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4959U - 一种排气调音阀及排气管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气调音阀及排气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4959U
CN207934959U CN201820286732.5U CN201820286732U CN207934959U CN 207934959 U CN207934959 U CN 207934959U CN 201820286732 U CN201820286732 U CN 201820286732U CN 207934959 U CN207934959 U CN 207934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exhaust
pipe
plate portion
bev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867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兴来
张凯
钟灵贵
曾恩山
张涵宇
陈玉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867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4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4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4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调音阀及包含该排气调音阀的排气管路,所述排气调音阀包括阀管、进气端板以及阀片,所述进气端板设于所述阀管的第一端,且所述进气端板斜切于所述阀管,所述阀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汽车排气管的入口端,所述进气端板设有进气口,所述阀片通过弹性装置可开合地抵在所述进气口处。该排气调音阀能够降低汽车排气管排气时的低速轰鸣噪音和高速流噪,进而有利于提升整车的声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排气调音阀及排气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调音阀及排气管路。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气系统排出废气同时也将燃烧噪声带到车辆尾部,在尾部产生声压级很高的阶次噪声和摩擦噪声,噪声传递到乘员舱,有的可能激励乘员舱的声腔模态导致乘员舱声腔共振,严重影响整车NVH(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整车的要求从最初的代步工具变成舒适的家庭必需品,所以除了对车型的动力性要求较为严格外,对整车的噪声要求也提高了,要求整车在行驶、加速、怠速具备安静或较小的噪声。
目前大部分车型上的调音阀多为装配在排气管出口端,其开启角度最大为40°左右,开启角度有限,而且即便开启到最大角度,排气气流流通截面积仍然较小,从而使得发动机在低速运转进行排气时的低速轰鸣噪声较大,而且也导致发动机在高速运转进行排气时的高速流躁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调音阀,该排气调音阀能够降低汽车排气管排气时的低速轰鸣噪音和高速流噪,进而有利于提升整车的声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气调音阀,包括阀管、进气端板以及阀片,所述进气端板设于所述阀管的第一端,且所述进气端板斜切于所述阀管,所述阀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汽车排气管的入口端,所述进气端板设有进气口,所述阀片通过弹性装置可开合地抵在所述进气口处。
可选的,所述阀管的第一端通过斜切面的斜切形成有斜切开口,所述进气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斜切开口处。
可选的,所述阀管的第一端通过斜切面的斜切还形成有与所述斜切开口相通的底部端口,所述进气端板包括斜切板部和弯折板部,所述弯折板部设于所述斜切板部的一端,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斜切板部上,所述斜切板部盖设于所述斜切开口处,所述弯折板部盖设于所述底部端口处。
可选的,所述斜切板部为半椭圆形状,所述进气口为半椭圆形口。
可选的,所述进气端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网垫,所述网垫围绕所述进气口设置,所述网垫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的通口。
可选的,所述阀管在垂直于其轴向的方向上穿设有旋转轴,所述阀片设于所述阀管内,且所述阀片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装置为簧片,所述阀管固定穿接有限位轴,所述簧片设于所述阀管的内部,且所述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轴固定连接,所述簧片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片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轴的中部下凹形成凹陷轴部和位于所述凹陷轴部两侧的支脚,所述凹陷轴部朝远离所述进气口的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支脚分别与所述阀管固定连接,所述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凹陷轴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簧片包括弧形板部、平面板部和槽形翻边,所述平面板部和所述槽形翻边分别设于所述弧形板部的两端,且所述平面板部与所述阀片固定焊接,所述槽形翻边与所述凹陷轴部固定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管路,其包括排气管以及上述的排气调音阀,所述排气调音阀安装在所述排气管的入口端。