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2703U - 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32703U CN208232703U CN201820817694.1U CN201820817694U CN208232703U CN 208232703 U CN208232703 U CN 208232703U CN 201820817694 U CN201820817694 U CN 201820817694U CN 208232703 U CN208232703 U CN 2082327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wheel
- slide opening
- shaft
- installation protr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9202 Bromus secali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99 S ph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涉及水陆两用运输设备的技术领域,该轮子,包括:转轴,转轴的侧壁上间隔且对应设置有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均沿转轴的周向环绕排列;第一桨叶的叶面相对于垂直于转轴的平面倾斜,且第二桨叶的叶面与第一桨叶的叶面平行;轮子还包括自有轮,自有轮、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数量相等,自有轮安装在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之间。当水陆两用汽车进入到水下时,通过改变转轴的方向,使轮子的轮面朝向水陆两用汽车的前后方向,轮子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排出的水流使得轮子获得反作用力,从而推动水陆两用汽车在水下自由行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陆两用运输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
背景技术
万向轮可用于使车辆沿所要求的任意方向运动,而不必将车轮铰接地安装在车辆上。在此可以设置两个前转动驱动装置和两个后转动驱动装置,每个驱动装置都具有万向轮。这些驱动器是能够单独控制的,并且与地面接触的滚轮被倾斜地设置,在此,第一对角对的车轮沿相同的方向倾斜地运行,第二对角对的车轮以相对于第一对角对为直角倾斜地运行。
在现有技术中所公知的万向轮具有可围绕转动轴转动的轮彀,其中,两个与轮彀相连的轮盘相对于轮彀同轴设置并具有多个球状滚动体,这些滚动体设置在轮盘之间并沿车轮的圆周护套均匀地分布,其中,这些滚动体的滚轴以相对于轮彀的转动轴的对角线角度的方向取向,并关于轮盘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它们彼此相对的端部上。这些滚动体通过对应的轴承直接支承在轮盘的内侧面上。
但现有技术目前只能在陆地上使用,如果遇到水陆两栖的情况,仍然具有汽车本身的局限性,即无法实现水陆两栖前进。而对于最常使用该种万向轮前进方式的小型无人车辆来说,较低的底盘和较高的通过性要求往往导致需要具有水陆两栖前进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以缓解了现有的万向轮无法适应水下运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上间隔且对应设置有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均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环绕排列;
所述第一桨叶的叶面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平面倾斜,且所述第二桨叶的叶面与所述第一桨叶的叶面平行;
所述轮子还包括自有轮,所述自有轮、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数量相等,且三者相互对应,所述自有轮安装在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之间,且所述自有轮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转轴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桨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桨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自有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一安装凸起和第二安装凸起,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凸起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凸起插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后,将所述自有轮卡接在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车体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端设置有防撞凸头,所述防撞凸头包括半圆形的防撞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自有轮包括轮体,所述第一安装凸起与所述轮体滑动连接;
所述轮体内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轮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孔对应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滑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安装凸起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凸起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且所述第一止挡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孔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凸起与所述轮体滑动连接;
所述轮体内设置有第二滑孔,所述轮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孔对应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滑孔的直径;
所述第二安装凸起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凸起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且所述第二止挡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孔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轮子还包括锁紧螺帽,所述第一安装凸起和第二安装凸起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所述锁紧螺帽用旋紧在所述第一安装凸起和第二安装凸起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安装凸起和第二安装凸起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轮体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上设置有第一左滑槽和第一右滑槽,所述第二半部上设置有第二左滑槽和第二右滑槽,且所述第一左滑槽和第二左滑槽形成第一滑孔,所述第一右滑槽和第二右滑槽形成第二滑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分别与所述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桨叶、第二桨叶和自有轮的数量均为15个,且所述第一桨叶的叶面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用汽车,包括上述的轮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该轮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上间隔且对应设置有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均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环绕排列;所述第一桨叶的叶面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平面倾斜,且所述第二桨叶的叶面与所述第一桨叶的叶面平行;所述轮子还包括自有轮,所述自有轮、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数量相等,且三者相互对应,所述自有轮安装在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之间,且所述自有轮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转轴倾斜。