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97601U - 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97601U
CN207697601U CN201721823846.0U CN201721823846U CN207697601U CN 207697601 U CN207697601 U CN 207697601U CN 201721823846 U CN201721823846 U CN 201721823846U CN 207697601 U CN207697601 U CN 207697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unmanned plane
ladder
chassis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238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顺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8238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97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97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976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结构包括接收天线、电控箱、控制室、辅助梯、驱动轮、底盘、车厢、放置架、无人机,所述车厢左腔为开放式结构,右腔采用开合门封闭结构,所述车厢左右高度不一致,设在无人机车体的横向板位置上,所述车厢左腔上设有放置架,所述无人机通过放置架置于车厢左腔位置,待起飞时机体暴露在空气中,所述车厢置于底盘表面上方位置,所述底盘左右两侧设有驱动轮,驱动轮分为前轮与后轮,本实用新型设有辅助梯,由踏板与支撑杆形成支承板,踩踏在踏板上的同时将手放在扶手杆上,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防滑、折叠、防护功能,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属于控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同一控制平台的系统集成即同一个管理软件层面实现不同功能控制需求,进而实现大融合的集成控制。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615876.1的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中,所述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包括无人机指挥车和无人机,所述无人机指挥车用以放置无人机,所述无人机指挥车包括地面站和天线系统,二者用以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指挥车为起飞点进行飞行,所述地面站可拆卸地集成于所述无人机指挥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的无人机移动平台不具备控制无人机功能的技术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工作人员进入指挥车厢体时,踩踏阶梯两侧无防护装置,夜间行动的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以解决工作人员进入指挥车厢体时,踩踏阶梯两侧无防护装置,夜间行动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结构包括接收天线、电控箱、控制室、辅助梯、驱动轮、底盘、车厢、放置架、无人机,所述车厢左腔为开放式结构,右腔采用开合门封闭结构,所述车厢左右高度不一致,设在无人机车体的横向板位置上,所述车厢左腔上设有放置架,所述无人机通过放置架置于车厢左腔位置,待起飞时机体暴露在空气中,所述车厢置于底盘表面上方位置,所述底盘左右两侧设有驱动轮,驱动轮分为前轮与后轮,所述控制室设在车厢的右侧位置,所述车厢的右壁上侧位置设有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垂直立于电控箱表面上且通电连接,所述电控箱设在车厢右壁上段位置,所述车厢前壁设有活动连接的辅助梯;所述辅助梯由踏板、扶手杆、插销、支撑杆、梯架、底垫组成,所述踏板等距排列在梯架两侧之间,所述梯架下端处设有底垫,所述插销分别与支撑杆及梯架相连接,所述梯架左右两侧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呈八字形结构排列,所述扶手杆两侧可折叠,上下端均与梯架相连接,所述梯架接触车厢前壁。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右表面上设有控制室。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位于底盘的右上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与控制室采用通电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架上安装设有无人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室弧形板对应驱动轮的前轮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呈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梯架分设两侧,下侧横向长度大于上侧长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室内实现指令的输送并进入车厢进行操作,从辅助梯进入车厢,由踏板与支撑杆形成的支承板,通过插销将两者固定一体,设在梯架两侧之间,梯架下端的底垫接触底面,具有防滑功能,上段位置设有扶手杆,两侧可左右折叠扳动,不影响门板的开合,踩踏在踏板上的同时将手放在扶手杆上,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防滑、折叠、防护功能,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外观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接收天线-1、电控箱-2、控制室-3、辅助梯-4、踏板-401、扶手杆-402、插销-403、支撑杆-404、梯架-405、底垫-406、驱动轮-5、底盘-6、车厢-7、放置架-8、无人机-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结构包括接收天线1、电控箱2、控制室3、辅助梯4、驱动轮5、底盘6、车厢7、放置架8、无人机9,所述车厢7左腔为开放式结构,右腔采用开合门封闭结构,所述车厢7左右高度不一致,设在无人机车体的横向板位置上,所述车厢7左腔上设有放置架8,所述无人机9通过放置架8置于车厢7左腔位置,待起飞时机体暴露在空气中,所述车厢7置于底盘6表面上方位置,所述底盘6左右两侧设有驱动轮5,驱动轮5分为前轮与后轮,所述控制室3设在车厢7的右侧位置,所述车厢7的右壁上侧位置设有接收天线1,所述接收天线1垂直立于电控箱2表面上且通电连接,所述电控箱2设在车厢7右壁上段位置,所述车厢7前壁设有活动连接的辅助梯4;所述辅助梯4由踏板401、扶手杆402、插销403、支撑杆404、梯架405、底垫406组成,所述踏板401等距排列在梯架405两侧之间,所述梯架405下端处设有底垫406,所述插销403分别与支撑杆404及梯架405相连接,所述梯架405左右两侧之间设有支撑杆404,支撑杆404呈八字形结构排列,所述扶手杆402两侧可折叠,上下端均与梯架405相连接,所述梯架405接触车厢7前壁,所述底盘6右表面上设有控制室3,所述电控箱2位于底盘6的右上方位置,所述驱动轮5与控制室3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放置架8上安装设有无人机9,所述控制室3弧形板对应驱动轮5的前轮形状。
