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5683B - 一种影视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影视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5683B
CN113985683B CN202111608879.4A CN202111608879A CN113985683B CN 113985683 B CN113985683 B CN 113985683B CN 202111608879 A CN202111608879 A CN 202111608879A CN 113985683 B CN113985683 B CN 113985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e
control box
light source
heat
tele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88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5683A (zh
Inventor
顾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88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5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5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5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5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5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6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parallel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comb-like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影视灯系统,属于影视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灯光壳体、光源组件、通讯控制部件、导热件和影视灯控制盒;通讯控制部件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内并与光源组件之间通过有线通讯连接或通过无线通讯连接,导热件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光源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翅片模组中的多个相互之间呈相邻或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该影视灯系统通过设计与灯光壳体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并将通讯控制部件集成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内,利用影视灯控制盒来承载重量占比大的通讯控制部件,以达到减少灯光壳体内的整体装配重量以及装配体积的目的,以达到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灯光的目的,利于使用者现场使用和布置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影视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影视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影视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影视、视频、广告拍摄中往往需要专业的灯光设备给拍摄对象进行打光,以增强拍摄效果,打光方式一般为调节光源的强度、色调、柔和度或者照射角度等光源参数。这类用于打光的影视照明灯具,因其所要求达到的功能较为多样,其内会具有较多的控制类元器件例如PCB电路板、适配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通讯控制部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影像、视频的拍摄场景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户外采景拍摄的场景也越来越多。
随着拍摄场景的加大,影视照明灯具的使用功能变得更为多样;同时光源功率也随之被设计的越来越大,由于光源功率的增大,发热越发明显,影视照明灯具内的散热器的体积及重量就需要相应的增大,并且相应的,影视照明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为满足其功能而所需要的适配器等通讯控制部件的体积也会相应的增大,使得这类现有的影视照明灯具会变得体积庞大且笨重,限制了现场使用的灵活性,不利于实际使用和布置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影视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到的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影视照明灯具因其体积庞大和笨重,而限制了现场使用的灵活性,不利于实际使用和布置设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影视灯系统,包括灯光壳体、用于产生光源的光源组件、用于散发所述光源组件产生的热量的第一翅片模组,以及用于调控所述光源组件的通讯控制部件,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一翅片模组均设置在所述灯光壳体内,还包括导热件和与所述灯光壳体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所述通讯控制部件装设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内;所述通讯控制部件与所述光源组件之间通过有线通讯连接或通过无线通讯连接;导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翅片模组和所述光源组件之间的,其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光源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翅片模组中的多个相互之间呈相邻或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
