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8857U - 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8857U
CN207848857U CN201820182352.7U CN201820182352U CN207848857U CN 207848857 U CN207848857 U CN 207848857U CN 201820182352 U CN201820182352 U CN 201820182352U CN 207848857 U CN207848857 U CN 207848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plate
bottom end
micro
suppor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823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r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r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r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r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1823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8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8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88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play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Using Movabl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装置,且两个伸缩装置分别位于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伸缩装置的顶端与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通过设置主动轮、从动轮、把手、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螺纹柱、螺纹帽、滑套和滑杆,当后排的学生因为显示屏低矮无法看到教学内容时,老师把手摇动把手使得第一转轴正转,使得第一转轴带动主动轮正转,使得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正转,伸缩装置可以伸长带动载物板向上移动,使得载物板带动显示屏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后排的同学可以清楚的看到显示屏上的内容,这样使得同学可以深入的了解知识,使得同学的学习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
背景技术
教学仪器设备指教学和科研单位中,单价在人民币800元(含)以上,使用方向为教学或科研的仪器设备。教学仪器可分为实验和实训两大类主要应用于理工类各专业。
现在老师在教学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识,一般会用视屏播放器放出教学内容供同学观看,然而现在的播放装置存在不能移动的缺点,且播放装置放置的较低,从而使得坐在后排的同学无法很好的观看,这样对同学的深入了解知识造成了阻碍,使得同学的学习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解决了现在的播放装置存在不能移动的缺点,且播放装置放置的较低,从而使得坐在后排的同学无法很好的观看,这样对同学的深入了解知识造成了阻碍,使得同学的学习效率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装置,且两个伸缩装置分别位于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伸缩装置的顶端与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的上表面与显示屏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与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螺纹帽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的右侧面与压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的下表面与挡块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挡块的上表面与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杆位于螺纹柱的右端,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与第二稳定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稳定装置卡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稳定装置的底端与从动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上表面与第一稳定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定装置卡接在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稳定装置的顶端与把手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位于固定杆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和伸缩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载物板的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定装置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有把手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主动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稳定装置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与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底端与从动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形状为圆形,且固定块的直径大于滑套的直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通过设置主动轮、从动轮、把手、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螺纹柱、螺纹帽、滑套和滑杆,当后排的学生因为显示屏低矮无法看到教学内容时,老师把手摇动把手使得第一转轴正转,使得第一转轴带动主动轮正转,使得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正转,使得从动轮带动第二转轴正转,使得第二转轴正转带动螺纹柱正转,使得螺纹帽带动压垮向上移动,使得压垮不再压住挡块,伸缩装置可以伸长带动载物板向上移动,使得载物板带动显示屏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后排的同学可以清楚的看到显示屏上的内容,这样使得同学可以深入的了解知识,使得同学的学习效率提高。
2、该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通过设置滑套和滑杆,从而使得螺纹帽在上下移动时可以带动滑套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滑套可以沿着滑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螺纹帽在上下移动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
