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33761U - 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 Google Patents

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33761U
CN208033761U CN201820229519.0U CN201820229519U CN208033761U CN 208033761 U CN208033761 U CN 208033761U CN 201820229519 U CN201820229519 U CN 201820229519U CN 208033761 U CN208033761 U CN 208033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machine
face milling
machine head
shell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95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境铭
谭国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JINGYI WANXI COPP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JINGYI WANXI COPP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JINGYI WANXI COPP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JINGYI WANXI COPP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295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33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33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33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铣面机头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以及壳体,输入轴和输出轴设于壳体中,输入轴的一端自壳体中伸出用于接入一旋转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自壳体中伸出用于连接一铣刀;输入轴驱动输出轴转动,壳体为一体式构件。铣面机包括动力装置以及铣面机头,动力装置驱动铣面机头公转,同时驱动输入轴自转。铣面机头及铣面机的一体式壳体没有分体式壳体的连接结构,整体力学性能趋于一致,无连接应力集中,无受力锐点。本实用新型的铣面机头及铣面机密封性能好,能够有效的防止铣面机头发生漏油、进水等情况,对铣刀的定位精度更高,优化铣面机头的工况,使得铣面机头的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生产铜管的生产厂家,通常采用水平连铸生产工艺生产铸锭,完成后的铸锭需要经过铜管铣面机将铸锭外表的氧化皮去掉,为后续的铜管拉拔、轧制成型做准备。
现有的铣面机的壳体通常采用分体式组装成型,分体结构的壳体易松动,壳体内易进水、漏油,同时松动的壳体还会影响铣刀的旋转位置精度,影响对铜管的铣面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铣面机头的密闭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铣面机头,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以及壳体,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自所述壳体中伸出用于接入一旋转的动力,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自所述壳体中伸出用于连接一铣刀;所述输入轴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所述壳体为一体式构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输入齿轮,所述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输入齿轮相啮合的输出齿轮。输入轴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输出轴一同转动,齿轮传动的动力传动稳定,传动效率高。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轴上在所述输入齿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轴承。输入轴上的输入齿轮是传动中的受力点,在输入齿轮的两侧设置第一支撑轴承,能够使得第一支撑轴承的受力分散,减轻第一支撑轴承的负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对应的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轴承的第一轴承位,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位为一刀同轴加工而成。通过一刀同轴加工两个第一轴承位,提高了第一支撑轴承的安装精度,增加了两个第一支撑轴承的同轴度,减少输入轴的跳动,提高了第一支撑轴承的使用寿命,确保输入齿轮的均匀受力。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上在所述输出齿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轴承。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是传动的受力点,在输出齿轮的两侧设置第二支撑轴承,能够使得第二支撑轴承的受力分散,减轻第二支撑轴承的负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对应的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轴承的第二轴承位,两个所述第二轴承位为一刀同轴加工而成。通过一刀同轴加工两个第二轴承位,提高了第二支撑轴承的安装精度,增加了两个第二支撑轴承的同轴度,减少输出轴的跳动,提高了第二支撑轴承的使用寿命,确保输出齿轮的均匀受力。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铣面机头还包括压盖和外压盖;所述压盖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限制所述输入轴的轴向移动,所述输入轴由所述压盖中伸出;所述外压盖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限制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移动,所述输出轴由所述外压盖中输出。加设压盖和外压盖将壳体的端面封闭,仅容许输入轴和输出轴穿出。