动座,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升降台上并能够由一可解锁的第一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第二升降台上;
缓冲座,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座上,缓冲座和第二移动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的第二弹性件用于推动缓冲座使其相对第二移动座向下移动;
焊接器,设置在所述缓冲座上并能够相对缓冲座绕一横向的旋转轴转动,所述的焊接器能够由一可解锁的第二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缓冲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转盘装置能够自动输送电池工件,使电池工件自动依次经过前针脚定位装置、后针脚夹紧装置、后针脚裁剪装置和后针脚焊接装置,利用前针脚定位装置能够自动对电池工件的前针脚进行定位,利用后针脚夹紧装置能够自动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夹紧,利用后针脚裁剪装置能够自动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利用后针脚焊接装置能够自动对电池工件进行焊接,由此能够自动、连续的完成电池工件的后针脚的对焊作业,能够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电池工件无需取出和搬运,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出现折弯,从而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转盘装置对电池工件进行输送,能够有效减小本实用新型占用面积,方便安置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盘装置和下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盘装置和下料装置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前针脚定位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前针脚定位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针脚夹紧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针脚夹紧装置的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针脚裁剪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针脚裁剪装置移除部分机架和第三调节座后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后针脚裁剪装置中左裁剪件和右裁剪件部分的分解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针脚焊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针脚焊接装置移除部分机架和第四调节座后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4,一种转盘对焊机,包括:机架10,机架 10上设置有转盘装置20;前针脚定位装置30,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推动至预定位置;后针脚裁剪装置50,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至预定长度;后针脚焊接装置60,用于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焊接;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和后针脚焊接装置60均设置在机架 10上并环绕转盘装置20分布,转盘装置20用于输送电池工件以使电池工件能够依次经过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和后针脚焊接装置60。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转盘装置20能够自动输送电池工件,使电池工件自动依次经过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 50和后针脚焊接装置60,利用前针脚定位装置30能够自动对电池工件的前针脚进行定位,利用后针脚夹紧装置40能够自动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夹紧,利用后针脚裁剪装置50能够自动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利用后针脚焊接装置60能够自动对电池工件进行焊接,由此能够自动、连续的完成电池工件的后针脚的对焊作业,能够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电池工件无需取出和搬运,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出现折弯,从而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转盘装置20对电池工件进行输送,能够有效减小本实用新型占用面积,方便安置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机架10上还设置有上料装置70和下料装置80,上料装置70用于存放电池工件和将电池工件输送到转盘装置20上,下料装置80用于将电池工件从转盘装置20上移出,由此能够自动进行上料和下料作业,无需工人持续进行上下料操作,能够进一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能够有效减小工人操作速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由工人手动的将电池工件安放到转盘装置20上。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转盘装置20包括横向的输送转盘21和用于驱动输送转盘21绕其纵向的中心轴转动的主驱动装置22,输送转盘21上设置有与电池工件的下部相适配的容纳槽23,容纳槽23背向输送转盘21中心的一侧具有可供能够供电池工件通过的进出料口24,上料装置70能够将电池工件经由进出料口24输送到容纳槽23内,下料装置80能够将电池工件经由进出料口24从容纳槽23内移出;机架10上设置有与输送转盘21同心的弧形的阻挡件25,阻挡件25贴近进出料口24,输送转盘21转动时能够使容纳槽23依次经过上料装置70、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后针脚焊接装置60和下料装置80,阻挡件25 自上料装置70的尾端延伸至下料装置80的首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容纳槽23来安放电池工件,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也便于使用,阻挡件25贴近进出料口24,因此,在电池工件输送和加工的过程中,阻挡件25能够贴近电池工件的侧壁或与电池工件的侧壁抵接,从而能够防止电池工件脱出容纳槽23,能够有效降低故障和意外的发生率,并能够进一步对电池工件进行定位,保证加工精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在输送转盘21上设置夹具等来固定电池工件。