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7918U - 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97918U
CN218197918U CN202221642680.3U CN202221642680U CN218197918U CN 218197918 U CN218197918 U CN 218197918U CN 202221642680 U CN202221642680 U CN 202221642680U CN 218197918 U CN218197918 U CN 218197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rotor
dual
clutch
mo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26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根
杨慧超
毕意忠
张希所
姚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26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97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97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97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属于纯电动车动力驱动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在同一电机壳体内,两者转子通过狗齿离合器及超越离合器安装,两者可以独立运转和固定,也可以啮合。电机EM1和电机EM2分别作为动力输入源作用于主传动轴,因为有不同的扭矩输出,可以满足主机厂不同的驾驶场合。实现了两电机高度集成化的应用,也可以和减速器深度集成。总重量减轻,体积减小,方便前后驱布置。结构简单,且能实现按需扭矩要求,满足了车辆驱动要求。特别是超越离合器和狗齿离合器的高度集成,保证了系统高效,体积紧凑,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纯电动车动力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面对国内纯电汽车的迅猛推广普及以及油耗和排放法规的日益加严,急需对传统的纯电车变速器进行改良使之动力性、高效率、舒适性提高。现使用电机均为一转子电机,在低速大扭矩及高速巡航时,电机性能受限或限功率,为了充分发挥电机性能,于是提出了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低速大扭矩及高速巡航时,电机性能受限或限功率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电机EM1、狗齿离合器、第二电机EM2、主传动轴和超越离合器;
第一电机EM1和第二电机EM2置于同一壳体内,第一电机EM1内的第一电机 EM1转子设置在主传动轴上与超越离合器外圈固连,第二电机EM2的第二电机EM2 转子设置在主传动轴上与超越离合器内圈固连,狗齿离合器的外圈与第一电机 EM1转子固接,内圈与第二电机EM2转子固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EM1的转子轴和第二电机EM2的转子轴通过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共同支撑在主传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主传动轴与减速器相连,通过减速器上的传动轴输出到车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EM1转子通过轴承设置在主传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电机EM2与主传动轴通过花键固联。
优选地,所述轴承包括球轴承、滚针轴承和多列式轴承。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EM2与主传动轴通过花键固联。
优选地,电机EM1和电机EM2分别由两个MCU控制或双控MCU控制。
优选地,所述狗齿离合器的离合动作由传动结构外部的油泵供油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纯电车新型电机传动结构,其包括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在同一电机壳体内,两者转子通过狗齿离合器及超越离合器安装,两者可以独立运转和固定,也可以啮合。电机EM1和电机EM2分别作为动力输入源作用于主传动轴,因为有不同的扭矩输出,可以满足主机厂不同的驾驶场合。在扭矩需求大的时刻,两电机同时驱动主驱动轴从而驱动车辆。在扭矩需求小的时刻,可以仅有电机EM1驱动车辆。实现了两电机高度集成化的应用,也可以和减速器深度集成,且总重量减轻,体积减小,方便前后驱布置。结构简单,且能实现按需扭矩要求,满足了车辆驱动要求。特别是超越离合器和狗齿离合器的高度集成,保证了系统高效,体积紧凑,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地,电机EM1空套在主传动轴上,有利于减小损耗,不做无用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图。
其中:1-第一支撑轴承;2-第一电机EM1转子;3-狗齿离合器;4-第二电机EM2转子;5-第二支撑轴承;6-主传动轴;7-减速器;8-传动轴;9-超越离合器;10-内置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电机EM1、狗齿离合器 3、第二电机EM2、主传动轴6和超越离合器9;
第一电机EM1和第二电机EM2置于同一壳体内,第一电机EM1内的第一电机EM1转子2设置在主传动轴6上与超越离合器9外圈固连,第二电机EM2的第二电机EM2转子4设置在主传动轴6上与超越离合器9内圈固连,狗齿离合器3的外圈与第一电机EM1转子2固接,内圈与第二电机EM2转子4固接。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包括两个电机:第一电子EM1和第二电机EM2,第一电子EM1和第二电机EM2的电机功率按需设计,第一电子EM1和第二电机EM2置于同一壳体(干腔)内,第一电子EM1和第二电机EM2分别由两个MCU控制或双控MCU控制,第一电子EM1的第一电机EM1转子 2的内圈安装有内置轴承,空套在主传动轴6上。第一电机EM1转子2与超越离合器9外圈固连,超越离合器9是外圈带动内圈的结构;第二电机EM2与主传动轴6通过主动轴上的花键固联,第二电机EM2转子4与超越离合器9内圈固联。狗齿离合器3的外圈与第一电机EM1转子2固联,狗齿离合器3的内圈套在第二电机EM2端部伸出的结构上。狗齿离合器3的离合动作由外部油泵供油使动。第一电机EM1的转子轴和第二电机EM2的转子轴通过第一支撑轴承1和第二支撑轴承5共同支撑。因转子油冷,各轴承均有油润滑。主传动轴6通过减速结构输出到车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结构包括减速器7及传动轴8,电机端传递到减速器7,减速器7再传递到传动轴8,传动轴8再传递到车轮。
