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46849U -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46849U
CN208146849U CN201820696358.6U CN201820696358U CN208146849U CN 208146849 U CN208146849 U CN 208146849U CN 201820696358 U CN201820696358 U CN 201820696358U CN 208146849 U CN208146849 U CN 208146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il
mouth
master slider
sliding blo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963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利
姚明
徐景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lk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lk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lk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lk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963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46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46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46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其包括有进钉支架、进钉气缸、顶板和主滑块,主滑块与进钉支架滑动连接,进钉气缸的活塞杆与主滑块固定连接,主滑块的顶部设有从滑块且二者滑动连接,主滑块的侧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进钉凹槽,从滑块的端部开设有卡口,顶板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导向槽口和L形槽口,L形槽口的第一端延伸至顶板的边缘而形成入钉口,L形槽口的第二端向进钉气缸方向延伸,导向槽口和L形槽口的第二端分别向顶板的内侧倾斜预设角度,从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导向滚轮,导向滚轮位于导向槽口内,进钉支架上开设有出钉口。本实用新型可将多个排列的拉铆钉依次送出,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铆安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
背景技术
拉铆钉紧固件与传统螺栓利用扭力旋转产生紧固力不同,拉铆钉紧固件利用胡克定律Hooke's law,经由拉铆钉专用设备,在单向拉力的作用下,拉伸栓杆并推挤套环,将内部光滑的套环挤压到螺杆凹槽使套环和螺栓形成完全的结合,产生永久性紧固力。气动拉钉枪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各个气缸的串联以达到拉断铆钉的目的,具有拉铆方便,铆接速度快、手持重量轻、清洁无污垢等优点。
现有的拉铆钉请参照图14,拉铆钉100包括有钉体101和钉帽102,钉帽102上设有肩部103,通过对钉体101施加拉力,使得钉帽102在安装孔位内变形、铆合,为了代替人工施力,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动拉钉枪,拉钉速度快,油压式结构,拉钉力量大。气动拉铆枪广泛适用于装饰装潢、汽车制造及改装、集装箱、电器、家电、仪表、箱包和机械制造等行业,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铆接工具之一,为实现自动拉钉,有些厂家致力研发一种能够自动实现拉钉的拉钉机,但是如何为拉钉机上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可利用振动盘作为入料机构传输拉铆钉,但是振动盘输出的拉铆钉是依次排列的,由于缺少逐个进钉的机构,致使现有技术只能依靠人工将拉铆钉逐一安装到拉钉枪,不仅自动化性能较差,而且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将多个排列的拉铆钉依次送出,进而实现逐个进钉,同时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的进钉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其包括有进钉支架,所述进钉支架上固定有进钉气缸和多个立柱,多个立柱的顶部通过一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进钉支架之间设有一主滑块,所述主滑块与所述进钉支架滑动连接,所述进钉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主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主滑块的顶部设有从滑块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从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主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主滑块的侧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进钉凹槽,所述从滑块的端部