本实施例中的主驱动装置22采用了电机,当然,实际应用中主驱动装置22也可采用其他常用的驱动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输送转盘21上具有若干输送位,输送位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上料装置70、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后针脚焊接装置60和下料装置80的数量的总和,且当上料装置70与任一输送位对齐时,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后针脚焊接装置60和下料装置80均各与一输送位一一对齐,各输送位上均设置有容纳槽23,这样,上料装置70、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后针脚焊接装置60 和下料装置80可同时进行作业,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盘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输送件26,容纳槽23设置在了输送件26上,通过更换不同的输送件26即可改变容纳槽23的大小使其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池工件,有效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中的输送件26 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在了输送转盘21上的安装槽27内,安装槽27有助于对输送件26进行准确的定位,本实施例中在输送件26上设置有定位销孔282,输送转盘21上相应的设置有定位销281,通过定位销281和定位销孔282的配合,能够更加精确的对输送件26进行定位,当然,实际应用输送件26也可通过卡扣等其他常用可拆卸安装结构安装到输送转盘21上,或者也可直接将容纳槽23开设在输送转盘21上,并不局限于此。
由于后针脚焊接装置60的加工速度较慢,需要的加工时间较长,因此,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了两个后针脚焊接装置 60,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实施例中,各输送位上容纳槽23的数量为两个,因此各输送位能够一次同时容纳两个电池工件,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实际应用中,各输送位上容纳槽23的数量以及上料装置70、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后针脚焊接装置60和下料装置8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并不局限于此。
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70包括:储料台71,电池工件能够在储料台71上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阵列置放,储料台71的前端设置有平行于左右方向的第一定位台72;上料台73,位于储料台71的左侧或右侧;第一送料装置74,用于推动置放于储料台71上的电池工件向前移动至使最前排的电池工件与第一定位台72抵接;第二送料装置75,用于推动储料台71上最前排的电池工件向左或向右移动至上料台73上;第三送料装置76,用于推动上料台73上的电池工件向前或向后移动至转盘装置20上。使用时,可由工人先手动或者通过相应的上料设备将电池工件排列放置到储料台71 上,第一送料装置74将电池工件向前推送,利用第一定位台 72对最前排的电池工件进行定位和对齐,之后利用第二送料装置75将最前排的电池工件侧向依次推送到上料台73,第三送料装置76再将电池工件向前推送至输送转盘21上的容纳槽23 内,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成本,并且由于能够对电池工件进行定位和对齐,在将电池工件放置到储料台71上时,对电池工件的位置精确度要求较低,方便进行上料作业,储料台71上能够存放数量较多的电池工件,可供本转盘对焊机较长时间的加工,能够减小补充电池工件的频率,缩短停机时间,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实际应用中,上料装置70也可采用机械手等其他常用上料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第一送料装置74采用了输送带装置,从而利用了第一送料装置74的顶面作为了储料台71,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使用,同时也能够避免电池工件在储料台71上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与储料台71储料台71产生摩擦而导致电池工件和储料台71磨损,也能够避免电池工件出现倾倒,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故障发生率;储料台7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台711,能够避免电池工件向前输送的过程中出现侧向的偏移而从储料台71上滑落,能够降低故障发生率;第二送料装置75包括活动座751和第一推块753,活动座751由一第一上料驱动装置752驱动而可相对机架10左右移动,第一推块753活动设置在活动座751上并由一第二上料驱动装置754推动而可相对活动座751上下移动,当第二上料驱动装置 754推动第一推块753下移至使第一推块753的下部与储料台 71上最前排的电池工件左右对齐时,第一上料装置70驱动活动座751向左移动,继而使第一推块753能够推动储料台71 上最前排的电池工件向右移动,当第一推块753移动至最左侧即原最前排电池工件上料完毕后,第二上料驱动装置754能够驱动第一推块753向上移动至电池工件的上方,接着第一上料驱动装置752能够驱动活动座751向右回移复位,在此过程中第一送料装置74能够同步进行送料作业以将储料台71上剩余的电池工件向前移动,由于第一推块753向上移动到了电池工件的上方,因此在其回移复位过程中不会与储料台71上的电池工件出现碰撞,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料驱动装置752采用了由电机驱动的同步带机构,第二上料驱动装置754采用了气缸,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一上料驱动装置752和第二上料驱动装置754也可采用其他常用的驱动结构。