本专利所说的插销403是由插头及插杆两部分组成,用铸铝合金压铸而成,外壳紧凑合理,强度好,表面塑粉附着力强,具有良好的防腐能力,表面光洁,美观大方。
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室3内实现指令的输送并进入车厢7进行操作,从辅助梯4进入车厢7,由踏板401与支撑杆404形成的支承板,通过插销403将两者固定一体,设在梯架405两侧之间,梯架405下端的底垫406接触底面,具有防滑功能,上段位置设有扶手杆402,两侧可左右折叠扳动,不影响门板的开合,踩踏在踏板401上的同时将手放在扶手杆402上,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防滑、折叠、防护功能,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工作人员进入指挥车厢体时,踩踏阶梯两侧无防护装置,夜间行动的安全性较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具有防滑、折叠、防护功能,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具体如下所述:
踏板401等距排列在梯架405两侧之间,所述梯架405下端处设有底垫406,所述插销403分别与支撑杆404及梯架405相连接,所述梯架405左右两侧之间设有支撑杆404,支撑杆404呈八字形结构排列,所述扶手杆402两侧可折叠,上下端均与梯架405相连接,所述梯架405接触车厢7前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结构包括接收天线(1)、电控箱(2)、控制室(3)、辅助梯(4)、驱动轮(5)、底盘(6)、车厢(7)、放置架(8)、无人机(9),所述车厢(7)左腔为开放式结构,右腔采用开合门封闭结构,所述车厢(7)左右高度不一致,设在无人机车体的横向板位置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7)左腔上设有放置架(8),所述无人机(9)通过放置架(8)置于车厢(7)左腔位置,待起飞时机体暴露在空气中,所述车厢(7)置于底盘(6)表面上方位置,所述底盘(6)左右两侧设有驱动轮(5),驱动轮(5)分为前轮与后轮,所述控制室(3)设在车厢(7)的右侧位置,所述车厢(7)的右壁上侧位置设有接收天线(1),所述接收天线(1)垂直立于电控箱(2)表面上且通电连接,所述电控箱(2)设在车厢(7)右壁上段位置,所述车厢(7)前壁设有活动连接的辅助梯(4);
所述辅助梯(4)由踏板(401)、扶手杆(402)、插销(403)、支撑杆(404)、梯架(405)、底垫(406)组成,所述踏板(401)等距排列在梯架(405)两侧之间,所述梯架(405)下端处设有底垫(406),所述插销(403)分别与支撑杆(404)及梯架(405)相连接,所述梯架(405)左右两侧之间设有支撑杆(404),支撑杆(404)呈八字形结构排列,所述扶手杆(402)两侧可折叠,上下端均与梯架(405)相连接,所述梯架(405)接触车厢(7)前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6)右表面上设有控制室(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2)位于底盘(6)的右上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5)与控制室(3)采用通电连接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8)上安装设有无人机(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室(3)弧形板对应驱动轮(5)的前轮形状。
CN201721823846.0U 2017-12-24 2017-12-24 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7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3846.0U CN207697601U (zh) 2017-12-24 2017-12-24 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3846.0U CN207697601U (zh) 2017-12-24 2017-12-24 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97601U true CN207697601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8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2384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7601U (zh) 2017-12-24 2017-12-24 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976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754A (zh) * 2018-09-29 2020-04-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的固定结构及车辆防盗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754A (zh) * 2018-09-29 2020-04-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的固定结构及车辆防盗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97601U (zh) 一种无人机移动控制平台
CN109375644A (zh) 一种面向便携式一体化运输的可折叠操控席位
CN104008711B (zh) 一种举升彩屏广告宣传车
CN204184272U (zh) 一种车辆用的组合式器材架
CN203996152U (zh) 一种双剪刀式支撑机构
CN204623388U (zh) 车轮不会碾死人机动车
CN205632780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货架
CN204775714U (zh) 电动平衡车
CN210707042U (zh) 一种商务客车驾驶员后办公桌结构
CN205891027U (zh) 一种与舱门联动的备胎架
CN204399392U (zh) 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
CN203682224U (zh) 一种固定汽车侧围总成三包件的料架
CN206476712U (zh) 一种异形护顶架
CN207607425U (zh) 一种消防车独立乘员室上车的踏步装置
CN206012568U (zh) 一种组合工具箱的支腿连接架结构
CN207190928U (zh) 一种行李架
CN207089546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总成
CN201256740Y (zh) 一种餐车
CN208530325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桩
CN207728065U (zh) 一种用于垂直循环车库的防摇摆载车系统
CN205168662U (zh) 一种空间更大的消防车驾驶室
CN207000619U (zh) 一种固定平台搬运车的车体结构
CN205626808U (zh) 消防车抽拉式器材固定架
CN203832654U (zh) 一种电动车
CN205042102U (zh) 多节磁力连接的遥控玩具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