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的顶部边缘处用于承载钉帽,所述卡口与所述进钉凹槽对齐,且所述进钉凹槽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卡口的凹陷深度,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导向槽口和L形槽口,所述导向槽口和L形槽口均贯穿于所述顶板的上下两侧,所述L形槽口的第一端延伸至顶板的边缘而形成入钉口,且所述入钉口与所述从滑块的端部对齐,所述L形槽口的第二端向所述进钉气缸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口和L形槽口的第二端分别向顶板的内侧倾斜预设角度,所述从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位于所述导向槽口内,所述进钉支架上开设有出钉口,所述出钉口位于进钉凹槽的移动轨迹上,当所述进钉气缸向所述主滑块施加拉力时,所述导向滚轮沿着导向槽口滚动,并驱使从滑块向内滑动,所述卡口带动拉铆钉向L形槽口内移动,当所述进钉凹槽与所述出钉口对齐时,所述卡口与进钉凹槽分离,以令拉铆钉依次经过进钉凹槽和出钉口穿出。
优选地,所述主滑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从滑块的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进钉支架上固定有一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出钉口相邻设置,且所述立板与所述主滑块的侧部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进钉支架的下方设有一翻转腔体,所述翻转腔体内开设有Y形通道,所述Y形通道的第一通道竖直设置,且该Y形通道的第一通道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出钉口,所述Y形通道的第二通道倾斜预设角度,所述翻转腔体的侧部设有气压接口,所述气压接口连通于所述Y形通道的中间通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中,多个依次排列的拉铆钉逐个装入卡口和进钉凹槽所形成的凹位之内,当所述进钉气缸拉动主滑块时,导向滚轮沿着导向槽口滚动,使得从滑块相对顶板而向内滑动,随着主滑块滑动轨迹的增加,所述进钉凹槽逐渐靠近出钉口,所述卡口亦逐渐退缩,直至所述进钉凹槽与所述出钉口对齐时,所述卡口对拉铆钉的承载作用消失,拉铆钉经过进钉凹槽和出钉口掉落,反之,当所述进钉气缸推动主滑块时,从滑块复位,卡口重新与进钉凹槽对齐,等待下一拉铆钉装入卡口和进钉凹槽内。基于上述结构,实现了将依次排列的多个拉铆钉逐个分离并且输送出去,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无需手动操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拉钉机的立体图。
图2为自动拉钉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传送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进钉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进钉机构的分解图。
图6为翻转腔体的分解图。
图7为进钉机构、上钉机构和拉钉枪的结构图。
图8为上钉机构和拉钉枪的立体图。
图9为上钉机构的结构图。
图10为上钉机构的分解图。
图11为承载架的端部结构图。
图12为上夹头与下夹头的立体图一。
图13为上夹头与下夹头的立体图二。
图14为拉铆钉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结合图2、图4至图6以及图14所示,所述进钉机构4包括有进钉支架400,所述进钉支架400上固定有进钉气缸401和多个立柱402,多个立柱402的顶部通过一顶板403固定连接,所述顶板403与进钉支架400之间设有一主滑块404,所述主滑块404与所述进钉支架400滑动连接,所述进钉气缸401的活塞杆与所述主滑块404固定连接,所述主滑块404的顶部设有从滑块405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从滑块405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主滑块404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主滑块404的侧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进钉凹槽406,所述从滑块405的端部开设有卡口407,所述卡口407的顶部边缘处用于承载钉帽102,所述卡口407与所述进钉凹槽406对齐,且所述进钉凹槽406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卡口407的凹陷深度,所述顶板403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导向槽口408和L形槽口409,所述导向槽口408和L形槽口409均贯穿于所述顶板403的上下两侧,所述L形槽口409的第一端延伸至顶板403的边缘而形成入钉口410,且所述入钉口410与所述从滑块405的端部对齐,所述L形槽口409的第二端向所述进钉气缸401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口408和L形槽口409的第二端分别向顶板403的内侧倾斜预设角度,所述从滑块40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导向滚轮411,所述导向滚轮411位于所述导向槽口408内,所述进钉支架400上开设有出钉口412,所述出钉口412位于进钉凹槽406的移动轨迹上,当所述进钉气缸401向所述主滑块404施加拉力时,所述导向滚轮411沿着导向槽口408滚动,并驱使从滑块405向内滑动,所述卡口407带动拉铆钉100向L形槽口409内移动,当所述进钉凹槽406与所述出钉口412对齐时,所述卡口407与进钉凹槽406分离,以令拉铆钉100依次经过进钉凹槽406和出钉口412穿出。
