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5265U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防撞机构 - Google Patents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防撞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25265U CN207725265U CN201721780783.5U CN201721780783U CN207725265U CN 207725265 U CN207725265 U CN 207725265U CN 201721780783 U CN201721780783 U CN 201721780783U CN 207725265 U CN207725265 U CN 2077252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nk
- protection block
- energy absorption
- mutually
- anticoll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及其防撞机构,防撞机构设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靠侧翼处并包括能量吸收机构、受力机构及限位结构。受力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选择性地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开的保护块,受力机构相对背靠侧翼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能量吸收机构活动地设于两相邻保护块中一者,并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挡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限位结构形成于最外侧的保护块上;在受力机构位于展出位置时,受力机构突出于背靠侧翼的表面;于受力机构位于收合位置,能量吸收机构抵触两相邻保护块中外侧者的内壁处;故展出时获得较长的碰撞行程,收合时体积较小而较好地收缩于背靠侧翼内,保护块之间展出顺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及其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其丰富的物质消费品,而儿童安全座椅就是诸多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儿童安全座椅是企业专门针对幼儿所开发的一种婴儿产品,通过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能有效地防止汽车因急刹或撞碰等原因而给婴儿造成伤害,从而确保婴儿的乘车安全,因而使得儿童安全座椅非常地受到人们所喜爱,进而加大了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力度。
目前,对于儿童安全座椅来说,其背靠侧翼不设有侧向保护装置,故在侧撞时,此时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靠侧翼因不设有侧向保护装置而无法为婴儿提供侧撞保护的功能,因此使得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性能差,无法保护婴儿的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展开时具有较大的体积(碰撞行程)以达到侧撞保护效果好、在收合时体积较小且展出顺畅的防撞机构及具有该防撞机构的儿童安全座椅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展开时具有较大的体积(碰撞行程)以达到侧撞保护效果好、在收合时体积较小且展出顺畅的防撞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展开时具有较大的体积(碰撞行程)以达到侧撞保护效果好、在收合时体积较小且能限位的儿童安全座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设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靠侧翼处的防撞机构,包括能量吸收机构、受力机构及限位结构。受力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选择性地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开的保护块,受力机构相对背靠侧翼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能量吸收机构活动地设于两相邻保护块中一者,能量吸收机构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挡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限位结构形成于最外侧的保护块上;在受力机构位于展出位置时,受力机构突出于背靠侧翼的表面;在受力机构位于收合位置时,能量吸收机构抵触两相邻保护块中外侧者的内壁处。
较佳地,位于收合位置时的受力机构之体积小于位于展出位置时的受力机构之体积。
较佳地,保护块中的最内侧者活动地组于背靠侧翼并相对背靠侧翼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于最内侧者位于展出位置时,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展开而使能量吸收机构活动至阻挡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则所有的保护块构成突出于背靠侧翼之表面的一级侧撞行程,限位结构于一级侧撞行程时沿突出方向与背靠侧翼抵挡限位;于最内侧者位于展出位置且操作使能量吸收机构活动至允许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则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而使所有的保护块构成突出于背靠侧翼之表面的二级侧撞行程。
较佳地,在一级侧撞行程的侧撞过程中,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而迫使能量吸收机构产生形变或活动至允许两相邻保护块之间收叠的位置。
较佳地,在受力机构位于收合位置时,保护块沿侧撞方向依次收叠而使保护块中的最外侧者与背靠侧翼的表面相平齐。
