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5725U - 通风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风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5725U
CN208205725U CN201721868083.1U CN201721868083U CN208205725U CN 208205725 U CN208205725 U CN 208205725U CN 201721868083 U CN201721868083 U CN 201721868083U CN 208205725 U CN208205725 U CN 208205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main air
plate chain
transf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80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留建
董统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 Q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 Q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 Q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 Q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680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5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5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57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干燥装置。通风干燥装置包括壳体、传送板链、通风部以及风道,壳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风口;传送板链设置在壳体内并将物料从进料口运送至出料口;通风部包括铺设在传送板链上的多个主风管以及与主风管连通的多个通风管,多个通风管置入物料;风道设置在传送板链的至少一侧,主风管的一端伸入风道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通过在传送板链上铺设主风管并在其上设置与之连通的通风管,并使通风管置入物料中,使主风管伸入风道内,能够通过风道的抽、吸动作来切换主风管与通风管的作用,进而完成对物料内水汽的抽出或将热气吹入物料内,能够有效地保证对物料干燥的效果,提高对物料干燥的效率。

Description

通风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干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发电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目前常用的生物质发电形式为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直接燃烧发电是将生物质在锅炉中直接燃烧,生产蒸汽带动蒸汽轮机及发电机发电。
然而,由于生物质本身水分大,其水分含量对其热值的影响较为突出,一般进炉生物质的含水量在45%左右,直接燃烧时,会降低燃烧温度,增加排烟损失,降低锅炉热效率,增加运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物料进行干燥,降低物料内的水分,从而提高物料的燃烧热值,提高生物质发电效率。
现有的干燥方法主要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晾晒然后倒料的方式进行,但是露天晾晒生物质燃料一方面晾晒效率低,难以满足电厂燃料的供应需求,另一方面不但占地面积大,晾晒和收取工作量大,而且也带来环境问题;另一种是烘箱式的干燥装置,在烘箱壳体内设置循环转动的链板,将物料从入料口置于链板上,物料通过链板在烘箱内缓慢行走,最后从出料口排出烘箱。然而,这种烘干装置并不适用于生物质燃料烘干,原因在于:首先,生物质电厂每天消耗燃料比较多,需要烘干量比较大,烘干时物料堆积厚度大,单纯依靠热空气进行干燥时物料内部的水汽很难传导出来,干燥效率低,且能耗大;其次,为了让水汽传导出来就需要增加物料在烘箱内的干燥时间,需要加长设备长度,设备投入增大,造成干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物料干燥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干燥装置。通风干燥装置包括壳体、传送板链、通风部以及风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风口;所述传送板链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将物料从所述进料口运送至所述出料口;所述通风部包括铺设在所述传送板链上的多个主风管以及与所述主风管连通的多个通风管,所述多个通风管置入所述物料内;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传送板链的至少一侧,所述主风管的一端伸入所述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风道为两个,且所述两个风道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板链的两侧,部分所述主风管的伸入所述两个风道中的一个内,部分所述主风管伸入另一个所述风道内。
可选地,沿所述风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风道上靠近所述传送板链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主风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开口内。
可选地,在所述风道内靠近两端的位置处还分别设置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复位件连接,所述复位件可将所述遮挡件复位至遮蔽所述风道的横截面的位置;所述风道的风口位于两个所述遮挡件之间。
可选地,多个所述主风管沿所述传送板链的运送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风管沿着所述主风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可选地,所述通风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管的第一端为开口并与所述主风管连通,所述通风管的第二端封闭。