本发明所公开的影视灯系统,其将用于产生光源的光源组件装设在灯光壳体中,相应的设置了与灯光壳体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并将用于控制光源组件的通讯控制部件集成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内,利用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来承载重量占比大的通讯控制部件,以减少需要根据拍摄场景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的灯光壳体的体积和重量,实际应用中,因集成装载有通讯控制部件而重量占比大的影视灯控制盒无需根据现场拍摄情况而进行实时调整,使用时只需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讯控制灯光壳体内的光源组件,并实时移动或调整重量占比低且体积小的灯光壳体,即可达到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灯光的目的,利于使用者现场使用和布置设备。
并且的,通过导热件,将光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翅片模组的多个相互之间呈相邻或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即利用导热件将光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分散传递到第一翅片模组的不同位置处,起到便于第一翅片模组均匀吸收热量的作用,即扩大了散热面积,再结合第一翅片模组的散热作用,即可实现对光源组件进行快速均匀散热的目的,提高散热效率。如此的话,通过采用提高第一翅片模组对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的方式,以使该第一翅片模组具备适应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的散热能力,从而达到第一翅片模组的体积和重量无需跟随光源组件的功率的增大而进行增大调整的目的。即通过导热件,使得第一翅片模组在体积和重量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满足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的散热需求,这显然有利于降低高功率下的灯光壳体的整体体积和重量,以起到紧凑化结构设计的作用,从而达到更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灯光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翅片模组具体设置在所述灯光壳体内;所述导热件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翅片模组上,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翅片模组并与所述光源组件相接触,以实现将光源组件上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翅片模组上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件包括若干第一导热条和若干第二导热条;若干所述第一导热条装设在所述第一翅片模组的位置为第一区域,若干所述第二导热条插接在所述第一翅片模组的位置为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呈相邻或间隔设置,以实现将所述光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翅片模组的相互之间呈相邻或者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的目的。通过将第一、二导热条分别插接设置在第一翅片模组的不同位置处,并通过导热件的热传导作用,起到将光源组件产生的热传递到第一翅片模组的不同位置处的作用。通过对第一翅片模组的不同位置进行热量的传递,即扩大了散热面积,接着通过第一翅片模组的散热作用,以实现对光源组件的均匀散热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条延伸出所述第一翅片模组的部分具有呈平面状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导热条延伸出所述第一翅片模组的部分具有呈平面状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相齐平设置以形成导热平面,所述导热平面与所述光源组件相接触。
通过将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进行齐平排布,以使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两者之间可以形成呈平面状的导热平面,通过平面接触的形式,显然有利于在光源组件和导热平面之间热传递,以达到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第一导热条与若干所述第二导热条之间呈相交替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灯光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组件的第一PCB板;所述灯光壳体内设有用于对第一PCB板进行散热的散热板,所述第一PCB板装设在所述散热板的其中一板面上;所述散热板上与所述第一PCB板相对的另一板面上设有第二翅片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上密封安装有第一防水罩,所述第一PCB板容置于所述第一防水罩的内腔中;所述第一防水罩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翅片模组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控制部件包括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安装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的内侧壁上;所述影视灯控制盒上设有贯穿所述影视灯控制盒的通风腔;所述适配器的外壳上设有第三翅片模组,所述第三翅片模组位于所述通风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控制部件还包括用作电源或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口的插座;所述影视灯控制盒的部分侧壁向沿其内腔方向凹陷形成内凹部,所述插座装设在所述内凹部中倾斜向下的壁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影视灯控制盒上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之间的空腔形成所述通风腔;所述影视灯控制盒内设有挡水导风板,所述挡水导风板位于插座与所述第一通风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的顶部侧壁上,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的底部侧壁上;所述挡水导风板的顶部延伸至影视灯控制盒顶部内侧壁上,并且其与所述影视灯控制盒的接触区域位于所述插座与所述通风口之间,以隔绝所述通风腔与所述插座。