实际应用中,第二送料装置75也可采用其他常用的送料结构,例如,将第一推块753设置在储料台71的右侧并与最前排电池工件对齐,然后利用一气缸或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推动第一推块753向左移动以推动最前排电池工件向左移动等,这些送料结构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本实施例中,上料台73的左后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台731,前部则设置有与电池工件相适配的两个上料槽732,且两个上料槽732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电池工件的宽度,这样,第一推块753能够将电池工件推动至使最左端的电池工件与第二定位台731抵接,从而对电池工件进行定位,使得左一和左三的电池工件分别与两个上料槽732对齐,第三送料装置76采用了由一第三上料驱动装置762推动的两个第二推块761,该两推块分别与两个上料槽732对齐,第三上料驱动装置762能够驱动两个第二推块761前后移动,当输送转盘21上一输送位上的两容纳槽23分别与两上料槽732对齐时,两个第二推块761 即可分别将左一和左三的两个电池工件经由两上料槽732推送到两容纳槽23内,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三上料驱动装置762采用了气缸,结构简单,动作快速,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三上料驱动装置762 也可采用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其他常用驱动结构,或者第三送料装置76也可采用输送带装置等其他常用送料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中,下料装置80包括:下料台81,电池工件能够在下料台81上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阵列置放;导引件82,抵接在上料台73上或贴近上料台73的顶面,导引件82上具有与电池工件相适配的平行于左右方向的导引槽83,导引件82由一第一下料驱动装置84驱动而可相对下料台81上下移动且导引件82能够相对下料台81移动至置于下料台81上的电池工件之上;第四送料装置,用于将转盘装置20上的电池工件向左或向右推动至导引槽83内;第五送料装置,用于将下料台81上的电池工件向前或向后推送。本实施例中,由于各输送位上容纳槽23的数量为两个,相应的,导引件82上导引槽83的数量也为两个并在一输送位与下料装置80对齐时,两导引槽83能够分别与输送位上的两容纳槽23左右对齐,使用时,第四送料装置先将容纳槽23内的电池工件向左推送至导引槽83内,当下一输送位与下料装置80对齐时,第四送料装置重复推送动作,后续推送到导引槽83内的电池工件能够推动导引槽83内的其余电池工件向左移动,如此往复,电池工件即可沿导引槽83排列整齐,当导引槽83内的电池工件达到预定数量后,第一下料驱动装置84驱动导引件82上移至电池工件之上以避开电池工件,之后第五送料装置能够推动电池工件向后移动至导引件82后方,在第五送料装置复位后,第一下料驱动装置84再驱动导引件82下移复位,如此往复,即可将电池工件整齐的阵列摆放到下料台81上,方便后续电池工件的收纳、检测或供下一电池工件加工设备取用。
本实施例中,第四送料装置设置在了机架10上,采用了由一第二下料驱动装置852驱动的第三推块851,利用第三推块851的左右移动来将容纳槽23内的电池工件推送到下料台 81上,第五送料装置则采用了由一第三下料驱动装置862驱动的一推板861,第三下料驱动装置862驱动推板861前后移动,从而推动下料台81上的电池工件向后移动,另外,下料台81 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台811,能够防止电池工件从下料台81上滑落,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下料驱动装置84、第二下料驱动装置852和第三下料驱动装置862均采用了气缸,结构简单可靠,动作快速,便于装配和使用,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一下料驱动装置84、第二下料驱动装置852和第三下料驱动装置862也可采用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其他常用驱动结构,同时,第四送料装置和第五送料装置也可采用输送带装置等其他常用送料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本实施例中,下料装置80还包括第五调节座87和第五调节装置871,第一下料驱动装置84和导引件82均设置在了第五调节座87上,通过第五调节装置871能够调节第五调节座87的上下位置,从而使得下料装置80能够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电池工件的加工要求,能够增大下料装置80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中的第五调节装置871采用了常用的手轮调节结构,在此不另作详述,实际应用中,第五调节装置871也可采用插销、锁紧螺钉或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其他常用调节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参照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中,前针脚定位装置30包括:第一升降台31,设置在机架10上并由一第一驱动装置311驱动而可相对机架10上下移动;第一定位件32、第二定位件33 和第二驱动装置34,均设置在第一升降台31上,第二驱动装置34能够驱动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33相对第一升降台31左右移动至使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33能够分别推动电池工件的两个前针脚至预定位置,从而能够在后续对后针脚进行裁剪和焊接等作业的过程中前针脚对相关部件的移动造成阻碍。在使用时,第一驱动装置311能够先驱动第一升降台31向上移动至使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33位于电池工件之上,以免对转盘装置20上的电池工件的输送造成阻碍,当一输送位与前针脚定位装置30对齐时,第一驱动装置311驱动第一升降台31下移至使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 33一起插入到输送位上电池工件的两个前针脚之间,之后,第二驱动装置34驱动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33移动而张开,从而对电池工件的两个前针脚进行定位,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和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11和第二驱动装置34均采用了气缸,结构简单,动作快速,便于使用,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一驱动装置311和第二驱动装置34也可采用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其他常用结构,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34采用了分别驱动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33左右移动的两个气缸,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实际应用中,第二驱动装置34也可采用单气缸或单电机而通过传动机构来同时驱动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33移动。