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7838U - 悬置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悬置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77838U CN208277838U CN201820426340.4U CN201820426340U CN208277838U CN 208277838 U CN208277838 U CN 208277838U CN 201820426340 U CN201820426340 U CN 201820426340U CN 208277838 U CN208277838 U CN 2082778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ubber bodies
- inner tube
- counterweight ring
- suspension
- outer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置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悬置包括衬套及金属骨架,所述衬套压装在所述金属骨架内,所述衬套包括内管、外管、配重环、第一橡胶体及第二橡胶体,所述内管、配重环及所述外管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橡胶体连接在所述内管与所述配重环之间,所述第二橡胶体连接在所述配重环与所述外管之间。这样,当内管连接在动力总成支架上,金属骨架连接在副车架上时,动力总成传递给内管的振动经过第一橡胶体的第一次隔振传递到配重环上,再经过第二橡胶体的第二次隔振传递至金属骨架上,以使动力总成的振动经过第一橡胶体及第二橡胶体的双层隔振传递至副车架上,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置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若干个悬置、阻尼元件及相关联的支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主要功能为:
(1)支撑动力总成并确定动力总成的位置;
(2)控制动力总成运动;
(3)隔离动力总成振动向车身及车架的传递;
(4)承受动力总成输出扭矩及动载荷。
现有技术中连接于动力总成与副车架之间的悬置包括衬套及金属骨架,衬套主要由外管、内管及橡胶体组成,外管、内管与橡胶体硫化成一体,衬套通过过盈配合压入金属骨架内。动力总成支架与衬套连接,副车架与金属骨架通过螺栓连接。
可见,现有的悬置,从动力总成传递到副车架振动仅通过了一级橡胶的隔振,整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悬置,从动力总成传递到副车架振动仅通过了一级橡胶的隔振,导致整车的NVH性能较差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悬置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悬置,包括衬套及金属骨架,所述衬套压装在所述金属骨架内,所述衬套包括内管、外管、配重环、第一橡胶体及第二橡胶体,所述内管、配重环及所述外管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橡胶体连接在所述内管与所述配重环之间,所述第二橡胶体连接在所述配重环与所述外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置,衬套包括内管、外管、配重环、第一橡胶体及第二橡胶体,内管、配重环及外管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第一橡胶体连接在内管与配重环之间,第二橡胶体连接在配重环与外管之间。这样,当内管连接在动力总成支架上,金属骨架连接在副车架上时,动力总成传递给内管的振动经过第一橡胶体的第一次隔振传递到配重环上,再经过第二橡胶体的第二次隔振传递至金属骨架上,从而使得动力总成的振动经过第一橡胶体及第二橡胶体的双层隔振才传递至副车架上,从而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
可选地,所述内管、外管、配重环、第一橡胶体及第二橡胶体硫化为一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橡胶体包裹在所述内管的外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橡胶体上形成有与所述配重环的内侧面连接的第一连接脚及第二连接脚。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脚与所述第二连接脚位于所述内管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脚与所述第二连接脚关于所述内管的轴线所在的竖直面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橡胶体包括多个小橡胶体,所述小橡胶体的内侧面与所述配重环的外侧面连接,所述小橡胶体的外侧面与所述外管的内侧面连接。
可选地,多个所述小橡胶体沿所述配重环的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内管、配重环及外管同轴设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悬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悬置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衬套;11、内管;12、外管;13、配重环;14、第一橡胶体;141、第一连接脚;142、第二连接脚;15、第二橡胶体;151、小橡胶体;2、金属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置,包括衬套1及金属骨架2,所述衬套1压装在所述金属骨架2内,所述衬套1包括内管11、外管12、配重环13、第一橡胶体14及第二橡胶体15,所述内管11、配重环13及所述外管12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橡胶体14连接在所述内管11与所述配重环13之间,所述第二橡胶体15连接在所述配重环13与所述外管12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悬置,所述衬套1包括内管11、外管12、配重环13、第一橡胶体14及第二橡胶体15,所述内管11、配重环13及外管12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橡胶体14连接在所述内管11与所述配重环13之间,所述第二橡胶体15连接在所述配重环13与所述外管12之间。这样,当所述内管11连接在动力总成支架上,所述金属骨架2连接在副车架上时,动力总成传递给所述内管11的振动经过所述第一橡胶体14的第一次隔振传递到所述配重环13上,再经过所述第二橡胶体15的第二次隔振传递到所述金属骨架2上,从而使得动力总成的振动经过所述第一橡胶体14及第二橡胶体15的双层隔振才传递至副车架上,从而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11、外管12、配重环13、第一橡胶体14及第二橡胶体15硫化为一体。通过调整所述配重环13的重量以及第一橡胶体14及第二橡胶体15的胶料种类,可以进一步优化车辆的NVH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11、配重环13及外管12同轴设置。所述内管11、配重环13及外管12均采用圆管。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橡胶体14包裹在所述内管11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橡胶体14上形成有与所述配重环13的内侧面连接的第一连接脚141及第二连接脚142。所述第一连接脚141及第二连接脚142位于所述内管11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下方。这样,所述第一橡胶体14的所述第一连接脚141及第二连接脚142不仅能使动力总成的振动经隔振后传递到副车架上,还能对动力总成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脚141与所述第二连接脚142关于所述内管11的轴线所在的竖直面对称设置。这样能够保证动力总成的重量均匀地经该悬置分散到副车架上,从而使得该悬置能够平稳地支撑在动力总成与副车架之间。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橡胶体15包括多个小橡胶体151,所述小橡胶体151的内侧面与所述配重环13的外侧面连接,所述小橡胶体151的外侧面与所述配重环13的内侧面连接,从而能够将传递到所述配重环13的振动经多个所述小橡胶体151的隔振后再传递到所述外管12上。