上述进钉机构4中,多个依次排列的拉铆钉100逐个装入卡口407和进钉凹槽406所形成的凹位之内,请参照图4,F1是进钉气缸401的拉力方向,F1是从滑块405的滑动方向,F3是导向滚轮411的移动方向,F4是卡口407(即拉铆钉)的移动方向,当所述进钉气缸401拉动主滑块404时,导向滚轮411沿着导向槽口408滚动,使得从滑块405相对顶板403而向内滑动,随着主滑块404滑动轨迹的增加,所述进钉凹槽406逐渐靠近出钉口412,所述卡口407亦逐渐退缩,直至所述进钉凹槽406与所述出钉口412对齐时,所述卡口407对拉铆钉100的承载作用消失,拉铆钉100经过进钉凹槽406和出钉口412掉落,反之,当所述进钉气缸401推动主滑块404时,从滑块405复位,卡口407重新与进钉凹槽406对齐,等待下一拉铆钉100装入卡口407和进钉凹槽406内。基于上述结构,实现了将依次排列的多个拉铆钉逐个分离并且输送出去,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无需手动操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滑块404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从滑块405的容置槽413。
为了从侧部遮挡住进钉凹槽406,所述进钉支架400上固定有一立板414,所述立板414与所述出钉口412相邻设置,且所述立板414与所述主滑块404的侧部相平行。
本实施例还可以保证拉铆钉100的钉帽102朝前,钉体101朝后,具体是指,所述进钉支架400的下方设有一翻转腔体415,所述翻转腔体415内开设有Y形通道416,所述Y形通道416的第一通道竖直设置,且该Y形通道416的第一通道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出钉口412,所述Y形通道416的第二通道倾斜预设角度,所述翻转腔体415的侧部设有气压接口417,所述气压接口417连通于所述Y形通道416的中间通道。基于上述结构,实现了拉铆钉100的方向调整,再借助外接气压的作用,使得拉铆钉100可由第二通道输送出。
为了实现拉铆钉100的气动传输,所述进钉机构4与上钉机构5之间连接有导钉管6。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拉钉机,结合图1至图3以及图14所示,其包括有机架1和拉钉枪2,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一传送机构3及一进钉机构4,所述拉钉枪2上安装有一上钉机构5,其中:
所述传送机构3用于驱使多个拉铆钉100依次排列地传送至进钉机构4;
所述进钉机构4用于将多个依次排列的拉铆钉100逐一地输送至上钉机构5;
所述上钉机构5用于将拉铆钉100的钉体101插入所述拉钉枪2内,藉由所述拉钉枪2对钉体101施加拉力,以令拉铆钉100的钉帽102铆合于相应孔位。
上述自动拉钉机中,利用传送机构3可将拉铆钉100整齐排列后依次传输至进钉机构4,之后利用进钉机构4将拉铆钉100逐个输送至上钉机构5,再利用上钉机构5将拉铆钉100装夹于拉钉枪2,进而实现了自动上钉,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无需手动安装拉铆钉,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进而满足应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3包括有振动盘300,所述振动盘300的出口与进钉机构4之间连接有传送导轨301,所述传送导轨301的顶部开设有竖直槽口302,所述振动盘300用于驱使拉铆钉100向外输送,并且令钉体101滑入竖直槽口302内,钉帽102卡设于竖直槽口302的上沿。上述振动盘300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结构,现有技术中能实现钉帽朝上、钉体朝下排列的振动盘均可应用于本实施例中,例如申请号为“CN02231823.2”、名称为“自动在螺丝套入垫片的设备”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所记载的振动盘传送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导轨301包括有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固定导轨303和活动导轨304,所述固定导轨303与所述振动盘300的出口固定连接,所述机架1上设有直线振动支架305,所述直线振动支架305上固定有直线驱动电机306,所述直线驱动电机306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偏心轮307,所述活动导轨304设于直线振动支架305的顶部,且所述活动导轨304远离固定导轨303的一端向斜下方倾斜,所述直线驱动电机306带动偏心轮307运转时,所述活动导轨304产生振动,以驱使活动导轨304内的拉铆钉100向进钉机构4的入口处传送。
上述结构中,在直线振动支架305和偏心轮307的作用下,可驱使活动导轨304上下振动,由于活动导轨304呈倾斜状,使得拉铆钉100在振动作用下向前滑动,进而实现了直线传输。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活动导轨304上设置接近开关、红外对管传感器等感应装置,用于监测竖直槽口302内是否有拉铆钉100。
实施例三
