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0700U - 一种光伏电池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电池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0700U
CN208240700U CN201820610396.5U CN201820610396U CN208240700U CN 208240700 U CN208240700 U CN 208240700U CN 201820610396 U CN201820610396 U CN 201820610396U CN 208240700 U CN208240700 U CN 208240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va
thickness
resin layer
micr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103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en Pick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men Pick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men Pick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men Pick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103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0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0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070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池板,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背板、第二EVA导热封装层、第三EVA封装层、太阳能电池片层、第四EVA封装层以及透明玻璃盖板,所述背板中具有多个导热弹性柱,每个导热弹性柱的上端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中,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电池板整体较厚,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和抗震性能,进而提高该光伏电池板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电池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电池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各类太阳能电池中,硅基太阳能电池由于效率高、制造工艺成熟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硅基太阳能组件通常包括玻璃盖板、第一EVA胶层、太阳能电池片层、第二EVA胶层以及太阳能电池背板。现有的太阳能电池背板有TPT背板和TPE背板,所述TPT背板是由一层300微米厚的PET层双面涂布胶黏剂后,在PET层的两面分别粘贴PVF层,该TPT背板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TPE背板是由一层300微米厚的PET层双面涂布黏结剂后,在PET层的下表面粘结PVF层,且在PET层的上表面粘结PE层或EVA层,该TPE背板同样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时,由于太阳能电池背板厚度较薄,导致电池片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电池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电池板,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依次层叠的铝板、第一含氟树脂层、PPE树脂层、PET树脂层、ASA树脂层、第二含氟树脂层以及第一EVA树脂层,所述背板中设置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EVA树脂层、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所述ASA树脂层、所述PET树脂层、所述PPE树脂层以及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并暴露所述铝板的上表面,每个所述通孔中均嵌入一个导热弹性柱,所述导热弹性柱的上端的一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一EVA树脂层,所述导热弹性柱的底面与所述铝板接触;
第二EVA导热封装层,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覆盖所述背板,所述导热弹性柱的上端的该部分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中;
第三EVA封装层,所述第三EVA封装层铺设在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上;
太阳能电池片层,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铺设在所述第三EVA封装层上;
第四EVA封装层,所述第四EVA封装层铺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上;
透明玻璃盖板,所述透明玻璃盖板设置于第四EVA封装层之上;
其中,所述导热弹性柱包括铜柱,所述铜柱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硅橡胶层,所述第一硅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金属铜层,所述金属铜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硅橡胶层,所述第二硅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EVA粘结层,所述铜柱的顶表面中心区域具有一凹坑。
如上光伏电池板,进一步,所述铝板的厚度为100-200微米,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的厚度为100-300微米,所述PPE树脂层的厚度为100-200微米,所述PET树脂层的厚度为1-5毫米,所述ASA树脂层的厚度为100-150微米,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的厚度为100-300微米,所述第一EVA树脂层的厚度为80-150微米。
如上光伏电池板,进一步,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包括EVA树脂以及导热纳米颗粒,所述导热纳米颗粒为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氮化硅、氧化镁中的一种,所述导热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200纳米。
如上光伏电池板,进一步,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的厚度为300-500微米,所述第三EVA封装层的厚度为50-150微米,所述四EVA封装层的厚度为200-400微米,所述导热弹性柱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中的该部分的长度为150-300微米。
如上光伏电池板,进一步,所述铜柱的直径为1-2厘米,所述第一硅橡胶层的厚度为5-10毫米,所述金属铜层的厚度为100-200微米,所述第二硅橡胶层的厚度为0.5-3毫米,所述EVA粘结层的厚度为50-100微米。
如上光伏电池板,进一步,所述铜柱的顶表面中心区域的所述凹坑的直径为0.5-1厘米,所述凹坑的深度为100-200微米