为了使整个所述衬套1匀称地设置在动力总成与副车架支架之间,多个所述小橡胶体151沿所述配重环13的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骨架2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衬套1过盈压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悬置。该悬置连接于动力总成与副车架之间。具体连接为:所述悬置的内管11与动力总成支架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以实现悬置与动力总成的连接。所述悬置的金属骨架2与所述副车架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
该悬置适用于各种动力总成,即动力总成可以是单纯的发动机、单纯的电动机或者是兼有发动机及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总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置,包括衬套及金属骨架,所述衬套压装在所述金属骨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包括内管、外管、配重环、第一橡胶体及第二橡胶体,所述内管、配重环及所述外管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橡胶体连接在所述内管与所述配重环之间,所述第二橡胶体连接在所述配重环与所述外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管、配重环、第一橡胶体及第二橡胶体硫化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体包裹在所述内管的外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体上形成有与所述配重环的内侧面连接的第一连接脚及第二连接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脚与所述第二连接脚位于所述内管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脚与所述第二连接脚关于所述内管的轴线所在的竖直面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体包括多个小橡胶体,所述小橡胶体的内侧面与所述配重环的外侧面连接,所述小橡胶体的外侧面与所述外管的内侧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小橡胶体沿所述配重环的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配重环及外管同轴设置。
10.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悬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26340.4U CN208277838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悬置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26340.4U CN208277838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悬置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77838U true CN208277838U (zh) | 2018-12-25 |
Family
ID=6475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426340.4U Active CN208277838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悬置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7783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61160A (zh) * | 2020-06-16 | 2020-09-15 |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悬架构 |
US20220281283A1 (en) * | 2021-03-08 | 2022-09-08 | DTR Automotive Corporation | Mount bushing |
-
2018
- 2018-03-27 CN CN201820426340.4U patent/CN20827783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61160A (zh) * | 2020-06-16 | 2020-09-15 |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悬架构 |
US20220281283A1 (en) * | 2021-03-08 | 2022-09-08 | DTR Automotive Corporation | Mount bushing |
CN115030975A (zh) * | 2021-03-08 | 2022-09-09 | (株)Dtr | 悬置衬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277838U (zh) | 悬置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03186066U (zh) | 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拉杆 | |
CN207984538U (zh) | 抗扭拉杆、抗扭拉杆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108312823B (zh) | 一种电动车用两级减振悬置装置 | |
CN103758918A (zh) | 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液压悬置 | |
CN105774511A (zh) | 一种橡胶衬套式的发动机悬置 | |
CN101850712A (zh) | 一种具有吸振功能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软垫 | |
CN107117004A (zh) | 新型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 |
CN206106852U (zh) | 一种摆臂衬套和摆臂衬套组件 | |
CN107696840A (zh) | 一种纯电汽车用电机悬置 | |
CN204572907U (zh) | 一种用于降低车内噪声的动力吸振器 | |
CN207772860U (zh) | 动力总成悬置、动力总成系统及车辆 | |
CN201895701U (zh) | 一种后副车架缓冲结构 | |
CN105667290B (zh) | 用于动力总成的前悬置总成 | |
CN101695901A (zh) | 汽车发动机的安装结构 | |
CN208885839U (zh) | 一种双开口式的底盘衬套 | |
CN204236160U (zh) | 一种摆臂衬套以及汽车 | |
CN105235491B (zh) | 抗扭拉杆、抗扭拉杆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103723023A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 |
CN208101679U (zh) | 双层隔振悬置及汽车 | |
CN205768587U (zh) | 电机左悬置 | |
CN109760499B (zh) | 适于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03793107U (zh) | 一种纵置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 |
CN205344504U (zh) | 新型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 |
CN104442337A (zh) |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