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0209U -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0209U
CN208300209U CN201821039306.8U CN201821039306U CN208300209U CN 208300209 U CN208300209 U CN 208300209U CN 201821039306 U CN201821039306 U CN 201821039306U CN 208300209 U CN208300209 U CN 208300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part
circuit board
remote controle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93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雅文
郭晓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93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020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6110 priority patent/WO2020006877A1/zh
Priority to CN201880017758.2A priority patent/CN11089668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0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02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5Heat-dissipating body thermally connected to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via thermal paths through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遥控器。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及风机。散热器包括第一导热部、第二导热部和至少一个散热鳍片。第一导热部与第二导热部连接。第一导热部的第一面用于与遥控器的第一电路板贴合。至少一个散热鳍片形成在第一导热部的与第一面相背的第二面。至少一个散热鳍片形成散热风道。第二导热部朝向散热鳍片的第三面用于与遥控器的第二电路板贴合。风机安装在散热器上且用于建立通过散热风道的气流,以散发自第二导热部及第一导热部传递至散热鳍片的热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遥控器。一个散热器可以同时与遥控器的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贴合,便于在遥控器内布置散热组件,节约遥控器内的空间。

Description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背景技术
遥控器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电路板,至少一个电路板在工作中均会产生热量,为了维持遥控器正常工作,需要将热量及时散出,通常需要设置至少一个散热元件以将至少一个电路板产生的热量散出,然而,至少一个散热元件难以合理地布置在遥控器内,且至少一个散热元件会占用遥控器内较多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散热组件用于遥控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导热部、第二导热部和至少一个散热鳍片,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热部的第一面用于与所述遥控器的第一电路板贴合,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鳍片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热部的与所述第一面相背的第二面,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鳍片形成散热风道,所述第二导热部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三面用于与所述遥控器的第二电路板贴合;及
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且用于建立通过所述散热风道的气流,以散发自所述第二导热部及所述第一导热部传递至所述散热鳍片的热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导热部的靠近所述第二导热部的端部,及所述第二导热部的靠近所述第一导热部的端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连接板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三面与所述连接板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电路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包括风扇和支架,所述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上,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相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上的至少一个副鳍片,至少一个所述副鳍片至少分布在所述散热鳍片的一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遥控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收容腔、及连通所述收容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第一电路板;
第二电路板;及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散热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散热组件均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气流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收容腔,通过所述散热风道后从所述出气口流出所述收容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导热部与所述盖体之间,所述盖体从所述主体上拆卸后露出所述风机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部和所述风机之间,所述风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上,所述第二电路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导热部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形成有相背