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1837U - 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总成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总成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1837U
CN207481837U CN201720588322.1U CN201720588322U CN207481837U CN 207481837 U CN207481837 U CN 207481837U CN 201720588322 U CN201720588322 U CN 201720588322U CN 207481837 U CN207481837 U CN 207481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ont bumper
cooling module
connecting bracket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83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风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883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1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1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1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总成以及车辆,前保险杠包括:前保险杠本体与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所述前保险杠本体可与第一前端冷却模块固定,所述连接支架可与第二前端冷却模块固定。由此,前保险杠可以在前保险杠本体无法匹配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情况下,通过连接支架有效连接前保险杠本体和第二前端冷却模块,从而可以解决前保险杠和前端冷却模块匹配度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保险杠,以及具有该前保险杠的前保险杠总成和具有该前保险杠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前保险杠的下部一般直接与前端冷却模块相连,但是由于前端冷却模块的类型不同,当类型改变时,其体积也相应改变,从而存在前保险杠和前端冷却模块匹配度差的问题,这样导致车辆开发费用高,开发按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保险杠,该前保险杠能够解决前保险杠和前端冷却模块的匹配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前保险杠总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保险杠,包括:前保险杠本体与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所述前保险杠本体可与第一前端冷却模块固定,所述连接支架可与第二前端冷却模块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保险杠总成,可以在前保险杠本体无法匹配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情况下,通过连接支架有效连接前保险杠本体和第二前端冷却模块,从而可以解决前保险杠和前端冷却模块匹配度差的问题,另外,通过调节连接支架的设计高度,可以使得连接支架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前保险杠和前端冷却模块,从而可以提高连接支架的通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相连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二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在所述第一板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固定孔,多个所述固定孔可与所述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板还在对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多个在所述第二板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铆接螺母,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铆接螺母对应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板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板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端部处设置有侧向连接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所述的前保险杠;第二前端冷却模块,所述第二前端冷却模块与所述连接支架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支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连接支架10;
第一板1;第二板2;固定孔3;凸台4;铆接螺母5;
加强板6;侧向连接板7;加强筋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可以包括:前保险杠本体和连接支架10,连接支架10可拆卸地安装在前保险杠本体上,前保险杠本体可与第一前端冷却模块固定,连接支架10可与第二前端冷却模块固定。其中,第一前端冷却模块与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类型不同,这样第一前端冷却模块和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体积也不同。例如,第二前端冷却模块无法直接匹配在前保险杠本体上,但是第二前端冷却模块可以通过连接支架10间接地与前保险杠本体相连。
具体地,前保险杠本体包括前保险杠本体上本体和前保险杠本体下本体,前保险杠上本体位于前保险杠本体下本体的上方,前保险杠本体下本体的后边缘可以与连接支架10的下端相固定。其中,连接支架10的上端与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的固定方式,以及连接支架10的下端与前保险杠本体的固定方式均可以为紧固件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通过设置连接支架10,可以有效连接前保险杠本体和第二前端冷却模块,从而可以解决前保险杠本体和第二前端冷却模块匹配度差的问题,另外,通过调节连接支架10的设计高度,可以使得连接支架10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前保险杠本体和前端冷却模块,从而可以提高连接支架10的通用性。
下面详细描述连接支架10的布置形式。
如图1所示,连接支架10可以包括:第一板1和第二板2,第一板1与第二板2相连,而且第一板1可以从与第二板2的连接处向上延伸,第一板1的上端与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固定,第二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前保险杠本体上。由此,第一板1可以起到连接并固定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作用,第二板2可以起到固定前保险杠本体的作用,从而连接支架10通过设置第一板1和第二板2,能够有效连接第二前端冷却模块和前保险杠本体,进而可以使得前保险杠和前端冷却模块匹配。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板1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在第一板1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固定孔3,多个固定孔3可与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对应,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设置有穿孔。例如,第一板1的上端可以设置有四个固定孔3,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可以设置有四个穿孔,紧固件穿过对应的固定孔3和穿孔以将第一板1和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固定。其中第一板1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板1还可以在对应固定孔3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台4。凸台4能够有效加强第一板1在对应固定孔3的位置处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保证固定孔3在第一板1上的可靠性,进而可以保证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与第一板1之间的固定可靠性。
