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5869U -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5869U
CN207875869U CN201721475865.9U CN201721475865U CN207875869U CN 207875869 U CN207875869 U CN 207875869U CN 201721475865 U CN201721475865 U CN 201721475865U CN 207875869 U CN207875869 U CN 207875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otary shaft
shaft
wheel shaf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758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z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z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z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758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5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5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5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包括:平衡车主体;车轮组,包括轮轴和车轮,设置在所述平衡车主体的两端;所述轮轴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所述车轮通过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连接于所述平衡车主体的两端;所述车轮可相对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车能够实现减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轻便及环保的交通工具。平衡车由于其携带方便、环保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首选代步工具。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特别是的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会使用平衡车作为代步工具。
现在的平衡车大多存在减震较差的情况,如果是在平坦光滑的路面还好,若是在稍有些起伏凹凸的路面,刚性碰撞让人使用平衡车的体验很是不好,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特别的,脚控平衡车的类型,本身的平衡控制主要靠脚来保持平衡控制,当出现大幅度振荡时,很可能由于减震不足而发生危险的问题。
当然,鉴于这种情况,现在有些平衡车进行了减震方面的改进,例如专利号CN201420759791.1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中,公开了一种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车轮、轮架、壳体和减震器;所述车轮通过轮轴安装于轮架;所述减震器支撑于壳体与轮架之间;由于安装有磁流变减震器,阻尼系数可变,通过安装一个控制器,对振动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再传给磁流变减振器,能实现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大小的离散化调节,提高平衡车行驶的平顺性,改善骑行体验;适合不同人群,有效抑制车辆跳动,改善轮胎对地面的接地性,保证车辆的安全性。但该方案成本昂贵。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震的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包括:
平衡车主体;
车轮组,包括轮轴和车轮,设置在所述平衡车主体的两端;
所述轮轴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所述车轮通过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连接于所述平衡车主体的两端;
所述车轮可相对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包括轮轴底座,所述轮轴底座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对应设置的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以及对应的第一旋转轴孔和第二旋转轴孔;
所述第一轮轴通过第一旋转轴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孔,所述第二轮轴通过第二旋转轴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轴孔。本方案中,设置了对应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如此设置,将使得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存在摆动的结构基础,并且,在受到向上的冲击力时,主要通过第二旋转轴来摆动卸力,第一旋转轴辅助卸力;而在受到向下的冲击力时,则主要通过第一旋转轴来摆动卸力,第二旋转轴辅助卸力;一主一辅的卸力方式一定程度上将每个旋转轴卸力所需的摆动幅度进行了分摊,使得在减震时,整个车身的摆动减小,从而在减震的同时,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车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旋转轴安装部;
所述旋转轴安装部对应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远离车轮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旋转轴孔和第四旋转轴孔;
所述第一轮轴通过第三旋转轴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轴孔,所述第二轮轴通过第四旋转轴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旋转轴孔。本方案中,配合于第一轮轴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配合于第二轮轴有第二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多个旋转轴的设置,将使得车轮在经过不平的路面受到冲击时,通过轮轴和车轮来摆动卸力的摆动幅度,将由四个旋转轴进行分摊,如此,整个车身在减震时感受到的摆动幅度将大大降低,从而达到在减震同时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还对应设置有大小大于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轴孔,以及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二轴孔;
