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9661U - 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89661U
CN208189661U CN201820375340.6U CN201820375340U CN208189661U CN 208189661 U CN208189661 U CN 208189661U CN 201820375340 U CN201820375340 U CN 201820375340U CN 208189661 U CN208189661 U CN 208189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s
rear side
battery
poppet
battery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753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志民
安占旺
董久豹
杨汉波
赵晓军
李永江
杨乐乐
张旺
刘帅
陈建国
吴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753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89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89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89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包括中空的电池箱主体,所述电池箱主体的底部具有下箱体(3);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后侧固定设置有多个下电池模组(5);每个所述下电池模组(5)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上电池模组(2);每个所述上电池模组(2)的后侧左右两端与同一个后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1)的底部与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其可以将位于电池箱后侧且放置于下电池模组上方的上电池模组进行牢固地固定定位,避免上电池模组在电动汽车进行加速、急刹、转弯及碰撞时出现脱离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行驶。

Description

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因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较低的能源消耗和技术较为成熟等优点,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城市电动汽车的普及,包含多个电池模组(即多个电池包)的电池箱在整车里的安装固定有其特定要求,一方面不能太重,因为如果太重,将严重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另一方面要求电池箱的结构强度足够高,因为强度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整体安全性。
对于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模组,其一般是贴合在电池箱的底面进行安装。由于电动汽车的整体空间有限,其前后用于放置电池箱的空间比较紧凑,鉴于整车前后空间的尺寸限制,通常需要在电池箱的后侧将电池模组进行上下叠加排列,即需要将一个模组(简称上电池模组)对齐放置在另一个模组(简称下电池模组)顶部。这时候,如果上电池模组没有牢固地固定定位,没有较高的安装强度、刚度及动载稳定性,那么,当电动汽车在加速、急刹、转弯及碰撞时,上电池模组容易出现脱离(即从下电池模组上滑落)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安全行驶。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其可以将位于电池箱后侧且放置于下电池模组上方的上电池模组进行牢固地固定定位,避免上电池模组在电动汽车进行加速、急刹、转弯及碰撞时出现脱离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其可以将位于电池箱后侧且放置于下电池模组上方的上电池模组进行牢固地固定定位,避免上电池模组在电动汽车进行加速、急刹、转弯及碰撞时出现脱离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行驶,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能够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包括中空的电池箱主体,所述电池箱主体的底部具有下箱体;
所述下箱体的顶部后侧固定设置有多个下电池模组;
每个所述下电池模组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上电池模组;
每个所述上电池模组的后侧左右两端与同一个后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后支架的底部与所述下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下电池模组相互并行且间隔设置。
其中,每个所述下电池模组通过短螺栓与所述下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下电池模组的后侧相向一端分别通过一个连块相固定连接。
其中,每个所述上电池模组的后侧左右两端和其下方的下电池模组的后侧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根长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连块上具有的螺栓通孔和所述长螺栓对应设置,所述后支架上具有的螺栓通孔和所述长螺栓对应设置;
所述长螺栓还对应贯穿通过所述连块和所述后支架。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其可以将位于电池箱后侧且放置于下电池模组上方的上电池模组进行牢固地固定定位,避免上电池模组在电动汽车进行加速、急刹、转弯及碰撞时出现脱离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行驶,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能够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在下箱体顶部后侧将上电池模组放置在下电池模组顶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在下箱体顶部后侧将上电池模组放置在下电池模组顶部时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中后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中连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后支架,2为上电池模组,3为下箱体,4为连块,5为下电池模组,6为长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包括中空的电池箱主体(图略),所述电池箱主体的底部具有下箱体3;
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后侧固定设置有多个下电池模组5(即位于下层的电池模组);
每个所述下电池模组5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上电池模组2;
每个所述上电池模组2的后侧左右两端与同一个后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后支架1的底部与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述电池箱,其具有的上箱体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和大小,只是需要能够和下箱体3一起上下配合,对放置其内的电池模组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多个下电池模组5相互并行且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电池模组2和下电池模组5的顶面均安装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即顶面为电极安装面;也就是说,所述上电池模组2和下电池模组5的电极安装面与电池箱主体的底面相互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前侧还固定设置有多个下电池模组5(即位于下层的电池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每个所述下电池模组5通过短螺栓与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下电池模组5的后侧相向一端分别通过一个连块4相固定连接,用于增加任意相邻的两个下电池模组5的横向、左右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每个所述上电池模组2的后侧左右两端和其下方的下电池模组5的后侧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根长螺栓6固定连接在一起,即所述长螺栓6贯穿通过所述上电池模组2和下电池模组5的后侧。