如上光伏电池板,进一步,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和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电池板中,在多层树脂层中形成贯穿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中均嵌入一个导热弹性柱,使得在形成较厚的背板中,多个导热弹性柱分别形成多条散热通路,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片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至铝板,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散热性能。通过优化导热弹性柱的结构,所述导热弹性柱包括铜柱、第一硅橡胶层、金属铜层、第二硅橡胶层以及EVA粘结层,使得导热弹性柱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即使光伏电池板发生碰撞,导热弹性柱的存在可以确保电池片不被撞坏,同时导热弹性柱的上端嵌入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且铜柱的顶表面中心区域具有一凹坑,增加导热弹性柱和第二EVA导热封装层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光伏电池板的稳固性和导热性能。背板的表面具有第一EVA树脂层,且在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与电池片层之间具有一超薄的第三EVA封装层,使得光伏电池板更易粘结为一体。与现有的光伏电池板相比,通过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电池板的具体结构以及各层的具体尺寸,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电池板整体较厚,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和抗震性能,进而提高该光伏电池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弹性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弹性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电池板,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包括依次层叠的铝板11、第一含氟树脂层12、PPE树脂层13、PET树脂层14、ASA树脂层15、第二含氟树脂层16以及第一EVA树脂层17,所述背板1中设置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通孔2,所述通孔2贯穿所述第一EVA树脂层17、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所述ASA树脂层15、所述PET树脂层14、所述PPE树脂层13以及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并暴露所述铝板11的上表面,每个所述通孔2中均嵌入一个导热弹性柱3,所述导热弹性柱3的上端的一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一EVA树脂层17,所述导热弹性柱3的底面与所述铝板11接触;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覆盖所述背板1,所述导热弹性柱3的上端的该部分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中;第三EVA封装层5,所述第三EVA封装层5铺设在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上;太阳能电池片层6,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6铺设在所述第三EVA封装层5上;第四EVA封装层7,所述第四EVA封装层7铺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6上;透明玻璃盖板8,所述透明玻璃盖板8设置于第四EVA封装层7之上,其中,所述导热弹性柱3包括铜柱31,所述铜柱31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硅橡胶层32,所述第一硅橡胶层32的表面设置有金属铜层33,所述金属铜层3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硅橡胶层34,所述第二硅橡胶层34的表面设置有EVA粘结层35,所述铜柱31的顶表面中心区域具有一凹坑36。
进一步,所述铝板11的厚度为100-200微米,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的厚度为100-300微米,所述PPE树脂层13的厚度为100-200微米,所述PET树脂层14的厚度为1-5毫米,所述ASA树脂层15的厚度为100-150微米,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的厚度为100-300微米,所述第一EVA树脂层17的厚度为80-150微米。通过优化各层的具体厚度,使得背板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耐候性。
进一步,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包括EVA树脂以及导热纳米颗粒,所述导热纳米颗粒为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氮化硅、氧化镁中的一种,所述导热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200纳米。通过选择导热纳米颗粒的材质,确保第二EVA导热封装层具有优异导热性能,通过优化导热纳米颗粒的粒径,使得第二EVA导热封装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不易发生剥离。
进一步,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的厚度为300-500微米,所述第三EVA封装层5的厚度为50-150微米,所述四EVA封装层7的厚度为200-400微米,所述导热弹性柱3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中的该部分的长度为150-300微米。第三EVA封装层的设置确保了光伏电池板的整体密封性能,导热弹性柱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中的长度的具体选择,快速导热的同时,确保导热弹性柱牢固粘结于第二EVA导热封装层,提高了光伏电池板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铜柱31的直径为1-2厘米,所述第一硅橡胶层32的厚度为5-10毫米,所述金属铜层33的厚度为100-200微米,所述第二硅橡胶层34的厚度为0.5-3毫米,所述EVA粘结层35的厚度为50-100微米。通过优化导热弹性柱的具体结构和参数,使得每个导热弹性柱均具有双重的导热通道和缓冲结构。
进一步,所述铜柱31的顶表面中心区域的所述凹坑36的直径为0.5-1厘米,所述凹坑36的深度为100-200微米。增加了导热弹性柱和第二EVA导热封装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二者的牢固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和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使得背板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电池板,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包括依次层叠的铝板11、第一含氟树脂层12、PPE树脂层13、PET树脂层14、ASA树脂层15、第二含氟树脂层16以及第一EVA树脂层17,所述背板1中设置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通孔2,所述通孔2贯穿所述第一EVA树脂层17、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所述ASA树脂层15、所述PET树脂层14、所述PPE树脂层13以及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并暴露所述铝板11的上表面,每个所述通孔2中均嵌入一个导热弹性柱3,所述导热弹性柱3的上端的一