3、该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一转轴,从而使得主动轮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一转轴旋转,使得第一转轴在第一轴承内旋转,从而使得主动轮在旋转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块、2挡块、3固定杆、4显示屏、5载物板、6伸缩装置、61弹簧、62伸缩杆、7把手、8第一稳定装置、81第一转轴、82第一轴承、9防滑垫、10支撑腿、11主动轮、12皮带、13从动轮、14第二稳定装置、141第二转轴、142第二轴承、15底板、16固定块、17连接杆、18滑套、19螺纹帽、20螺纹柱、21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包括底板15,底板15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支撑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9,通过设置防滑垫9,从而使得支撑腿10在支撑住底板15时不会打滑且更加稳定,底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装置6,伸缩装置6包括伸缩杆62,通过设置伸缩装置6,从而使得压块1不再向下压住挡块2时,伸缩装置6可以伸长带动载物板5向上移动,使得显示屏4向上移动使得后面的同学可以看清显示屏4上的内容,且载物板5在上下移动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伸缩杆62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61,弹簧61和伸缩杆6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载物板5的下表面和底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装置6分别位于底板1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伸缩装置6的顶端与载物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载物板5,从而使得载物板5上下移动时可以带动显示屏4上下移动,载物板5的上表面与显示屏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载物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21,滑杆21的底端与固定块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块16,从而使得滑套18不会脱离滑杆21,从而使得螺纹柱20旋转时螺纹帽19可以正常上下移动,固定块16的形状为圆形,且固定块16的直径大于滑套18的直径,滑杆21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18,通过设置滑套18和滑杆21,从而使得螺纹帽19在上下移动时可以带动滑套18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滑套18可以沿着滑杆21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螺纹帽19在上下移动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滑套1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通过设置连接杆17,从而使得连接杆17可以固定住螺纹帽19,使得螺纹柱20旋转时可以带动螺纹帽19上下移动,连接杆17的右端与螺纹帽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螺纹帽19的右侧面与压块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压块1的下表面与挡块2的上表面搭接,通过设置压块1,从而使得螺纹帽19向下移动时,压块1可以向下移动压住挡块2向下移动,使得载物板5向下运动,挡块2的上表面与固定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杆3,从而使得挡块2在工作时不会松动且更加稳定,固定杆3的顶端与载物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固定杆3位于螺纹柱20的右端,螺纹帽19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0,螺纹柱20的底端与第二稳定装置14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稳定装置14包括第二轴承142,第二轴承142卡接在底板15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第二轴承142和第二转轴141,从而使得从动轮13在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二转轴141旋转,使得第二转轴141在第二轴承142内旋转,从而使得从动轮13在旋转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第二轴承142内套接有第二转轴141,第二转轴141的顶端与螺纹柱20的底端固定连接,螺纹柱20的底端与从动轮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稳定装置14卡接在底板15的上表面,第二稳定装置14的底端与从动轮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动轮13通过皮带12与主动轮11的外表面传动连接,通过设置主动轮11、皮带12和从动轮13,从而使得第一转轴81旋转时可以通过主动轮11、皮带12和从动轮13带动第二转轴141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主动轮11的上表面与第一稳定装置8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稳定装置8包括第一轴承82,第一轴承82卡接在底板15的上表面,第一轴承82内套接有第一转轴81,通过设置第一轴承82和第一转轴81,从而使得主动轮11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一转轴81旋转,使得第一转轴81在第一轴承82内旋转,从而使得主动轮11在旋转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第一转轴81的顶端有把手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把手7,从而使得工人控制第一转轴81旋转时可以通过摇动把手7使得第一转轴81旋转,从而使得方便了工人的操作且节省了工人的体力,第一转轴81的底端与主动轮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稳定装置8卡接在底板15的下表面,第一稳定装置8的顶端与把手7的底端固定连接,把手7位于固定杆3的右端。
使用时,当后排的学生因为显示屏4低矮无法看到教学内容时,老师把手7摇动把手7使得第一转轴81正转,使得第一转轴81带动主动轮11正转,使得主动轮11通过皮带12带动从动轮13正转,使得从动轮13带动第二转轴141正转,使得第二转轴141正转带动螺纹柱20正转,使得螺纹帽19带动压垮1向上移动,使得压垮1不再压住挡块2,伸缩装置6可以伸长带动载物板5向上移动,使得载物板5带动显示屏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后排的同学可以清楚的看到显示屏4上的内容,当不需要使用显示屏4时,老师手动摇动把手7使得第一转轴81反转,使得第一转轴81带动主动轮11反转,使得第二转轴141带动螺纹柱20反转,使得螺纹帽19向下移动带动压垮1压住挡块2,使得挡块2通过固定杆3带动载物板5向下移动,使得载物板5带动显示屏4移动至初始位置即可。
综上可得,1、该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通过设置主动轮11、从动轮13、把手7、第一转轴81、第二转轴141、螺纹柱20、螺纹帽19、滑套18和滑杆21,当后排的学生因为显示屏4低矮无法看到教学内容时,老师把手7摇动把手7使得第一转轴81正转,使得第一转轴81带动主动轮11正转,使得主动轮11通过皮带12带动从动轮13正转,使得从动轮13带动第二转轴141正转,使得第二转轴141正转带动螺纹柱20正转,使得螺纹帽19带动压垮1向上移动,使得压垮1不再压住挡块2,伸缩装置6可以伸长带动载物板5向上移动,使得载物板5带动显示屏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后排的同学可以清楚的看到显示屏4上的内容,这样使得同学可以深入的了解知识,使得同学的学习效率提高。
2、该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通过设置滑套18和滑杆21,从而使得螺纹帽19在上下移动时可以带动滑套18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滑套18可以沿着滑杆21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螺纹帽19在上下移动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