可选地,所述通风干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部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朝向物料并向所述物料吹风的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传送板链包括工作段和非工作段,所述工作段承载所述物料,所述导风部设置在所述工作段和所述非工作段之间。
可选地,所述通风管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主风管所在的平面。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主风管伸入的所述风道不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通过在传送板链上铺设主风管并在其上设置与之连通的通风管,并使通风管置入物料中,使主风管伸入风道内,能够通过风道的抽、吸动作来切换主风管与通风管的作用,当风道进行抽风动作时,可以带动主风管与通风管完成对物料内水汽的抽出;当风道进行吹风动作时,可以带动主风管与通风管将热气吹入物料内,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保证对物料干燥的效果,提高对物料干燥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风道的工作模式,进而提高的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管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风管与风道连接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传送板链;3、通风部;4、风道;5、进料口;6、出料口;7、排风口;8、主风管;9、通风管;10、开口;11、遮挡件;12、通风孔;13、导风部;14、进风口;15、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干燥装置。通风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传送板链2、通风部3以及风道4,壳体1上开设有进料口5、出料口6和排风口7;传送板链2设置在壳体1内并将物料从进料口5运送至出料口6;通风部3包括铺设在传送板链2上的多个主风管8以及与主风管8连通的多个通风管9,多个通风管9置入物料内;风道4设置在传送板链2的至少一侧,主风管8的一端伸入风道4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通过在传送板链2上铺设主风管8并在其上设置与之连通的通风管9,并使通风管9置入物料中,使主风管8伸入设置在传送板链2一侧的风道4内,能够通过风道4的抽、吸动作来切换主风管8与通风管9的作用,当风道4进行抽风动作时,可以带动主风管8与通风管9完成对物料内水汽的抽出;当风道4进行吹风动作时,可以带动主风管8与通风管9将热气吹入物料内,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保证对物料干燥的效果,提高对物料干燥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风道4的工作模式,进而提高的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的使用范围。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壳体1用以容纳传送板链2等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是烘箱等内部具有容纳空间的设备,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隔绝外部水汽、防止物料进一步湿化的作用,还可以避免物料对环境的污染。
在壳体1上开设有进料口5、出料口6以及排风口7,进料口5用以向壳体1内投料,出料口6用以将物料排出壳体1,例如,进料口5可开设在壳体1上靠近一侧的上表面,出料口6可开设在与进料口5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壳体1的下表面上。排风口7用以将对物料完成干燥的气体和/或气液混合物排出壳体1外部,例如,排风口7可开设在壳体1的上表面上,排风口7可以以单个通孔的形式或多个通孔并列的形式开设在壳体1的上表面上。
传送板链2起到在壳体1内部运送物料的作用,传送板链2包括工作段(即图中传送板链2上位于上方的分段)和非工作段(即图1中传送板链2上位于下方的分段),工作段用以承载物料。需要说明的是,传送板链2最好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防绣等特点,而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传送板链2的承载台上还具有可供干燥气体穿过的通孔,例如缝隙或开口等结构。
设置通风部3以及风道4用以将对物料完成干燥的气体和/或气液混合物从物料中抽出,避免上述气体和/或气液混合物影响对物料的干燥,或者将干燥气体吹入物料中,以提高对物料的干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风部3包括铺设在传送板链2上的多个主风管8以及与主风管8联通的多个通风管9。参考图1和图2,单个主风管8是沿着传送板链2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为了保证主风管8能够插入风道4中,本实施例中的主风管8的长度大于传送板链2的宽度。多个主风管8是沿着传送板链2的运送方向间隔地设置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主风管8之间的间距相等。每个主风管8与传送板链2之间可通过焊接等形式固定连接或其他能够保证主风管8与传送板链2之间连接强度的方式将二者连接。
多个通风管9沿着主风管8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主风管8上且通风管9是置入在物料中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通风管9之间的间距相等。每个通风管9均与主风管8连通,即,通风管9与主风管8连接的一端(即通风管9的第一端)为开口,通风管9远离主风管8的一端(即通风管9的第二端)封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物料将通风管9覆盖后,不会有物料掉落到通风管9中影响通风的效果。
参考图3,通风管9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2。设置多个通风孔12的目的在于可保证有均匀的气体流入或流出通风管9。例如,当通风管9处于吸风状态时,对物料完成干燥的气体和/或气液混合物能够从多个通风孔12流进通风管9中,这样一来即起到了对上述气体和/或气液混合物进行收集的目的,有效地避免了上述气体和/或气液混合物影响物料的干燥效果。当通风管9处于吹风状态时,对物料进行干燥的气体可以从多个通风孔12流出通风管9并进入物料中,最终完成对物料的干燥,这样一来即起到了对物料进行均匀干燥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通风管9的轴线垂直于主风管8所在的平面。这样设置不仅可以避免通风管9之间发生干涉影响,还能够进一步地保证有均匀的量的气体流入或流出通风管9。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4被设置在传送板链2的至少一侧且主风管8的一端插入风道4中。例如,可将风道4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且靠近传送板链2的位置处,当风道4与抽风机连接时,风道4内的风压较小,连接在风道4上的主风管8内的风压也相应减小,此时,通风管9从物料中吸入对物料完成干燥的气体和/或气液混合物;当风道4与吹风机连接时,风道4内的风压变大,连接在风道4上的主风管8内的风压也相应变大,此时,通风管9向物料吹风完成对物料的干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风道4为两个,且两个风道4分别设置在传送板链2的两侧,部分主风管8的伸入两个风道4中的一个内,部分主风管8伸入另一个风道4内。