由于每个输送位上能够安放两个电池工件,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32上具有两个第一定位部321,同时第二定位件33 上具有两个第二定位部331,从而能够同时对两个电池工件的前针脚进行定位,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实施例中,前针脚定位装置30还包括第一调节座35和第一调节装置351,第一驱动装置311和第一升降台31均设置在了调节座上,利用第一调节装置351能够调节第一调节座35相对机架10的上下位置,从而使得前针脚定位装置30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池工件的加工要求,有效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装置351采用了常用的手轮调节结构,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一调节装置351也可采用其他常用的调节结构例如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这些都是本领域内的常用结构,在此不另作详述。
参照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后针脚夹紧装置40包括:第一移动座41,设置在机架10上并由一第三驱动装置411驱动而可相对机架10前后移动;第一夹紧件42、第二夹紧件43和第四驱动装置44,均设置在第一移动座41上,第四驱动装置44能够驱动第一夹紧件42和第二夹紧件43相对第一移动座41左右移动至一起将电池工件的两个后针脚夹紧,以便于后续对后针脚进行裁剪和焊接等作业。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411采用了一气缸,第四驱动装置44则采用了两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夹紧件42和第二夹紧件43动作,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三驱动装置411和第四驱动装置44也可采用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其他常用结构,或第四驱动装置44也可采用单气缸或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通过传动机构来同时驱动第一夹紧件42和第二夹紧件43动作。由于每个输送位上能够安放两个电池工件,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件42上具有两个第一夹紧部421,同时第二夹紧件43上具有两个第二夹紧部431,从而能够同时对两个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夹紧作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后针脚夹紧装置40还包括第二调节座45和第二调节装置451,第一移动座41设置在了第二调节座45上并由第三驱动装置411驱动而可相对第二调节座45前后移动,通过第二调节装置451能够调节第二调节座45相对机架10的上下位置,从而能够调节第一夹紧件42和第二夹紧件43的上下位置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电池工件的加工要求,能够有效增大后针脚夹紧装置40的适用范围。实施例中第二调节装置451采用了常用的手轮调节结构,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二调节装置451也可采用其他常用的调节结构例如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这些都是本领域内的常用结构,在此不另作详述。
参照图10、图11和图12,本实用新型中,后针脚裁剪装置50上设置有校正装置,当后针脚裁剪装置50在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后复位的过程中,校正装置能够限制电池工件的后针脚随后针脚裁剪装置50的移动。这样能够避免在裁剪完成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钩挂在后针脚裁剪装置50上而在后针脚裁剪装置50复位的过程中导致后针脚在裁剪完成后出现弯曲错位,便于后续进行焊接作业,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施例中,后针脚裁剪装置50包括左裁剪件51、右裁剪件52和第五驱动装置53,左裁剪件51上具有左裁剪部,右裁剪件52上具有与左裁剪部相适配的右裁剪部,第五驱动装置53用于驱动左裁剪件51和/或右裁剪件52左右移动以使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能够左右相对移动开合而通过左裁剪部和右裁剪部裁剪电池工件的后针脚,校正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左裁剪件51上的校正件54,校正件54与左裁剪件 5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541,第一弹性件541用于推动校正件54使其相对左裁剪件51向右移动至初始位置,校正件54 上具有校正部,在利用后针脚裁剪装置50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时,校正部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后的剩余段左右对齐,且当校正件54位于初始位置时,校正部位于左裁剪部的右方,随着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的左右相对移动,校正件54能够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后的剩余段或右裁剪件52抵接从而相对左裁剪件51向左移动。