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导风板的底部向靠近影视灯控制盒底部的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底部斜板,所述底部斜板向靠近所述插座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内凹部顶部的内侧壁上密封装设有插座防水盖,所述插座的主体部分容置于所述插座防水盖的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控制部件还包括显示屏和与所述显示屏相连接的第二PCB板;所述显示屏装设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的侧壁上,所述第二PCB板装设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中靠近所述显示屏的内腔壁上;所述影视灯控制盒的内侧壁上密封安装有第二防水罩,所述第二PCB板容置于所述第二防水罩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影视灯系统通过设计与灯光壳体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并将用于控制光源组件的通讯控制部件集成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内,利用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来承载重量占比大的通讯控制部件,以达到减少灯光壳体内的整体装配重量以及装配体积的目的,使用时只需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讯控制灯光壳体内的光源组件,并实时移动或调整重量占比低且体积小的灯光壳体,即可达到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灯光的目的,利于使用者现场使用和布置设备;
2、通过导热件,将光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翅片模组的多个相互之间呈相邻或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以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的目的,如此,利用提高第一翅片模组对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的方式,以使该第一翅片模组具备适应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的散热能力,使得第一翅片模组在体积和重量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满足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的散热需求,这显然有利于降低高功率下的灯光壳体的整体体积和重量,从而达到更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灯光的目的;
3、通过将第一、二导热条延伸出第一翅片模组的结构部分设计相应的第一、二接触面,并将该第一、二接触面进行对齐排布以形成导热平面,并将导热平面与光源组件相接触,通过平面接触的形式,显然有利于在光源组件和导热件之间热传递,以达到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目的;
4、将第一、二导热条分别插接在第一翅片模组的不同位置上,以达到向第一翅片模组的不同位置进行热量传递的目的,扩大了在第一翅片模组上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第一、二导热条相互之间做相交替设置,如此可以达到更快速且均匀地传递光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的目的,以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率;
5、对第一PCB板、第二PCB板以及插座均进行相应的防水结构设计,提高了该影视灯系统的整体防水性能,使得该影视灯系统具有适应雨水等恶恶劣环境的防水性能,提高产品的适应性;
6、在影视灯控制盒内设计挡水导风板,在起到对插座进行隔水保护作用的同时,还起到导引水流的作用,同时挡水导风板顶部以及底部设计相应的斜板,在确保防水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扩大通风口的面积需求的作用,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影视灯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灯光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灯光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光源组件与第一翅片模组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5为图4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导热条与第二导热条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8为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按压键与前端盖之间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按压键与前端盖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11为影视灯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影视灯控制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影视灯控制盒的正视图;
图14为图13中A-A向剖视图;
图15为插座在插座侧外壳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第二视角下插座在插座侧外壳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插座在插座侧外壳之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灯光壳体;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前端盖;1031、环形接口;1032、锁定槽;104、后端盖;105、支架模组;106、按压键;107、锁定杆;108、连接杆;2、光源组件;3、影视灯控制盒;301、通风腔;302、内凹部;3031、第一通风口;3032、第二通风口;304、前外壳;305、后外壳;306、侧外壳;307、插座侧外壳;308、上外壳;309、下外壳;4、第一翅片模组;5、导热件;501、第一导热条;5011、第一接触面;502、第二导热条;5021、第二接触面;503、导热平面;6、第一PCB板;7、散热板;8、第二翅片模组;9、第一防水罩;10、适配器;1001、第三翅片模组;11、插座;12、挡水导风板;1201、顶部斜板;1202、底部斜板;13、插座防水盖;1301、出线口;1302、防水胶塞;14、显示屏;15、第二PCB板;16、第二防水罩;17、线路输出口;18、防水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17,一种影视灯系统,其包括灯光壳体1、用于产生光源的光源组件2、