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1570U - 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1570U
CN207591570U CN201721639702.XU CN201721639702U CN207591570U CN 207591570 U CN207591570 U CN 207591570U CN 201721639702 U CN201721639702 U CN 201721639702U CN 207591570 U CN207591570 U CN 20759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falling
film absorber
absorp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397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守峰
程旭东
梁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wu Chen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wu Chen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wu Chen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wu Chen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397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1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一级吸收釜、二级吸收釜、一级降膜吸收器、二级降膜吸收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四级降膜吸收器、吸收塔、喷淋塔;氯化尾气通入一级吸收釜进行吸收,一级吸收釜顶部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顶部分离出的气体依次经过一级降膜吸收器、二级降膜吸收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四级降膜吸收器的酸吸收,四级降膜吸收器底部与吸收塔下部连接,吸收塔顶部与喷淋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吸收除去尾气中的有机物,经过四级酸吸收副产盐酸,尾气进一步碱中和,确保排放尾气中没有氯化氢,尾气深处理后无污染。

Description

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三氯乙酰氯是优良的酰化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有机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农药方面,三氯乙酰氯是合成3,5,6-三氯吡啶醇钠(毒死蜱的关键中间体)的主要原料,也是合成高效低毒除草剂“骠马”解毒剂和森林除草剂“carIon”的主要原料;医药领域主要用于合成杀菌剂和多环抗菌素;精细化工领域,以三氯乙酰氯和联苯酚为原料制得的多环芳香醚,是聚酰胺(尼龙)和聚酯两大领域的高档助剂。采用氯乙酸母液法生产三氯乙酰氯是工业上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氯化尾气中含有大量氯化氢及二氧化硫等气体,现有技术中采用液碱直接吸收尾气,得到高含盐的废水,用大量的清水稀释后进行生化处理,这样做不仅不能有效的回收三氯乙酰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而且产生大量的废水。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经济环保的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一级吸收釜、二级吸收釜、一级降膜吸收器、二级降膜吸收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四级降膜吸收器、吸收塔、喷淋塔;氯化尾气通入一级吸收釜进行吸收,一级吸收釜顶部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顶部分离出的气体依次经过一级降膜吸收器、二级降膜吸收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四级降膜吸收器的酸吸收,四级降膜吸收器底部与吸收塔下部连接,吸收塔顶部与喷淋塔连接;所述一级降膜吸收器、二级降膜吸收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四级降膜吸收器分别与一级酸液循环罐、二级酸液循环罐、三级酸液循环罐、四级酸液循环罐连接;所述吸收塔与碱液循环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所述氯化尾气通入一级吸收釜吸收后,一级吸收釜的顶部气体进入二级吸收釜,一级吸收釜的底部吸收液通入二级吸收釜进行二次吸收,二级吸收釜的釜底液进入成品罐。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分离出的气体进入缓冲罐,缓冲罐顶部与一级降膜吸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酸液循环罐与二级酸液循环罐连接;所述三级酸液循环罐与四级酸液循环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塔顶部通过引风机与排气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降膜吸收器、二级降膜吸收器、三级降膜吸收器、四级降膜吸收器内均安装有锯齿状溢流分布器。