较佳地,每个保护块与背靠侧翼枢接。
较佳地,每个保护块与背靠侧翼的枢转中心线相同。
较佳地,背靠侧翼上安装有枢转轴,两相邻保护块中内侧者具有第一枢接部,两相邻保护块中外侧者具有第二枢接部,枢转轴穿过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限位结构与第二枢接部共同构成一体结构。
较佳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中的一者分别沿枢转轴的轴向呈彼此间隔开的布置而围成嵌接空间,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中另一者嵌设于嵌接空间内。
较佳地,枢转轴沿背靠侧翼的上下方向布置。
较佳地,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套接配合,能量吸收机构滑设于两相邻保护块中一者上,在一级侧撞行程的侧撞过程中,两相邻保护块中的另一者之内壁迫使能量吸收机构产生形变或沿着该内壁滑移至允许两相邻保护块之间收叠的位置。
较佳地,能量吸收机构面对内壁的端部具有倾斜受推部,倾斜受推部沿侧撞相反方向朝靠近枢转中心线的方向倾斜。
较佳地,最内侧者具有防脱结构,防脱结构在最内侧者由收合位置切换至展出位置时与背靠侧翼抵挡以阻挡最内侧者从背靠侧翼脱落。
较佳地,防脱结构向外凸伸于最内侧者的外轮廓处。
较佳地,能量吸收机构在最内侧者位于展出位置时凸出背靠侧翼的表面并阻挡最内侧者切换至收合位置。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机构还包括连接于能量吸收机构与设有该能量吸收机构的保护块上的弹性件,弹性件恒具有驱使能量吸收机构活动至阻挡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
较佳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或扭转弹簧。
较佳地,限位结构为弧心朝远离背靠侧翼方向布置的弧形结构。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由座椅本体延伸出的背靠侧翼及前述的防撞机构,防撞机构设于背靠侧翼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机构包括能量吸收机构、受力机构及限位结构,受力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选择性地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开的保护块,受力机构相对背靠侧翼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能量吸收机构活动地设于两相邻保护块中一者,能量吸收机构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挡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限位结构形成于最外侧的保护块上,故在受力机构位于展出位置时,受力机构突出于背靠侧翼的表面,且由于受力机构中两相邻保护块之间可择性地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开,故使得展出位置的受力机构藉由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或展开的组合而获得多级侧撞行程,故更耐侧向撞击,因而更好提供侧撞保护,从而确保婴儿的安全;且于受力机构位于展出位置且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展开时,此时的限位结构沿突出方向与背靠侧翼相抵触限位,使最外侧的保护块不再继续向外展出;同时,正由于受力机构中两相邻保护块之间可选择性收叠或展出,故在受力机构位于收合位置时,此时藉由两相邻保护块之间收叠而缩小受力机构于收合位置时的体积,从而使得位于收合位置的受力机构可靠地收纳于背靠侧翼内,避免受力机构因做成整体且在增加安全性时而需加厚,以及因加厚而导致背靠侧翼无法收纳的缺陷。再者,在受力机构位于收合位置时,能量吸收机构抵触两相邻保护块中外侧者的内壁处,故在拉动外侧者向外展开过程中,借助能量吸收机构与外侧者之间摩擦力而连动能量吸收机构,再由能量吸收机构连动内侧者,从而使得展出顺畅,减少零件的使用,简化整个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防撞机构处于收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防撞机构构成一级侧撞行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一侧的防撞机构与同侧的背靠侧翼相分离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防撞机构构成一级侧撞行程且隐藏一侧部分的背靠侧翼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一侧的防撞机构构成一级侧撞行程而另一侧的防撞机构收合于背靠侧翼内的俯视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机构在保护块之间相互展开后的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机构在保护块之间相互展开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及图7,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100包括座椅本体30、由座椅本体30延伸出的背靠侧翼10及设于背靠侧翼10上的防撞机构2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机构20分别设于左右两侧的背靠侧翼10上,使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左右两侧各具有多级侧撞保护功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将防撞机构20设于左侧或右侧的背靠侧翼10上,故不以此为限。