实际应用中,尽管利用振动盘等设备能够将拉铆钉100排列整齐后依次输送出,但是在拉钉枪的枪头部分,还是需要人工将拉铆钉的钉体装入枪头,再利用拉钉枪对拉铆钉施加吸力,直至完成拉铆。其中,由于装载拉铆钉的过程为手动操作,致使该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应用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上钉,进而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的上钉机构,结合图2、图7至图14所示,所述上钉机构5包括有上钉支架500,所述上钉支架500上固定有卡套501,所述卡套501用于套接拉钉枪2的枪头20,所述上钉支架500的外侧固定有上钉气缸502,所述上钉气缸502驱使一承载架503前后滑动,所述承载架503上设有上摆臂504和下摆臂505,所述上摆臂504的第一端与所述承载架503转动连接,所述上摆臂504的第二端固定有上夹头506,所述下摆臂505的第一端与所述承载架503转动连接,所述下摆臂505的第二端固定有下夹头507,所述承载架503上设有用于驱使上摆臂504和下摆臂505相互靠近的弹性件,所述上夹头506与下夹头507相对设置且二者均位于卡套501的前侧,所述上夹头506的底面与下夹头507的顶面相抵接,所述上夹头506的底面开设有上狭槽508,所述上夹头506的顶部固定有进钉管509,所述进钉管509用于输送钉帽102朝前的拉铆钉100,所述上狭槽508的长度大于拉铆钉100的长度,所述下夹头507的顶面开设有下狭槽510,所述下狭槽510与所述上狭槽508对齐,所述下狭槽510的后端开口延伸至下夹头507的后端边缘处,以令拉铆钉100的钉体101由所述下狭槽510的后端开口伸出,所述上钉支架500的前端形成有梭形头511,所述梭形头511的尖端部朝向上摆臂504与下摆臂505之间,当所述上钉气缸502驱使承载架503后退时,所述上夹头506与下夹头507夹持拉铆钉100,并将钉体101插入枪头20,当所述梭形头511插入上摆臂504与下摆臂505之间时,驱使所述上夹头506与下夹头507张开,以令上夹头506和下夹头507均与拉铆钉100分离,利用拉钉枪2施加的吸力将拉铆钉100吸紧于枪头20。
上述上钉机构中,拉铆钉100以钉帽102朝前、钉体101朝后的方向由进钉管509进入上狭槽508与下狭槽510之间,同时钉体101与枪头20对齐,当上钉气缸502驱使承载架503后退时,上夹头506与下夹头507先将钉体101插入枪头20,之后梭形头511将上摆臂504与下摆臂505分离,使得上夹头506与下夹头507张开,同时拉钉枪2施加的吸力将拉铆钉100吸紧于枪头20,当拉铆钉100的钉帽102插入预设孔位时,可通过加大拉钉枪2的吸力,使得钉帽102变形而完成铆接,当上钉气缸502驱使承载架503前进时,可令上摆臂504与下摆臂505靠拢,上夹头506与下夹头507抵接,直至下一拉铆钉100装入上钉机构5。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无需手动装载拉铆钉100,不仅省时省力、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更具自动化性能。
其中,驱使上摆臂504和下摆臂505相互靠近的弹性件,可以是扭簧、拉簧等弹簧部件。
为了稳定地驱使承载架503前进或者后退,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钉气缸502的外侧设有滑动承载块512,所述滑动承载块512与所述上钉气缸50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上钉气缸502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承载块512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架503与所述滑动承载块512固定连接。
为了限制两个摆臂的摆动行程,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架503的前端形成有凸出部513,所述上摆臂504和下摆臂505分设于所述凸出部513的上下两侧,所述上摆臂504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块514,所述下摆臂505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限位块515,当所述上摆臂504与下摆臂505张开时,所述第一限位块514和第二限位块515分别抵挡于所述凸出部513的上下两侧。
为了减少梭形头511与两个摆臂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摆臂504和下摆臂505上分别设有抵接滚轮516,所述梭形头511的尖端部朝向两个抵接滚轮516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夹头507的顶面开设有凹陷部517,所述上夹头506的底面凸出有定位部518,所述上夹头506的底面还开设有横向避空槽519,所述横向避空槽519位于所述定位部518的后端,所述定位部518上开设有U形凹口520,当所述上夹头506与下夹头507相互靠近时,所述定位部518插设于所述凹陷部517内,以令拉铆钉100的钉帽102夹设于U形凹口520与凹陷部517之间,同时钉帽102的肩部103卡设于所述横向避空槽519内。
上述结构中,当上钉气缸502驱使承载架503前进时,驱使上摆臂504与下摆臂505相互靠近,可在上夹头506与下夹头507未完全合拢的时候,向进钉管509注入一颗拉铆钉100,使得拉铆钉100滑入上狭槽508与下狭槽510之间,当上夹头506与下夹头507完全合拢时,钉帽102可夹设于U形凹口520内,同时,钉帽102的肩部103卡设于所述横向避空槽519内,从而将拉铆钉100限制于上钉机构5中,以防拉铆钉100掉落,当上钉气缸502驱使承载架503后退时,可保证钉体100准确地插入枪头20,进而提高了设备的执行精度和可靠性。