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一EVA树脂层17,所述导热弹性柱3的底面与所述铝板11接触;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覆盖所述背板1,所述导热弹性柱3的上端的该部分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中;第三EVA封装层5,所述第三EVA封装层5铺设在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上;太阳能电池片层6,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6铺设在所述第三EVA封装层5上;第四EVA封装层7,所述第四EVA封装层7铺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6上;透明玻璃盖板8,所述透明玻璃盖板8设置于第四EVA封装层7之上,其中,所述导热弹性柱3包括铜柱31,所述铜柱31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硅橡胶层32,所述第一硅橡胶层32的表面设置有金属铜层33,所述金属铜层3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硅橡胶层34,所述第二硅橡胶层34的表面设置有EVA粘结层35,所述铜柱31的顶表面中心区域具有一凹坑36。
其中,所述铝板11的厚度为150微米,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的厚度为200微米,所述PPE树脂层13的厚度为150微米,所述PET树脂层14的厚度为3毫米,所述ASA树脂层15的厚度为120微米,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的厚度为200微米,所述第一EVA树脂层17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包括EVA树脂以及导热纳米颗粒,所述导热纳米颗粒为氧化铝,所述导热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0纳米。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的厚度为400微米,所述第三EVA封装层5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四EVA封装层7的厚度为300微米,所述导热弹性柱3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中的该部分的长度为200微米。所述铜柱31的直径为1.5厘米,所述第一硅橡胶层32的厚度为8毫米,所述金属铜层33的厚度为150微米,所述第二硅橡胶层34的厚度为2毫米,所述EVA粘结层35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铜柱31的顶表面中心区域的所述凹坑36的直径为0.75厘米,所述凹坑36的深度为150微米。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和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光伏电池板,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所述铝板11的厚度为200微米,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PPE树脂层13的厚度为200微米,所述PET树脂层14的厚度为2毫米,所述ASA树脂层15的厚度为150微米,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第一EVA树脂层17的厚度为150微米。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中的所述导热纳米颗粒为氮化硼,所述导热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0纳米。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的厚度为500微米,所述第三EVA封装层5的厚度为50微米,所述四EVA封装层7的厚度为200微米,所述导热弹性柱3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中的该部分的长度为300微米。所述铜柱31的直径为2厘米,所述第一硅橡胶层32的厚度为10毫米,所述金属铜层33的厚度为200微米,所述第二硅橡胶层34的厚度为3毫米,所述EVA粘结层35的厚度为50-100微米。所述铜柱31的顶表面中心区域的所述凹坑36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凹坑36的深度为200微米。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和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的材质为聚偏氟乙烯。
实施例3
所述铝板11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的厚度为300微米,所述PPE树脂层13的厚度为200微米,所述PET树脂层14的厚度为5毫米,所述ASA树脂层15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第一EVA树脂层17的厚度为150微米。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中的所述导热纳米颗粒为氧化镁,所述导热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纳米。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的厚度为300微米,所述第三EVA封装层5的厚度为150微米,所述四EVA封装层7的厚度为400微米,所述导热弹性柱3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4中的该部分的长度为150微米。所述铜柱31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第一硅橡胶层32的厚度为5毫米,所述金属铜层33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第二硅橡胶层34的厚度为1毫米,所述EVA粘结层35的厚度为50微米。所述铜柱31的顶表面中心区域的所述凹坑36的直径为0.5厘米,所述凹坑36的深度为100微米。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12和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16的材质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光伏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依次层叠的铝板、第一含氟树脂层、PPE树脂层、PET树脂层、ASA树脂层、第二含氟树脂层以及第一EVA树脂层,所述背板中设置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EVA树脂层、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所述ASA树脂层、所述PET树脂层、所述PPE树脂层以及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并暴露所述铝板的上表面,每个所述通孔中均嵌入一个导热弹性柱,所述导热弹性柱的上端的一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一EVA树脂层,所述导热弹性柱的底面与所述铝板接触;
第二EVA导热封装层,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覆盖所述背板,所述导热弹性柱的上端的该部分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中;
第三EVA封装层,所述第三EVA封装层铺设在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上;
太阳能电池片层,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铺设在所述第三EVA封装层上;
第四EVA封装层,所述第四EVA封装层铺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上;