3、该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轴承82和第一转轴81,从而使得主动轮11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一转轴81旋转,使得第一转轴81在第一轴承82内旋转,从而使得主动轮11在旋转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包括底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装置(6),且两个伸缩装置(6)分别位于底板(1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伸缩装置(6)的顶端与载物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5)的上表面与显示屏(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载物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底端与固定块(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1)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18),所述滑套(1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右端与螺纹帽(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19)的右侧面与压块(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块(1)的下表面与挡块(2)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挡块(2)的上表面与固定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的顶端与载物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杆(3)位于螺纹柱(20)的右端,所述螺纹帽(19)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0),所述螺纹柱(20)的底端与第二稳定装置(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稳定装置(14)卡接在底板(15)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稳定装置(14)的底端与从动轮(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13)通过皮带(12)与主动轮(11)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1)的上表面与第一稳定装置(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定装置(8)卡接在底板(15)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稳定装置(8)的顶端与把手(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7)位于固定杆(3)的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所述支撑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6)包括伸缩杆(62),所述伸缩杆(62)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61),所述弹簧(61)和伸缩杆(6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载物板(5)的下表面和底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装置(8)包括第一轴承(82),所述第一轴承(82)卡接在底板(1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轴承(82)内套接有第一转轴(81),所述第一转轴(81)的顶端有把手(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1)的底端与主动轮(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定装置(14)包括第二轴承(142),所述第二轴承(142)卡接在底板(15)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轴承(142)内套接有第二转轴(141),所述第二转轴(141)的顶端与螺纹柱(2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20)的底端与从动轮(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6)的形状为圆形,且固定块(16)的直径大于滑套(18)的直径。
CN201820182352.7U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48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2352.7U CN207848857U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2352.7U CN207848857U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8857U true CN207848857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8235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48857U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8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8959B (zh) 英语单词学习设备
CN108591774A (zh) 一种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装置
CN111161605A (zh) 一种单片机教学实验演示装置
CN108671513B (zh) 一种空中翻转动作辅助训练器
CN207848857U (zh) 一种微课教学用视频播放装置
CN204463569U (zh) 政治教学模型展示装置
CN206805846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教学展示装置
CN21270042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网球学习用训练装置
CN108550300A (zh) 一种用于数学思维训练的教具
CN210583550U (zh) 一种小学体育教育用篮球架
CN108172074A (zh) 一种数字加减法互动教学设备
CN207924929U (zh) 一种数学运算教学练习装置
CN202637946U (zh) 电子游戏操纵控制器
CN205549336U (zh) 跳高训练装置
CN108172073A (zh) 一种教学用小学数学运算符号的互动练习设备
CN108619654A (zh) 一种用于中学生的体育教学设备
CN107993526A (zh) 一种教学用数学教学互动设备
CN215911070U (zh) 用于数学思维拓展训练的数学教具
CN207663676U (zh) 一种具备多方位调节功能的教育用宣传展示栏
CN213823378U (zh) 足球传球辅助训练装置
CN214449790U (zh) 一种组合式英语单词教具
CN209912248U (zh) 一种智慧教学演示装置
CN214138043U (zh) 一种英语教学用互动式教学设备
CN203799510U (zh) 一种哲学理论教学演示演练装置
CN212757129U (zh) 一种多人乒乓球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54300 Tongren College, No. 238 Kaihang Road, Chuandong Education Park, Bijiang District, Tongren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ongre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554300 Kaihang Road 238, Chuandong Education Park, Bijiang District,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ongren University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