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设置有所述遥控器的遥控件,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背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盖体上,所述出气口形成在所述遥控器的侧部,所述侧部连接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无人机、云台、相机、头显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散热组件及遥控器中,一个散热器可以同时与遥控器的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贴合,并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将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上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风道散出,通过一个散热组件就能使遥控器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且便于在遥控器内布置散热组件,节约遥控器内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遥控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遥控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遥控器的散热组件、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遥控器的散热组件、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遥控器的散热组件、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散热组件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散热组件的装配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散热组件的V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散热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散热组件的分解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风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遥控器1000包括外壳200、第一电路板300、第二电路板400及散热组件100。可以理解,遥控器1000也可以设置有除第一电路板300、第二电路板400以外的电路板,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进一步地,遥控器1000可用于控制无人机、云台、相机、头显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遥控器1000可用于控制无人机起飞、悬停、加速等;或者遥控器1000可用于控制云台绕偏航轴、横滚轴、俯仰轴转动等;或者遥控器1000可用于控制相机进行拍照或录像等;或者遥控器1000可用于控制头显设备显示虚拟影像或现实场景等。遥控器1000也可以同时控制无人机、云台、相机、头显设备中的多个,例如同时控制相机和头显设备,以使用头显设备实时显示相机拍摄的影像;例如同时控制云台和相机,以控制云台运动并带动相机对目标物体进行跟踪拍摄;例如同时控制无人机、云台和相机,以控制无人机和云台运动以带动相机进行拍摄。其中,无人机可以是无人飞行器、无人船、无人车等,云台可以是机载云台或手持云台等,相机可以是任意带有拍摄功能的终端(例如手机),头显设备可以是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
用户可以通过手持外壳200以操控遥控器1000,外壳200形成有收容腔201,收容腔201内可以用于收容遥控器1000的第一电路板300、第二电路板400及散热组件100等功能模块,还可以用于收容供电模块及通讯模块等功能模块,外壳200为功能模块提供防摔、防尘的保护。外壳200形成有进气口202及出气口203,其中,进气口202与收容腔201、出气口203与收容腔201均连通,外界的空气可以从进气口202进入收容腔201,收容腔201内的空气可以从出气口203流出,以使收容腔201可以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可以理解,在交换空气的过程中,收容腔201内的功能模块工作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发到外界空气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200包括主体204和盖体205,主体204和盖体205结合以形成外壳200。主体204形成有正面2041和背面2042,正面2041与背面2042相背,正面2041与背面2042由主体204的侧部2043连接。其中,正面2041可以是用户手持遥控器1000时正对着的面,正面2041可以设置有遥控器1000的遥控件500,遥控件500可以是按键、摇杆、拨轮、拨杆等操作件。正面2041还可以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可用于显示遥控器1000的使用参数及被遥控对象的使用参数。在一个例子中,主体204可以整体呈方形,侧部2043可以包括遥控器1000的顶部、底部、左侧部及右侧部,其中顶部与底部相背,左侧部与右侧部相背,用户的双手可以分别握持左侧部及右侧部以握紧遥控器1000,顶部可以用于设置天线,底部可以设置有充电接口、数据接口等。在如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出气口203设置在顶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气口203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出气口203设置在底部、左侧部、右侧部等位置,在此不作限制。
盖体205可以设置在主体204的背面2042,盖体205可以与主体204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盖体205可以通过螺合、卡合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主体204上,以便于用户将盖体205拆下并对收容腔201内的功能模块进行维修和更换。在如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进气口202设置在盖体205上,盖体205可以通过螺钉与主体204可拆卸地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气口202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正面2041、底部、左侧部、右侧部等位置,在此不作限制。
第一电路板300及第二电路板400上均可以铺设有遥控器1000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等,同时第一电路板300及第二电路板400上还可以集成有各种电子元器件,例如控制芯片、电容、电感、晶体管等,以使遥控器1000能够实现预定的功能。