用于散发光源组件2产生的热量的第一翅片模组4,以及用于调控光源组件2的通讯控制部件,光源组件2和第一翅片模组4均设置在灯光壳体1内,其中,光源组件2至少包括灯珠,以产生光源;通讯控制部件与光源组件2相连接,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2,还包括导热件5和与灯光壳体1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3;通讯控制部件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3内;通讯控制部件与光源组件2之间通过有线通讯连接或通过无线通讯连接;导热件5设置在第一翅片模组4和光源组件2之间,且其配置为能够将光源组件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翅片模组4中的若干个呈相邻或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其中,应当理解的是,在通讯控制部件对光源组件的调控方式上,不仅仅限于提供电源、控制光源组件所产生的光源的光照强度、色温以及亮灭等调控方式,例如,还可以是根据实时监测的发热情况而实时调整功率供给等的调控方式,具体的,在无线通讯连接的方式上,可以采用传统的蓝牙通讯方式或者WiFi通讯控制方式,这些调控方式或者通讯控制方法均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影视灯系统,其将用于产生光源的光源组件2装设在灯光壳体1中,相应的设置了与灯光壳体1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3,并将用于控制光源组件2的通讯控制部件集成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3内,利用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3来承载重量占比大的通讯控制部件,以减少需要根据拍摄场景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的灯光壳体1的体积和重量,实际应用中,因集成装载有通讯控制部件而重量占比大的影视灯控制盒3无需根据现场拍摄情况而进行实时调整,使用时只需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讯控制灯光壳体1内的光源组件2,并实时移动或调整重量占比低且体积小的灯光壳体1,即可达到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灯光的目的,利于使用者现场使用和布置设备。
并且的,通过导热件5,将光源组件2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翅片模组4的多个相互之间呈相邻或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即利用导热件5将光源组件2所产生的热量分散传递到第一翅片模组4的不同位置处,起到便于第一翅片模组4均匀吸收热量的作用,即扩大了散热面积,再结合第一翅片模组4的散热作用,即可实现对光源组件2进行快速均匀散热的目的,提高散热效率。如此的话,通过采用提高第一翅片模组对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的方式,以使该第一翅片模组4具备适应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的散热能力,从而达到第一翅片模组4无需跟随光源组件2的功率的增大而进行体积和重量的增大调整的目的。即通过导热件5,使得第一翅片模组4在体积和重量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满足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2的散热需求,这显然有利于降低高功率下的灯光壳体1的整体体积和重量,以起到紧凑化结构设计的作用,从而达到更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灯光的目的,自然也就有利于使用者现场使用和布置设备了。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灯光壳体1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前端盖103和后端盖104,上、下壳体相扣合装配以形成灯光壳体1的主体结构,前端盖103和后端盖104分别安装在主体结构的两端,以形成完整的灯光壳体1,光源组件2装设在前端盖103上,在灯光壳体1的主体结构上还装设有支架模组105,以便于将灯光壳体1装载在其他辅助支架上。
优选地,参见图2和图5,第一翅片模组4具体设置在灯光壳体1内,其用于对光源组件2进行散热,其中,第一翅片模组4由若干个散热翅片相间隔设置而成;导热件5一端插装在第一翅片模组4上,导热件5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一翅片模组4并与光源组件2相接触。通过导热件5与光源组件2的接触连接作用,达到将光源组件2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一翅片模组4上的目的,以通过第一翅片模组4实现散热的目的,具体的,上、下壳体所形成的灯光壳体1的主体结构内成型有至少可以容纳第一翅片模组4的容纳腔,相应的,在上、下壳体上分别设计相应连通容纳腔的散热口,如此的话,通过空气的流动,即可达到对第一翅片模组4进行热交换的目的,即达到对光源组件2进行散热的目的,以确保光源组件2的正常使用,具体的,还可以在灯光壳体1内设置相应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面向第一翅片模组4,加大空气的流动速率,以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地,参见图4至图7,导热件5包括若干第一导热条501和若干第二导热条502;其中,第一导热条501和第二导热条502呈C字型或U字型或者呈环状;若干第一导热条501装设在第一翅片模组4的位置为第一区域,若干第二导热条502插接在第一翅片模组4的位置为第二区域,具体的,第一导热条501和第二导热条502均插接在第一翅片模组4上的散热翅片上,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呈相邻或间隔设置,即,若干第一导热条501在第一翅片模组4上的插接位置与第二导热条502在第一翅片模组4上的插接位置呈相间隔或相邻设置,以实现将光源组件2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翅片模组4的相互之间呈相邻或者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的目的。通过将第一、二导热条分别插接设置在第一翅片模组4的不同位置处,并通过导热件5的热传导作用,起到将光源组件2产生的热传递到第一翅片模组4的不同位置处的作用。通过对第一翅片模组4的不同位置进行热量的传递,即扩大了散热面积,接着通过第一翅片模组4的散热作用,以实现对光源组件2的均匀散热目的。
并且,由于第一导热条501和第二导热条502在第一翅片模组4上的连接位置不相同,进而达到第一翅片模组4能够快速均匀散热的目的。
此外,由于第一导热条501和第二导热条502均设置有若干条,因此,相应的,在第一区域中,若干个第一导热条501在第一翅片模组4上的插接位置之间呈相间隔设置,如此的话,可以实现将热量进一步均匀传递至第一区域中的目的,更有利于均匀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