结合图8及图9,防撞机构20包括能量吸收机构21、弹性件23、受力机构22及限位结构226。受力机构22包括两个可选择性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出的保护块,为描述方便,保护块沿侧撞相反方向(即箭头A所指相反方向)分别命名为第一保护块22a及第二保护块22b。受力机构22相对背靠侧翼10具有如图2所示的展出位置及如图1所示的收合位置;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块22a活动地组于背靠侧翼10并相对背靠侧翼10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但不限于此。能量吸收机构21较优为一缓冲挡块以简化其结构,但不限于此,且能量吸收机构21活动地设于第一保护块22a并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挡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收叠,弹性件23连接于能量吸收机构21与第一保护块22a上,弹性件23恒具有驱使能量吸收机构21活动至阻挡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状态见7所示;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将能量吸收机构21活动设于第二保护块22b上,对应地,弹性件23连接于第二保护块22b与能量吸收机构21,故不以此为限。限位结构226形成于第二保护块22b上。
如图2或图7所示,在受力机构22位于展出位置时,此时的受力机构22突出于背靠侧翼10的表面11,状态见图2所示,使得位于收合位置时的受力机构22之体积小于位于展出位置时的受力机构22之体积;具体地,当第一保护块22a位于如图2或图7所示的展出位置时,此时的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展开而使能量吸收机构21活动至阻挡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使得第一保护块22a和第二保护块22b构成突出于背靠侧翼10之表面11的一级侧撞行程,状态见图2所示,且在一级侧撞行程时,限位结构226沿突出方向与背靠侧翼10抵触限位,以防止第二保护块22b过渡展出;当第一保护块22a位于如图2或图7所示的展出位置且操作使能量吸收机构21活动至允许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时,则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收叠,从而使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构成突出于背靠侧翼10之表面11的二级侧撞行程;且于收合位置时,能量吸收机构21抵触第二保护块22b的内壁224处,状态见图7所示;由于能量吸收机构21于收合位置时靠弹性件23提供的弹力而抵触于第二保护块22b的内壁224处,当使用者向外拉开第二保护块22b时,第二保护块22b与能量吸收机构21之间摩擦力使得第二保护块22b连带拉动能量吸收机构21,而能量吸收机构21设置于第一保护块22内,因此拉动第二保护块22b会连带拉动第一保护块22a,当拉到预定的展出位置时,第二保护块22b上的限位结构226与背靠侧翼10相抵触,使第二保护块22b不再继续向外转动,从而使得拉动更加顺畅,并减少零件的使用,简化整体结构。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套接配合,使得第二保护块22b盖合于第一保护块22a上,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使第一保护块22a盖合于第二保护块22b上;能量吸收机构21滑设于第一保护块22a上,对应地,弹性件23选择为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能量吸收机构21根据实际需要而与第一保护块22a枢接,对应地,弹性件23选择为扭转弹簧,故不以此为限。
其中,在一级侧撞行程的侧撞过程中,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收叠而迫使能量吸收机构21活动至允许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之间收叠的位置,当然,也存在迫使能量吸收机构21产生形变,以对侧撞能量吸收缓冲;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块22b的内壁224迫使能量吸收机构21沿着该内壁224滑移至允许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收叠的位置,即藉由内壁224顶推能量吸收机构21做内缩滑移,而弹性件23产生弹性变形而使能量吸收机构21获得滑移至阻挡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当然,也存在第二保护块22b的内壁224迫使能量吸收机构21产生形变而对侧撞能量吸收缓冲;当受力机构21(具体第一保护块22a)位于如图1所示的收合位置时,第一保护块22a及第二保护块22b沿侧撞方向(即箭头A所指)收叠而使第二保护块22b与背靠侧翼10的表面11相平齐,使得此时的儿童安全座椅100更美观。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4及图8所示,第一保护块22a和第二保护块22b各与背靠侧翼10枢接,使得第一保护块22a和第二保护块22b相对背靠侧翼10枢摆,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使第一保护块22a滑设于背靠侧翼10上,此第二保护块22b再滑设于第一保护块22a,一样能实现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相互收叠或展开;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块22a和第二保护块22b与背靠侧翼10的枢转中心线相同,以简化背靠侧翼10分别与第一保护块22a和第二保护块22b枢接的结构;实现第一保护块22a和第二保护块22b的枢转中心线相同方式是:背靠侧翼10上安装有枢转轴24,较优的是,枢转轴24沿背靠侧翼10的上下方向布置,第一保护块22a具有第一枢接部221,第二保护块22b具有第二枢接部222,枢转轴24穿过第一枢接部221及第二枢接部222,以使得第一保护块22a及第二保护块22b绕枢转轴24枢摆,限位结构226与第二枢接部222共同构成一体结构,即一体成型,但不限于此。举例而言,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221分别沿枢转轴24的轴向呈彼此间隔开的布置而围成嵌接空间223,第二枢接部222嵌设于嵌接空间223内,以使得同轴枢接的第一保护块22a和第二保护块22b在结构上做得更紧凑,占用空间更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将第二枢接部222分别沿枢转轴24的轴向呈彼此间隔开的布置以形成嵌接空间223,对应的,第一枢接部221嵌设于嵌接空间223内,故不以此举例为限。
