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7895U - 防翻转座椅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防翻转座椅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7895U
CN208277895U CN201820622820.8U CN201820622820U CN208277895U CN 208277895 U CN208277895 U CN 208277895U CN 201820622820 U CN201820622820 U CN 201820622820U CN 208277895 U CN208277895 U CN 208277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plate
canting
fixedly connect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228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谌林
尹伟
何伟力
何文
胡雅婷
周志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228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7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7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7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翻转座椅及汽车,包括靠背骨架、与靠背骨架固定连接的坐垫骨架、以及用于连接靠背骨架及坐垫骨架的防翻转组件,防翻转组件包括与靠背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支脚、与坐垫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支脚,及用于连接第一安装支脚及第二安装支脚的支撑杆,第一安装支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及用于连接两个安装板的第一连接杆,支撑杆包括一连接部及设于连接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第二安装支脚包括一对依序固定连接的卡合板、连接板及固定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卡合板及两个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杆及第三连接杆,固定板的外周卡设有一安装壳。该防翻转座椅能够在车辆碰撞过程由于座椅翻转而导致乘员受伤。

Description

防翻转座椅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翻转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座椅不再是初始的只供乘员乘坐的一种物品,而尚需提供可靠的主动安全保证。同时汽车座椅是汽车中主要关键零部件之一,在汽车行驶中是驾驶员的操控支撑平台,驾驶员所有的操控动作都是在座椅上完成的。
众所周知的,汽车座椅作为汽车上联系车身与乘员的重要安全部件,对乘员的安全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保护作用,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对汽车座椅进行合理的设计,尽可能避免汽车座椅结构破坏和功能失效对避免乘员由于事故时汽车座椅结构破坏和功能失效而受到伤害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目前常用的后排座椅,在整车正面碰撞环境和后排靠背行李箱撞击中常常会出现翻转,乘员躯干将相对座椅前后翻转并下滑动,从而使乘员与汽车内饰发生接触导致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能够在整车正面碰撞环境和后排靠背行李箱撞击中避免乘员由于座椅翻转与汽车内饰发生接触而导致伤害的防翻转座椅及汽车,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翻转座椅,包括靠背骨架、与所述靠背骨架固定连接的坐垫骨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靠背骨架及所述坐垫骨架的防翻转组件,所述防翻转组件包括与所述靠背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支脚、与所述坐垫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支脚,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脚及所述第二安装支脚的支撑杆,所述第一安装支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一连接部及分别对应设于所述连接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所述第二安装支脚包括一对依序固定连接的卡合板、连接板及固定板,以及分别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卡合板及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杆及第三连接杆,所述固定板的外周卡设有一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包括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配合作用,以使所述固定板收容于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所形成的型腔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翻转座椅,通过设置的所述靠背骨架、所述坐垫骨架及所述防翻转组件,当需要使用所述防翻转座椅时,将所述靠背骨架与所述坐垫骨架固定连接,将所述防翻转组件的第一安装支脚与所述靠背骨架固定连接,将所述防翻转组件的第二安装支脚与所述坐垫骨架固定连接。由于所述防翻转组件中的所述第一安装支脚与所述第二安装支脚配合作用于,以避免所述防翻转座椅在整车正面碰撞环境和后排靠背行李箱撞击中由于汽车座椅结构破坏和功能失效,而使乘员与汽车内饰发生接触导致伤害;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杆提高了所述第一安装支脚的稳定性;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支脚与所述第二安装支脚间的所述支撑杆提高了所述第一安装支脚与所述第二安装支脚连接的可靠性,从而使所述防翻转组件的整体稳定性及可靠性得以提升;此外由于所述第二安装支脚中所述固定板在所述安装壳的作用下强度得以提升,同时可避免乘客误碰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脚变形导致所述所防翻转座椅的可靠性性降低,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安装板包括一第三固定部及与所述第三固定部垂直的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的远离所述第四固定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靠背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部靠近所述第四固定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杆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孔,所述第四固定部上开设有用于通过固定件与车身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包括一第五固定部及与所述第五固定部一端固定连接的第六固定部,所述第五固定部与所述第六固定部呈固定夹角,所述第五固定部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四固定孔,所述第六固定部上开设有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支撑杆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五固定孔,所述第六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五固定部的一端设有一L形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五固定部及所述第六固定部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L形加强纹。