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塔内设有两层喷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内设有填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吸收除去尾气中的有机物,经过四级酸吸收副产盐酸,尾气进一步碱中和,确保排放尾气中没有氯化氢,处理后的气体经过喷淋塔喷淋后排出,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尾气中的氯化氢,尾气深处理后无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级吸收釜,2二级吸收釜,3缓冲罐,4冷凝器,5气液分离器,6一级降膜吸收器,7一级酸液循环罐,8二级降膜吸收器,9二级酸液循环罐,10三级降膜吸收器,11三级酸液循环罐,12四级降膜吸收器,13四级酸液循环罐,14吸收塔,15碱液循环罐,16喷淋塔,17引风机,18排气筒,19夹套,20锯齿状溢流分布器,21填料层,22喷淋装置,23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所做出的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包括一级吸收釜1、二级吸收釜2、一级降膜吸收器6、二级降膜吸收器8、三级降膜吸收器10、四级降膜吸收器12、吸收塔14、喷淋塔16;所述一级吸收釜1和二级吸收釜2外层设有夹套19,夹套19下部设有循环水进口,夹套19上部设有循环水出口;所述一级降膜吸收器6、二级降膜吸收器8、三级降膜吸收器10、四级降膜吸收器12内均安装有锯齿状溢流分布器20;所述吸收塔14内设有填料层21;所述喷淋塔16内设有两层喷淋装置22;氯化尾气通入一级吸收釜1进行吸收,一级吸收釜1的顶部气体进入二级吸收釜2,一级吸收釜1的底部吸收液通入二级吸收釜2进行二次吸收,二级吸收釜2的釜底液进入成品罐,一级吸收釜1顶部与冷凝器4连接,冷凝器4与气液分离器5连接,气液分离器5顶部分离出的气体进入缓冲罐3,缓冲罐3中气体依次经过一级降膜吸收器6、二级降膜吸收器8、三级降膜吸收器10、四级降膜吸收器12的酸吸收,四级降膜吸收器12底部与吸收塔14下部连接,吸收塔14顶部与喷淋塔16连接,喷淋塔16顶部通过引风机17与排气筒18连接;所述一级降膜吸收器6、二级降膜吸收器8、三级降膜吸收器10、四级降膜吸收器12分别通过循环泵23与一级酸液循环罐7、二级酸液循环罐9、三级酸液循环罐11、四级酸液循环罐13连接;所述一级酸液循环罐7与二级酸液循环罐9连接;所述三级酸液循环罐11与四级酸液循环罐13连接;所述吸收塔14通过循环泵23与碱液循环罐15连接。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氯化尾气通入一级吸收釜1中,经过一级水吸收,一级吸收釜1的顶部气体进入二级吸收釜2,一级吸收釜1的底部吸收液通入二级吸收釜2进行二级水吸收,二级吸收釜2的釜底液进入成品罐,一级吸收釜1的上部气体进入冷凝器4冷凝后进入气液分离器5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器5分离出的液体循环回一级吸收釜1,气液分离器5顶部分离出的气体进入缓冲罐3,缓冲罐3中气体依次经过一级降膜吸收器6、二级降膜吸收器8、三级降膜吸收器10、四级降膜吸收器12的酸吸收,得到副产品盐酸,剩余尾气进入吸收塔14进行碱液吸收,确保尾气中不再有氯化氢,吸收塔14吸收后排出的尾气进入喷淋塔16进一步喷淋吸收,之后通过引风机17进入排气筒18排出。

Claims (8)

1.一种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吸收釜(1)、二级吸收釜(2)、一级降膜吸收器(6)、二级降膜吸收器(8)、三级降膜吸收器(10)、四级降膜吸收器(12)、吸收塔(14)、喷淋塔(16);氯化尾气通入一级吸收釜(1)进行吸收,一级吸收釜(1)顶部与冷凝器(4)连接,冷凝器(4)与气液分离器(5)连接,气液分离器(5)顶部分离出的气体依次经过一级降膜吸收器(6)、二级降膜吸收器(8)、三级降膜吸收器(10)、四级降膜吸收器(12)的酸吸收,四级降膜吸收器(12)底部与吸收塔(14)下部连接,吸收塔(14)顶部与喷淋塔(16)连接;所述一级降膜吸收器(6)、二级降膜吸收器(8)、三级降膜吸收器(10)、四级降膜吸收器(12)分别与一级酸液循环罐(7)、二级酸液循环罐(9)、三级酸液循环罐(11)、四级酸液循环罐(13)连接;所述吸收塔(14)与碱液循环罐(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尾气通入一级吸收釜(1)吸收后,一级吸收釜(1)的顶部气体进入二级吸收釜(2),一级吸收釜(1)的底部吸收液通入二级吸收釜(2)进行二次吸收,二级吸收釜(2)的釜底液进入成品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5)顶部分离出的气体进入缓冲罐(3),缓冲罐(3)顶部与一级降膜吸收器(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酸液循环罐(7)与二级酸液循环罐(9)连接;所述三级酸液循环罐(11)与四级酸液循环罐(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16)顶部通过引风机(17)与排气筒(1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降膜吸收器(6)、二级降膜吸收器(8)、三级降膜吸收器(10)、四级降膜吸收器(12)内均安装有锯齿状溢流分布器(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16)内设有两层喷淋装置(2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4)内设有填料层(21)。