如图5、图7及图8所示,能量吸收机构21面对内壁224的端部具有倾斜受推部211,倾斜受推部211沿侧撞相反方向朝靠近枢转中心线L的方向倾斜,以使得内壁224更顺畅可靠地迫使能量吸收机构21做回缩的滑移;举例而言,如图7所示,倾斜受推部211为弧形倾斜结构,对应地,内壁224的轮廓与弧形倾斜结构相匹配,进一步地提高内壁224迫使能量吸收机构21做回缩滑移的顺畅性及可靠性,故不以此举例为限。
如图5至图9所示,第二保护块22b具有防脱结构225,防脱结构225在第一保护块22a由收合位置切换至展出位置时与背靠侧翼10抵挡,从而阻挡第一保护块22a从背靠侧翼10脱落;同时,能量吸收机构21在第一保护块22a位于展出位置时凸出背靠侧翼10的表面11并阻挡第一保护块22a切换至收合位置,使得此时的第一保护块22a于防脱结构225及能量吸收机构21的作用下保持展出位置;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防脱结构225向外凸伸于第一保护块22a的外轮廓处,由第一保护块22a的唇边形成。
结合附图,对防撞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在一级侧撞行程的侧撞过程中,侧撞力驱使第二保护块22b具有相对第一保护块22a收叠的趋势;当侧撞力使得第二保护块22b的内壁224克服弹性件23对能量吸收机构21的弹性力的抵挡时,此时的第二保护块22b的内壁224便顶推能量吸收机构21往允许第二保护块22b相对第一保护块22a之间相互收叠的方向滑移,同时,第二保护块22b还相对第一保护块22a收叠,故在弹性件23及能量吸收机构21的配合下实现侧撞的缓冲功能;当第二保护块22b相对第一保护块22a收叠到位时,此时的能量吸收机构21于弹性件23的作用下一直与第二保护块22b的内壁224保持抵触状态,从而使得此时的第一保护块22a与第二保护块22b构成二级侧撞行程;故在二级侧撞行程的侧撞过程中,使得第一保护块22a由展开位置切换至收合位置,从而带动相对第一保护块22a收合后的第二保护块22b一起运动,最终使得第二保护块22b与背靠侧翼10的表面11贴合平齐,状态见图2所示,因而实现多级侧撞保护作用。值得注意者,于侧撞过程中,由于侧撞力的大小关系,使得能量吸收机构21因受至第二保护块22b的挤压而存在变形或受损可能。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机构20包括能量吸收机构21、受力机构22及限位结构226,受力机构22包括至少两个可选择性地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开的保护块,受力机构22相对背靠侧翼10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能量吸收机构21活动地设于两相邻保护块中一者,能量吸收机构21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挡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限位结构226形成于最外侧的保护块上,故在受力机构22位于展出位置时,受力机构22突出于背靠侧翼10的表面11,且由于受力机构22中两相邻保护块之间可择性地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开,故使得展出位置的受力机构22藉由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或展开的组合而获得多级侧撞行程,故更耐侧向撞击,因而更好提供侧撞保护,从而确保婴儿的安全;且于受力机构22位于展出位置且两相邻保护块之间相互展开时,此时的限位结构226沿突出方向与背靠侧翼10相抵触限位,使最外侧的保护块不再继续向外展出;同时,正由于受力机构22中两相邻保护块之间可选择性收叠或展出,故在受力机构22位于收合位置时,此时藉由两相邻保护块之间收叠而缩小受力机构22于收合位置时的体积,从而使得位于收合位置的受力机构22可靠地收纳于背靠侧翼10内,避免受力机构22因做成整体且在增加安全性时而需加厚,以及因加厚而导致背靠侧翼10无法收纳的缺陷。再者,在受力机构22位于收合位置时,能量吸收机构21抵触第二保护块22b的内壁224处,故在拉动第二保护块22b向外展开过程中,借助能量吸收机构21与第二保护块22b之间摩擦力而连动能量吸收机构21,再由能量吸收机构21连动第二保护块22a,从而使得展出顺畅,减少零件的使用,简化整个结构。
值得注意者,上述背靠侧翼10同一侧的保护块以两个进行说明的,因此,第一保护块22a为最内侧者,第二保护块22b为最外侧者;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背靠侧翼10同一侧的保护块的数量还可为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不等,此时两相邻保护块沿侧撞的相反方向被依次定义为内侧者和外侧者。同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将弹性件23省去,故不以此为限。
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防撞机构,设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靠侧翼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包括能量吸收机构、受力机构及限位结构,所述受力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选择性地相互收叠或相互展开的保护块,所述受力机构相对所述背靠侧翼具有展出位置及收合位置,所述能量吸收机构活动地设于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中一者,所述能量吸收机构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挡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所述限位结构形成于最外侧的保护块上;在所述受力机构位于所述展出位置时,所述受力机构突出于所述背靠侧翼的表面;在所述受力机构位于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能量吸收机构抵触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中外侧者的内壁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收合位置时的所述受力机构之体积小于位于所述展出位置时的所述受力机构之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块中的最内侧者活动地组于所述背靠侧翼并相对所述背靠侧翼具有所述展出位置及所述收合位置;于所述最内侧者位于所述展出位置时,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相互展开而使所述能量吸收机构