同样的,若干个第二导热条502在第一翅片模组4上的插接位置之间呈相间隔设置,以达到更进一步的均匀传递热量的目的。
优选地,第一导热条501的数量和第二导热条502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
优选地,参见图6和图7,第一导热条501延伸出第一翅片模组4的部分具有呈平面状的第一接触面5011,其中,将第一导热条501延伸出第一翅片模组的部分结构设计为扁平状的结构,如此的话,第一接触面5011可以达到提高接触面积的目的;
第二导热条502延伸出第一翅片模组4的部分具有呈平面状的第二接触面5021,同样的,将第二导热条502延伸出第一翅片模组4的部分结构设计为扁平状的结构,如此的话,第二接触面5021可以达到提高接触面积的目的;
具体的,参见图6,第一接触面5011和第二接触面5021相齐平设置以形成导热平面503,导热平面503与光源组件2相接触。通过将第一接触面5011和第二接触面5021进行齐平排布,以使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两者之间可以形成呈平面状的导热平面503,通过平面接触的形式,显然有利于在光源组件2和导热平面503之间热传递,以达到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目的。
具体的,光源组件2的灯珠设置在灯珠板上,导热平面503与灯珠板的背面相接触,以提高导热效果。
优选地,参见图6和图7,若干第一导热条501与若干第二导热条502之间呈相交替排布,第一、二导热条之间通过相交替的设置的形式进行排布,再结合第一、二导热条对第一翅片模组4的均匀导热作用,达到更进一步的均匀快速传递光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的目的,以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地,参见图2,灯光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控制光源组件2的第一PCB板6;将对光源组件2起到直接控制作用的功能元器件直接集成在第一PCB板6上,然后将其一同装设在灯光壳体1上,可以起到方便光源组件2与第一PCB板6之间连接通讯的作用,降低线路的布设成本;
灯光壳体1内设有用于对第一PCB板6进行散热的散热板7,第一PCB板6装设在散热板7的其中一板面上;散热板7上与第一PCB板6相对的另一板面上设有第二翅片模组8,通过在散热板7上设计第二翅片模组8,可以起到对第一PCB板6进行散热的作用,以确保控制光源组件的电路结构的稳定运行。
优选地,参见图2和图3,散热板7上密封安装有第一防水罩9,第一PCB板6容置于第一防水罩9的内腔中,通过在散热板7上设置相应的第一防水罩9,并将第一PCB板6容置于其中,可以起到对第一PCB板6的电路元件进行防水保护的作用,以提高该灯光壳体1的整体防水性,以使该组装有光源组件2的灯光壳体1具有适应雨水等恶劣环境的防水能力,提高该影视灯系统的适应性;第一防水罩9的外侧壁与第一翅片模组4相接触,以进一步提升第一PCB板6的散热性能。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罩9与散热板7之间的装配面上设置有防水泡棉,防水泡棉具有密封性能高,防水性能好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散热板7与第一防水罩9之间的密封性,以提升第一PCB板6的防水性能。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2装设在前端盖103上,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根据应用场景,在光源组件2外围的前端盖103上可拆卸的装载灯光附件等,以满足不同的打光需求,例如卡合安装柔光罩等。
一般的,灯光附件具有呈圆环状的卡环(附图未示出),并且在卡环上设计锁定块(附图未示出),相应的,参见图8至图10,前端盖103上处于光源组件2的外围处设有与卡环相适配的环形接口1031,环形接口1031的侧壁上设有与锁定块相对应的锁定槽1032,使用时,只需将卡环与环形接口1031相对应,令锁定块进入到锁定槽1032中,然后稍作旋转卡环,即可完成灯光附件的锁定,反向旋转并脱离出卡环即可完成灯光附件的拆除。
具体的,前端盖103上活动设置有按压键106,按压键106通过连接杆108连接有锁定杆107,锁定杆107沿环形接口1031的轴线方向活动设置在锁定槽1032的槽壁上,相应的,在灯光附件的锁定块上相应设计与锁定杆107相对应的锁定孔,如此的话,当锁定块进入到锁定槽1032后,锁定杆107进入到锁定块的锁定孔中,从而完成附件的锁定,起到防止灯光附件出现晃动脱离的目的,之后需要拆换灯光附件时,只需按下按压键106,令锁定杆107脱离出锁定孔,然后反向旋转卡环,使锁定块脱离出锁定槽1032,即可完成灯光附件的拆换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安装好后的结构稳定性高,另外,按压键106与前端盖103之间设有弹簧,以实现锁定杆107的弹性锁定目的。
优选地,参见图11和图12,通讯控制部件包括适配器10,适配器10安装在影视灯控制盒3的内侧壁上;将重量占比大的适配器10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3内,以减轻灯光壳体1的整体装配重量,从而提高该影视灯系统的使用灵活性;
参见图12至图14,影视灯控制盒3上设有贯穿影视灯控制盒3的通风腔301;
适配器10的外壳上设有第三翅片模组1001,第三翅片模组1001位于通风腔301中,通过第三翅片模组1001,可以起到对适配器10的散热作用,以确保适配器的正常运作,另外,只需在通风腔301内设置相应的散热风扇,以提高通风腔301的空气流动速率,如此即可进一步提高适配器10的散热效率,由于适配器10本身所具有的外壳具有相应的防水性,因此,将适配器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3内,并在影视灯控制盒3上开设相应的通风腔301,依旧不会对其防水性带来影响。
优选地,参见图12至图17,通讯控制部件还包括用作电源或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口的插座11;影视灯控制盒3的部分侧壁向沿其内腔方向凹陷形成内凹部302,插座11装设在内凹部302中倾斜向下的壁面上,通过将影视灯控制盒3的部分壳体侧壁向其内腔方向进行凹陷设计,经凹陷设计形成的内凹部302,其顶部外侧壁面就会呈现出壁面向下(面向地面)的特点,将该壁面直接用作为用于装设插座11的装设点,利用外侧壁面倾斜向下时可以起到避免被雨水直接冲刷的作用,使得插座11可以实现防止雨水直接冲刷的目的,以提高该影视灯控制盒3在雨水等恶劣环境中的适应性。此外,通过凹陷设计后所形成的内凹部302,其所具有立体空间结构,显然还可以起到提高影视灯控制盒3的整体结构强度的作用,同时,将插座11装设在内凹部302所形成的空间内,也有利于保护该插座11,使插座11可以免受外部物件的磕碰损伤,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参见图12和图14,影视灯控制盒3上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3031和第二通风口3032,第一通风口3031和第二通风口3032之间的空腔形成通风腔301;影视灯控制盒3内设有挡水导风板12,挡水导风板12位于插座11与第一通风口3031之间,如此,挡水导风板12可以起到防止雨水从第一通风口3031进入并淋到插座11上作用,实现对插座11的防水目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口3031和第二通风口3032均位于在挡水导风板12与适配器10之间,以使挡水导风板12与适配器10之间的空间形成通风腔301,便于实现散热风向的导引目的。