校正件54在初始位置时其校正部位于左裁剪件51的右方,因此,在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相对移动合起以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的过程中,校正部能够先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接触继而推动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至裁剪位置,避免电池工件的后针脚与左裁剪部和右裁剪部出现相对滑动而导致左裁剪件51、右裁剪件52以及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出现刮伤损坏,并且由于校正件54与左裁剪件51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校正将相对左裁剪件51向右移动的第一弹性件541,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校正部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碰撞力度过大而导致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出现折弯变形和出现偏斜,在裁剪完成,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相对移动复位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541也能够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定位,防止电池工件的后针脚钩挂在左裁剪件51或右裁剪件52而随之移动弯折,由此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方便后续加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便于使用,并能够有效延长后针脚裁剪装置 5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装置53能够同时驱动左裁剪件51向右移动和驱动右裁剪件52向左移动,这样能够避免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对电池工件的移动造成阻碍,方便对电池工件的加工和输送,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装置53采用了分别与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对应的两气缸来分别驱动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移动,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装配和使用,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五驱动装置53也可采用电机等其他常用驱动结构,或者也可利用连杆机构、丝杆机构等来使左裁剪件51 和右裁剪件52联动继而仅通过单个电机或气缸等来同时驱动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移动。在实际应用中,第五驱动装置53也可仅推动左裁剪件51或右裁剪件52移动来进行裁剪作业。
本实施例中机架10上设置有分别对应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的两刀座55,方便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的安装,另外也可在同一刀座55上同时安装多个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以便同时对多个电池工件进行加工,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刀座55和机架10之间通过导杆套筒机构相连,能够对刀座55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移动的平稳,从而能够保证裁剪加工质量,实际应用中,刀座55也可采用滑轨机构等其他常用导向结构来与机架 10相连。
本实施例中,利用了左裁剪件51的右端下缘作为了左裁剪部,利用了右裁剪件52的左端上缘作为了右裁剪部,在进行裁剪作业时,左裁剪件51的底面紧贴在右裁剪件52的顶面并沿右裁剪件52滑动,从而利用左裁剪部和右裁剪部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当然,实际应用中,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也可采用其他现有的裁剪结构,例如两者其一采用裁剪件、另一采用裁剪件或裁剪件座等,这些裁剪结构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在此不另作详述。本实施例中利用了校正件54的右端面作为了校正部,校正件 54上具有竖向的导块542,左裁剪件51上设置有与导块542 相适配的导槽511,导块542滑动插设在导槽511内从而将校正件54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了左裁剪件51上,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和装配,并能够对校正件54的左右移动进行导向,防止校正件54出现偏转,第一弹性件541则采用了弹簧,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使用,当然,实际应用中,校正件54也可采用滑轨等其他结构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左裁剪件51上,校正部也可位于校正件54上的其他位置或采用其他适宜的形状,第一弹性件541也可采用拉簧、弹性胶块、弹性拨片等其他常用的弹性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右裁剪件52上设置有与校正部左右对齐的校正槽521,随着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的左右相对移动,校正部能够插入到校正槽521内,且在后针脚裁剪装置50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时,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后的剩余段位于校正部和校正槽521的右侧内壁之间,由此能够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防止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出现偏移,保证加工质量。本实施例中,校正槽521自右向左外扩,这样方便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校正,使得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能够沿校正槽521的侧壁滑动从而弯曲至适宜的位置,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避免因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前后偏移过大而导致无法进入到校正槽521内进行定位校正的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的发生率,保证产品质量。
机架10上还设置有用于收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被裁剪下来的废料段的收集装置,避免电池工件的后针脚的废料段散落到周边环境或相应的设备中,有助于保证环境的清洁,避免废料段引发加工设备故障。