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包括一第一底板及设于所述第一底板边缘处朝所述连接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孔及一第一卡扣,所述第五固定部上开设有一卡合孔,所述底板上设有通过所述卡合孔与所述固定板相卡合的卡合柱,所述卡合柱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限位板,所述下壳体与包括一与所述固定板配合作用的第二底板及设于所述第二底板边缘处朝所述连接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孔及所述第一卡扣配合作用的第二卡扣及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一组支撑板,所述第二底板远离所述第二卡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板配合作用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板包括一卡合部及设于所述卡合部一侧与所述卡合部垂直的抵靠部,所述卡合部靠近所述坐垫骨架的一端开设有一避让槽。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骨架的一侧设有一副骨架,所述副骨架上设有一可折叠储物板,所述副骨架上设有与所述储物板形状相匹配的收容槽。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骨架包括一支撑架及设于所述支撑架边缘处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包括一开口,所述开口的方向朝向所述防翻转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一端通过卡勾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部相卡合,所述承载架的另一端通过拉簧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部相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副骨架的一侧还设有一L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侧用于通过固定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安装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一种汽车,其中,包括上述的防翻转座椅,所述防翻转座椅固设于车身内部的底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翻转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翻转座椅中防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防翻转组件的仰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防翻转组件中固定板与安装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的固定板与安装壳的安装结构的左视图;
图6为沿图5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防翻转座椅,包括靠背骨架10、与所述靠背骨架10固定连接的坐垫骨架2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靠背骨架10及所述坐垫骨架20的防翻转组件30。
所述防翻转组件30包括与所述靠背骨架10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支脚31、与所述坐垫骨架20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支脚32,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脚31及所述第二安装支脚32的支撑杆33。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33由一金属杆压铸而成,简化了所述支撑杆33的制作步骤,节约了时间与生产的成本。所述金属杆采用不锈钢材质,由于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良好的金属加工特性,并且不锈钢材质的材料价格低廉,因此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其中,所述支撑杆33包括一连接部331及分别对应设于所述连接部331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第一固定部332及第二固定部333。所述第一固定部33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333均为平板状,且相互垂直,以增大所述第一固定部332及所述第二固定部333与所需固定装置固定的可靠性,所需固定装置分别为为第一安装支脚及第二安装支脚。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支脚3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311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311的第一连接杆312。所述第一连接杆312与所述安装板311配合作用以提高所述第一安装支脚31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安装板311包括一第三固定部311a及与所述第三固定部311a垂直的第四固定部311b。所述第三固定部311a的远离所述第四固定部311b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靠背骨架10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311c,所述第一固定孔311c的数量为3,3个所述第一固定孔311c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固定部311a的远离所述第四固定部311b的一侧。所述第三固定部311a靠近所述第四固定部311b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杆33中所述第一固定部33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孔311d。所述第四固定部311b上开设有用于通过固定件与车身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孔311e。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311c、所述第二固定孔311d及所述第三固定孔311e为螺栓孔,所述紧固件均为配合作用的螺栓与螺母。
所述第二安装支脚32包括一对依序固定连接的卡合板321、连接板322及固定板323,以及分别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卡合板321及两个所述连接板322的第二连接杆321d及第三连接杆322a。
所述卡合板321包括一卡合部321a及设于所述卡合部321a一侧与所述卡合部321a垂直的抵靠部321b。所述卡合部321a与所述抵靠部321b一体化成型,所述卡合部321a靠近所述坐垫骨架20的一端开设有一避让槽321c,用于方便所述第二安装支脚32通过所述避让槽321c与所述坐垫骨架20相卡合。
所述固定板323包括一第五固定部323a及与所述第五固定部323a一端固定连接的第六固定部323b。所述第五固定部323a与所述第六固定部323b呈90°夹角,所述第五固定部323a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322固定连接的第四固定孔323c,所述第六固定部323b上开设有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支撑杆33中所述第二固定部333固定连接第五固定孔323d。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固定孔323c、及所述第五固定孔323d为螺栓孔,所述紧固件及所述连接件均为配合作用的螺栓与螺母。所述第六固定部323b远离所述第五固定部323a的一端设有一L形的第一限位板323e,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六固定部323b靠近所述第五固定部323a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五固定部323a及所述第六固定部323b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L形加强纹323f,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纹323f的数量为2,2个所述加强纹323f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固定板323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加强纹323f配合作用以增加所述第五固定部323a与所述第六固定部323b连接的可靠性,从而使所述固定板323的整体强度得以提升。
