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5989U -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5989U
CN207595989U CN201721425203.0U CN201721425203U CN207595989U CN 207595989 U CN207595989 U CN 207595989U CN 201721425203 U CN201721425203 U CN 201721425203U CN 207595989 U CN207595989 U CN 207595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mechanism
feeding turnover
production line
transportation tool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252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军
顾怀国
潘俊蔚
范德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tian Guan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bitech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bitech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bitech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252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5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5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5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包括一生产线和一运输线,其中生产线的末端还设有一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自动翻转上料设备包括有:一升降板,升降板设置在生产线的末端,升降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固定板;一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生产线的工作台面的下表面,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工作台面并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气缸驱动升降板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一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固定板可转动连接;两机械臂,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机械臂,每一机械臂上固定有若干气爪;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和转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翻转机械手运输产品,停留位置可自由设定,节省占地面积,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输送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生产自动线上的两条生产线之间无连贯性的生产模式,产品需要人工从一条流水线抬上另一条流水线进行转换操作,效率低下,增加人力成本,花费的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包括一生产线和一运输线,所述生产线与所述运输线相连接,所述生产线的末端还设有一自动翻转上料设备,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包括有: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生产线的末端,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固定板;一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生产线的工作台面的下表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工作台面并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升降板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两机械臂,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所述机械臂,每一所述机械臂上固定有若干气爪;一伺服电机和一减速器,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减速器相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和所述转轴相连接。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若干所述气爪分别设置在两所述机械臂相正对的侧面上,一所述机械臂上的若干所述气爪与另一所述机械臂上的若干所述气爪一一相对。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两所述机械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板状产品的宽度,相正对的两所述气爪闭合状态下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板状产品的宽度。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每一所述气爪均包括有一连接部、一第一夹取部和第二夹取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取部和所述第二夹取部均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取部和所述第二夹取部相配合。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生产线的工作台面的高度小于所述运输线的传输带的高度。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接触器、继电器和空气开关,所述接触器为光电传感器。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有 PLC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PLC相连接,所述PLC控制所述气缸和所述伺服电机。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蜂鸣器。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一按钮盒,所述按钮盒上设置有按钮开关。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两所述机械臂之间固定有一连杆。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翻转机械手运输产品,停留位置可自由设定,灵敏度高,节省占地面积,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的侧视图。
附图:1、生产线;2、运输线;3、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1、升降板;32、固定板;33、机械臂;34、气爪;35、连杆;4、触摸屏;5、板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的侧视图。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包括一生产线1和一运输线2,生产线1与运输线2相连接,其中,生产线1 的末端还设有一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用于将生产线1 上的板状产品5传送到运输线2上。
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包括:一升降板31,升降板31设置在生产线1的末端,升降板3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固定板32。
另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还包括:一气缸(图中未示出),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生产线1的工作台面的下表面,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工作台面并与升降板31固定连接,气缸驱动升降板31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还包括:一转轴 (图中未示出),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固定板32可转动连接。
再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还包括:两机械臂33,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机械臂33,每一机械臂33上固定有若干气爪34,转轴驱动两机械臂33沿相同的方向转动。