进一步地,狗齿离合器3外圈安装或者焊接在第一电机EM1上,狗齿离合器 3内圈安装在第二电机EM2的转子轴上,两者有相对距离,轴向移动可由内部液压系统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10可以是球轴承、滚针轴承或多列式轴承。
本实用新型各功能实现步骤如下:
单电机驱动功能:
第二电机EM2使能,动力经第二电机EM2转子4传递给减速器7,减速器 7将扭矩再传递给车轮。
第二电机EM2不使能,第一电机EM1使能,第一电机EM1通过超越离合器9将扭矩传递给第二电机EM2,因超越离合器9为外圈带动内圈的结构,只要外圈转速大于内圈转速即可以带动,此时第二电机EM1带动第二电机EM2转子 4向外输出扭矩。
双电机驱动功能:
1)第一电机EM1使能,第二电机EM2使能,狗齿离合器3啮合,第一电机EM1与第二电机EM2共同驱动主传动轴6。
2)第二电机EM2先使动,第一电机EM1后来根据扭矩/转速需求使动,待
第一电机EM1转速超过第二电机EM2,第一电机EM1则会和第二电机EM2同时转动,此时狗齿离合器3啮合,两电机共同驱动主传动轴6。
电机倒转:
第二电机EM2反转即可。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EM1、狗齿离合器(3)、第二电机EM2、主传动轴(6)和超越离合器(9);
第一电机EM1和第二电机EM2置于同一壳体内,第一电机EM1内的第一电机EM1转子(2)设置在主传动轴(6)上与超越离合器(9)外圈固连,第二电机EM2的第二电机EM2转子(4)设置在主传动轴(6)上与超越离合器(9)内圈固连,狗齿离合器(3)的外圈与第一电机EM1转子(2)固接,内圈与第二电机EM2转子(4)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EM1的转子轴和第二电机EM2的转子轴通过第一支撑轴承(1)和第二支撑轴承(5)共同支撑在主传动轴(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6)与减速器(7)相连,通过减速器(7)上的传动轴(8)输出到车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EM1转子(2)通过轴承(10)设置在主传动轴(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0)包括球轴承、滚针轴承和多列式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EM2与主传动轴(6)通过花键固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EM1和电机EM2分别由两个MCU控制或双控MCU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狗齿离合器(3)的离合动作由传动结构外部的油泵供油驱动。
CN202221642680.3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Active CN218197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2680.3U CN218197918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2680.3U CN218197918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97918U true CN218197918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7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2680.3U Active CN218197918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97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1348B2 (en) Transmission and power system for use in hybrid vehicle
WO2020010869A1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
CN108909433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
CN103978882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CN218197918U (zh) 一种双电机传动结构
CN211390939U (zh) 一种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CN110962573B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0758083A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734599U (zh) 一种两挡电驱系统及汽车
CN113479059B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15204408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同轴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0680391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多个驱动装置耦合结构
CN209904515U (zh)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07353988U (zh) 一种摩托车高速电机
CN111016620A (zh) 一种具有高速自脱功能的混动变速器
CN201263108Y (zh) 汽车发动机用起动电机
CN216886227U (zh) 一种两挡同轴电驱系统及车辆
CN110758082A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耦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1950722U (zh) 一种起动机节能型行星减速总成装置
CN211809035U (zh) 一种具有高速自脱功能的混动变速器
CN209813714U (zh) 一种单电机插电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CN217944892U (zh) 混合动力取力装置、混合动力系统及作业机械
CN217048275U (zh) 用于新能源车的无级变速系统和新能源车
CN110962574A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16580093U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