本实施中,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喷嘴561和收集通道562,第一喷嘴561能够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被裁剪下来的废料段吹送至收集通道562内,第一喷嘴561能够与外界高压气源连接,从而能够将废料段吹入收集通道562,继而使得废料段能够沿收集通道562进入到相应的废料收集容器中,避免废料段散落,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喷嘴561设置在了左裁剪件51所在的刀座 55上,收集通道562则部分罩设在右裁剪件52上,能够有效收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的废料段,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使用,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一喷嘴561和收集通道562的位置可以互换,或者也可采用其他适宜的安装方式和安装在其他适宜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后针脚裁剪装置50还包括第三调节座57和第三调节装置571,刀座55、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设置在了第三调节座57上,通过第三调节装置571能够调整第三调节座57的高度,从而使的后针脚裁剪装置50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池工件的加工要求,能够有效增大后针脚裁剪装置50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中,第三调节装置571采用了手轮调节结构,方便使用,该手轮调节结构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在此不另作详述,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三调节装置571也可采用其他常用的调节结构例如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中同样采用了导杆套筒机构对第三调节座57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能够保证第三调节座57上下移动的平稳,在此不另作详述。
参照图13和图14,本实用新型中,后针脚焊接装置60包括:第二升降台61,设置在机架10上并由一第六驱动装置611 驱动而可相对机架10上下移动;第二移动座62,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升降台61上并能够由一可解锁的第一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第二升降台61上;缓冲座63,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第二移动座62上,缓冲座63和第二移动座6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31,第二弹性件631用于推动缓冲座63使其相对第二移动座62向下移动;焊接器64,设置在缓冲座63上并能够相对缓冲座63绕一横向的旋转轴转动,焊接器64能够由一可解锁的第二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缓冲座63上。使用时,第六驱动装置611先驱动第二升降台61上移,以避免对电池工件的输送造成阻碍,一输送位于后针脚焊接装置60对齐时,第六驱动装置611再驱动第二升降台61下移,使得焊接器64 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抵接,由焊接器64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焊接,通过调节第二移动座62的前后位置可以方便的调节焊接器64的前后位置,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电池工件的加工要求,第二弹性件631能够通过缓冲座63将焊接器64弹性的压紧在后针脚上,避免焊接器64对后针脚的压力过大而导致后针脚出现折弯,焊接器64能够相对缓冲座63绕横向的旋转轴转动,从而能够调节焊接器64的角度亦即焊接器64上焊接头的左右位置,能够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电池工件,有效增大了后针脚焊接装置60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装置611采用了气缸,结构简单可靠,动作快速,方便安装和使用,第二弹性件631采用了弹簧,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可采用螺钉等常用的锁紧结构,当然,实际应用中,第六驱动装置611也可采用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其他常用驱动结构,第二弹性件631也可采用扭簧、拉簧、弹垫等其他常用的弹性结构,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也可采用插销等其他常用锁紧结构,并不局限于此。焊接器64或缓冲座63上设置有刻度641,方便使用者记录和调节焊接器64的旋转角度,便于使用。焊接器64是本领域内的常用结构,通常采用焊枪等,在此不另作详述。
本实施例中,后针脚焊接装置60还包括两夹紧座65,两夹紧座65的头部均设置有夹紧槽,该两夹紧座65分别由一第七驱动装置651驱动而可前后移动至上下层叠在一起,从而使得两夹紧槽能够一起夹紧电池工件的后针脚以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定位固定,方便焊接器64进行焊接。后针脚焊接装置60上还设置有第二喷嘴66,该第二喷嘴66正对后针脚,该第二喷嘴66能够与外界的高压气源连接,从而能够喷出压缩空气以吹除焊接产生的焊渣,或者在焊接前吹除后针脚上的灰尘等,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施例中,后针脚焊接装置60还包括第四调节座67和第四调节装置671,夹紧座65和第二升降台61均设置在了第四调节座67上,通过第四调节装置671能够调节第四调节座 67相对机架10的上下位置,继而能够调节夹紧座65和焊接器 64的上下位置,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加工要求,能够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中,第四调节装置671同样采用了手轮调节结构,方便使用,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三调节装置571也可采用其他常用的调节结构例如插销、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等,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中,前、后、左、右等方位表述仅为便于描述,例如上料装置70中以电池工件在储料台71上由第一送料装置 74驱动的移动方向作为了前方,其前、后、左、右等方向仅针对上料装置70;下料装置80中以电池工件在下料台81上由第五送料装置驱动的移动方向作为了后方,其前、后、左、右等方向仅针对下料装置80;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和后针脚焊接装置60内的方向也只针对各装置自身,并非各装置在机架10上的实际方向,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机架(10)上设置有转盘装置(20);