所述固定板323的外周卡设有一安装壳34,所述安装壳34包括一上壳体341及一下壳体342。所述上壳体341及所述下壳体342配合作用,以使所述固定板323收容于所述上壳体341及所述下壳体342所形成的型腔内。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安装支脚32中所述固定板323在所述安装壳34的作用下强度得以提升,同时可避免乘客误碰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脚变形导致所述所防翻转座椅的可靠性性降低,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其中,所述上壳体341包括一第一底板341a及设于所述第一底板341a边缘处朝所述连接板322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缘341b。所述第一凸缘341b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孔341c及一第一卡扣341d,所述第五固定部323a上开设有一卡合孔323g,所述底板341a上设有通过所述卡合孔323g与所述固定板323相卡合的卡合柱341e,所述卡合柱341e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限位板341f。其中,所述卡合柱341e为中空结构,以减轻所述上壳体341的质量。所述卡合柱341e上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贯穿所述卡合柱341e后延伸至所述限位板上,所述卡合柱末341e端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卡合孔323g的截面尺寸。可以理解的,卡合时所述卡合柱341e的末端在外力挤压下变形后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卡合孔323g的截面尺寸;卡合后,所述底板与所述卡合柱341e配合作用,以对所述底板进行限位。
其中,所述下壳体342与包括一与所述固定板323配合作用的第二底板342a及设于所述第二底板342a边缘处朝所述连接板322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342b。所述第二凸缘342b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孔341c及所述第一卡扣341d配合作用的第二卡扣342c及第二卡孔342d,所述第一卡孔341c及所述第一卡扣341d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卡扣342c及第二卡孔342d配合作用以对收容于所述上壳体341及所述下壳体342所形成的型腔内的所述固定板323进行限。所述第二底板342a上设有一组支撑板342e,所述第二底板342a远离所述第二卡孔342d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板配合作用的限位槽342f,所述支撑板342e与所述限位槽342f配合作用,以使所述第二安装支脚32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得以整体提升。
所述靠背骨架10的一侧设有一副骨架11,所述副骨架11上设有一可折叠储物板12,所述副骨架11上设有与所述储物板12形状相匹配的收容槽13,以便于所述储物板12可以收容于所述副骨架11内。所述副骨架11与所述靠背骨架10固定连接,所述副骨架11与所述靠背骨架10配合作用以提高所述防翻转座椅的实用性。
所述坐垫骨架20包括一支撑架21及设于所述支撑架21边缘处的防护架22。所述防护架22包括一开口221,所述开口221的方向朝向所述防翻转组件30,所述防护架22用于在增加所述支撑架21强度的同时好具有防护作用。所述支撑架21上设有一承载架23,所述承载架23的一端通过卡勾24与所述支撑架21的第一端部相卡合,所述承载架23的另一端通过拉簧25与所述支撑架21的第二端部相卡合。可以理解的所述拉簧25、所述卡勾24与所述承载架23配合作用,以提高所述坐垫骨架20的弹性,以避免所述防翻转座椅在整车正面碰撞环境和后排靠背行李箱撞击中出现下潜的状况,提高了所述防翻转座椅的可靠性。当需要使用所述防翻转座椅时,将所述靠背骨架10与所述坐垫骨架20固定连接,将所述防翻转组件30的第一安装支脚31中的第一固定孔311c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作用与所述靠背骨架10固定连接;将所述防翻转组件30的第二安装支脚32中的避让槽321c与所述坐垫骨架20中的支撑架23相卡接,并通过卡夹进行固定。由于所述防翻转组件30中的所述第一安装支脚31与所述第二安装支脚配32合作用于,以避免所述防翻转座椅在整车正面碰撞环境和后排靠背行李箱撞击中由于汽车座椅结构破坏和功能失效,而使乘员与汽车内饰发生接触导致伤害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板311靠近所述副骨架11的一侧还设有一L形的加强板313,所述加强板313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31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313的另一侧用于通过固定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313与所述安装板31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313a。所述加强板313与所述安装板311配合作用以提高第一安装支脚31的强度,以避免所述副骨架11的质量过重,而使所述防撞组件出现侧倾的状况,所述加强筋313a用于提高所述安装板311与所述连接板322连接的可靠性,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翻转座椅,通过设置的所述靠背骨架10、所述坐垫骨架20及所述防翻转组件30,当需要使用所述防翻转座椅时,将所述靠背骨架10与所述坐垫骨架20固定连接,将所述防翻转组件30的第一安装支脚31与所述靠背骨架10固定连接,将所述防翻转组件30的第二安装支脚32与所述坐垫骨架20固定连接。由于所述防翻转组件30中的所述第一安装支脚31与所述第二安装支脚32配合作用于,以避免所述防翻转座椅在整车正面碰撞环境和后排靠背行李箱撞击中汽车座椅结构破坏和功能失效,而使乘员与汽车内饰发生接触导致伤害;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311之间的第一连接杆312提高了所述第一安装支脚31的稳定性;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支脚31与所述第二安装支脚32间的所述支撑杆33提高了所述第一安装支脚31与所述第二安装支脚32连接的可靠性,从而使所述防翻转组件30的整体稳定性及可靠性得以提升;此外由于所述第二安装支脚32中所述固定板323在所述安装壳34的作用下强度得以提升,同时可避免乘客误碰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脚变形导致所述所防翻转座椅的可靠性性降低,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防翻转座椅,所述防翻转座椅固设于车身内部的底板上。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骨架、与所述靠背骨架固定连接的坐垫骨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靠背骨架及所述坐垫骨架的防翻转组件,所述防翻转组件包括与所述靠背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支脚、与所述坐垫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支脚,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脚及所述第二安装支脚的支撑杆,所述第一安装支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一连接部及分别对应设于所述连接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所述第二安装支脚包括一对依序固定连接的卡合板、连接板及固定板,以及分别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卡合板及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杆及第三连接杆,所述固定板的外周卡设有一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包括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配合作用,以使所述固定板收容于