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调音阀用于安装在排气管的入口端,其包括阀管、进气端板以及阀片,且进气端板斜切于所述阀管,所述阀片通过弹性装置可开合地抵在进气端板上的进气口处,由此,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阀片可以跟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打开相应的角度,从而当发动机低速运转,使得排气气流对于阀片的作用力逐渐大于弹性装置对于阀片的作用力时,阀片小角度开启,但即便如此,由于进气端板以斜切角度设置,相应的气流的流通截面也斜切所述阀管,从而有利于实现较大的气流流通截面积,进而可降低排气时的低速轰鸣噪音;而当发动机高速运转使得阀片逐渐开启到最大角度时,能够使通过进气口流入的气流流通截面积越来越大,则同样由于进气端板以斜切角度设置,该气流流通截面积最终可与排气管的截面积相当甚至更大,从而能满足排气背压要求,进而能降低排气时的高速流噪。因此,本实施例的排气调音阀有利于提升整车的声学性能。另外,由于该排气调音阀兼备有降噪作用,则有利于减小消声器的消声容积,能够为消声器的布置节省空间,进而能够降低排气系统重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在其阀片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排气调音阀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在其阀片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在其阀片开启到最大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进气端板与网垫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管,11、斜切开口,12、底部端口,2、进气端板,21、斜切板部,211、进气口,22、弯折板部,23、折弯翻边,3、阀片,4、网垫,5、旋转轴,6、簧片,61、弧形板部,62、平面板部,63、槽形翻边,7、限位轴,71、凹陷轴部,72、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2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气调音阀,包括阀管1、进气端板2以及阀片3,进气端板2设于阀管1的第一端,且进气端板2斜切于所述阀管1,该阀管1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汽车排气管的入口端,进气端板2设有进气口211,进气口211的方向与所述阀管1的轴向之间形成夹角,阀片3通过弹性装置可开合地抵在进气口211处。由此,本实施例的排气调音阀用于装配在汽车排气管的入口端,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阀片3可以跟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打开相应的角度,从而当发动机低速运转,使得排气气流对于阀片3的作用力逐渐大于弹性装置对于阀片3的作用力时,阀片3小角度开启,但即便如此,由于进气端板2以斜切角度设置,相应的气流的流通截面也斜切阀管1,从而有利于实现较大的气流流通截面积,进而可降低排气时的低速轰鸣噪音;而当发动机高速运转使得阀片3逐渐开启到最大角度时,能够使通过进气口211流入的气流流通截面积越来越大,则同样由于进气端板2以斜切角度设置,该气流流通截面积最终可与排气管的截面积相当甚至更大,从而能满足排气背压要求,进而能降低排气时的高速流噪。因此,本实施例的排气调音阀有利于提升整车的声学性能。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阀片3的打开过程中,正是由于进气端板2的斜切设置,使得阀片3即便小角度开启,但也能够实现大的气流流通截面积,进而能满足背压要求,并实现降噪。
另一方面,由于该排气调音阀的降噪作用,则有利于减小消声器的消声容积,能够为消声器的布置节省空间,进而能够降低排气系统重量,节约成本;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排气管是从消音腔壳的一侧插入于消音腔壳内,而消音器则从消音腔壳的另一侧插入于消音腔壳内,且排气管的轴向与消音器的轴向相互平行,排气管伸入消音腔壳内的部分设有小孔,该小孔可供由消音器排出的气流流入排气管中,从而,由于排气调音阀兼备降噪作用,相应的消音器就可以减小消音容积,进而能够节省布置空间。
其中,再结合图5所示,上述阀管1的第一端通过斜切面的斜切形成斜切开口11,进气端板2固定安装于斜切开口11处,由此能够使进气端板2斜切于阀管1;具体的,阀管1的第一端通过斜切面的斜切还形成与斜切开口11相通的底部端口12,进气端板2包括斜切板部21和弯折板部22,弯折板部22设于斜切板部21的一端,进气口211设于斜切板部21上,斜切板部21盖设于斜切开口11处,弯折板部22盖设于底部端口12处,因而,通过设置弯折板部22以及底部端口12,使得弯折板部22能够与底部端口12的端面相贴合,再加上进气端板2的外轮廓设置折弯翻边23,从而能够很方便地将进气端板2固定装配于上述阀管1的第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端板2与阀管1之间可通过焊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进气端板2的结构可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端板2可以只包括斜切板部21以及设于斜切板部21外轮廓的折弯翻边23,相应的,阀管1的第一端可以只形成斜切开口11而可不形成底部端口12,从而斜切板部21直接盖设在斜切开口11处,而折弯翻边23同样可起到良好的装配定位作用。