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6577U - 一种千斤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千斤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6577U
CN207986577U CN201721485126.8U CN201721485126U CN207986577U CN 207986577 U CN207986577 U CN 207986577U CN 201721485126 U CN201721485126 U CN 201721485126U CN 207986577 U CN207986577 U CN 207986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ticulated
supporting rod
support bar
lea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851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NYUA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UNYU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UNYUA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UNYU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851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6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6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65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千斤顶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设置于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的丝杆(4),第二支架(2)的一端铰接于底座(3),第一支架(1)的一端铰接于顶头(7),丝杆(4)具有第一螺纹区(4a)及第二螺纹区(4b),第一螺纹区(4a)具有第一螺纹方向,第二螺纹区(4b)具有第二螺纹方向,第一螺纹方向和第二螺纹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丝杆上设置具有不同螺纹方向的,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移动方向相反,以确保千斤顶升降过程中重心不变。

Description

一种千斤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由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异常例如更换轮胎,因此,汽车一般会配置随车千斤顶。当需要更换轮胎时,使用千斤顶将汽车抬高,使得待更换的轮胎离开地面,进而便于拆除以更换备用轮胎。
目前,市场现有的千斤顶有手动式、气动式和液压泵式三种液压千斤顶,其中,手动式因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而被广泛使用于家用小型汽车上。手动式千斤顶常见的有,人字型千斤顶和剪式千斤顶,剪式千斤顶因具有较佳的支撑稳定性而被广泛使用。剪式千斤顶的丝杆套设于具有螺纹的固定件中,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枢接固定件,当丝杆沿着螺纹转动时,固定件带动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同时朝向相同的方向沿着丝杆移动,进而升起或者降低千斤顶的高度。位于重心两侧的支架同时朝向相同的方向沿着丝杆移动,造成千斤顶的重心改变,存在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千斤顶结构,提高千斤顶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千斤顶结构,在千斤顶升高或者降低过程中,位于重心两侧的支架结构沿着丝杆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确保千斤顶的重心不变,进而提高千斤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千斤顶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设置于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的丝杆(4),第二支架(2)的一端铰接于底座(3),第一支架(1)的一端铰接于顶头(7),丝杆(4)具有第一螺纹区(4a)及第二螺纹区(4b),第一螺纹区(4a)具有第一螺纹方向,第二螺纹区(4b)具有第二螺纹方向,第一螺纹方向和第二螺纹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对固定件(5),固定件(5)具有螺纹孔,丝杆(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套设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一,第二端套设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另一。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具有第一支撑杆(1a)与第二支撑杆(1b),第二支架(2)具有第三支撑杆(2a)及第四支撑杆(2b),其中,第一支撑杆(1a) 的一端通过第一枢接部(8a)枢接于第三支撑杆(2a),第一支撑杆(1a)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枢接部(8f)枢接于顶头(7);第二支撑杆(1b)的一端通过第二枢接部(8b) 枢接于第四支撑杆(2b),第二支撑杆(1b)的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枢接部(8e)枢接于顶头(7);第三支撑杆(2a)的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枢接部(8c)枢接于底座 (3);第四支撑杆(2b)的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枢接部(8d)枢接于底座(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a)的一端及第三支撑杆(2a)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一,且第二支撑杆(1b)的一端及第四支撑杆(2b) 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另一。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摇杆连接部(6),摇杆连接部设置于丝杆(4) 的第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组合成棱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丝杆上设置具有不同螺纹方向的,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移动方向相反,以确保千斤顶升降过程中重心不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丝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有更清楚及更准确的理解,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的是,说明书附图示出的比例并非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的比例,其仅为示意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千斤顶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设置于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的丝杆4,第二支架2的一端铰接于底座3,第一支架1的一端铰接于顶头7,丝杆4具有第一螺纹区4a及第二螺纹区4b,第一螺纹区4a具有第一螺纹方向,第二螺纹区4b具有第二螺纹方向,第一螺纹方向和第二螺纹方向相反。
千斤顶还包括一对固定件5,固定件5具有螺纹孔,丝杆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套设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一,第二端套设于一对固定件5 其中之另一。
继续参照图1,第一支架1具有第一支撑杆1a与第二支撑杆1b,第二支架 2具有第三支撑杆2a及第四支撑杆2b,其中,第一支撑杆1a的一端通过第一枢接部8a枢接于第三支撑杆2a,第一支撑杆1a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枢接部8f 枢接于顶头7;第二支撑杆1b的一端通过第二枢接部8b枢接于第四支撑杆2b,第二支撑杆1b的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枢接部8e枢接于顶头7;第三支撑杆 2a的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枢接部8c枢接于底座3;第四支撑杆2b的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枢接部8d枢接于底座3。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8a至第六枢接部8f例如是自顶头7、底座3、固定件5上延伸出的转轴或者内凹形成转轴孔,第一支撑杆1a至第四支撑杆2b上分别设有与转轴对应的转轴孔或者与转轴孔对应的转轴。
