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8425U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8425U
CN216618425U CN202122899119.5U CN202122899119U CN216618425U CN 216618425 U CN216618425 U CN 216618425U CN 202122899119 U CN202122899119 U CN 202122899119U CN 216618425 U CN216618425 U CN 216618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ner gear
planetary gear
input shaft
powe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991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三巴
牛婷
闫志勇
尤永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Ruishi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Ruishi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Ruishi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Ruishi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991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8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8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8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在转速倍数递减的情况下,设备体积大大缩小,而输出扭矩却倍增;小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位于壳体内的端部,第一内齿圈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同时与小齿轮和第一内齿圈啮合,第一内齿圈外侧一体成型且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套筒,第二内齿圈套装在动力输入轴远离小齿轮的一端,且第二内齿圈位于壳体内,行星齿轮架通过连接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上,且行星齿轮架也位于壳体内,位于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端部之间留有间隙,行星齿轮架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圈,套筒和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轴,第二行星齿轮能与第二内齿圈相啮合,第三行星齿轮与星齿轮架上的内齿圈啮合。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属于牵引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牵引机为了获得更大的扭矩,一般采用大型的减速机,也有通过大型的电动机等动力源设备实现,二者有个共同点就是设备体积过大,要想获得倍数级的扭矩增量,体积会随之增大很多,在对空间有严格要求的场合,这类方案受到严重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在转速倍数递减的情况下,设备体积大大缩小,而输出扭矩却倍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包括壳体、动力输入轴、小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行星齿轮架和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一端从壳体的一侧伸入到壳体内,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外侧,用于与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小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位于壳体内的端部,所述第一内齿圈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位于小齿轮和第一内齿圈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同时与小齿轮和第一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内齿圈外侧一体成型且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套筒,所述第二内齿圈套装在动力输入轴远离小齿轮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内齿圈位于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架通过连接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上,且所述行星齿轮架也位于壳体内,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从壳体的另一侧伸入到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架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位于壳体内的端部,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外侧,用于与负载动力连接,位于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行星齿轮架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圈,所述套筒和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套筒设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分别设置在连接轴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能与第二内齿圈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与星齿轮架上的内齿圈啮合。
所述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上,所述限位套管的另一端设置多个圆形的限位卡槽,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匹配的落在限位卡槽内,通过所述限位卡槽使得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只能自转而不会公转。
所述第二内齿圈通过固定环固定在壳体内,不发生转动。
所述连接轴两端的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公转角速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定不同传动齿轮间的传动比,实现扭矩的倍数级放大,第二内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的设置,使得在负载增大的同时运行更平稳,并起到“飞轮”的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衔接紧凑,因而大大缩小了减速机的体积,提高了其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动力输入轴、3为小齿轮、4为第一行星齿轮、5为第一内齿圈、6为第二行星齿轮、7为第二内齿圈、8为第三行星齿轮、9为行星齿轮架、10为动力输出轴、11为套筒、12为内齿圈、13为连接轴、14为限位套管、15为限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包括壳体1、动力输入轴2、小齿轮3、第一行星齿轮4、第一内齿圈5、第二行星齿轮6、第二内齿圈7、第三行星齿轮8、行星齿轮架9和动力输出轴10,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从壳体的一侧伸入到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侧,用于与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小齿轮3安装在动力输入轴2位于壳体1内的端部,所述第一内齿圈5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输入轴2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位于小齿轮3和第一内齿圈5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同时与小齿轮3和第一内齿圈5啮合,所述第一内齿圈5外侧一体成型且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套筒11,所述第二内齿圈7套装在动力输入轴2远离小齿轮3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内齿圈7位于壳体1内,所述行星齿轮架9通过连接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10上,且所述行星齿轮架9也位于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出轴10的一端从壳体1的另一侧伸入到壳体1内,所述行星齿轮架9安装在动力输出轴10位于壳体1内的端部,所述动力输出轴10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侧,用于与负载动力连接,位于壳体1内的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输出轴10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行星齿轮架9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圈12,所述套筒11和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贯穿套筒11设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分别设置在连接轴13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能与第二内齿圈7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8与星齿轮架9上的内齿圈12啮合。