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子安装在水陆两用汽车后,围绕转轴的第一桨叶、第二桨叶和自有轮形成轮状结构,可以带动水陆两用汽车在陆地上行进;而当水陆两用汽车进入到水下时,可以通过改变转轴的方向,使轮子的轮面朝向水陆两用汽车的前后方向,轮子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排出的水流使得轮子获得反作用力,从而推动水陆两用汽车在水下自由行进。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子的转轴、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子的自有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标:100-转轴;110-防撞凸头;210-第一桨叶;220-第二桨叶;300-自有轮;310-第一安装凸起;320-第二安装凸起;330-第一弹簧;34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子,该轮子包括:转轴100,所述转轴100的侧壁上间隔且对应设置有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所述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均沿所述转轴100的周向环绕排列;所述第一桨叶210的叶面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转轴100的平面倾斜,且所述第二桨叶220的叶面与所述第一桨叶210的叶面平行;所述轮子还包括自有轮300,所述自有轮300、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的数量相等,且三者相互对应,所述自有轮300安装在所述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之间,且所述自有轮300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转轴100倾斜。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子安装在水陆两用汽车后,围绕转轴100的第一桨叶210、第二桨叶220和自有轮300形成轮状结构,可以带动水陆两用汽车在陆地上行进;而当水陆两用汽车进入到水下时,可以通过改变转轴100的方向,使轮子的轮面朝向水陆两用汽车的前后方向,轮子的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排出的水流使得轮子获得反作用力,从而推动水陆两用汽车在水下自由行进。
如图2所示,具体的,第一桨叶21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桨叶22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自有轮3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一安装凸起310和第二安装凸起320,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10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凸起320插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后,将所述自有轮300卡接在所述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之间。
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将自有轮300卡在在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之间,第一桨叶210与第二桨叶220的距离略小于第一安装凸起310到第二安装凸起320之间的距离,向外掰动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可以将自有轮300放入二者之间。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汽车在陆地行驶时坑碰到障碍物,造成车体的损伤,所述转轴1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车体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端设置有防撞凸头110,所述防撞凸头110包括半圆形的防撞端面,防撞凸头110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撞击后起到缓冲的作用。
如图4所示,需要具体说的,所述自有轮300包括轮体,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10与所述轮体滑动连接;所述轮体内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轮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孔对应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滑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10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且所述第一止挡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孔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也就是说,第一安装凸起310可以缩入到轮体内,在安装自由轮的时候,可以将第二安装凸起320先插入到第二安装孔中,然后向内按压第一安装凸起310,使第一安装凸起310缩入到轮体内,然后将轮体放置在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之间,第一安装凸起310被第一弹簧330弹出,随后进入到第一安装孔内,自由轮限制在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凸起320与所述轮体滑动连接;所述轮体内设置有第二滑孔,所述轮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孔对应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滑孔的直径;所述第二安装凸起320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凸起3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且所述第二止挡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孔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与上述第一安装凸起310的工作工程相同,在轮体的另外一侧,也就是第二安装凸起320位置也设置相应的伸缩结构,方便了自由轮的安装与调整。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10和第二安装凸起320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脱离,所述轮子还包括锁紧螺帽,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10和第二安装凸起320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所述锁紧螺帽用旋紧在所述第一安装凸起310和第二安装凸起320的端部。
具体的,所述轮体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上设置有第一左滑槽和第一右滑槽,所述第二半部上设置有第二左滑槽和第二右滑槽,且所述第一左滑槽和第二左滑槽形成第一滑孔,所述第一右滑槽和第二右滑槽形成第二滑孔。先将第一安装凸起310、第二安装凸起320、第一弹簧330和第二弹簧340放置在第一半部内,然后将第二半部扣在第一半部上,最后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丝连接的方式将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组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的连接强度,防止二者在于转轴100的连接处断裂,所述第一桨叶210和第二桨叶220分别与所述转轴100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具体的,所述第一桨叶210、第二桨叶220和自有轮300的数量均为15个,且所述第一桨叶210的叶面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转轴100的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倾斜的桨叶旋转产生向前的推力,驱动汽车前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用汽车,包括上述的轮子。
水陆两用汽车的轮子具有两种设计构型,按照倾斜方向分为右手构型和左手构型。左手构型的轮体与右手构型的轮体呈镜像关系,但自由轮并无不同。
轮体照常以轮轴为轴转动,驱动轴左侧为左手构型的轮子,右侧为右手构型的轮子。普通模式下行驶时,两轮转向和转速相同,驱动车辆向正前方行进;需要横向行驶时,两轮转向和转速出现差异,使得自由轮开始转动,产生横向移动,从而实现横向行驶。例如,在一两轴轻型车辆上,左前轮和右后轮均为右手构型万向轮,右前轮和左后轮均为左手构型万向轮。正常行驶时四轮转速相同;需要横向行驶时,左前轮和右后轮向前转动,左后轮和右前轮先后转动,从而车辆开始向左横向移动。