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所形成的型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安装板包括一第三固定部及与所述第三固定部垂直的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的远离所述第四固定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靠背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部靠近所述第四固定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杆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孔,所述第四固定部上开设有用于通过固定件与车身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一第五固定部及与所述第五固定部一端固定连接的第六固定部,所述第五固定部与所述第六固定部呈固定夹角,所述第五固定部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四固定孔,所述第六固定部上开设有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支撑杆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五固定孔,所述第六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五固定部的一端设有一L形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五固定部及所述第六固定部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L形加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一第一底板及设于所述第一底板边缘处朝所述连接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孔及一第一卡扣,所述第五固定部上开设有一卡合孔,所述底板上设有通过所述卡合孔与所述固定板相卡合的卡合柱,所述卡合柱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限位板,所述下壳体与包括一与所述固定板配合作用的第二底板及设于所述第二底板边缘处朝所述连接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孔及所述第一卡扣配合作用的第二卡扣及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一组支撑板,所述第二底板远离所述第二卡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板配合作用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板包括一卡合部及设于所述卡合部一侧与所述卡合部垂直的抵靠部,所述卡合部靠近所述坐垫骨架的一端开设有一避让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的一侧设有一副骨架,所述副骨架上设有一可折叠储物板,所述副骨架上设有与所述储物板形状相匹配的收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骨架包括一支撑架及设于所述支撑架边缘处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包括一开口,所述开口的方向朝向所述防翻转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一端通过卡勾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部相卡合,所述承载架的另一端通过拉簧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部相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副骨架的一侧还设有一L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侧用于通过固定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安装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翻转座椅,所述防翻转座椅固设于车身内部的底板上。
CN201820622820.8U 2018-04-27 2018-04-27 防翻转座椅及汽车 Active CN208277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2820.8U CN208277895U (zh) 2018-04-27 2018-04-27 防翻转座椅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2820.8U CN208277895U (zh) 2018-04-27 2018-04-27 防翻转座椅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7895U true CN208277895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51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22820.8U Active CN208277895U (zh) 2018-04-27 2018-04-27 防翻转座椅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78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9420A (zh) * 2019-07-16 2020-02-14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排座椅靠背中间支脚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9420A (zh) * 2019-07-16 2020-02-14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排座椅靠背中间支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5827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08277895U (zh) 防翻转座椅及汽车
JP3901848B2 (ja) フード取付構造
JP2000001156A (ja) リヤシート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取付構造
CN208277894U (zh) 汽车座椅及汽车
KR100572121B1 (ko) 자동 2륜차의 그래브 레일 부착 구조
CN206367402U (zh)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
CN20897867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头枕
CN207128836U (zh) 后支柱盒状安装结构及其在汽车上的连接结构
CN207191183U (zh) 汽车前座椅前横梁及汽车前座椅前横梁安装结构
JP4534110B2 (ja) リヤシート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取付構造
WO2004050436A1 (e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with seat belt having a novel sash guide and anchor plate
CN210634416U (zh) 一种汽车座椅横移滑轨的后滑轨组件
JPH0714089Y2 (ja) 車両のシート用ストライカ取付部構造
CN215513342U (zh) 一种坐垫防翻转结构
CN210116369U (zh) 车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510792U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
CN201313582Y (zh) 一种汽车中柱
CN218682463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用锁扣结构
CN206155389U (zh) 汽车安全气囊盖板
CN217347578U (zh) 一种限制后排靠背骨架变形量过大的结构
CN209366091U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14138311U (zh) 儿童座椅上拉带的固定组件
JPS6237786Y2 (zh)
JP2608811B2 (ja) シートベルト付脱着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