请结合图4至图6,散热组件100包括散热器10及风机20。第一电路板300及第二电路板400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到散热组件100中,风机20工作以建立气流,气流将散热器10上的热量快速带出收容腔20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器10包括第一导热部11、第二导热部14、至少一个散热鳍片12、及连接板15。散热器10可以是由铝合金等导热性能较佳的材料制成,第一导热部11、散热鳍片12、第二导热部14及连接板15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制造后组装成型。
第一导热部11可用于传导第一电路板300上的热量。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热部11整体呈平板状,第一导热部11包括相背的第一面111及第二面112,第一面111可以与第二面112大致平行。第一面111用于与第一电路板300贴合,以增加第一电路板300与第一导热部11的导热面积,并将第一电路板300工作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第一导热部11上。可以理解,贴合在第一面111上的第一电路板3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第一电路板300可以并排排列以使每个第一电路板300均与第一面111贴合。
第二导热部14与第一导热部11连接,第二导热部14可用于传导第二电路板400上的热量。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导热部14整体呈平板状,且第二导热部14与第一导热部11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第二导热部14上形成有第三面141,第三面141与第一面111,第三面141与第二面112可以是平行或不平行。第三面141用于与第二电路板400贴合,以增加第二电路板400与第二导热部14的导热面积,并将第二电路板400工作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第二导热部14上。可以理解,贴合在第三面141上的第二电路板4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第二电路板400可以并排排列以使每个第三电路板均与第三面141贴合。可以理解,由于第二导热部14与第一导热部11连接,第二导热部14上的热量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第一导热部11上。
散热鳍片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散热鳍片12形成在第二面112上,散热鳍片12可以呈薄片状,以使散热鳍片12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利于散热鳍片12与空气之间快速换热。至少一个散热鳍片12形成散热风道121。具体地,当散热鳍片12的数量为一个时,散热鳍片12可以用于限制散热风道121的至少一侧,或者散热鳍片12环绕形成散热风道12;当散热鳍片1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散热鳍片12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散热鳍片12之间均可以形成散热风道1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散热鳍片12的数量为多个为例进行说明,多个散热鳍片12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以使多个散热风道121的延伸方向均相同。
第一电路板30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一导热部11上后,会进一步传递到散热鳍片12上,同时,第二电路板40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二导热部14上后,也会传递到第一导热部11上,再进一步传递到散热鳍片12上。因此,第一电路板300及第二电路板400产生的热量最终均会传递到散热鳍片12上,并通过散热鳍片12散发到散热风道121内的空气中。散热风道121的出口可以对准并靠近出气口203设置,建立通过散热风道121的气流,可以驱动散热风道121内的空气流动,并最终从出气口203流出收容腔201,在这个过程中,被吹出的空气可以将散热风道121内聚集的热量带走,以达到给遥控器1000散热的目的。
连接板15连接第一导热部11及第二导热部14。具体地,连接板15连接第一导热部11的一个端部及第二导热部14的一个端部,更具体地,连接板15连接第一导热部11的靠近第二导热部14的端面,及第二导热部14的靠近第一导热部11的端部。进一步地,连接板15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导热部11及第二导热部14的延伸方向不同,例如连接板15与第一导热部11及第二导热部14呈直角或锐角,以使第一导热部11与第二导热部14之间存在高度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热部11、连接板15及第二导热部14的侧面整体呈“Z”字形的形状,第二导热部14的热量可以通过连接板15传递到第一导热部11上。
请参阅图5至图7,进一步地,第一面111与连接板15形成第一容置空间16,第一容置空间16可用于容置第一电路板300,也就是说,第一电路板300与第一面111贴合的同时,第一电路板300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6内。第三面141与连接板15形成第二容置空间17,第二容置空间17可用于容置第二电路板400,也就是说,第二电路板400与第三面141贴合的同时,第二电路板400容置在第二容置空间17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间16与第二容置空间17处于连接板15的两侧,且第一容置空间16与第二容置空间17的高度大致相同,使得当第一电路板300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6内时,第一电路板300与第二导热部14大致齐平,当第二电路板400容置在第二容置空间17内时,第二电路板400与第一导热部11大致齐平,以使第一电路板300及第二电路板400与散热器10配合时,整体的结构更紧凑。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板15也可以省略,第一导热部11与第二导热部14可以直接连接;或者连接板15的具体形状也可以有其他方式,例如连接板15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热部11及第二导热部14一致等,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3及图4,风机20安装在散热器10上,风机20用于建立通过散热风道121的气流,以散发自第二导热部14及第一导热部11传递至散热鳍片12的热量。风机20包括支架22及风扇21。