优选地,第一通风口3031设置在影视灯控制盒3的顶部侧壁上,用作散热的出风口,第二通风口3032设置在影视灯控制盒3的底部侧壁上,以用作散热的进风口;挡水导风板12的顶部延伸至影视灯控制盒3顶部的内侧壁上,并且其与影视灯控制盒3的接触区域位于插座11与第一通风口3031之间,以隔绝通风腔301与插座11,如此可以达到防止从第一通风口3031进入的雨水流到插座11上的目的,提高该影视灯控制盒3的防水性能。具体的,挡水导风板12的顶部可以设置为倾斜的形式,其具体倾斜形式可以设计为向靠近插座11的方向倾斜,即挡水导风板12的顶部向影视灯控制盒3的顶部内侧壁方向延伸的部分成形为顶部斜板1201,顶部斜板1201向靠近插座11的方向倾斜,如此的话,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顶部斜板1201向插座11的方向倾斜,这使得通风腔301所对应的影视灯控制盒3上用来开设第一通风口3031的侧壁区域的面积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扩大,起到便于扩大第一通风口3031的设计面积的作用,第一通风口3031的通风面增大了,显然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同时,挡水导风板12的斜面也有利于将雨水导引至其内无电路元器件的通风腔301中,使其通过通风腔301而流出影视灯控制盒的内部,从而达到避免对电路元器件造成短路影响的目的,提升面对雨水等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优选地,参见图12和图14,在第二通风口3032处装设散热风扇,以提高空气的流通效率;挡水导风板12的底部向靠近影视灯控制盒3底部的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底部斜板1202,底部斜板1202向靠近插座11的方向倾斜,同理,底部斜板1202可以起到便于扩大处于影视灯控制盒3底部第二通风口3032的设计面积的作用,扩大通风面,以提高散热效率。此外,由于影视灯控制盒3的底部设置了散热风扇,当雨水沿挡水导风板12滴落时,向插座11方向倾斜的底部斜板1202,还可以起到阻挡雨水被散热风扇反向吹入到用于容置插座11的内腔中的作用,底部斜板1202可以达到反向挡水以保护插座11等内部电路元器件的目的,也有利于形成用于散热的通风腔301,具体的,底部斜板1202的底部与插座11所在的影视灯控制盒3的内侧壁相接触,且其与影视灯控制盒3的内侧壁相接触的区域位于插座11的下方,如此的话,可以起到更好的反向挡水效果,更进一步的实现防水目的。
优选地,参见图15至图17,内凹部302顶部的内侧壁上密封装设有插座防水盖13,插座11的主体部分容置于插座防水盖13的内腔中,以起到对插座11本体结构的防水作用,其中,插座11的插接口穿过内凹部302的内侧壁,而露出于影视灯控制盒3外侧,以便于连接通讯线路,插座11的主体结构留在插座防水盖13的内腔中,在本实施例中,插座防水盖13可以直接装设在内凹部302顶部的内侧壁上,由于该影视灯控制盒3的侧壁相应进行了凹陷设计,使得内凹部302的顶部内侧壁与影视灯控制盒3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可以形成用于容纳插座防水盖13的装配腔,起到充分利用影视灯控制盒3的内部空间的作用。
同时,通过设计内凹部302,使得该影视灯控制盒3的侧壁具有空间立体结构,可以达到提高该影视灯控制盒3的中体强度的目的,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优选地,参见图11和图12,通讯控制部件还包括显示屏14和与显示屏14相连接的第二PCB板15;显示屏14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3的侧壁上,第二PCB板15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3中靠近显示屏14的内腔壁上;
具体的,影视灯控制盒3由前外壳304、后外壳305、侧外壳306、插座侧外壳307、上外壳308和下外壳309相围合而成,以构成该影视灯控制盒3的整体外壳,其中,适配器10安装在侧外壳306的内壁上,上、下外壳上分别设计第一通风口3031和第二通风口3032,插座11安装在插座侧外壳307上,显示屏14安装在前外壳304上,具体的,在上外壳308上相应设置连接光源组件2的线路输出口17。
影视灯控制盒3的内侧壁上密封安装有第二防水罩16,第二防水罩16具体安装在前外壳304的内侧壁上,显示屏14的主体结构和第二PCB板15均容置于第二防水罩16内,通过第二防水罩16,可以起到保护显示屏14以及第二PCB板15免受雨水干扰的作用,提高防水性能,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罩9与散热板7之间的装配面上、第二防水罩16与前外壳304内侧壁之间的装配面上,以及插座防水盖13与内凹部302内侧壁之间的装配面上均设有防水泡棉18,利用防水泡棉所具有的防水特性,可以起到更进一步的提高该影视灯系统的防水性能。
此外,参见图17,在插座防水盖13上设计相应的出线口1301,并在出线口上设计相应的防水胶塞1302,如此就可以满足插座11的出线需求,同时还能防水,并且在插座11的防水方式上,还可以对其插接口设计相应的防水胶盖,不使用相应的插接口时,用防水胶盖盖上,即可有效解决插座11的进水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1、该影视灯系统通过设计与灯光壳体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并将用于控制光源组件的通讯控制部件集成装设在影视灯控制盒内,利用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来承载重量占比大的通讯控制部件,以达到减少灯光壳体内的整体装配重量以及装配体积的目的,使用时只需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讯控制灯光壳体内的光源组件,并实时移动或调整重量占比低且体积小的灯光壳体,即可达到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灯光的目的,利于使用者现场使用和布置设备;
2、通过导热件,将光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翅片模组的多个相互之间呈相邻或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以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的目的,如此,利用提高第一翅片模组对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的方式,以使该第一翅片模组具备适应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的散热能力,使得第一翅片模组在体积和重量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满足更高功率的光源组件的散热需求,这显然有利于降低高功率下的灯光壳体的整体体积和重量,从而达到更方便使用者灵活使用灯光的目的;