而其轮体的特殊性,在于在水中使用时,可以通过改变轴的方向向后,并辅以相应方向的旋转,形成类似螺旋桨的效果,从而使得车辆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操控性。例如,在一两轴轻型车辆上,左前轮和右后轮均为右手构型万向轮,右前轮和左后轮均为左手构型万向轮。当在水中时,四个轮子均向后下方弯折,然后后轴转动方向向前,前轴转动方向向后,产生向前的螺旋桨推力,进而驱动车辆在水中前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轮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上间隔且对应设置有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均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环绕排列;
所述第一桨叶的叶面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平面倾斜,且所述第二桨叶的叶面与所述第一桨叶的叶面平行;
所述轮子还包括自有轮,所述自有轮、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数量相等,且三者相互对应,所述自有轮安装在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之间,且所述自有轮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转轴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桨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自有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一安装凸起和第二安装凸起,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凸起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凸起插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后,将所述自有轮卡接在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车体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端设置有防撞凸头,所述防撞凸头包括半圆形的防撞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有轮包括轮体,所述第一安装凸起与所述轮体滑动连接;
所述轮体内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轮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孔对应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滑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安装凸起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凸起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且所述第一止挡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孔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凸起与所述轮体滑动连接;
所述轮体内设置有第二滑孔,所述轮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孔对应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滑孔的直径;
所述第二安装凸起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凸起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且所述第二止挡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孔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还包括锁紧螺帽,所述第一安装凸起和第二安装凸起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所述锁紧螺帽用旋紧在所述第一安装凸起和第二安装凸起的端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安装凸起和第二安装凸起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上设置有第一左滑槽和第一右滑槽,所述第二半部上设置有第二左滑槽和第二右滑槽,且所述第一左滑槽和第二左滑槽形成第一滑孔,所述第一右滑槽和第二右滑槽形成第二滑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分别与所述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第二桨叶和自有轮的数量均为15个,且所述第一桨叶的叶面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
10.一种水陆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轮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17694.1U CN208232703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17694.1U CN208232703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32703U true CN208232703U (zh) | 2018-12-14 |
Family
ID=6457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1769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32703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3270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7110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麦克纳姆轮及底盘装置 |
-
2018
- 2018-05-29 CN CN201820817694.1U patent/CN20823270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7110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麦克纳姆轮及底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53155B2 (en) | Wheel with folding segments | |
US20050181703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yroscopic steering | |
KR102167310B1 (ko) | 6륜 접지 자동경로차량 | |
CN202320641U (zh) | 自倾斜倒三轮车转向机构 | |
US5685385A (en) | Electrically driven cart | |
JP3117722B2 (ja) | 自動的に係合及び脱係合するギアボックス集合体 | |
CN208232703U (zh) | 轮子及水陆两用汽车 | |
US7891447B2 (en) | Remotely controlled vehicle with a track mechanism and independently operated wheels | |
US20180229135A1 (en) | Remotely Controlled Toy Vehicle | |
CA2669934A1 (en) | Three wheeled toy vehicle | |
US20090098799A1 (en) | Articulated, angle-steering, and tilting three-wheeled toy vehicle | |
US11505237B2 (en) | Child swing steering vehicle | |
CN211635215U (zh) | 具有视觉错位效果的玩具装置 | |
WO2017161532A1 (zh) | 一种电动平衡车 | |
CN105539584B (zh) | 一种防倾翻转弯的倒三轮机动车 | |
CN211567651U (zh) | 越台阶行走组件以及机器人 | |
CN100415588C (zh) | 通过旋转操作方向盘驱动的儿童汽车 | |
CN107804406B (zh) | 行驶装置 | |
CN209064265U (zh) | 一种儿童电动车 | |
JP6199981B2 (ja) | 2輪走行玩具及び2輪走行玩具と走行台との組み合わせセット | |
CN109011627B (zh) | 越障玩具车 | |
CN208198689U (zh) | 一种儿童摇摆转向车 | |
CN108715199B (zh) | 一种儿童摇摆转向车 | |
CN215084834U (zh) | 玩具车 | |
CN205273736U (zh) | 一种儿童电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