CN201721639702.XU 2017-11-30 2017-11-30 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0759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39702.XU CN207591570U (zh) 2017-11-30 2017-11-30 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39702.XU CN207591570U (zh) 2017-11-30 2017-11-30 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1570U true CN207591570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61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39702.XU Active CN207591570U (zh) 2017-11-30 2017-11-30 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157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8874A (zh) * 2019-03-11 2019-05-17 崔立军 一种净化硫酸钾生产尾气的环保工艺
CN110523226A (zh) * 2019-09-09 2019-12-03 丹阳市助剂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石蜡尾气处理工艺及吸收设备
CN112705013A (zh) * 2020-12-25 2021-04-27 临沭县华盛化工有限公司 “双串一并”式醇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工艺
CN112933921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济源市恒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酰氯生产尾气深度处理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8874A (zh) * 2019-03-11 2019-05-17 崔立军 一种净化硫酸钾生产尾气的环保工艺
CN109758874B (zh) * 2019-03-11 2021-05-28 崔立军 一种净化硫酸钾生产尾气的环保工艺
CN110523226A (zh) * 2019-09-09 2019-12-03 丹阳市助剂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石蜡尾气处理工艺及吸收设备
CN112705013A (zh) * 2020-12-25 2021-04-27 临沭县华盛化工有限公司 “双串一并”式醇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工艺
CN112933921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济源市恒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酰氯生产尾气深度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91570U (zh) 氯化法生产三氯乙酰氯的尾气处理装置
CN105418447B (zh) 一种dmac精馏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1235160B (zh) 一种pvc生产过程中氯化氢全回收零排放工艺与装置
CN207313355U (zh) 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设备
CN105001087A (zh) 综合利用甲硝唑羟化合成废水生产甲酸酯类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68195A (zh) 一种高效回收废气中的氨气的吸氨塔装置
CN207755983U (zh) 硝基甲烷尾气吸收处理装置
CN203954720U (zh) 一种含光气和有机溶剂的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6325371U (zh) 一种二苯甲酮生产制备用氯化氢吸收装置
CN207596753U (zh) 一种三氯乙酰氯的生产设备
CN206660898U (zh) 一种提高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吸收率及净化装置
CN103708421A (zh) 白炭黑尾气的处理方法和洗涤塔
CN106076067A (zh) 一种用于处理氯化苯生产中尾气的装置
CN106219852B (zh) 一种苯甲醇生产废水综合治理新方法及其装置
CN207591601U (zh) 一种三氯乙酰氯氯化尾气副产盐酸装置
CN205850525U (zh) 一种用于处理氯化苯生产中尾气的装置
CN205323256U (zh) 一种用于生产苯甲酰脲类产品的dmf精馏塔
CN107827124A (zh) 一种含氨混合物氨回收系统及工艺方法
CN101734824A (zh) 化学法处理皂化废碱液工艺
CN207546148U (zh) 氯乙酸尾气处理回收醋酸和盐酸的设备
CN105435591A (zh) 一种二氧化氯和氯气的分离方法和分离装置
CN205886542U (zh) 一种氯化苯生产中二段尾气处理装置
CN106076074B (zh) 一种氯化苯生产中二段尾气处理装置
CN105854523A (zh) 一种有害气体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4634110U (zh) 一种使用硫酸为萃取剂的盐酸解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