前针脚定位装置(30),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前针脚推动至预定位置;
后针脚夹紧装置(40),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夹紧;
后针脚裁剪装置(50),用于将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至预定长度;
后针脚焊接装置(60),用于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焊接;
所述的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和后针脚焊接装置(60)均设置在机架(10)上并环绕所述转盘装置(20)分布,所述的转盘装置(20)用于输送电池工件以使电池工件能够依次经过所述的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和后针脚焊接装置(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0)上还设置有上料装置(70)和下料装置(80),所述的上料装置(70)用于存放电池工件和将电池工件输送到所述的转盘装置(20)上,所述的下料装置(80)用于将电池工件从转盘装置(20)上移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装置(20)包括横向的输送转盘(21)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转盘(21)绕其纵向的中心轴转动的主驱动装置(22),所述的输送转盘(21)上设置有与电池工件的下部相适配的容纳槽(23),所述容纳槽(23)背向输送转盘(21)中心的一侧具有可供能够供电池工件通过的进出料口(24),所述的上料装置(70)能够将电池工件经由所述进出料口(24)输送到所述的容纳槽(23)内,所述的下料装置(80)能够将电池工件经由所述进出料口(24)从所述容纳槽(23)内移出;机架(10)上设置有与输送转盘(21)同心的弧形的阻挡件(25),所述的阻挡件(25)贴近所述的进出料口(24),所述的输送转盘(21)转动时能够使容纳槽(23)依次经过上料装置(70)、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后针脚焊接装置(60)和下料装置(80),所述的阻挡件(25)自上料装置(70)的尾端延伸至下料装置(80)的首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转盘(21)上具有若干输送位,所述输送位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所述上料装置(70)、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后针脚焊接装置(60)和下料装置(80)的数量的总和,且当上料装置(70)与任一输送位对齐时,前针脚定位装置(30)、后针脚夹紧装置(40)、后针脚裁剪装置(50)、后针脚焊接装置(60) 和下料装置(80)均各与一输送位一一对齐,各输送位上均设置有所述的容纳槽(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装置(70)包括:
储料台(71),电池工件能够在储料台(71)上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阵列置放,储料台(71)的前端设置有平行于左右方向的第一定位台(72);
上料台(73),位于储料台(71)的左侧或右侧;
第一送料装置(74),用于推动置放于储料台(71)上的电池工件向前移动至使最前排的电池工件与所述的第一定位台(72)抵接;
第二送料装置(75),用于推动储料台(71)上最前排的电池工件向左或向右移动至所述的上料台(73)上;
第三送料装置(76),用于推动上料台(73)上的电池工件向前或向后移动至所述的转盘装置(20)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装置(80)包括:
下料台(81),电池工件能够在下料台(81)上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阵列置放;
导引件(82),抵接在所述的上料台(73)上或贴近上料台(73)的顶面,所述的导引件(82)上具有与电池工件相适配的平行于左右方向的导引槽(83),导引件(82)由一第一下料驱动装置(84)驱动而可相对下料台(81)上下移动且导引件(82)能够相对下料台(81)移动至置于下料台(81)上的电池工件之上;
第四送料装置,用于将所述转盘装置(20)上的电池工件向左或向右推动至所述的导引槽(83)内;
第五送料装置,用于将下料台(81)上的电池工件向前或向后推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针脚定位装置(30)包括:
第一升降台(31),设置在机架(10)上并由一第一驱动装置(311)驱动而可相对机架(10)上下移动;
第一定位件(32)、第二定位件(33)和第二驱动装置(34),均设置在第一升降台(31)上,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34)能够驱动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33)相对第一升降台(31)左右移动而使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33)分别将电池工件的两个前针脚推动至预定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针脚夹紧装置(40)包括:
第一移动座(41),设置在机架(10)上并由一第三驱动装置(411)驱动而可相对机架(10)前后移动;
第一夹紧件(42)、第二夹紧件(43)和第四驱动装置(44),均设置在第一移动座(41)上,所述的第四驱动装置(44)能够驱动第一夹紧件(42)和第二夹紧件(43)相对第一移动座(41)左右移动至一起将电池工件的两个后针脚夹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针脚裁剪装置(50)上设置有校正装置,其中,
所述的后针脚裁剪装置(50)包括左裁剪件(51)、右裁剪件(52)和第五驱动装置(53),所述的左裁剪件(51)上具有左裁剪部,右裁剪件(52)上具有与左裁剪部相适配的右裁剪部,所述的第五驱动装置(53)用于驱动左裁剪件(51)和/或右裁剪件(52)左右移动以使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能够左右相对移动开合而通过所述的左裁剪部和右裁剪部裁剪电池工件的后针脚;