3、通过将第一、二导热条延伸出第一翅片模组的结构部分设计相应的第一、二接触面,并将该第一、二接触面进行对齐排布以形成导热平面,并将导热平面与光源组件相接触,通过平面接触的形式,显然有利于在光源组件和导热件之间热传递,以达到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目的;
4、将第一、二导热条分别插接在第一翅片模组的不同位置上,以达到向第一翅片模组的不同位置进行热量传递的目的,扩大了在第一翅片模组上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第一、二导热条相互之间做相交替设置,如此可以达到更进一步快速且均匀地传递光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的目的,以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率;
5、对第一PCB板、第二PCB板以及插座均进行相应的防水结构设计,提高了该影视灯系统的整体防水性能,使得该影视灯系统具有适应雨水等恶恶劣环境的防水性能,提高产品的适应性;
6、在影视灯控制盒内设计挡水导风板,在起到对插座进行隔水保护作用的同时,还起到导引水流的作用,同时挡水导风板顶部以及底部设计相应的斜板,在确保防水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扩大通风口的面积需求的作用,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装设在”、“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接”,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影视灯系统,包括灯光壳体(1)、用于产生光源的光源组件(2)、用于散发所述光源组件(2)产生的热量的第一翅片模组(4),以及用于调控所述光源组件(2)的通讯控制部件,所述光源组件(2)和所述第一翅片模组(4)均设置在所述灯光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灯光壳体(1)相分离的影视灯控制盒(3),所述通讯控制部件装设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内,且所述通讯控制部件与所述光源组件(2)之间通过有线通讯连接或通过无线通讯连接;
设置在所述第一翅片模组(4)和所述光源组件(2)之间的导热件(5),其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光源组件(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翅片模组(4)中的多个相互之间呈相邻或相间隔设置的区域上;和
所述通讯控制部件包括用作电源或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口的插座(11);
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的部分侧壁沿其内腔方向凹陷形成内凹部(302),所述插座(11)装设在所述内凹部(302)中倾斜向下的壁面上;
所述通讯控制部件包括适配器(10),所述适配器(10)安装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的内侧壁上;
其中,所述通讯控制部件包括适配器(10),所述适配器(10)安装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的内侧壁上;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上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3031)和第二通风口(3032);
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内设有挡水导风板(12),所述挡水导风板(12)位于插座(11)与所述适配器(10)之间,所述第一通风口(3031)和所述第二通风口(3032)均位于在所述挡水导风板(12)与所述适配器(10)之间,所述挡水导风板(12)与所述适配器(10)之间的空间形成通风腔(301),所述挡水导风板(12)的顶部向影视灯控制盒(3)的顶部内侧壁方向延伸的部分成形为顶部斜板(1201),以隔绝所述通风腔(301)与所述插座(11),所述挡水导风板(12)的底部向靠近影视灯控制盒(3)底部的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底部斜板,所述底部斜板向靠近所述插座(11)的方向倾斜;
所述挡水导风板(12)的主体板面与所述适配器(10)中具有第三翅片模组(1001)的壁面相对应,且所述挡水导风板(12)的主体长度方向与所述适配器(10)的长度方向呈相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视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5)包括若干第一导热条(501)和若干第二导热条(502);
若干所述第一导热条(501)装设在所述第一翅片模组(4)的位置为第一区域,若干所述第二导热条(502)插接在所述第一翅片模组(4)的位置为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呈相邻或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视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条(501)延伸出所述第一翅片模组(4)的部分具有呈平面状的第一接触面(5011);
所述第二导热条(502)延伸出所述第一翅片模组(4)的部分具有呈平面状的第二接触面(5021);
所述第一接触面(50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5021)相齐平设置以形成导热平面(503),所述导热平面(503)与所述光源组件(2)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影视灯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导热条(501)与若干所述第二导热条(502)之间呈相交替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视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组件(2)的第一PCB板(6);
所述灯光壳体(1)内设有用于对第一PCB板(6)进行散热的散热板(7),所述第一PCB板(6)装设在所述散热板(7)的一侧板面上;
所述散热板(7)上与所述第一PCB板(6)相对的另一侧板面上设有第二翅片模组(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视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7)上密封安装有第一防水罩(9),所述第一PCB板(6)容置于所述第一防水罩(9)的内腔中;
所述第一防水罩(9)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翅片模组(4)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影视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口(3031)设置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的顶部侧壁上,所述第二通风口(3032)设置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的底部侧壁上;