如图2所示,设置两个风道4的目的在于可实现对物料吹风、抽风或吹风和抽风相结合的功能。具体来说,可将两个风道4均与吹风机连接,或将两个风道4均与抽风机连接。或者,可将部分主风管8伸入其中一个风道4中,将另一部风主风管8伸入另一个风道4中。同时,将两个风道4分别于抽风机和吹风机连接,这样一来,即相当于在物料内部形成了一条气体循环的路径。即,干燥气体经与吹风机连接的风道4进入物料内,对物料完成干燥后,再经过与抽风机连接的风道4排出物料。通过设置两个风道4并将两个风道4与不同类型的风机、不同的主风管8连接能够保证物料被充分地干燥。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主风管8伸入的风道4不同。具体来说,第一根主风管8的一端伸入与吹风机相连的风道4中,则其两侧的主风管8伸入与抽风机相连的风道4中。这样可保证在物料内形成多组且相互独立的气体循环路径,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物料的干燥,进一步地提高对物料的干燥效率。
如图4所示,沿风道4的长度方向,在风道4上靠近传送板链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0,主风管8的一端伸入开口10内;在风道4内靠近两端的位置处还分别设置有遮挡件11,遮挡件11与复位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复位件可将遮挡件11复位至遮蔽风道4的横截面的位置;风道4的风口位于两个遮挡件11之间。
在风道4上开设开口10或其他类似结构的目的在于方便主风管8伸入其中,同时,当主风管8随着传送板链2运动时,开口10还起到对主风管8进行导向的作用。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风道4上开设其他能够容纳主风管8并为主风管8进行导向的结构。风道4的风口(可以是出风口和/或进风口)设置在两个遮挡件11之间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风道4的抽风和/或吹风的功能的实现。
进一步地,通过在风道4内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设置遮挡件1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位于物料中的主风管8的端部漏风,而将遮挡件11与复位件连接,可实现复位件带动遮挡件11将风道4的横截面全部遮蔽的目的。再进一步地,遮挡件11被设置在风道4上进料口5侧和出料口6侧风道4被物料掩埋的位置处,这样可以尽可能的为风道4留出相对较长的空间以供主风管8伸入并对主风管8进行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遮挡件11可以为整体式结构,例如橡胶密封件等,遮挡件11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例如两块相对设置的八字板等。复位件可以是弹簧等具有复位功能的元件。
参考图1,通风干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导风部13,导风部13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4和朝向物料并向物料吹风的出风口15。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内还设置有导风部13,导风部13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4和朝向物料并向物料吹风的出风口15;导风部13设置在工作段和非工作段之间。
如图1所示,设置导风部13的目的在于进一步防止干燥气体的流失。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部13可以是风道4或风箱等设备。在导风部13上开设有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例如,导风部13外部呈立方体形,其内部中空,进风口14可开设在导风部13的侧壁上,出风口15开设在导风部13的上表面(即导风部13上朝向物料的面)。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部13被设置在传送板链2的工作段与非工作段之间。例如,在传送板链2的工作段以及非工作段之间具有一定的容置空间,导风部13即可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这样既节省了壳体1内部的空间,还可以保证从导风部13上的出风口15流出的干燥气体可以直接与传送板链2上的物料接触,保证干燥的效果。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导风部13设置在传送板链2的非工作段的下方或其他不影响传送板链2运送物料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进料口向壳体内投料并使物料置于传送板链2上,所投入的物料的高度可高于通风管9的高度,也可将部分风道4掩埋;然后开启传送板链2,使传送板链2带动主风管8动作;随着传送板链2的转动,主风管8从风道4的一侧进入开设在风道上的开口10内,主风管8经过设置在风道4内的遮挡件11继续运动,复位件将遮挡件11复位至遮蔽风道4的横截面的位置;根据需要将一个风道4设置成吹气或吸气的形式,或者将两个风道4分别设置成共同吸气、共同吹气或吸吹结合的方式完成对物料的干燥。然后只需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对大批量物料干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通过在传送板链上铺设主风管并在其上设置与之连通的通风管,并使通风管置入物料中,使主风管伸入设置在传送板链一侧的风道内,能够通过风道的抽、吸动作来切换主风管与通风管的作用,当风道进行抽风动作时,可以带动主风管与通风管完成对物料内水汽的抽出;当风道进行吹风动作时,可以带动主风管与通风管将热气吹入物料内,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保证对物料干燥的效果,提高对物料干燥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风道的工作模式,进而提高的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干燥装置的使用范围。
此外,通过设置两个风道,可实现对物料吹风、抽风或吹风和抽风相结合的功能。