本实施例的斜切板部21可为半椭圆形状,则能够很好地配合于斜切开口11,而且本实施例的进气口211可为相对应的半椭圆形口,该设置有利于增大通过该进气口211进入的气流流通截面积。这里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端板2作为独立的部件安装在阀管1的第一端,然而,本实施例的进气端板2也可与阀管1一体成型。此外,进气端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网垫4,网垫4围绕进气口211设置,网垫4设有与进气口211的开孔轮廓一致并相对应的通口,具体的,该网垫4为钢丝网垫4,且该网垫4为与进气口211相对应的半椭圆环状结构,从而当阀片3在关闭时能够很好地贴合该网垫4,有利于实现较好的气闭性。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阀管1在垂直于其轴向的方向上穿设有旋转轴5,阀片3设于阀管1内,且阀片3的一端与旋转轴5相连接,因而,能够实现阀片3在进气口211上的开合。具体的,阀管1的管壁上设有两个同轴且相对的安装轴孔,旋转轴5穿设在该两个安装轴孔之间,该旋转轴5可相对于安装轴孔进行转动,从而,阀片3能够随着旋转轴5的转动而实现开合;而阀片3与旋转轴5连接的一端设有折弯形成的半圆形凹槽,能够方便与旋转轴5之间的固定连接,该阀片3与旋转轴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为焊接。
参见图1、图2和图7,本实施例的弹性装置为簧片6,上述阀管1固定穿接有限位轴7,该簧片6设于阀管1的内部,且簧片6的第一端与限位轴7固定连接,簧片6的第二端与阀片3相连接;因此,簧片6能够对阀片3施以朝向进气口211方向的弹性作用力。具体的,限位轴7的中部下凹形成凹陷轴部71和位于凹陷轴部71两侧的支脚72,即该限位轴7为“几”字形,凹陷轴部71朝远离进气口211的方向设置,两个支脚72分别穿过阀管1管壁上的限位轴孔并与阀管1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使得限位轴7不可发生转动,而簧片6的第一端则与凹陷轴部71固定连接,上述两个支脚72能够对阀片3所能开启的最大角度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簧片6包括呈薄板状的弧形板部61、平面板部62和槽形翻边63,平面板部62和槽形翻边63分别设于弧形板部61的两端,且平面板部62与阀片3固定焊接,槽形翻边63与凹陷轴部71固定焊接;由此,通过簧片6能够对阀片3施以与排气气流对于阀片3的作用力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这其中,设置平面板部62能够方便与阀片3的连接。
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气调音阀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开始当发动机低转速运转时,排气气流对于阀片3的作用力小于簧片6对于阀片3的预紧力,此时阀片3(即调音阀的阀门)关闭,气流不能经由该排气调音阀而流入排气管进行排出(具体可参见图1),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排气管是从消音腔壳的一侧插入于消音腔壳内,该排气管的入口端位于消音腔可内,且排气管设于消音腔壳内的部分设有小孔,而消音器则从消音腔壳的另一侧插入于消音腔壳内,从而在排气调音阀处于关闭的情况下,排气气流仍可通过排气管上的小孔流出排气管,以确保发动机的开始运转;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上升,排气气流对于阀片3的作用力开始大于簧片6对于阀片3的预紧力,从而阀片3开启,排气气流经由进气端板2上的进气口211进入排气调音阀的阀管1内,再进入排气管中进行排出,排气气流的走向可如图3的箭头所示,在此情况下,阀门与网垫4分离,同时簧片6对于阀片3的反作用力随之增大,以阻止阀片3的开启角度进一步增大;之后随着发动机转速的进一步上升,排气气流对于阀片3的作用力更加大于簧片6对于阀片3的反作用力,阀片3进一步打开,并逐渐开启到最大角度,此时,气流流通截面积最大,并且大于或等于排气管的截面积,而阀片3与上述限位轴7接触,无法再进一步开启,该情况下排气气流的走向可如图4所示。
因而,本实施例的排气调音阀能够通过簧片6来控制阀片3的开启和关闭,当发动机低速运转时,阀片3小角度开启,但由于气流流通截面斜切阀管1,则也能实现较大的气流流通截面积,从而能够降低低速轰鸣噪音,而当发动机珠江高速运转时,阀片3逐渐打开到最大角度,则基于同样原因,使得排气气流的流通截面积最终能够大于或等于排气管的截面积,进而能够降低高速流噪。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排气管路,其包括排气管以及上述的排气调音阀,该排气调音阀安装在排气管的入口端。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排气调音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管、进气端板以及阀片,所述进气端板设于所述阀管的第一端,且所述进气端板斜切于所述阀管,所述阀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汽车排气管的入口端,所述进气端板设有进气口,所述阀片通过弹性装置可开合地抵在所述进气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的第一端通过斜切面的斜切形成有斜切开口,所述进气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斜切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的第一端通过斜切面的斜切还形成有与所述斜切开口相通的底部端口,所述进气端板包括斜切板部和弯折板部,所述弯折板部设于所述斜切板部的一端,