支架22安装在散热器10上,具体地,支架22可以是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导热部11上,更具体地,支架22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导热部11的靠近第二导热部14的一端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1及图12,支架22包括连接凸耳225,连接凸耳225上开设有固定孔2251。散热器10包括固定柱18,固定柱18形成在第一导热部11上,固定柱18上形成有固定孔181。通过紧固件600,例如螺钉,穿过连接凸耳225上的固定孔2251及固定柱18上的固定孔181,以连接固定柱18及连接凸耳225,并以此将支架22安装在第一导热部11上。支架22与第一导热部11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更换不同的支架22,或者将支架22拆除以进一步维护或更换遥控器1000的其他功能模块。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22还可以安装在第二导热部14或者第二电路板400上等;支架22与第一导热部11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其他具体的方式,例如通过支架22与第一导热部11卡合的方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7至图10,风扇21安装在支架22上,风扇21用于建立通过散热风道121的气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扇21安装在支架22上后,风扇21的位置与第二导热部14的位置对应,第二导热部14与风扇2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以是上述的第二容置空间17,第二电路板400可以容置在该容置空间内。风扇21形成有入风口211及出风口212。入风口211可以与容置空间相连通,且入风口211可以朝向第二电路板400开设,以便于空气进入入风口211的同时,带走第二电路板400上散发的部分热量。可以理解,入风口211的位置仅为示例性说明,在此不作限制。
当风扇21通过支架22安装在散热器10上时,风扇21的安装平面与散热风道121所在的平面(即第二面112)基本齐平,风扇21的出风方向与散热风道121的延伸方向一致,或者说,在出风口212处,风扇21建立的气流的流向与散热风道121的延伸方向一致,以减少气流在散热风道121内的损失并能以较快的速度通过散热风道121,提高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扇21的出风口212与散热风道121相接,以使从出风口212处流出的气流直接进入散热风道121,减少泄漏到散热风道121外的空气的量,以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率。
在如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散热组件100安装在外壳200的收容腔201内时,第一导热部11靠近遥控器1000的顶部,第二导热部14靠近遥控器1000的底部。第一面111较第二面112靠近主体204的正面2041,第二面112较第一面111靠近主体204的背面2042。当第一电路板300及第二电路板400贴合在散热器10上时,第一电路板300位于第一导热部11与正面2041之间,第二电路板400及风机20均位于第二导热部14与背面2042之间。盖体205与风扇21、盖体205与第二电路板400的位置均对准。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遥控器1000中,一个散热器10可以同时与遥控器1000的第一电路板300及第二电路板400贴合,并利用风机20产生的气流将第一电路板300及第二电路板400上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风道121散出,通过一个散热组件100就能使遥控器1000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且便于在遥控器1000内布置散热组件100,节约遥控器1000内的空间。
另外,由于风扇21通过支架22安装在散热器10上,通过选取合适的支架22,可以使得风扇21的安装平面与散热风道121所在的平面基本齐平,且风扇21的出风方向与散热风道121的延伸方向一致,风扇21建立的气流进入散热风道121时的泄漏较少且气流在散热风道121内的损失较少,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率较高。
请参阅图4及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0还包括至少一个副鳍片13,至少一个副鳍片13形成在第一导热部11上,至少一个副鳍片13至少分布在散热鳍片12的一侧。具体地,副鳍片13形成在第二面112上,副鳍片13可以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副鳍片13可以环绕散热鳍片12设置,副鳍片13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散热鳍片12相同或不同。当副鳍片13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副鳍片13至少分布在散热鳍片12的两侧,多个副鳍片13间隔设置以提高副鳍片13的散热面积。部分传递到第一导热部11上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副鳍片13中,副鳍片13再进一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将热量散出。进一步地,当遥控器1000设置有除第一电路板300、第二电路板400以外的电路板时,副鳍片13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附近,以有利于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将热量散出。
请参阅图5及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0还包括导热管19,导热管19设置在第一导热部11和第二导热部14上。导热管19可以是由铝合金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导热管19设置在第一导热部11和第二导热部14上,导热管19可用于将第二导热部14上的热量传递到第一导热部11上,或者用于将第一导热部11上的热量传递第二导热部14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一导热部11、连接板15及第二导热部14的侧面整体呈“Z”字形的形状的情况下,导热管19整体也呈“Z”字形,导热管19分别与第一导热部11、连接板15及第二导热部14贴合。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盖体205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204上,风机20与第二电路板400位于第二导热部14与盖体205之间,盖体205从主体204上拆卸后,露出风机20和/或第二电路板400。具体地,盖体205可以通过锁紧件700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204上,锁紧件700例如可以是螺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体205也可以通过卡合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主体204上,在此不作限制。可以理解,风机20与第二电路板400均位于第二导热部14与盖体205之间,盖体205的尺寸大于风扇21和/或第二电路板400的尺寸,以便于当将盖体205拆卸后,用户可以看到风机20和/或第二电路板400,例如用户可以单独看到风机20,单独看到第二电路板400,也可以同时看到风机20和第二电路板400。进一步地,用户此时可以查看风机20或者第二电路板400的使用状态,或者对风机20和第二电路板400进行维修、拆卸或更换。