活动至阻挡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则所有的所述保护块构成突出于所述背靠侧翼之表面的一级侧撞行程,所述限位结构于所述一级侧撞行程时沿突出方向与所述背靠侧翼抵挡限位;于所述最内侧者位于所述展出位置且操作使所述能量吸收机构活动至允许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则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而使所有的所述保护块构成突出于所述背靠侧翼之表面的二级侧撞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侧撞行程的侧撞过程中,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而迫使所述能量吸收机构产生形变或活动至允许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收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受力机构位于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保护块沿侧撞方向依次收叠而使所述保护块中的最外侧者与所述背靠侧翼的表面相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保护块与所述背靠侧翼枢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保护块与所述背靠侧翼的枢转中心线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侧翼上安装有枢转轴,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中内侧者具有第一枢接部,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中外侧者具有第二枢接部,所述枢转轴穿过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所述限位结构与第二枢接部共同构成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中的一者分别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呈彼此间隔开的布置而围成嵌接空间,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中另一者嵌设于所述嵌接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轴沿所述背靠侧翼的上下方向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相互套接配合,所述能量吸收机构滑设于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中一者上,在所述一级侧撞行程的侧撞过程中,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中的另一者之内壁迫使所述能量吸收机构产生形变或沿着该内壁滑移至允许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收叠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机构面对所述内壁的端部具有倾斜受推部,所述倾斜受推部沿侧撞相反方向朝靠近所述枢转中心线的方向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内侧者具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在所述最内侧者由所述收合位置切换至所述展出位置时与所述背靠侧翼抵挡以阻挡所述最内侧者从所述背靠侧翼脱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结构向外凸伸于所述最内侧者的外轮廓处。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机构在所述最内侧者位于所述展出位置时凸出所述背靠侧翼的表面并阻挡所述最内侧者切换至所述收合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能量吸收机构与设有该能量吸收机构的保护块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能量吸收机构活动至阻挡两相邻所述保护块之间相互收叠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撞机构,其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或扭转弹簧。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弧心朝远离所述背靠侧翼方向布置的弧形结构。
19.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及由所述座椅本体延伸出的背靠侧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设于所述背靠侧翼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80783.5U CN207725265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防撞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80783.5U CN207725265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防撞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25265U true CN207725265U (zh) | 2018-08-14 |
Family
ID=63097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80783.5U Active CN207725265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防撞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25265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6770A (zh) * | 2019-10-11 | 2019-12-17 | 团团网约车(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儿童坐车安全的安全座椅 |