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压盖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有油封。输出轴的伸出端上连接有铣刀,铣刀在工作时,周围存在着大量的冷却液,通过加设油封能够有效的防止冷却液流入到铣面机头中,对铣面机头中的齿轮等构件形成保护。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延伸:本申请还提供铣面机,包括动力装置以及上述的铣面机头,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铣面机头公转,同时驱动所述输入轴自转。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行星轮系以及电机,所述铣面机头通过所述输入轴连接在所述行星轮系的行星轮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行星轮系的行星架转动。通过采用行星轮系使得铣面机可以通过一个电机作为动力源同时驱动多个铣面机头公转,和驱动铣面机头上的刀头自转,从而对圆管形成全面的圆周铣削加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铣面机头及铣面机的壳体为一体式构件,可以通过铸造或焊接加工而成,输出轴仅一端自壳体中伸出与铣刀连接,输入轴仅一端伸出与动力源连接,即壳体上除了设有两个孔以外的部位均封闭,壳体的密封性更好。同时一体式壳体没有分体式壳体的连接结构,整体力学性能趋于一致,无连接应力集中,无受力锐点。本实用新型的铣面机头及铣面机密封性能好,能够有效的防止铣面机头发生漏油、进水等情况,对铣刀的定位精度更高,优化铣面机头的工况,使得铣面机头的使用寿命更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铣面机头的轴测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铣面机头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铣面机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铣面机头的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铣面机头的铣刀的可拆卸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铣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铣面机;10-铣面机头;101-输入轴;1011-输入齿轮;102-输出轴;1021-输出齿轮;103-壳体;1031-第一轴承位;1032-第二轴承位;104-第一支撑轴承;105-第二支撑轴承;106-压盖;107-外压盖;108-油封;109-连接件;110-铣刀;1101-刀头;1102-刀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实用新型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铣面机头10的轴测图,图2示出了铣面机头10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铣面机头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铣面机头10,包括输入轴101、输出轴102以及壳体103。输入轴101和输出轴102设于壳体103中,输入轴101的一端自壳体103中伸出用于接入一旋转的动力,输出轴102的一端自壳体103中伸出用于连接一铣刀110。输入轴101驱动输出轴102转动,壳体103为一体式构件。
一体式的壳体103可以通过铸造或焊接加工而成,壳体103的密封性更好,能够有效的防止漏油和进水,同时一体式壳体103没有分体式壳体103的连接结构,整体力学性能趋于一致,无连接应力集中,无受力锐点。
旋转动力源带动输入轴101转动,输入轴101带动输出轴102转动,输出轴102通过带动铣刀110转动从而对铜管的表面进行铣削,铣去表面的氧化层,从而利于后续的铜管轧制、拉拔加工。为增加铣面机头10的密闭性,输出轴102仅一端自壳体103中伸出与铣刀110连接,输入轴101仅一端伸出与动力源连接,即壳体103上除了设有两个孔以外的部位均封闭。
输入轴101上设有输入齿轮1011,输出轴102上设有与输入齿轮1011相啮合的输出齿轮1021。输入轴101和输出轴102均为轴体,输入轴101在转动时带动输入齿轮1011一同转动,输入齿轮1011在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输出齿轮1021一同转动,输出齿轮1021带动输出轴102转动,从而达到输入轴101带动输出轴102转动的目的。输入轴101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输出轴102一同转动,齿轮传动的动力传动稳定,传动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输入齿轮1011的齿径小于输出齿轮1021的齿径,输入轴101和输出轴102之间组成了一级齿轮减速器,传动到输出轴102的上转速降低,转矩提高了。输入轴101可以为与输入齿轮1011一体的齿轮轴,也可以为与输入齿轮1011通过键连接的轴,输出轴102可以为与输出齿轮1021为一体的齿轮轴,也可以为与示出齿轮通过键连接的轴。
输入齿轮1011和输出齿轮1021可以为斜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轮齿之间的啮合过程是一种过度的过程,轮齿上的受力也是逐渐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适用于高速,重载情况;重合度的增大使齿轮的承载能力提高,从而延长了齿轮的寿命,斜齿轮的啮合时间长、接触面积大,使应力减小、传动平稳,增加了其经济性。
输入轴101在输入齿轮101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轴承104。输入轴101上的输入齿轮1011是传动中的受力点,在输入齿轮1011的两侧设置第一支撑轴承104,能够使得第一支撑轴承104的受力分散,减轻第一支撑轴承104的负荷。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支撑轴承104同轴但是支撑轴径并不同。远离输入轴101的伸出端的第一支撑轴承104的直径小,通过卡环进行固定,从而限定了第一支撑轴承104的轴向移动。靠近输入轴101的伸出端的第一支撑轴承104的直径较大。壳体103上还设有压盖106,压盖106为环形的盖状,压盖106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103上。压盖106连接在壳体103上将第一支撑轴承104的轴向移动固定,从而将输入轴101的轴向移动固定,输入轴101由压盖106中伸出。从而完成输入轴101的安装,输入轴101固定在壳体103上,一端露出,仅具有沿轴转动的自由度。
设有输入轴101的壳体103的外形有一段呈圆柱状,在铣面机头10安装在铣面机1上时,圆柱端嵌入于铣面机1中,输入轴101的露出端伸入于铣面机1中与旋转动力源连接。