当然,盖体205的尺寸也可以等于或小于盖体205的尺寸大于风扇21和/或第二电路板400的尺寸,只要满足当将盖体205拆卸后,用户可以看到风机20和/或第二电路板400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板400设置在第二导热部14和风机20之间。风机20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导热部11上。第二电路板400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导热部14上。具体地,风机20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导热部11上的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第二电路板400可以通过螺合或者卡合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导热部14上。用户在拆除盖体205后,可以先将风机20拆下,以维护或者更换风机20中的风扇21或支架22等元件。用户在拆除风机20后,还可以将第二电路板400拆下,以维护或更换第二电路板400中的线路及电子元器件、或直接更换第二电路板400等。用户在需要维护或更换风机20或第二电路板400时,不需要将整个外壳200拆除或分解,只需要将盖体205拆下,方便快捷。
请参阅图10至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22包括支撑部221和夹持部222,支撑部221与夹持部222连接。支撑部221沿背离第一导热部11的方向延伸设置,支撑部221用于承载风扇21。夹持部222具有一安装空间223。风扇21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安装空间223内,以使得风扇21的出风方向与散热风道121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部221大致呈平板状以使风扇21承载在支撑部221上时较平稳,当支架22安装在第一导热部11上,风扇21承载在支撑部221上时,支撑部221可以与第一导热部11大致齐平,风扇21的出风方向与散热风道121的延伸方向一致。支撑部221上还可以开设有避让孔2211,避让孔2211可以与风扇21的入风口211对准,避免支撑部221影响风扇21的进风效果。夹持部222与支撑部221连接后二者可以大致呈中空的框形,中空的部分即为安装空间223,安装空间223与散热风道121连通,风扇21承载在支撑部221上的同时,至少部分伸入安装空间223中,并使得出风口212与散热风道121连通。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2中的支撑部221和夹持部222仅为示例性说明,支架22与第一导热部11、风扇21的连接关系不限于此,只要保证风扇21的出风方向与散热风道121的延伸方向一致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7及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散热鳍片12的第一端122与第一导热部11连接。散热组件100还包括挡风件40,挡风件40覆盖在至少一个散热鳍片12的第二端123,其中,第二端123与第一端122相背。挡风件40部分容置在安装空间223内,以使得空气沿散热风道121传输。
散热鳍片12的第一端122即为散热鳍片12与第一导热部11连接的一端,第二端123即为散热鳍片12上远离第一导热部11上的一端,散热风道121形成在第一端122与第二端123之间。可以理解,散热风道121的左右侧由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12封闭,散热风道121的上下侧可以分别由第一导热部11和挡风件40封闭,散热风道121内的空气仅能沿散热风道121的延伸方向从散热风道121的入口进,从散热风道121的出口出,而不会产生泄漏,以提高通过散热风道121的风量和风速,以使气流快速带走散热鳍片12上的热量。挡风件40部分容置在安装空间223内,便于挡风件40覆盖伸入安装空间223内的散热鳍片12。
请参阅图3及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散热鳍片12的第二端123形成有定位柱124。挡风件40上形成有定位孔41,定位孔41的位置与定位柱124对应。挡风件40覆盖在至少一个散热鳍片12的第二端123时,定位柱124穿过定位孔41。通过定位孔41与定位柱124的配合,使得挡风件40不易发生窜动,挡风件40遮挡散热风道121的效果较好。具体地,定位柱12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且多个定位柱124的延伸方向相同,定位孔41的数量可以与定位柱124的数量相同,每个定位柱124穿过对应的定位孔41。
请参阅图8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散热组件100还包括密封件30。密封件30固定在夹持部222与挡风件40之间,用于密封夹持部222与挡风件40之间的间隙;和/或密封件30固定在夹持部222与风扇21之间,用于密封夹持部222与风扇21之间的间隙。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件30固定在夹持部222与挡风件40之间,以及夹持部222与风扇21之间。具体地,密封件30可以通过胶水粘结在夹持部222上,密封件30可以至少部分收容在安装空间223内。在一种实施例中,密封件30可以是泡棉等,密封件30在挤压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密封件30固定在夹持部222与挡风件40之间,可以防止气流从夹持部222与挡风件40之间的间隙中泄漏出去。密封件30固定在夹持部222与风扇21之间,可以防止气流从夹持部222与风扇21之间的间隙中泄漏出去。保证从风扇21的出风口212流出的空气能够全部进入到散热风道121内。
在组装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密封件30固定在夹持部222上,再将风扇21承载在承载部上并将出风口212所在一端安装在安装空间223内,此时由于风扇21的挤压作用,密封件30发生弹性形变并密封夹持部222与风扇21之间的间隙。同时,可将挡风件40固定在散热鳍片12的第二端123上。再将支架22安装在第一导热部11上,此时,密封件30被挡风件40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密封件30密封夹持部222与挡风件40之间的间隙。
请参阅图11和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22还包括定位凸起224。定位凸起224自夹持部222向安装空间223内凸出。定位凸起224与风扇21靠近散热器10的一端相抵触,以定位风扇21的安装位置。具体地,将风扇21安装在支架22上的过程中,可以将风扇21先放置在支撑部221上,再将风扇21的一端推入到安装空间223内,直至风扇21与定位凸起224抵触时,说明风扇21已经安装到位。定位凸起22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或单个,定位凸起224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或圆柱状等,在此不作限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凸起224数量为两个。