透明玻璃盖板,所述透明玻璃盖板设置于第四EVA封装层之上;
其中,所述导热弹性柱包括铜柱,所述铜柱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硅橡胶层,所述第一硅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金属铜层,所述金属铜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硅橡胶层,所述第二硅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EVA粘结层,所述铜柱的顶表面中心区域具有一凹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板的厚度为100-200微米,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的厚度为100-300微米,所述PPE树脂层的厚度为100-200微米,所述PET树脂层的厚度为1-5毫米,所述ASA树脂层的厚度为100-150微米,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的厚度为100-300微米,所述第一EVA树脂层的厚度为80-15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包括EVA树脂以及导热纳米颗粒,所述导热纳米颗粒为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氮化硅、氧化镁中的一种,所述导热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20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的厚度为300-500微米,所述第三EVA封装层的厚度为50-150微米,所述第四EVA封装层的厚度为200-400微米,所述导热弹性柱嵌入到所述第二EVA导热封装层中的该部分的长度为150-30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的直径为1-2厘米,所述第一硅橡胶层的厚度为5-10毫米,所述金属铜层的厚度为100-200微米,所述第二硅橡胶层的厚度为0.5-3毫米,所述EVA粘结层的厚度为50-1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的顶表面中心区域的所述凹坑的直径为0.5-1厘米,所述凹坑的深度为100-2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氟树脂层和所述第二含氟树脂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CN201820610396.5U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光伏电池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240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0396.5U CN208240700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光伏电池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0396.5U CN208240700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光伏电池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0700U true CN208240700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8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10396.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240700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光伏电池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07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1563A (zh) * 2018-04-26 2018-08-28 海门市采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池板
CN112786728A (zh) * 2021-01-08 2021-05-11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改变纹理的太阳能光伏电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1563A (zh) * 2018-04-26 2018-08-28 海门市采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池板
CN108461563B (zh) * 2018-04-26 2019-05-17 海门市采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池板
WO2019205533A1 (zh) * 2018-04-26 2019-10-31 Huang Xiaoru 一种光伏电池板
CN112786728A (zh) * 2021-01-08 2021-05-11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改变纹理的太阳能光伏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1563B (zh) 一种光伏电池板
CN205542827U (zh) 一种带有散热背板的光伏组件
CN208240700U (zh) 一种光伏电池板
KR102408270B1 (ko) 정렬 봉지재를 갖는 태양광 모듈
WO2019205534A1 (zh) 一种硅基太阳能电池板
CN208298843U (zh) 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封装结构
CN208111459U (zh) 一种减震型太阳能电池板
CN108389923B (zh) 一种单晶硅电池组件
CN208062075U (zh) 一种单晶硅电池组件
CN108389921A (zh) 一种减震型太阳能电池板
CN104134717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WO2019205545A1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JP5838321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208111460U (zh) 一种硅基太阳能电池板
CN109560157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
WO2017133571A1 (zh) 光伏组件
CN108389924A (zh) 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封装结构
CN108565308B (zh)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67039B (zh) 一种光伏电池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7967016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用背板
CN216648326U (zh) 太阳能电池片串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KR102133576B1 (ko) 일종의 태양 에너지 전지 컴포넌트 패키징용 백 패널
CN208014715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8258071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用背板
CN108878564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5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