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还包括:一伺服电机(图中未示出)和一减速器(图中未示出),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和转轴相连接,实现两机械臂33停留的位置自由控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若干气爪34分别设置在两机械臂33相正对的侧面上,一机械臂33上的若干气爪34分别与另一机械臂33上的若干气爪34一一相对,若干气爪34用于沿图2中板状产品5的上下两端夹取板状产品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机械臂33之间的距离大于板状产品5 的宽度,相正对的两气爪34闭合状态下之间的距离小于板状产品5的宽度,当两机械臂33下降时,两气爪34保持张开状态以收缩起,避免碰撞到板状产品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每一气爪34均包括有一连接部(图中未示出)、一第一夹取部(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夹取部(图中未示出),连接部与机械臂33固定连接,第一夹取部和第二夹取部均与连接部可转动连接,第一夹取部和第二夹取部相配合用于夹取板状产品5,气爪34张开时第一夹取部和第二夹取部均呈竖直状态,气爪34闭合时第一夹取部和第二夹取部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生产线1的工作台面的高度小于运输线 2的传输带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还包括接触器(图中未示出)、继电器(图中未示出)和空气开关(图中未示出),接触器为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还包括有PLC(图中未示出)和触摸屏4,触摸屏4与PLC相连接,PLC控制气缸和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还包括蜂鸣器(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自动翻转上料设备3还包括一按钮盒(图中未示出),按钮盒上设置有按钮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机械臂33之间固定有一连杆35,起到固定两机械臂33的作用,使得两机械臂33一直保持平行的状态,提高稳定性。
接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
(1)板状产品5在生产线1上压装完成后,伺服电机和减速器控制两手臂33翻转到板状产品的上方呈水平状态,两手臂33上的若干气爪34张开,气缸的活塞杆控制升降板31下降,两手臂33分别位于板状产品5的两侧,两手臂33上的若干气爪34闭合以抓取板状产品5,气缸的活塞杆控制升降板31上升,同时升降板31带动两手臂33沿竖直方向上升。
(2)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带动两手臂33翻转到运输线2的上侧,两手臂 33上的若干气爪34张开将板状产品5放置在运输线2上。
(3)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带动两手臂33翻转至竖直状态,以不影响不影响生产线1和运输线2上的后续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包括一生产线和一运输线,所述生产线与所述运输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的末端还设有一自动翻转上料设备;
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包括有:
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生产线的末端,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固定板;
一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生产线的工作台面的下表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工作台面并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升降板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
两机械臂,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所述机械臂,每一所述机械臂上固定有若干气爪;
一伺服电机和一减速器,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减速器相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和所述转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气爪分别设置在两所述机械臂相正对的侧面上,一所述机械臂上的若干所述气爪与另一所述机械臂上的若干所述气爪一一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机械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板状产品的宽度,相正对的两所述气爪闭合状态下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板状产品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气爪均包括有一连接部、一第一夹取部和第二夹取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取部和所述第二夹取部均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取部和所述第二夹取部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的工作台面的高度小于所述运输线的传输带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接触器、继电器和空气开关,所述接触器为光电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有PLC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PLC相连接,所述PLC控制所述气缸和所述伺服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蜂鸣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一按钮盒,所述按钮盒上设置有按钮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机械臂之间固定有一连杆。
CN201721425203.0U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Active CN207595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5203.0U CN207595989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5203.0U CN207595989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5989U true CN207595989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58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25203.0U Active CN207595989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5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5613A (zh) * 2018-12-05 2019-03-15 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Abs电机转子偏心轴上料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5613A (zh) * 2018-12-05 2019-03-15 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Abs电机转子偏心轴上料机构
CN109465613B (zh) * 2018-12-05 2023-09-05 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Abs电机转子偏心轴上料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1031U (zh) 一种用于冲压工序的上下料机械手及装置
CN104044762B (zh) 一种全型号铝材自动包装机
CN205733837U (zh) 电饭煲冲压成形码垛智能机器人生产线
CN103586873A (zh) 一种自动跟踪抓料机械手装置
CN205056787U (zh) 模外自动翻面机构
CN203566704U (zh) 一种双向搬运机械手
CN103183139A (zh) 鸡爪自动装袋机
CN204057213U (zh) 智能搬运装置
CN104029871A (zh) 一种储物袋折叠装置
CN206494202U (zh) 封箱机
CN103253401A (zh) 自动套袋机
CN207595989U (zh)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CN205613965U (zh) 冲床一体式摆臂冲压机器人
CN104370248A (zh) 一种移载设备
CN204151040U (zh) 一种移载设备
CN206396293U (zh) 一种自动压砖机装置
CN203473972U (zh) 培养箱培养废料自动倒料装置
CN203268407U (zh) 自动套袋机
CN104525783A (zh) 一种自动冲压打底系统
CN205057495U (zh) 塑料件组装检测包装机
CN203650536U (zh) 一种自动跟踪抓料机械手装置
CN109466821B (zh) 手套自动折叠装置及其打包方法
CN210504596U (zh) 一种新型卧式分拣设备
CN208914131U (zh) 一种蓝牙传输联动机器人
CN207876794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配件生产的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580, SONGHUANG Road, Qingpu Industrial Park,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17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utian Guanji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80, SONGHUANG Road, Qingpu Industrial Park,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17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OBITECH AUTO PART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