请参阅图10及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30上开设有定位缺口31,定位缺口31与定位凸起224的位置对应,定位凸起224穿过定位缺口31。挡风件40上形成有定位凹槽42。支架22安装在散热器10上时,至少部分密封件30位于夹持部222之间,定位凸起224穿过定位缺口31及定位凹槽4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凸起224数量为两个,相应的,定位缺口31和定位凹槽42的数量也各为两个。
通过定位缺口31与定位凸起224配合,在固定密封件30时,容易找准密封件30的安装位置,避免装反。定位凸起224穿过定位缺口31并与定位凹槽42配合,可以防止挡风件40发生窜动,使得挡风件40、密封件30及夹持部222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稳定,密封效果较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散热组件,用于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导热部、第二导热部和至少一个散热鳍片,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热部的第一面用于与所述遥控器的第一电路板贴合,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鳍片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热部的与所述第一面相背的第二面,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鳍片形成散热风道,所述第二导热部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三面用于与所述遥控器的第二电路板贴合;及
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且用于建立通过所述散热风道的气流,以散发自所述第二导热部及所述第一导热部传递至所述散热鳍片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导热部的靠近所述第二导热部的端部,及所述第二导热部的靠近所述第一导热部的端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连接板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三面与所述连接板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风扇和支架,所述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上,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上的至少一个副鳍片,至少一个所述副鳍片至少分布在所述散热鳍片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上。
7.一种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收容腔、及连通所述收容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第一电路板;
第二电路板;及
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散热组件均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气流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收容腔,通过所述散热风道后从所述出气口流出所述收容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导热部与所述盖体之间,所述盖体从所述主体上拆卸后露出所述风机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部和所述风机之间,所述风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上,所述第二电路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导热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形成有相背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设置有所述遥控器的遥控件,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背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盖体上,所述出气口形成在所述遥控器的侧部,所述侧部连接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无人机、云台、相机、头显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821039306.8U 2018-07-02 2018-07-02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0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9306.8U CN208300209U (zh) 2018-07-02 2018-07-02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PCT/CN2018/106110 WO2020006877A1 (zh) 2018-07-02 2018-09-18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201880017758.2A CN110896689B (zh) 2018-07-02 2018-09-18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9306.8U CN208300209U (zh) 2018-07-02 2018-07-02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0209U true CN208300209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7001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930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0209U (zh) 2018-07-02 2018-07-02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20188001775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896689B (zh) 2018-07-02 2018-09-18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75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896689B (zh) 2018-07-02 2018-09-18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8300209U (zh)
WO (1) WO202000687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5059A (zh) * 2019-04-28 2019-09-1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运动相机