还有,如图1所示,第二板2上设置有多个在第二板2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铆接螺母5,前保险杠本体上设置有与铆接螺母5对应的通孔。铆接螺母5可以穿过通孔与螺栓相固定,这样可有较可靠地将第二板2和前保险杠本体相互固定。其中,第二板2长度方向为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板1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第二板2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即第二板2为水平板。由此,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板1的延伸方向,可以提高第一板1和第二板2的承载能力,可以提高连接之间连接第二前端冷却模块和前保险杠本体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板1和第二板2之间可以设置有加强板6。加强板6可以有效提高连接支架10的结构强度,可以延长连接支架10的使用寿命。其中加强板6可以大体呈梯形,这样加强板6面积较小,从而可以节省材料,而且加强效果较好。
还有,如图1所示,第一板1和第二板2的端部处设置有侧向连接板7。侧向连接板7的设置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板1和第二板2之间的结构强度,可以更好地延长连接支架1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板2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8。加强筋8可以用于加强第二板2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提升连接支架1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连接支架10可以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的连接支架10制造简单,结构强度好,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前保险杠和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第二前端冷却模块与连接支架10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保险杠本体与连接支架(10),所述连接支架(1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所述前保险杠本体可与第一前端冷却模块固定,所述连接支架(10)可与第二前端冷却模块固定,所述连接支架(10)包括:第一板(1)和第二板(2),所述第一板(1)与所述第二板(2)相连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板(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二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在所述第一板(1)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固定孔(3),多个所述固定孔(3)可与所述第二前端冷却模块的下端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还在对应所述固定孔(3)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台(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2)上设置有多个在所述第二板(2)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铆接螺母(5),所述前保险杠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铆接螺母(5)对应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板(2)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和所述第二板(2)之间设置有加强板(6),所述第一板(1)和所述第二板(2)的端部处设置有侧向连接板(7)。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2)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8)。
8.一种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前保险杠;
第二前端冷却模块,所述第二前端冷却模块与所述连接支架(10)固定。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
CN201720588322.1U 2017-05-24 2017-05-24 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总成以及车辆 Active CN207481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8322.1U CN207481837U (zh) 2017-05-24 2017-05-24 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总成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8322.1U CN207481837U (zh) 2017-05-24 2017-05-24 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总成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1837U true CN207481837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8322.1U Active CN207481837U (zh) 2017-05-24 2017-05-24 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总成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1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6255A (zh) * 2019-07-11 2019-10-11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汽车前端框架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6255A (zh) * 2019-07-11 2019-10-11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汽车前端框架及汽车
CN110316255B (zh) * 2019-07-11 2022-02-11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汽车前端框架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1621B (zh) 平头式车辆的前部结构
CN209382079U (zh) 一种汽车车架前端的集成式连接支架
CN207481837U (zh) 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总成以及车辆
CN109664824A (zh) 一种汽车中控箱结构
CN102927762A (zh) 用于冰箱的中梁和具有该中梁的冰箱
CN104340279A (zh) 用于车辆的前围板组件
CN110065909A (zh) 具有配重体的前移式叉车
CN208021558U (zh) 白车身后地板抗扭及横向传力结构
CN203036972U (zh) 用于冰箱的中梁和具有该中梁的冰箱
CN107901992A (zh) 电动汽车地板组件、电池和电动汽车
CN205706136U (zh) 动力电池安装纵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344783U (zh) 蓄电池托盘
US7677644B2 (en) Rear body panel for a golf car
CN206336231U (zh) 一种固定线束的起动电容支架及汽车
CN2022719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机安装支架
CN201970874U (zh) 车辆的仪表板骨架以及车辆
CN206297613U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4115353U (zh) 冰箱及其箱体底板组件
CN207241404U (zh) 纯电动汽车及其电池下护板总成
CN204915274U (zh) 车辆及其蓄电池支架
CN204713221U (zh) 踏板安装组件以及踏板总成
CN205905727U (zh) 用于车门的后视镜安装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973981U (zh) 一种设有组合式内门的制冰机
CN210821727U (zh) 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和车辆
CN103062985A (zh) 用于冰箱的底板组件和具有其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5

Address after: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uilding, No. 1, 2 Tong Tung Avenu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aowa Automobile (China)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