图5示出了铣面机头10的壳体10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壳体103上对应的设有两个用于安装第一支撑轴承104的第一轴承位1031,两个第一轴承位1031为一刀同轴加工而成。通过一刀同轴加工两个第一轴承位1031,提高了第一支撑轴承104的安装精度,增加了两个第一支撑轴承104的同轴度,减少输入轴101的跳动,提高了第一支撑轴承104的使用寿命,确保输入齿轮1011的均匀受力,减少输入齿轮1011的磨损。
输出轴102上在输出齿轮102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轴承105。输出轴102上的输出齿轮1021是传动的受力点,在输出齿轮1021的两侧设置第二支撑轴承105,能够使得第二支撑轴承105的受力分散,减轻第二支撑轴承105的负荷。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支撑轴承105同轴但是支撑轴径并不同。远离输出轴102的伸出端的第二支撑轴承105的直径小,通过壳体103上的第二轴承位1032以及输出轴102上的轴肩进行限位,限定了第二支撑轴承105的轴向移动。靠近输出轴102的伸出端的第二支撑轴承105的直径较大。壳体103上还设有外压盖107,外压盖107为环形的盖状,外压盖107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壳体103上。外压盖107连接在壳体103上将第二支撑轴承105的轴向移动固定,从而将输出轴102的轴向移动固定,输出轴102由外压盖107中伸出。从而完成输出轴102的安装,输出轴102固定在壳体103上,一端露出,仅具有沿轴转动的自由度。
壳体103上对应的设有两个用于安装第二支撑轴承105的第二轴承位1032,两个第二轴承位1032为一刀同轴加工而成。通过一刀同轴加工两个第二轴承位1032,提高了第二支撑轴承105的安装精度,增加了两个第二支撑轴承105的同轴度,减少输出轴102的跳动,提高了第二支撑轴承105的使用寿命,确保输出齿轮1021的均匀受力,减少输出齿轮1021的磨损。
外压盖107与所述输出轴102之间设有油封108,确切的讲,外压盖107与铣刀110的刀架1102(下文提到)之间设有油封108。油封108(oil seal)是一般密封件的习惯称谓,简单地说就是润滑油的密封。它是用来封油脂(油是传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液体物质,也泛指一般的液体物质之意)的机械元件,它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输出轴102的伸出端上连接有铣刀110,铣刀110在工作时,周围存在着大量的冷却液、润滑油,通过加设油封108能够有效的防止冷却液、润滑油流入到铣面机头10中,对铣面机头10中的齿轮等构件造成损害。
图6示出了铣面机头10的铣刀110的可拆卸结构示意图。
铣面机头10还包括连接件109以及铣刀110。输出轴102设于壳体103中,且输出轴102的一端自壳体103中伸出用于与铣刀110连接。铣刀110通过连接件109与输出轴102形成可拆卸连接,连接件109的装拆在壳体103之外。
输出轴102通过带动铣刀110转动从而对铜管的表面进行铣削,铣去表面的氧化层,从而利于后续的铜管轧制、拉拔加工。铣刀110由于高强度的工作,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一定的磨损,需要及时的对铣刀110进行更换,通过连接件109使得铣刀110与输出轴102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且连接件109设于壳体103之外,在装拆铣刀110时,无需将壳体103拆卸,在壳体103外部即可实现对铣刀110的装拆。
铣刀110包括刀头1101和刀架1102,刀头1101与刀架1102连接,刀架1102通过连接件109与输出轴102连接。刀头1101为铣削部件,刀头1101的周向为刀面,通过圆周运动实现刀头1101的周向铣削。
刀头1101呈法兰盘状,刀架1102对应的设有法兰盘,通过法兰盘结构使得刀头1101和刀架110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刀头1101与所述刀架110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刀头1101与刀架1102分体,单体部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当刀头1101损坏时能够单独对刀头1101进行更换。
刀架1102为连接部件,通过刀架1102将刀头1101固定在输出轴102上。连接件109为螺栓,输出轴102的端面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刀架1102上设有横截面大于螺栓的栓部小于螺栓的头部的通孔。螺栓的栓部穿过刀架1102上的孔后拧入到输出轴102的螺纹孔中,拧入到螺栓的端部与刀架1102的端面抵接,从而将刀架1102的位置固定,且连接件109在刀架1102的端面露出,可以自壳体103的外部直接将刀架1102和刀头1101拆卸。
连接件109与所述刀架1102之间设有密封圈。铣刀110在工作时,周围存在着大量的冷却液、润滑油,通过在连接件109与刀架1102之间加设密封圈,密封圈在连接件109与刀架1102之间受到挤压,产生变形,伴随产生了一个弹性回复力,弹性回复力将连接件109与刀架1102之间的间隙填充并胀紧,从而实现连接件109与刀架1102之间的柱面密封。通过加设密封圈能够有效的防止冷却液、润滑油流入到铣面机头10中,对铣面机头10中的构件形成保护。
为进一步防止刀架1102与输出轴102之间发生相互转动,刀架1102和输出轴102通过花键连接。输出轴102上设有外花键,刀架1102上对应的设有内花键。花键联接受力较为均匀,接触面积较大,因而可承受较大的载荷,轴上零件与轴的对中性好,这对高速及精密机器很重要。
实施例2
图7示出了铣面机1的结构示意图。
铣面机1,包括动力装置以及实施例1中的铣面机头10,动力装置驱动铣面机头10公转,同时驱动输入轴101自转。通过铣面机头10的公转使得铣刀110能够对管体进行圆周的轴向铣削,通过铣刀110的自转能够对管体实现铣削的吃刀量进给。
动力装置包括行星轮系以及电机,铣面机头10通过输入轴101连接在行星轮系的行星轮上,电机驱动行星轮系的行星架转动。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星形轮,本实施例中,铣面机1包括三个铣面机头10,三个铣面机头10的输入轴101上各设有一个行星轮,三个行星轮同时与太阳轮啮合,行星架驱动三个行星轮在太阳轮上转动,行星轮在太阳轮上公转时,同时做自转运动,对圆管形成全面的圆周铣削加工。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铣面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以及壳体,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自所述壳体中伸出用于接入一旋转的动力,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自所述壳体中伸出用于连接一铣刀;