具体实现上,所述连块4上具有的螺栓通孔和所述长螺栓6对应设置,所述后支架1上具有的螺栓通孔和所述长螺栓6对应设置;
所述长螺栓6还对应贯穿通过所述连块4和所述后支架1。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后支架1优选为采用铝合金或钢板钣金成型(可以为C或S形),所述后支架1上等间隔分布有多个散热孔10,通过该散热孔10的设计,不仅可以在保证上电池模组2与下箱体3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保证将位于电池箱后侧且放置于下电池模组上方的上电池模组进行牢固地固定定位,还可以及时地将电池箱中电池模组所散发的热量进行扩散,增强散热效果,同时,还降低后支架1的整体重量,节约后支架1的生产成本以及电池箱的整体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连块4优选为采用铝合金、钢或复合材料制作,其外部形状可根据加工或实际应用各异,但是,连块中间的两孔结构形式不变,以用于通过双螺栓来连接相邻的两个上电池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长螺栓6可以采用上部带内六角头的螺杆,或者无头的螺杆,通过螺母实现螺纹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下箱体3优选采用铝合金或钢材,对应安装螺栓的位置为内螺纹的盲孔,如果下箱体3为复合材料,需要内嵌螺母,以便安装螺栓。
对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后支架1,可以使得上电池模组2与下箱体3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增强上电池模组2的固定连接强度,使得在电动汽车整车进行加速、启动、转弯和急停时,后支架1可以通过长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显著增强位于电池箱后侧的上电池模组的相对刚度,保持上电池模组与下箱体3之间的固定可靠,整体上提高上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对于本实用新型,由于下箱体3的前后空间尺寸限制,下箱体3的后部采用上下双层的模组结构装配,首先,位于下箱体3前部的下电池模组5采用短螺栓与下箱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位于电池箱后部的上电池模组2通过长螺栓6依次贯穿所述连块4、后支架1和下电池模组5,最后与下箱体3顶部连接。
因此,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其可以将位于电池箱后侧且放置于下电池模组上方的上电池模组进行牢固地固定定位,避免上电池模组在电动汽车进行加速、急刹、转弯及碰撞时出现脱离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行驶,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能够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电池箱主体,所述电池箱主体的底部具有下箱体(3);
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后侧固定设置有多个下电池模组(5);
每个所述下电池模组(5)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上电池模组(2);
每个所述上电池模组(2)的后侧左右两端与同一个后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后支架(1)的底部与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下电池模组(5)相互并行且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下电池模组(5)通过短螺栓与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下电池模组(5)的后侧相向一端分别通过一个连块(4)相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电池模组(2)的后侧左右两端和其下方的下电池模组(5)的后侧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根长螺栓(6)固定连接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块(4)上具有的螺栓通孔和所述长螺栓(6)对应设置,所述后支架(1)上具有的螺栓通孔和所述长螺栓(6)对应设置;
所述长螺栓(6)还对应贯穿通过所述连块(4)和所述后支架(1)。
CN201820375340.6U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 Active CN208189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5340.6U CN208189661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5340.6U CN208189661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89661U true CN208189661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75340.6U Active CN208189661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89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6273A (zh) 一种风能电动汽车
CN204792938U (zh) 简易安装型车载动力电池包
CN208189661U (zh) 一种可固定后侧上电池模组的电池箱
CN206086323U (zh) 一种专用车底盘电池一体化架构
CN207587796U (zh) 一种可固定水平双电池模组组合的电池箱
CN202685890U (zh) 电动汽车电池托盘
CN204792988U (zh) 车载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用电芯支架
CN209176525U (zh) 一种智能半挂车及具有该智能半挂车的车辆
CN203363948U (zh) Led太阳能路灯
CN20736805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池箱
CN202850528U (zh) 一种可移动式公交站台
CN202585568U (zh) 轿车电池组
CN202138282U (zh) 风力led日间行车灯
CN207697514U (zh) 电动汽车混合电池供电系统
CN206243249U (zh) 一种电动汽车整车布置结构
CN205150103U (zh) 一种风能太阳能组合式电瓶车
CN20793867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电芯模组安装结构
CN103754120A (zh) 一种直驱高速太阳能车
CN204668375U (zh) 一种带散热片的动力蓄电池箱
CN202917008U (zh) 一种变换导流方向的智能交通灯的安装结构
CN207657766U (zh) 一种汽车用蓄电池固定结构
CN208685504U (zh) 一种交通运输用防撞装置
CN220492112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03289155U (zh) 一种汽车车灯热能回收装置
CN216773408U (zh) 一种新能源物流车动力电池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Address after: 266500 Mi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Xiqing District Binhai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ayuan Technology Park (outside the ring) Hai Tai Nan Road No. 38.

Patentee befor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