所述挡水导风板(12)的顶部延伸至影视灯控制盒(3)顶部的内侧壁上,并且其与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的接触区域位于所述插座(11)与所述第一通风口(3031)之间,以隔绝所述通风腔(301)与所述插座(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视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302)顶部的内侧壁上密封装设有插座防水盖(13),所述插座(11)的主体部分容置于所述插座防水盖(13)的内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影视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控制部件还包括显示屏(14)和与所述显示屏(14)相连接的第二PCB板(15);
所述显示屏(14)装设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的侧壁上,所述第二PCB板(15)装设在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中靠近所述显示屏(14)的内腔壁上;
所述影视灯控制盒(3)的内侧壁上密封安装有第二防水罩(16),所述第二PCB板(15)容置于所述第二防水罩(16)内。
CN202111608879.4A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影视灯系统 Active CN113985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8879.4A CN113985683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影视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8879.4A CN113985683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影视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5683A CN113985683A (zh) 2022-01-28
CN113985683B true CN113985683B (zh) 2022-10-25

Family

ID=79734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8879.4A Active CN113985683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影视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568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6693U (zh) * 2010-03-08 2010-11-17 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Led分体式户外景观灯
CN108769764A (zh) * 2018-06-04 2018-11-06 太仓迪米克斯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fi通信技术的观影方法及设备
CN109050286A (zh) * 2018-07-13 2018-12-21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
CN210040716U (zh) * 2019-06-26 2020-02-07 苏州星倍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雨型充电桩
CN211399713U (zh) * 2019-09-30 2020-09-01 广州市升龙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及舞台灯
CN212259643U (zh) * 2020-06-08 2020-12-29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213210681U (zh) * 2020-09-29 2021-05-14 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盒
CN112178476A (zh) * 2020-11-19 2021-01-05 惠州市拉图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300w双头射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5683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00209U (zh)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JP7016678B2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及び放熱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るシステムカメラ
CN103322445A (zh) Led 灯及其制造方法
CN208445912U (zh)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113985683B (zh) 一种影视灯系统
CN215986845U (zh) 摄影补光灯
CN217135823U (zh) 一种防水影视灯控制盒
CN210573148U (zh) 一种微型投影仪
CN214795515U (zh) 基于数字控制的摄影补光灯
CN211040899U (zh) 一种洁净室用洁净灯内部散热结构
CN218350693U (zh) 一种户外防水球形投影机
CN214249203U (zh) 一种气球灯
CN216087214U (zh) 散热盒
CN217060737U (zh) 一种摄影兔笼
CN212873178U (zh) 一种双风扇lcd投影仪
CN217134753U (zh) 一种控制盒插座防水结构和影视灯
CN218006428U (zh) 一种智能触屏机顶盒设备
CN217956738U (zh) 一种用于200w的新型氮化镓pd充电器
CN221127759U (zh) 一种具有散热降温功能的路由器
CN221058381U (zh) 双镜头vr全景摄像机
CN219392446U (zh) 一种相机
CN215379098U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视机后壳
CN213485450U (zh) 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7714869U (zh) 一种智能型手机遥控led灯具
CN220439606U (zh) 一种新型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