所述输入轴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所述壳体为一体式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面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输入齿轮,所述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输入齿轮相啮合的输出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面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上在所述输入齿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面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的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轴承的第一轴承位,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位为一刀同轴加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面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在所述输出齿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铣面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的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轴承的第二轴承位,两个所述第二轴承位为一刀同轴加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铣面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铣面机头还包括压盖和外压盖;
所述压盖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限制所述输入轴的轴向移动,所述输入轴由所述压盖中伸出;
所述外压盖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限制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移动,所述输出轴由所述外压盖中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铣面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盖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有油封。
9.铣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铣面机头,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铣面机头公转,同时驱动所述输入轴自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铣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行星轮系以及电机,所述铣面机头通过所述输入轴连接在所述行星轮系的行星轮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行星轮系的行星架转动。
CN201820229519.0U 2018-02-07 2018-02-07 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Active CN208033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9519.0U CN208033761U (zh) 2018-02-07 2018-02-07 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9519.0U CN208033761U (zh) 2018-02-07 2018-02-07 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33761U true CN208033761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52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9519.0U Active CN208033761U (zh) 2018-02-07 2018-02-07 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337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0408A (zh) * 2023-08-30 2023-09-29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长尺寸金属盘管管坯表面修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0408A (zh) * 2023-08-30 2023-09-29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长尺寸金属盘管管坯表面修削装置
CN116810408B (zh) * 2023-08-30 2023-12-01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长尺寸金属盘管管坯表面修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33761U (zh) 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TW201638493A (zh) 行星齒輪減速機
CN106763527A (zh) 两级行星减速机
JP5844629B2 (ja) ギヤモータ
CN208033742U (zh) 带有快换铣刀的铣面机头及铣面机
CN211737965U (zh) 一种食品机械的行星减速机
CN108479670B (zh) 一种高效混料搅拌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10873153A (zh) 一种减速装置
CN203239885U (zh) 一种挤塑机用的齿轮箱
CN211599417U (zh) 一种空气循环专用行星减速机
CN214661776U (zh) 同轴圆锥齿轮减速机
CN201496488U (zh) 硬齿面全密封行星节能减速机
CN209557592U (zh) 一种汽车及其轮边行星减速机构
CN210661298U (zh) 一种平行异向双输出齿轮箱
CN206409577U (zh) 两级行星减速机
CN209919921U (zh) 一种内转子电机驱动一体化关节
CN203926624U (zh) 减速机以及搅拌机械
JPH07298547A (ja) 変速機と電動機の結合構造
WO2019140737A1 (zh) 销轴式单摆线减速器
CN220646193U (zh) 非对称式齿轮泵
CN201334593Y (zh) 旋梭轴
CN203009705U (zh) 电机驱动桥用主减速器总成
CN215720563U (zh) 一种医用减速器
CN218598740U (zh) 一种电动机减速机构
CN216200190U (zh) 一种多级圆柱齿轮减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