所述动力输入轴2上设置有限位套管14,所述限位套管14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上,所述限位套管14的另一端设置多个圆形的限位卡槽15,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匹配的落在限位卡槽15内,通过所述限位卡槽15使得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只能自转而不会公转。
所述第二内齿圈7通过固定环固定在壳体1内,不发生转动。
所述连接轴13两端的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公转角速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动力源带动动力输入轴2转动,固定在动力输入轴2上的小齿轮3与动力输入轴2同步转动,由于第一行星齿轮4受限只能自转而不会公转,与第一行星齿轮4啮合的第一内齿圈5随第一行星齿轮4的自转而转动,第一内齿圈5上一体成型的套筒11随第一内齿圈5同步转动,并带动连接轴13及连接轴13两端的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随第一内齿圈5同步转动,第三行星齿轮8沿行星齿轮架9的内齿圈12转动带动行星齿轮架9转动,行星齿轮架9通过键槽连接带动动力输出轴10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定不同传动齿轮间的传动比,实现扭矩的倍数级放大,第二内齿圈7和第二行星齿轮6的设置,使得在负载增大的同时运行更平稳,并起到“飞轮”的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衔接紧凑,因而大大缩小了减速机的体积,提高了其应用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动力输入轴(2)、小齿轮(3)、第一行星齿轮(4)、第一内齿圈(5)、第二行星齿轮(6)、第二内齿圈(7)、第三行星齿轮(8)、行星齿轮架(9)和动力输出轴(10),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从壳体的一侧伸入到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侧,用于与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小齿轮(3)安装在动力输入轴(2)位于壳体(1)内的端部,所述第一内齿圈(5)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输入轴(2)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位于小齿轮(3)和第一内齿圈(5)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同时与小齿轮(3)和第一内齿圈(5)啮合,所述第一内齿圈(5)外侧一体成型且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套筒(11),所述第二内齿圈(7)套装在动力输入轴(2)远离小齿轮(3)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内齿圈(7)位于壳体(1)内,所述行星齿轮架(9)通过连接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10)上,且所述行星齿轮架(9)也位于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出轴(10)的一端从壳体(1)的另一侧伸入到壳体(1)内,所述行星齿轮架(9)安装在动力输出轴(10)位于壳体(1)内的端部,所述动力输出轴(10)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侧,用于与负载动力连接,位于壳体(1)内的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输出轴(10)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行星齿轮架(9)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圈(12),所述套筒(11)和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贯穿套筒(11)设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分别设置在连接轴(13)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能与第二内齿圈(7)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8)与星齿轮架(9)上的内齿圈(1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2)上设置有限位套管(14),所述限位套管(14)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上,所述限位套管(14)的另一端设置多个圆形的限位卡槽(15),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匹配的落在限位卡槽(15)内,通过所述限位卡槽(15)使得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只能自转而不会公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齿圈(7)通过固定环固定在壳体(1)内,不发生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3)两端的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公转角速度相同。
CN202122899119.5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Active CN216618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9119.5U CN216618425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9119.5U CN216618425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8425U true CN216618425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99119.5U Active CN216618425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8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9280B (zh) 并联式多级行星齿轮减速传动机构
CN208890556U (zh) 二次空心轴传动功能电机
CN109723799B (zh) 一种复合谐波减速器
CN21661842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CN220016021U (zh) 一种踏板电机减速装置
CN114233817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CN201348024Y (zh) 一种复合式少差齿减速机
CN114425786B (zh) 一种自重构空间细胞机器人的能力聚集传动装置
CN112895880B (zh) 双电机后驱车辆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14743073U (zh) 一种前轮双驱叉车用轮边减速机构
CN210623487U (zh) 一种双轴同心反转减速装置
CN106641109A (zh) 一种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
CN111853169A (zh) 一种紧凑型减速机
CN206036141U (zh) 一种一输入两输出同轴行星齿轮式增氧机变速箱
CN213585459U (zh) 一种比例差减速电机
CN221033891U (zh) 一种具有手摇功能的行星减速机
CN218598740U (zh) 一种电动机减速机构
CN204739185U (zh) 一种液压传动装置
CN216478713U (zh) 一种偏心轴行星减速机
CN217301457U (zh) 一种新型直角轮毂减速机
CN219678262U (zh) 带齿轮箱的直流无刷电机
CN216886227U (zh) 一种两挡同轴电驱系统及车辆
CN219345400U (zh) 一种带有蜗轮蜗杆及行星减速机的新型驱动装置
CN211525442U (zh) 一种新型行星减速机机构
CN218197918U (zh) 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