所述的校正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左裁剪件(51)上的校正件(54),所述的校正件(54)与左裁剪件(5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541),所述第一弹性件(541)用于推动校正件(54)使其相对左裁剪件(51)向右移动至初始位置,校正件(54)上具有校正部,在利用后针脚裁剪装置(50)对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进行裁剪时,所述的校正部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后的剩余段左右对齐,且当校正件(54)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的校正部位于左裁剪部的右方,随着左裁剪件(51)和右裁剪件(52)的左右相对移动,所述的校正件(54)能够与电池工件的后针脚裁剪后的剩余段或右裁剪件(52)抵接从而相对左裁剪件(51)向左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盘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针脚焊接装置(60)包括:
第二升降台(61),设置在机架(10)上并由一第六驱动装置(611)驱动而可相对机架(10)上下移动;
第二移动座(62),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升降台(61)上并能够由一可解锁的第一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第二升降台(61)上;
缓冲座(63),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座(62)上,缓冲座(63)和第二移动座(6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31),所述的第二弹性件(631)用于推动缓冲座(63)使其相对第二移动座(62)向下移动;
焊接器(64),设置在所述缓冲座(63)上并能够相对缓冲座(63)绕一横向的旋转轴转动,所述的焊接器(64)能够由一可解锁的第二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缓冲座(63)上。
CN201820368130.4U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转盘对焊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4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8130.4U CN208304360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转盘对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8130.4U CN208304360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转盘对焊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4360U true CN208304360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20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813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4360U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转盘对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43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6553A (zh) * 2018-03-15 2018-07-27 江西正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对焊机
CN109624331A (zh) * 2019-01-29 2019-04-16 宜昌崟锦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自动上料瓶盖焊接机
CN108326553B (zh) * 2018-03-15 2024-06-04 中山正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对焊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6553A (zh) * 2018-03-15 2018-07-27 江西正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对焊机
CN108326553B (zh) * 2018-03-15 2024-06-04 中山正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对焊机
CN109624331A (zh) * 2019-01-29 2019-04-16 宜昌崟锦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自动上料瓶盖焊接机
CN109624331B (zh) * 2019-01-29 2023-12-22 宜昌崟锦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自动上料瓶盖焊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0586B (zh) 一种vcm马达弹片激光焊锡组装机及其焊锡方法
CN110918615B (zh) 一种废旧电子线路板电子元件的拆除装置
CN208304360U (zh) 一种转盘对焊机
CN112743328A (zh) 一种自动穿垫片机
CN112518312A (zh) 一种微型轻触开关的全自动组装设备
CN207746681U (zh) 一种用于手机卡座组装设备的自动装拉杆装置
CN208345129U (zh) 一种电池转盘输送系统
CN110076499B (zh) 一种钢二柱切割、焊接装置
CN108326553A (zh) 一种转盘对焊机
CN208840822U (zh) 扎带与料头用装配机
CN206475466U (zh) 一种全自动指针热转印装配一体机
CN215999896U (zh) 丝锥切削自动生产线
CN216882621U (zh) 座椅背靠自动锁螺丝机
CN106181198B (zh) 一种接线板和连接片配合上料焊接装置
CN113307475B (zh) 一种密集型石英钉焊接装置
CN210138798U (zh) 一种喷嘴双面点胶锁付机
CN114669448A (zh) 一种弹夹机构、带有弹夹机构的点胶设备及物料输送方法
CN205496773U (zh) 一种水壶自动点焊机
CN210489756U (zh) 一种移动电源组装机
CN210877223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
CN209792877U (zh) 一种旋转式送料全自动激光打标机
CN203875396U (zh) 腰形孔铣孔机
CN108326553B (zh) 一种转盘对焊机
CN110722243A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焊锡推进、焊锡吸取的多用机
CN111299857A (zh) 计算机屏幕面板切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