所述第三旋转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孔远离车轮的孔壁上,所述第四旋转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孔远离车轮的孔壁上。本方案中,对应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存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且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大小大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如此,轮轴能够拥有摆动的空间,为摆动卸力留下结构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本方案中,该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存在缓冲弹簧,如此,在车轮经过不平路面而受到冲击,轮轴摆动卸力的同时,配合进行卸力,进一步提高减震的效果;具体的,当收到向上的冲击力时,旋转轴将摆动卸力,同时,由于主要的摆动卸力由第二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完成,故而,缓冲弹簧将受到主要的向上冲击力,从而向上压缩,进而配合旋转轴卸力,反之同理;而由于缓冲弹簧的配合卸力,将使得旋转轴在摆动时,摆动中伴随的刚性碰撞将被平滑过渡,并且摆动幅度进一步减少,从而进一步提高驾驶者在减震时的驾驶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孔的下部漏空,所述安装部靠近车轮的部位设置有限位孔;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限位孔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并构成所述第二轴孔下部的部分。本方案中,第二轴孔的下部漏空,是为了方便安装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同时,也将便于拆卸和维修;而限位孔和限位板的设置,将使得第二轮轴得以固定和限位,并能够避免第二轮轴过度摆动,而相对应的,也将限制第一轮轴的过度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对应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
所述第一轮轴设置有向下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轮轴设置有向上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缓冲弹簧通过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本方案中,该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将起到固定和限位缓冲弹簧的目的,避免弹簧脱出;同时,将引导弹簧在垂直方向进行压缩卸力,避免弹簧错位压缩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孔壁为一体成型的垂直平面;
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远离车轮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直径大于轮轴的旋转轴底座,所述旋转轴底座对应垂直平面的侧面为平滑面。本方案中,该垂直平面和平滑面,将使得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的摆动更为平滑,并且不会出现被卡死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安装部相较于安装部的其他部位薄;所述第三旋转轴孔和第四旋转轴孔的至少一边贯穿至所述旋转轴安装部的外侧面。本方案中,旋转轴安装部相较于安装部的其他部位薄,以及第三旋转轴孔和第四旋转轴孔的至少一边贯穿至所述旋转轴安装部的外侧面都是为了便于安装第三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并将便于后期的拆卸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轮轴靠近车轮的端部包括大小大于轮轴的第一旋转轴底座,所述第二轮轴靠近车轮的端部包括大小大于轮轴的第二旋转轴底座;
所述第一旋转轴底座和第二旋转轴底座呈中间带通孔的矩形体,所述矩形体轴向的四条棱均开有弧形导角。本方案中,第一旋转轴底座和第二旋转轴底座靠近平衡车主体的棱边和靠近车轮的棱边被设置为弧形导角,是为了给出摆动的避让空间,避免与周围部件触碰,而出现刚性碰撞或者卡死等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了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且车轮可相对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故而当车轮在经过坑洼等不平的地面时,受到的向上或者向下的冲击力将由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的摆动,而得以卸力,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而且,由于轮轴为双轮轴,故而,整个车体的摆动幅度被分摊而将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车身在减震的同时,不会大幅度的摆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操作者的操作体验;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减少了成本的支出,使其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多种平衡车之中,相较于仅针对某种类型的平衡车进行设计的减震装置适用性要强大许多,即使需要改造,其改造成本和难度也相对较小。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的斜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部分第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部分第二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部分第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部分第二示意图。
附图说明:10、平衡车主体;20、车轮组;21、轮轴;22、车轮;30、安装部;31、旋转轴安装部;40、缓冲弹簧;41、第一限位凸起;42、第二限位凸起;51、限位孔;52、限位板;60、旋转轴底座;61、平滑面;71、第一旋转轴底座;72、第二旋转轴底座;73、弧形导角;211、第一轮轴;212、第二轮轴;213、垂直平面;221、轮轴底座;222、第一旋转轴;223、第二旋转轴;224、第一旋转轴孔;225、第二旋转轴孔;311、第三旋转轴孔;312、第四旋转轴孔;313、第三旋转轴;314、第四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的斜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部分第一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部分第二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部分第一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部分第二示意图;参考图1-图6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包括:
平衡车主体10;
车轮组20,包括轮轴21和车轮22,设置在所述平衡车主体10的两端;
所述轮轴2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轮轴211和第二轮轴212,所述车轮22通过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连接于所述平衡车主体的两端;
所述车轮22可相对于第一轮轴211和第二轮轴212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了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且车轮可相对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故而当车轮在经过坑洼等不平的地面时,受到的向上或者向下的冲击力将由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的摆动,而得以卸力,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而且,由于轮轴为双轮轴,故而,整个车体的摆动幅度被分摊而将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车身在减震的同时,不会大幅度的摆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操作者的操作体验;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减少了成本的支出,使其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多种平衡车之中,相较于仅针对某种类型的平衡车进行设计的减震装置适用性要强大许多,即使需要改造,其改造成本和难度也相对较小。