实际应用中,上夹头506的侧部可以安装用于监测拉铆钉100的感应装置,该感应装置可以是红外对管传感器或者接近开关等等器件。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进钉支架(400),所述进钉支架(400)上固定有进钉气缸(401)和多个立柱(402),多个立柱(402)的顶部通过一顶板(403)固定连接,所述顶板(403)与进钉支架(400)之间设有一主滑块(404),所述主滑块(404)与所述进钉支架(400)滑动连接,所述进钉气缸(401)的活塞杆与所述主滑块(404)固定连接,所述主滑块(404)的顶部设有从滑块(405)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从滑块(405)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主滑块(404)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主滑块(404)的侧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进钉凹槽(406),所述从滑块(405)的端部开设有卡口(407),所述卡口(407)的顶部边缘处用于承载钉帽(102),所述卡口(407)与所述进钉凹槽(406)对齐,且所述进钉凹槽(406)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卡口(407)的凹陷深度,所述顶板(403)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导向槽口(408)和L形槽口(409),所述导向槽口(408)和L形槽口(409)均贯穿于所述顶板(403)的上下两侧,所述L形槽口(409)的第一端延伸至顶板(403)的边缘而形成入钉口(410),且所述入钉口(410)与所述从滑块(405)的端部对齐,所述L形槽口(409)的第二端向所述进钉气缸(401)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口(408)和L形槽口(409)的第二端分别向顶板(403)的内侧倾斜预设角度,所述从滑块(40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导向滚轮(411),所述导向滚轮(411)位于所述导向槽口(408)内,所述进钉支架(400)上开设有出钉口(412),所述出钉口(412)位于进钉凹槽(406)的移动轨迹上,当所述进钉气缸(401)向所述主滑块(404)施加拉力时,所述导向滚轮(411)沿着导向槽口(408)滚动,并驱使从滑块(405)向内滑动,所述卡口(407)带动拉铆钉(100)向L形槽口(409)内移动,当所述进钉凹槽(406)与所述出钉口(412)对齐时,所述卡口(407)与进钉凹槽(406)分离,以令拉铆钉(100)依次经过进钉凹槽(406)和出钉口(412)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块(404)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从滑块(405)的容置槽(4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钉支架(400)上固定有一立板(414),所述立板(414)与所述出钉口(412)相邻设置,且所述立板(414)与所述主滑块(404)的侧部相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钉支架(400)的下方设有一翻转腔体(415),所述翻转腔体(415)内开设有Y形通道(416),所述Y形通道(416)的第一通道竖直设置,且该Y形通道(416)的第一通道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出钉口(412),所述Y形通道(416)的第二通道倾斜预设角度,所述翻转腔体(415)的侧部设有气压接口(417),所述气压接口(417)连通于所述Y形通道(416)的中间通道。
CN201820696358.6U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 Active CN208146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6358.6U CN208146849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6358.6U CN208146849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46849U true CN208146849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90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96358.6U Active CN208146849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46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7297B (zh) 一种自动拉钉机
CN106239147B (zh) 铁夹组装机的扭簧输送安装装置
CN208146850U (zh)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上钉机构
CN205096465U (zh) 一种冷镦机的顶出装置
CN206084361U (zh) 铁夹组装机的扭簧输送安装装置
CN104070496B (zh) 一种汽车底板的胶钉安装装置
CN208146849U (zh) 一种用于自动拉钉机的进钉机构
CN203751556U (zh) 金刚石工具焊接机刀头输送系统
CN204019028U (zh) 样车下车身手动夹紧定位钩销机构
CN204999280U (zh) 一种封边机辅助进料装置
CN208099233U (zh) 一种拉铆钉机枪头的夹头装置
CN206241638U (zh) 一种门把手自动钻孔、加钉、焊接加工设备
CN207013671U (zh) 推力式铆钉枪
CN209110968U (zh) 一种用于套装橡胶导管金属卡套的装置
CN214821000U (zh) 一种输液软管与接头的插装装置
CN203956847U (zh) 一种汽车底板的胶钉安装装置
CN209272797U (zh) U形管定位焊接夹具
CN210571730U (zh) 铆钉拉拔仪
CN208428197U (zh) 一种拔塞机构
CN209141547U (zh) 一种手提袋穿绳机用移袋驱动部件
CN207840005U (zh) 一种新型的牵引机钳口设备
CN204263065U (zh) 电动工具用多头螺丝批
CN217571728U (zh) 自动打螺丝装置
CN201179584Y (zh) 送线装置
CN111702484A (zh) 一种中扶手导向臂自动涂油装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