此外,第一支撑杆1a的一端及第三支撑杆2a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一对固定件 5其中之一,且第二支撑杆1b的一端及第四支撑杆2b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另一。
如图1所示,千斤顶结构例如还包括摇杆连接部6,摇杆连接部设置于丝杆 4的第一端。丝杆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摇杆连接部6,即,当摇杆(未图示) 的卡钩部卡合于摇杆连接部6的结合孔中,转动摇杆使得摇杆连接部6带动丝杆4转动。由于第一螺纹区4a的第一螺纹方向与第二螺纹区4b的第二螺纹方向相反,因此,丝杆4的第一螺纹区4a沿着设置于第一端的固定件5的螺纹孔转动时,使得第一支撑杆1a和第三支撑杆2a朝向第一方向移动,丝杆2的第二螺纹区4b沿着设置于第二端的固定件5的螺纹孔转动时,使得第二支撑杆1b 和第四支撑杆2b朝向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即,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于升高或者降低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杆1a和第三支撑杆2a 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支撑杆1b和第四支撑杆2b的移动方向相反,可实现同时靠近或者远离丝杆4的中心,进而使得千斤顶的重心不会发生改变。
如图1及图2所示,丝杆4中心区域为光滑表面而不具有螺纹,第一螺纹区4a及第二螺纹区4b对称分布于中心区域的两侧。光滑的中心区域的设置可提供防呆作用,提示使用者当前的千斤顶的高度为最高高度,防止千斤顶被继续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组合成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丝杆上设置具有不同螺纹方向的,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移动方向相反,以确保千斤顶升降过程中重心不变。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千斤顶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设置于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的丝杆(4),第二支架(2)的一端铰接于底座(3),第一支架(1)的一端铰接于顶头(7),其特征在于,
丝杆(4)具有第一螺纹区(4a)及第二螺纹区(4b),第一螺纹区(4a)具有第一螺纹方向,第二螺纹区(4b)具有第二螺纹方向,第一螺纹方向和第二螺纹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固定件(5),固定件(5)具有螺纹孔,丝杆(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套设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一,第二端套设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另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具有第一支撑杆(1a)与第二支撑杆(1b),第二支架(2)具有第三支撑杆(2a)及第四支撑杆(2b),其中,第一支撑杆(1a)的一端通过第一枢接部(8a)枢接于第三支撑杆(2a),第一支撑杆(1a)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枢接部(8f)枢接于顶头(7);第二支撑杆(1b)的一端通过第二枢接部(8b)枢接于第四支撑杆(2b),第二支撑杆(1b)的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枢接部(8e)枢接于顶头(7);第三支撑杆(2a)的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枢接部(8c)枢接于底座(3);第四支撑杆(2b)的相对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枢接部(8d)枢接于底座(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1a)的一端及第三支撑杆(2a)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一,且第二支撑杆(1b)的一端及第四支撑杆(2b)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一对固定件(5)其中之另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杆连接部(6),摇杆连接部设置于丝杆(4)的第一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组合成棱形结构。
CN201721485126.8U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千斤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6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5126.8U CN207986577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千斤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5126.8U CN207986577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千斤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6577U true CN207986577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03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8512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6577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千斤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65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6722A (zh) * 2018-10-30 2019-03-08 金锋馥(滁州)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式可调角度爬坡皮带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6722A (zh) * 2018-10-30 2019-03-08 金锋馥(滁州)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式可调角度爬坡皮带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8559Y (zh) 一种折叠式吊机
CN202140051U (zh) 一种新型注入头翻转装置
CN207986577U (zh) 一种千斤顶结构
CN206751330U (zh) 一种稳固的移动式升降机
CN212334473U (zh) 一种汽车用的千斤顶装置
CN208327238U (zh) 一种通用式千斤顶
CN206970097U (zh) 剪式千斤顶
CN105645298B (zh) 一种支撑装置及千斤顶
CN207671604U (zh)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上的千斤顶结构
CN204062379U (zh) 底座、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CN109138577A (zh) 调节杆及人字抱杆
CN202152023U (zh) 一种摆臂式托吊联体装置
CN21350574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千斤顶
CN205099266U (zh) 一种举升机托臂机构
CN209618763U (zh) 一种道路车辆爆胎用小型千斤顶
CN207986574U (zh) 一种家用千斤顶
CN201715207U (zh) 可调节支撑装置
CN207451433U (zh) 一种风电叶片腹板专用吊具及其组成的起吊装置
CN20703079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重机
CN204415355U (zh) 一种清障车前支腿结构
CN207671597U (zh) 一种具有辅助支撑件的剪式千斤顶
CN214828652U (zh) 一种便收纳摇柄的剪式千斤顶
CN203095509U (zh) 一种带支撑片的千斤顶
CN218810138U (zh) 一种车桥加工用升降装置
CN213471069U (zh) 一种家用电器维修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