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斜切板部上,所述斜切板部盖设于所述斜切开口处,所述弯折板部盖设于所述底部端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板部为半椭圆形状,所述进气口为半椭圆形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网垫,所述网垫围绕所述进气口设置,所述网垫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的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在垂直于其轴向的方向上穿设有旋转轴,所述阀片设于所述阀管内,且所述阀片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簧片,所述阀管固定穿接有限位轴,所述簧片设于所述阀管的内部,且所述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轴固定连接,所述簧片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片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的中部下凹形成凹陷轴部和位于所述凹陷轴部两侧的支脚,所述凹陷轴部朝远离所述进气口的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支脚分别与所述阀管固定连接,所述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凹陷轴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气调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包括弧形板部、平面板部和槽形翻边,所述平面板部和所述槽形翻边分别设于所述弧形板部的两端,且所述平面板部与所述阀片固定焊接,所述槽形翻边与所述凹陷轴部固定焊接。
10.一种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排气调音阀,所述排气调音阀安装在所述排气管的入口端。
CN201820286732.5U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排气调音阀及排气管路 Active CN207934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6732.5U CN207934959U (zh)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排气调音阀及排气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6732.5U CN207934959U (zh)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排气调音阀及排气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4959U true CN207934959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86732.5U Active CN207934959U (zh)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排气调音阀及排气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4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44436B2 (en) Device for noise configuration in a motor vehicle
CN106871204A (zh) 吸油烟机
CN204627991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5047275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
CN205654400U (zh) 消音器
CN20582338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消音器
CN207934959U (zh) 一种排气调音阀及排气管路
JP6288128B2 (ja) 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201865727U (zh) 降低内燃机噪音的消声装置
CN201507336U (zh) 汽车排气消声器
CN20776185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消音器
CN112343689B (zh) 一种自适应谐振结构的复合消声器
CN207795341U (zh) 调音阀及排气管装置
JP3793248B2 (ja) 消音器
JPH0828243A (ja) 自動車用排気消音装置
GB2392954A (en) I.c. engine exhaust silencer for portable power tool
CN201050396Y (zh) 一种车用消声器
CN219199456U (zh) 一种空调进气消音包
CN219693562U (zh) 一种用于消音包进气管的紊流结构
CN219639126U (zh) 一种具有消声功能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蜗壳
CN219605380U (zh) 一种fsae赛车的排气系统
CN110107541A (zh) 压后消声器及增压发动机
CN207795348U (zh) 调音阀及排气管装置
CN209444414U (zh) 一种消音器及发动机
CN218581693U (zh) 一种降噪涡轮增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