此外,通过设置遮挡件和复位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位于物料中的主风管的端部漏风,而将遮挡件与复位件连接,可实现复位件带动遮挡件将风道的横截面全部遮蔽的目的。
此外,通过设置导风部,可进一步防止干燥气体的流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传送板链(2)、通风部(3)以及风道(4),
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进料口(5)、出料口(6)和排风口(7);
所述传送板链(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将物料从所述进料口(5)运送至所述出料口(6);
所述通风部(3)包括铺设在所述传送板链(2)上的多个主风管(8)以及与所述主风管(8)连通的多个通风管(9),所述多个通风管(9)置入所述物料内;
所述风道(4)设置在所述传送板链(2)的至少一侧,所述主风管(8)的一端伸入所述风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4)为两个,且所述两个风道(4)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板链(2)的两侧,部分所述主风管(8)的伸入所述两个风道(4)中的一个内,部分所述主风管(8)伸入另一个所述风道(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道(4)的长度方向,在所述风道(4)上靠近所述传送板链(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0),所述主风管(8)的一端伸入所述开口(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道(4)内靠近两端的位置处还分别设置有遮挡件(11),所述遮挡件(11)与复位件连接,所述复位件可将所述遮挡件(11)复位至遮蔽所述风道(4)的横截面的位置;所述风道(4)的风口位于两个所述遮挡件(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风管(8)沿所述传送板链(2)的运送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风管(9)沿着所述主风管(8)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9)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2),所述通风管(9)的第一端为开口并与所述主风管(8)连通,所述通风管(9)的第二端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干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导风部(13),所述导风部(13)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4)和朝向物料并向所述物料吹风的出风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链(2)包括工作段和非工作段,所述工作段承载所述物料,所述导风部(13)设置在所述工作段和所述非工作段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9)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主风管(8)所在的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主风管(8)伸入的所述风道(4)不同。
CN201721868083.1U 2017-12-27 2017-12-27 通风干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05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8083.1U CN208205725U (zh) 2017-12-27 2017-12-27 通风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8083.1U CN208205725U (zh) 2017-12-27 2017-12-27 通风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5725U true CN208205725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90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808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05725U (zh) 2017-12-27 2017-12-27 通风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57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997A (zh) * 2017-12-27 2018-04-27 山东琦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通风干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997A (zh) * 2017-12-27 2018-04-27 山东琦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通风干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09328U (zh) 一种热泵干衣机
CN208205725U (zh) 通风干燥装置
CN201363998Y (zh) 自动控温控湿内嵌式热风炉烘干房
CN207395321U (zh) 一种药材烘干机
CN202425582U (zh) 空气源热泵烤房装置
CN208981005U (zh) 一种纸幅干燥机
CN112078242A (zh) 一种印刷机用节能热风循环系统
CN207662153U (zh) 通风干燥装置
CN208075536U (zh) 一种无耗电式通风干燥系统
CN207515482U (zh) 布风管道和物料干燥系统
CN203792860U (zh) 天然气直燃干燥型高效节能卷筒料凹版印刷机
CN208205727U (zh) 通风干燥装置
CN107965997A (zh) 通风干燥装置
CN204987735U (zh) 一种直喷式热风羽绒烘干机
CN207662154U (zh) 通风干燥装置
CN208872035U (zh) 干燥装置
CN201237353Y (zh) 棚舍供暖炉
CN209246520U (zh) 一种干燥装置
CN208635127U (zh) 一种定型机排风白烟消除装置
CN208205726U (zh) 通风干燥装置
CN208205728U (zh) 通风干燥装置
CN209246644U (zh) 一种换热装置及使用该换热装置的烘干管架
CN207515483U (zh) 布风管道和物料干燥系统
CN102889770A (zh) 空气能回收设备
CN107990683B (zh) 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