本实施例优选的,车轮22包括轮轴底座221,所述轮轴底座221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对应设置的第一旋转轴222与第二旋转轴223,以及对应的第一旋转轴孔224和第二旋转轴孔225;
所述第一轮轴211通过第一旋转轴222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孔224,所述第二轮轴212通过第二旋转轴223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轴孔225。本方案中,设置了对应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如此设置,将使得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存在摆动的结构基础,并且,在受到向上的冲击力时,主要通过第二旋转轴来摆动卸力,第一旋转轴辅助卸力;而在受到向下的冲击力时,则主要通过第一旋转轴来摆动卸力,第二旋转轴辅助卸力;一主一辅的卸力方式一定程度上将每个旋转轴卸力所需的摆动幅度进行了分摊,使得在减震时,整个车身的摆动减小,从而在减震的同时,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本实施例优选的,平衡车主体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安装部30,所述安装部30包括旋转轴安装部31;
所述旋转轴安装部31对应所述第一轮轴211和第二轮轴212远离车轮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旋转轴孔311和第四旋转轴孔312;
所述第一轮轴211通过第三旋转轴313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轴孔311,所述第二轮轴212通过第四旋转轴314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旋转轴孔312。本方案中,配合于第一轮轴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配合于第二轮轴有第二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多个旋转轴的设置,将使得车轮在经过不平的路面受到冲击时,通过轮轴和车轮来摆动卸力的摆动幅度,将由四个旋转轴进行分摊,如此,整个车身在减震时感受到的摆动幅度将大大降低,从而达到在减震同时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的目的。
本实施例优选的,安装部30还对应设置有大小大于所述第一轮轴211的第一轴孔(图中未示出),以及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轮轴212的第二轴孔(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三旋转轴孔311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孔远离车轮22的孔壁上,所述第四旋转轴孔312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孔远离车轮22的孔壁上。本方案中,对应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存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且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大小大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如此,轮轴能够拥有摆动的空间,为摆动卸力留下结构基础。
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轮轴211和第二轮轴212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40。本方案中,该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存在缓冲弹簧,如此,在车轮经过不平路面而受到冲击,轮轴摆动卸力的同时,配合进行卸力,进一步提高减震的效果;具体的,当收到向上的冲击力时,旋转轴将摆动卸力,同时,由于主要的摆动卸力由第二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完成,故而,缓冲弹簧将受到主要的向上冲击力,从而向上压缩,进而配合旋转轴卸力,反之同理;而由于缓冲弹簧的配合卸力,将使得旋转轴在摆动时,摆动中伴随的刚性碰撞将被平滑过渡,并且摆动幅度进一步减少,从而进一步提高驾驶者在减震时的驾驶体验。
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二轴孔的下部漏空,所述安装部30靠近车轮22的部位设置有限位孔51;
所述安装部30还包括限位板52,所述限位板52通过限位孔51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部30,并构成所述第二轴孔下部的部分。本方案中,第二轴孔的下部漏空,是为了方便安装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同时,也将便于拆卸和维修;而限位孔和限位板的设置,将使得第二轮轴得以固定和限位,并能够避免第二轮轴过度摆动,而相对应的,也将限制第一轮轴的过度摆动。
本实施例优选的,缓冲弹簧40设置对应限位板52,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轴211和第二轮轴212之间;
所述第一轮轴211设置有向下的第一限位凸起41,所述第二轮轴212设置有向上的第二限位凸起42,所述缓冲弹簧40通过第一限位凸起41和第二限位凸起42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轴211和第二轮轴212之间。本方案中,该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将起到固定和限位缓冲弹簧的目的,避免弹簧脱出;同时,将引导弹簧在垂直方向进行压缩卸力,避免弹簧错位压缩的问题发生。
本实施例优选的,连通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孔壁为一体成型的垂直平面;
所述第一轮轴211和第二轮轴212远离车轮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直径大于轮轴的旋转轴底座60,所述旋转轴底座60对应垂直平面213的侧面为平滑面61。本方案中,该垂直平面和平滑面,将使得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的摆动更为平滑,并且不会出现被卡死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优选的,旋转轴安装部31相较于安装部30的其他部位薄;所述第三旋转轴孔311和第四旋转轴孔312的至少一边贯穿至所述旋转轴安装部31的外侧面。本方案中,旋转轴安装部相较于安装部的其他部位薄,以及第三旋转轴孔和第四旋转轴孔的至少一边贯穿至所述旋转轴安装部的外侧面都是为了便于安装第三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并将便于后期的拆卸和维修。
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轮轴211靠近车轮的端部包括大小大于轮轴的第一旋转轴底座71,所述第二轮轴212靠近车轮22的端部包括大小大于轮轴的第二旋转轴底座72;
所述第一旋转轴底座71和第二旋转轴底座72呈中间带通孔的矩形体,所述矩形体轴向的四条棱均开有弧形导角73。本方案中,第一旋转轴底座和第二旋转轴底座靠近平衡车主体的棱边和靠近车轮的棱边被设置为弧形导角,是为了给出摆动的避让空间,避免与周围部件触碰,而出现刚性碰撞或者卡死等情况发生。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包括:
平衡车主体;
车轮组,包括轮轴和车轮,设置在所述平衡车主体的两端;
所述轮轴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所述车轮通过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连接于所述平衡车主体的两端;