CN110901483A (zh) * | 2018-09-18 | 2020-03-24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安全座椅底座及其侧撞保护机构 |
CN111845481A (zh) * | 2019-04-26 | 2020-10-30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儿童安全座椅 |
CN111845480A (zh) * | 2019-04-26 | 2020-10-30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侧撞保护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
CN113895326A (zh) * | 2020-07-06 | 2022-01-07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儿童安全座椅及可移除式侧撞保护块 |
CN114407739A (zh) * | 2020-10-28 | 2022-04-29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侧撞保护机构 |
-
2017
- 2017-12-15 CN CN201721780783.5U patent/CN2077252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01483A (zh) * | 2018-09-18 | 2020-03-24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安全座椅底座及其侧撞保护机构 |
CN110901483B (zh) * | 2018-09-18 | 2022-11-18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安全座椅底座及其侧撞保护机构 |
CN111845481A (zh) * | 2019-04-26 | 2020-10-30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儿童安全座椅 |
CN111845480A (zh) * | 2019-04-26 | 2020-10-30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侧撞保护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
CN111845480B (zh) * | 2019-04-26 | 2022-12-09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侧撞保护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
CN110576770A (zh) * | 2019-10-11 | 2019-12-17 | 团团网约车(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儿童坐车安全的安全座椅 |
CN110576770B (zh) * | 2019-10-11 | 2020-10-16 | 安徽省阜阳市好希望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儿童坐车安全的安全座椅 |
CN113895326A (zh) * | 2020-07-06 | 2022-01-07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儿童安全座椅及可移除式侧撞保护块 |
CN114407739A (zh) * | 2020-10-28 | 2022-04-29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侧撞保护机构 |
CN114407739B (zh) * | 2020-10-28 | 2024-06-04 |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侧撞保护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25265U (zh)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防撞机构 | |
CN207725262U (zh)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可收合侧撞保护机构 | |
CN109927594A (zh) | 安全座椅及其多级侧撞保护装置 | |
CN107284507A (zh) | 车架收合关节及具有车架收合关节的婴儿车 | |
CN104843043B (zh) | 折叠式婴儿车 | |
CN203211127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结构 | |
CN102765334B (zh) | 交通工具座椅折叠机构 | |
JP5458079B2 (ja) | 車両後部構造 | |
CN209258211U (zh) | 可折叠儿童手推车 | |
JP4240515B1 (ja) | 車両用スロープ装置 | |
CN1164217C (zh) | 文具盒 | |
CN110116661A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及儿童安全座椅 | |
JP2009502626A (ja) | 互いに連結された二つの物体間の相対位置及び姿勢変化メカニズム | |
KR101656297B1 (ko) | 차량용 시트 장치 | |
JP2007203757A (ja) | シート格納構造 | |
CN101120842A (zh) | 具有防夹伤结构的折叠椅 | |
JP4261499B2 (ja) | 車両用テーブル構造 | |
CN205853938U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 |
CN208931175U (zh) | 一种车载观景座椅 | |
CN110198770A (zh) | 可变形玩具车 | |
CN208511866U (zh) | 一种原地旋转的万向玩具车 | |
CN211287182U (zh) | 一种折叠推拉门的定位开闭结构 | |
CN112109614A (zh) | 一种汽车安全驾驶头枕 | |
CN106005121A (zh) | 电动滑板车座椅折叠展开机构 | |
CN208710962U (zh) | 一种防碰撞电动折叠篮球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