CN110703541A (zh) * 2019-09-20 2020-01-17 浙江华睿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机构以及工业相机
CN110896688A (zh) * 2018-07-02 2020-03-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110896689A (zh) * 2018-07-02 2020-03-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111836509A (zh) * 2019-04-18 2020-10-27 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器装置
CN112087893A (zh) * 2019-06-14 2020-12-1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190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散热组件及移动平台
WO2022077240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相机及无人飞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4594C (zh) * 2006-05-05 2009-12-23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3140118A (zh) * 2011-12-05 2013-06-0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
CN204631431U (zh) * 2015-04-24 2015-09-0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光源模组以及投影仪
WO2017177458A1 (zh) * 2016-04-15 2017-10-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机架及无人飞行器
CN206674410U (zh) * 2017-03-21 2017-11-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
TWM545938U (zh) * 2017-04-21 2017-07-21 Evga Corp 介面卡之多向散熱結構
CN208300209U (zh) * 2018-07-02 2018-12-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208445912U (zh) * 2018-07-02 2019-01-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688A (zh) * 2018-07-02 2020-03-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110896689A (zh) * 2018-07-02 2020-03-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110896689B (zh) * 2018-07-02 2021-01-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110896688B (zh) * 2018-07-02 2021-06-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111836509A (zh) * 2019-04-18 2020-10-27 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器装置
CN110235059A (zh) * 2019-04-28 2019-09-1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运动相机
US11303784B2 (en) 2019-04-28 2022-04-12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and action camera
CN110235059B (zh) * 2019-04-28 2022-06-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运动相机
CN112087893A (zh) * 2019-06-14 2020-12-1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器
CN112087893B (zh) * 2019-06-14 2021-08-2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器
CN110703541A (zh) * 2019-09-20 2020-01-17 浙江华睿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机构以及工业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6689B (zh) 2021-01-01
CN110896689A (zh) 2020-03-20
WO2020006877A1 (zh)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00209U (zh)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208445912U (zh)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104595990B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WO2005036257A1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110313226A (zh) 散热组件、散热模组和无人飞行器
CN112835251A (zh)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CN208890915U (zh) 一种散热组件和摄像机
CN106287972B (zh) 摄像头盒及空调室内机
CN210110207U (zh) 一种防静电的组合式车载显示屏
CN208754387U (zh) 一种相机
CN207354779U (zh) 电子设备
CN20594223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设备
CN208597234U (zh) 散热组件、散热模组和无人飞行器
CN206249147U (zh) 一种虚拟现实背包电脑
CN205787552U (zh) 投影装置及其散热模组
CN210980192U (zh) 一种出风装置
CN219626741U (zh) 一种无人机控制器
CN206863460U (zh) 散热结构及投影设备
CN220400701U (zh) 一种电池用快装式热管理机组
CN216901218U (zh) 一种带有散热夹层的液晶显示模组
CN219248456U (zh) 电源模组及电气设备
CN219590657U (zh) 一种激光投影仪
CN113985683B (zh) 一种影视灯系统
CN217563992U (zh) 一种箱体及储能电源
CN219802978U (zh) 一种煤矿机电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