所述车轮可相对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所述车轮包括轮轴底座,所述轮轴底座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对应设置的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以及对应的第一旋转轴孔和第二旋转轴孔;
所述第一轮轴通过第一旋转轴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孔,所述第二轮轴通过第二旋转轴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轴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所述平衡车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旋转轴安装部;
所述旋转轴安装部对应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远离车轮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旋转轴孔和第四旋转轴孔;
所述第一轮轴通过第三旋转轴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轴孔,所述第二轮轴通过第四旋转轴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旋转轴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所述安装部还对应设置有大小大于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轴孔,以及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二轴孔;
所述第三旋转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孔远离车轮的孔壁上,所述第四旋转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孔远离车轮的孔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所述第二轴孔的下部漏空,所述安装部靠近车轮的部位设置有限位孔;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限位孔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并构成所述第二轴孔下部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对应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
所述第一轮轴设置有向下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轮轴设置有向上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缓冲弹簧通过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所述连通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孔壁为一体成型的垂直平面;
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远离车轮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直径大于轮轴的旋转轴底座,所述旋转轴底座对应垂直平面的侧面为平滑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所述旋转轴安装部相较于安装部的其他部位薄;所述第三旋转轴孔和第四旋转轴孔的至少一边贯穿至所述旋转轴安装部的外侧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其中:所述第一轮轴靠近车轮的端部包括大小大于轮轴的第一旋转轴底座,所述第二轮轴靠近车轮的端部包括大小大于轮轴的第二旋转轴底座;
所述第一旋转轴底座和第二旋转轴底座呈中间带通孔的矩形体,所述矩形体轴向的四条棱均开有弧形导角。
CN201721475865.9U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Active CN207875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5865.9U CN207875869U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5865.9U CN207875869U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5869U true CN207875869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75865.9U Active CN207875869U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5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7203A (zh) 一种减震加强型轮毂
CN207875869U (zh)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CN102815179A (zh) 一种带有油气弹簧的单纵臂式独立悬架
CN102582757A (zh) 一种摩托车前悬挂系统
CN107933786A (zh)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CN207875867U (zh) 一种基于缓冲板形变减震的平衡车
CN209666759U (zh) 悬架前下摆臂液压衬套及悬架总成
CN206201892U (zh) 一种减振器上支座装置
CN207773355U (zh) 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
CN206775736U (zh) 车载扩音喇叭
CN202491897U (zh) 一种单臂型前悬架机构
CN201456917U (zh) 弓形弹簧悬架式低速车轮
CN107284168A (zh)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103213467A (zh) 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支架减震装置
CN207737438U (zh) 一种轮轴拉簧拉伸减震的平衡车
CN108016558A (zh) 一种轮轴拉簧拉伸减震的平衡车
CN207064540U (zh) 一种新型后减震衬套
CN202480814U (zh) 改良型球头式摆臂衬套
CN205736727U (zh) 汽车后悬架控制臂、汽车后悬架及汽车
CN205345254U (zh) 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
CN206416793U (zh) 车辆稳定支撑结构
TWM622585U (zh) 載重車避震輔助裝置
CN204567819U (zh) 一种外挂备胎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CN214984701U (zh) 一种抗俯仰汽车悬架系统
CN213200002U (zh) 一种电动车后悬挂减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8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Po Yuan Road, No. 1065, F518 fashion creative garden F13 101, 102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O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09 Building, 1st Floor, 3 Workshops of Meilin Dori Industrial Zone, North Ring Road,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Z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